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2024-03-11李东刘辉燕
李东 刘辉燕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管理、规划开发、文化创意、生态环保、市场营销5类人才。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教育培训的机制、构建教育培训的体系、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激活教育培训的动力等建议,以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类型;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3-011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3.026
The Training Path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Talent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ven 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effects such as resources, market and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ok up the “natural tim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faced the dilemma of “talents”. Talents have become the biggest weaknes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w opportunity and conno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n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needed five types of talents, including management talent,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lent, cultural creativity tal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marketing talent. Based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ng the wa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activating the power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area;Rural leisure tourism;Talent type;Education and training
我國乡村休闲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旅游扶贫”的单一经济功能起步,就被民族地区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产业[1],被赋予多种功能、多重使命,综合效益、多元价值不断显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对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都同步对乡村休闲旅游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等生活服务,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自2017年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以来,连续7年部署和支持乡村休闲旅游。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在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叠加下,占尽了天时、地利条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2]。但是,发展面临最大的短板是人和,即缺乏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同时,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自身也存在“副本化”严重[3]、乡土文化挖掘不深、特色民族村寨保护利用不够、乡村风貌城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4]。民族地区乡村抓住党和国家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赋予乡村休闲旅游新内涵,以乡村休闲旅游继续带动和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补齐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短板,逐步培养适应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以解“有米无巧妇不熟”之困。
1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
1.1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富集多样
民族地区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留得最原生最本底,特色民族文化最广泛最深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最直观最生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充分挖掘农村资源环境潜力,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地方特点,展示“三农”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的物化成果和精神硕果,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乡村休闲旅游新需求。
第一,民族地区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地区乡村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生态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汇成了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蓝海”。第二,民族地区乡村拥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农村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根与魂,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独一无二,多样复杂的自然地域孕育形成“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地域特色,民族村寨与传统民族村落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保护完整,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艺术审美、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在农村保留得最完整、最纯粹、最原生。第三,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展示平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基地,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巨变的展示窗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1.2 乡村休闲旅游肩负新的使命
《乡村振兴促进法》赋予农业农村生态屏障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历史任务。《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强调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各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休闲旅游涵盖一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和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与乡村振兴高度契合,具有资源依赖性强、关联带动性大、跨界融合度好、创业就业带动能力足、联农带农富农效应好等特征。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坚持乡村五大振兴“大合唱”、城乡融合“一盘棋”、一二三产业融合“一张蓝图”,注入和肩负保护民族地区生态屏障、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内涵和新使命。
第一,乡村休闲旅游是保护生态屏障的首选产业。绿水青山是乡村休闲旅游的“聚宝盆”,乡村休闲旅游是绿水青山的“保护伞”。民族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聚居区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重合融合。绿水青山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乡村休闲旅游要首当其冲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更可持续、更加绿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第二,乡村休闲旅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不二产业。旅游业不仅以“卖风景”为生,更以“卖文化”兴业。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乡村休闲旅游应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3 乡村休闲旅游需求结构升级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需求牵引供给,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
第一,乡村旅游占据国内旅游市场重要份额。乡村旅游已上升到大产业的格局,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突破30亿,占据国内旅游人次的半壁江山,预计2025年接待人次达到40亿。第二,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模式升级。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度假休闲体验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产品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促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业态、模式、产品、服务和功能提档升级。第三,新冠疫情促使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火爆。跨省、跨市长距离大范围旅游受到冲击,旅游市场呈现近郊游、乡村游特征。
1.4 乡村休闲旅游政策项目密集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冠疫情持续反复,乡村休闲旅游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民族地区应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利好政策,抓项目、聚产业、促发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扩容增质。
第一,国家政策项目向乡村休闲旅游聚集。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和规划聚焦乡村旅游产业,农业、林业、草原、水利、村镇、生态等各类旅游示范点,纷纷瞄准民族地区乡村,资金、项目、技术等更多资源将向民族地区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聚集。第二,社会资本向乡村休闲旅游聚集。新冠疫情持续反复使旅游业面临严峻考验。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支持各地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旅游企业纷纷瞄准乡村旅游活跃度高的新动向,积极开拓乡村休闲旅游市场。
2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的人才类型
2.1 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才
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和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决策部署,整合利用好强农富农惠农、兴旅惠旅强旅政策,需要一批具有大局意识、全局思维、开局魄力,具备管理经验、能力和水平的管理人才。
第一,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起到“火车头”“领头雁”效应,整合农业农村资源,汇聚乡村民智民心,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兴办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壮大乡村休闲旅游集体经济等模式。第二,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作用。坚定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盘活民族地区乡村各种资源,挖掘民族地区乡村多元价值,培育壮大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村集体经济,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挥乡村休闲旅游联农、带农、富农效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旅游富、农民富、农村富。第三,发挥“一体两翼”治理作用。消费者对于友善诚信旅游环境的感知程度往往会超过对旅游项目的外在审美感受[5]。加强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的自治法治德治建设,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加强优良家风家训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人文主义的氛围和关怀。
2.2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开发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构建起民族地区现代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一项融合业态模式创新、品牌特色塑造、空间优化布局和产业城乡融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批具有旅游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专业知识的规划开发人才,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开发、高质量开发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树立系统观念,强化产业思维,增强品牌意识,把乡村休闲旅游纳入民族地区县域、村庄发展规划,协调好乡村休闲旅游与农民、农业、农村的关系,发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势,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乡村五大振兴相互促进,与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服务商贸互联互通,与土地综合利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村寨保护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自治德治法治建设互促互进。第二,坚持特色开发。遵循民族地区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保持民族地区原生态村居风貌,保护民族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体现农村乡土味道,传承好乡土特征、民族特点、地域特色,温暖乡愁,克服雷同化、重复化、低水平化。第三,堅持统筹开发。统筹考虑消费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做好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交通、停车场等设施服务配套,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散得开、出得去。
2.3 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人才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塑魂。基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旅游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尤其需要一大批懂民族、懂文化、懂创意的文化创意人才,向世界彰显各民族的文化自信[6]。
第一,推动农文旅业态模式融合。根据乡村休闲旅游市场需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激活乡村民族文化元素,推动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三大业态深度融合,培育民族地区农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延伸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供应链,强化联农、带农、富农效应,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受益其中。第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推广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契机,民族地区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融入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全过程,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不断拓展和丰富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新内涵。第三,推动农文旅融合实体展示。加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掘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耕读教育体验基地、农耕文化传承体验基地、民族文化艺术研学基地、脱贫攻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返乡回乡文化创业基地,保护和建设特色鲜明的民族农业文化展示区、民族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现代设施农业研学区、红色文化教育区,发挥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引导外来人才“下乡创意”、外出人才“回乡创意”、本土人才“在乡创意”,让乡村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领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休闲文化旅游产品服务。第四,推出特色旅游商品。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乡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创意设计富有地方特征、民族特色、乡村特点的乡村旅游商品,强化特色民族旅游商品品牌打造,带动地方农副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7]。
2.4 乡村休闲旅游生态环保人才
乡村休闲旅游担负起乡村生态屏障保护的使命,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需要一批具有生态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背景的生态环保人才。
第一,坚持保护开发。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传承和发扬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地域共同体生态观念[8],加大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村典型选取和推广,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依托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处理好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关系,统筹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等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既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人、打动人、留住人,又以宜居宜业的生活生产环境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5 乡村休闲旅游营销媒体人才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不仅依赖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还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性、持续性,需要一大批懂营销、懂市场,具有经济学、营销学等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线上线下方式、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不断开拓旅游市场的营销媒体人才。
第一,注重旅游市场调查预测。及时收集分析与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变化有关的消费需求,依据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水平和方式,确定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开发建设的顺序规模、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二,加大乡村休闲旅游营销。依托线上线下方式,借助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运用在线旅游、数字旅游、专家直播、网红导览、短视频等线上营销和消费模式,扩大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市场。
3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的培养路径
3.1 健全乡村休闲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机制
目前,农民是从事乡村旅游的直接人力资源,但不能等同于乡村旅游人才,亟须培养和发展更多的相关从业人员成为乡村旅游人才[9]。
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抓住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政策举措和机构队伍等衔接转向乡村振兴的契机,开展乡村旅游工作机构调查,深化乡村休闲旅游机构改革,设立乡村旅游专责工作机构,充实乡村旅游管理队伍,完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确保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强化县(市、区)領导乡村休闲旅游的主体责任,强化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以县域为单位,开展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调查工作,摸清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的规模结构、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建立人才储备库,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材体系、实践基地,加大对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和保障。
3.2 构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体系
完善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发挥政府、乡村旅游协会、企业、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训机构等各类组织的作用,用好用活旅游大中专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高校等各类主体,开展周期性、全覆盖、系统化培训。
发挥“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面向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主体带头人、村“两委”干部、乡镇干部和省(市、县)乡村旅游管理干部,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将国家和地方关于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的部署安排作为培训重点,采取“分段进阶式、参与转化式、扶持跟踪式”模式,在民族地区遴选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培训基地,接续培养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领头羊”,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推广模式。
建立乡村旅游人才资格证书制度和等级认定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的激励力度,对农民的技能水平、职业资格进行鉴定并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职业化的新型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
3.3 创新乡村休闲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方式
政府搭台,以平台项目吸引人,栽种乡村休闲旅游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创新中心、创意基地等“梧桐树”,储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经营、生产、电商项目等“金蛋蛋”,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面向海内外实施引才引智、招商招财“双引”“双招”计划,引导旅游企业、大学生、农民工返乡下乡创办企业、领办企业、创新创业、就业发展。
加强与旅游大中专院校产学研合作,将旅游资源调查、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农文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建在农村广袤大地、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开发管理一线,推进面向乡村振兴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10],
引导专家、大学生到农村服务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建立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制度,深化区域、产业、科技、干部帮扶制度,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加大旅游、环保、科技、文化等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的旅游制度,引导管理人才、规划开发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生态环保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在城乡、区域、校地之间双向流动。
3.4 激活乡村休闲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动力
推动更多农民、本土人才投身乡村休闲旅游,参加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继续教育,关键在于激活他们的内生动力,培育、发展和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扩大乡村休闲旅游的联农带农富农效应。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一核多元”的乡村休闲旅游治理体系,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集体经济,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扩大农民增收渠道,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乡镇和村不断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为乡村旅游人才创业就业、兴办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平台、电商平台等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政策咨询、经营扶持、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创业培训、融资服务、风险控制、跟踪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一网打尽式”和“最多跑一次”绿色通道,让更多人才到农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参考文献
[1] 钟洁,皮方於.西部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与路径[J].民族学刊,2020,11(5):1-6.
[2] 颜文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海外经验借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200-204,224.
[3] 李立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逻辑偏离与释困路径构建[J].农业经济,2020(9):62-63.
[4] 徐忠勇.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20(9):64-65.
[5] 李东.旅游开发与规划原理及案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6] 沈兴菊,刘韫.国家公园门户社区旅游发展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國的启示[J].民族学刊,2021,12(12):23-29,126.
[7] 李东,李陇堂.旅游购物业地位的确立及发展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274-277.
[8] 杨戴云.地域文化网络与乡村社会治理:基于黔东南西江苗寨的考察[J].民族学刊,2021,12(12):106-114,135.
[9] 曲正,张广海.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51-58.
[10] 侯贺平,李喜梅,张龙冲,等.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林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1):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