APP下载

英文“liberal arts”真的等于“文科”或“人文学科”吗?
——兼论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2024-03-11杨惋邱

英语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源语言人文学科古希腊

杨惋邱

在多年任教过程中,常见学生将liberal arts 等同于“文科”或“人文学科”。某主流搜索引擎亦将liberal arts 多翻译为“文科”或“人文学科”字样。《新世纪英汉大词典》2017 年12 月第1 版将liberal arts翻译为“文科,文科课程的,文科教学的”(胡壮麟2017),《英汉大词典》2007 年 3 月第 1 版(2016 年10 月第16 次印刷)将liberal arts 译为“大学文科(如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等,有别于技术及职业学科);(古罗马中世纪大学的)文科七艺[指语法、修辞和逻辑(三艺),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四艺)]”(陆谷孙 2016)。

以此观之,将liberal arts 译为“文科”或“人文学科”,似乎已是一个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手法。仔细观察上述译文中的备注文字,不免有一疑问:何谓文科?算术、几何乃至天文,皆为文科?这明显与当今普遍的认识存在出入。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对“文科”的解释为:“教学上对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经济等学科的统称。”(刘守华 1992)教育部下属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其主页上所列之文科学科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教育学、统计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连淑能 2014),这其中并不包含数学、天文学等学科,符合普通大众对文科的界定。

2020 年11 月3 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会上,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题为《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主题报告。在谈到如何建设新文科这一问题时,吴岩指出:第一,夯实基础学科,如哲学类、历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第二,发展新兴学科,如健康服务与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互联网金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艺术管理、供应链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金融科技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2)。上述事例均可证明,“文科”或“人文学科”并不完全等同于liberal arts,二者在含义上应存在区别。

一、英文liberal arts 的含义

英文liberal arts 来自于拉丁文liberalis ars,意为free art or principled practice(自由的艺术或为实现自由而遵照一定规则而进行的练习)。这个词汇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学科范畴,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古希腊人崇尚对“普遍理解”的追求,认为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他们推崇paideia——全面教育和全人培养,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品德、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而liberal arts 正是这一思想追求的延续。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宇宙间存在数学和几何学的和谐,和谐是数的结构,并总结出“美是数的和谐”,其门徒进一步将天文、算术、几何、音乐纳入一个研究领域,即后世所谓之“中世纪四艺”。公元4 世纪,公共演说在古希腊城邦雅典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修辞能力备受推崇。最终,修辞、语法、逻辑成为所谓的“中世纪三艺”,上述七艺加在一起便是liberal arts 最初的七大组成部分。Liberal arts 诞生于古希腊,其产生与古希腊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密不可分。在整个古希腊古典时代(公元前5—4 世纪中叶),liberal arts 被视为自由人必学之技艺(霍恩比 2018)。古希腊人认为唯有通过学习并掌握七艺,区别于奴隶的自由人,才有能力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古罗马虽然取代了古希腊的政治地位,但是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据有关专家考证,首次有据可查的将literal arts 作为一个术语加以使用出自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的著作《论创造力》,但该术语是否出自西塞罗之手,由西塞罗创造,则不得而知。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literal arts的具体内涵虽然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对成为自由人的不懈追求。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liberal arts 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贵、优雅、自由和人文的教育方式。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性、社会、自由和公义等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品位、有情感、有判断力的全面人才。

此外,在美国,有大量冠以liberal arts college的学院,这些学院仅仅培养本科学生,专注于对学生进行通识化教育。在这些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注重师生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在不断思辨过程中寻求正确答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与综合型大学不同,对这些学院的教师而言,中心工作不是科研,而是课堂教学,其合格毕业生获颁文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早期,在互联网上,这些学院多被译为某某“文学院”,这一译法显然人为缩小了其授课范围。近年来,此类学院更多译为某某“文理学院”,亦有译者采用某某“博雅学院”之译法,颇显古雅之风。事实证明,已有研究者注意到长期以来对liberal arts 的误读。

一言以蔽之,liberal arts 在英文中的含义远不止“文科”或“人文学科”这么简单。相反,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概念的内涵愈发丰富,若人云亦云地将其译为“文科”或“人文学科”,无异于缩小、扭曲了原文的含义。

二、翻译中的词汇空缺与应对策略

遍查英文词典,liberal 一词与“文科”或“人文学科”并无直接关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liberal 的解释如下:

tolerant and open-minded;free from prejudice宽容忍耐的;心胸宽阔的,无偏见的;

giving or given generously 慷慨的,大方的;

(of education)concerned chiefly with broadening the mind,not simply with technical or professional training(指教育)扩展心智的,德育的(不单纯作职业或技术的训练)(霍恩比 2018)。

上述解释可看作是literal arts 的培养目标,即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arts 的教育,使他们成为liberal 的人,若直接翻译成“文科”,则过于牵强。最早将liberal arts 译为“文科”“人文学科”的译者或已不可考,大胆假设一下,此译者是否将liberal 视为literature(文学)的形容词形式加以处理,之后渐渐成为一种似乎约定俗成的译法被各方采纳?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翻译过程中词汇空缺与应对策略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在源语言与译入语之间常常缺乏彼此对应的词。“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征。”(Curtius 1948)

(一)词汇空缺的具体表现

词汇空缺具体表现在译者于译入语资源中难以找到一个已有的且恰当的词汇对译源语言中的词汇。词汇空缺具体体现为两种形式:

第一,部分空缺,即源语言和译入语两种语言中虽然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但是二者之间缺乏共同的文化内涵。比如:中文的“红色”与英文的red 的指示意义完全相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富贵、吉祥,近世以降,又多了一层进步、革命的积极文化内涵,而英文中的red 象征血腥和杀戮,若翻译要求仅仅停留在指示意义层面的转换,二者对译则完全没有问题;若源语言中的用词另有文化层面的含义,则简单的对译自然无法呈现出源语言的所有信息。

第二,完全空缺,即源语言和译入语两种语言中完全找不到指示意义与文化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汇。文章开篇部分提到的liberal arts 即属此类。如前文所述,liberal arts 与中文的“文科”“人文学科”存在指示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双重差异,若将二者简单对译,容易造成译文读者在理解上的偏差。

(二)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西方任何语言都具有人文属性,其差异主要在于人文属性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人类生活在复杂多样的世界中,人类的思维活动依托语言这一载体得以发展,主客观世界的繁杂与多样决定了组成语言的词汇必然繁杂与多样。中英两种语言在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发展、成熟,形成了两种语言各自的特性与思维脉络。在翻译时,源语言的某些表达在目的语中没有现成的表达与之对应,以致形成了文化空缺。

同样以文章开篇所谈liberal arts 为例,此概念诞生于古希腊特有的人文背景环境下,巴尔干半岛多山地,海上交通便利,古希腊境内各城邦林立,各城邦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多彩。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了自由探求的精神,兴起了古希腊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开端。如前所述,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直至近世之经年累月的丰富与完善,liberal arts 已成为西方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历程与中文的“文科”“人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迥异,自然双方背后的文化脉络、文化内涵必然有所区别,这完全合乎逻辑。

(三)应对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

在文化空缺下,造成源语言与译入语读者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语言符号;二是文化差异。对于译者而言,克服语言符号的差异难度较小,随着外语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解决语言符号差异这一问题不是难事。但是,源语言读者和译入语读者的文化差别是先天存在的,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相关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成功弥合文化差异,降低译入语读者接受译入语的成本。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翻译的目的。

1.音译法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是一种以音代义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以音位为单位,保留源语言的发音,以实现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手法。音译法又分为两种,直接音译和音译加注。比如:sofa 译成“沙发”,即为直接音译;“糖葫芦”译为tanghulu,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即为音译加注。通过音译法,利用译入语已有的文字资源,为源语言创造全新的对译词。

2.直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即在不违背译入语语言规范,且不会引起译入语读者错误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借鉴源语言的词汇,直接将源语言转为译入语,在更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语言风格。比如: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译为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将“科学发展观”译为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采用直译法,除了保留源语言文化信息外,还为译入语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译入语的表现手段。

3.意译法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即在翻译过程中完全遵循译入语的表达规范而不考虑源语言的表达形式,同时译入语忠实于源语言实际信息的翻译方法。意译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对译入语读者而言,极大地降低了接受门槛,方便他们理解和接受目的语。

针对liberal arts 的翻译,译者应在厘清该短语来源与实际含义的基础上,采用意译法加以处理。目前最好的译文应是“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中文读者一看便知,“通”“博”二字表明该术语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雅”既可指所学内容之“雅”,亦可指对学生这一培养对象的良好期待。

三、结论

根据奈达(Nida)功能对等理论,所谓翻译,指在译语中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达到词义对等,其次达到文体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脱离具体的人文背景,按字面意思机械完成原文与译文的词义转换,就难免造成不了解原文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对原文意思产生误读。英文liberal arts 与中文“文科”或“人文学科”在语义上存在部分对等,译者应视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根据不同语境,可将该短语译为“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乃至“文理教育”等。

猜你喜欢

源语言人文学科古希腊
“人文价值再思考与中国的人文学科体系构建研究”专题研讨会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跨文化视角下对具有修辞手法谚语英译汉的研究
关于导演古希腊戏剧的思考
人文学科文化及其影响大学生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