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哮喘之宿根 *
2024-03-11张雪琳王培育
张雪琳 王培育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研实验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哮喘属于中医“喘证”“哮证”范畴,是一种由气道挛急所致的反复发作的气喘痰鸣疾患,以发作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缓解期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根本与其“宿根”未除密切相关[1-4]。对哮喘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开始了,直至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首创哮喘病名,其弟子戴思恭在《秘传证治要诀• 哮喘证治》中首次提出哮喘有“宿根”,其后明代虞抟称之为“病根”,张介宾谓之“夙根”,名称不同,其义则一,皆指哮喘反复发作的病根;叶文龄、林佩琴、叶天士等医家对哮喘宿根皆有论述[5-8]。然而,“宿根”究竟指何物,作者通过阅读哮喘宿根古今相关文献,基于痰、瘀血、痰瘀、肺脾肾虚、肝风、客邪、湿邪等与哮喘“宿根理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哮喘宿根理论做以下探讨。
1 痰为哮喘宿根
受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哮喘》“哮病专主于痰”思想的影响,历代医家多认为宿痰伏肺为哮喘宿根[9,10]。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哮病》云:“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认为宿痰伏肺为哮喘宿根所在,遇七情、饮食、外感而诱发[3,11]。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云:“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认为伏痰、肺气壅塞和感受外邪三者相合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宿痰留饮,潜伏肺窍”为哮喘病机关键的理论已臻成熟[3,5,9,11]。
“宿痰伏肺”之所以被历代医家认为是哮喘的宿根,推其缘由,大致有以下三点原因:(1)哮喘发作时表现为痰饮阻肺,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痰从寒化则为冷哮,痰从热化则为热哮,服用宣肺平喘、祛痰化饮的药物能够缓解或控制哮喘症状;(2)多数患者在发作停止前先有黏稠痰涎涌上,频频咳嗽,咯出大量痰涎后始觉轻松,气息渐定,渐趋缓解;(3)有些患者在缓解期出现痰浊内阻的临床表现,如呼吸时喉间有声,轻度咳嗽,甚则咳痰等症状[4,9,10,12]。
中医认为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责之于肺不能散布津液、脾不能运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复加外感、环境、体质、饮食、情志、劳累、年龄等因素,影响津液的运行,以致津液凝聚,伏藏于肺。肺脏清虚,清透为顺,壅阻为逆,受不得内、外邪的干扰,一旦邪气侵袭,必然导致肺失宣降而出现咳痰、气喘、咳嗽等症状。因此,宿痰伏肺成为哮喘发病潜在的病理因素,痰盛与正虚胶结难解,形成虚实夹杂的状态,以致哮喘病情错综复杂、病势缠绵、病程冗长,难收速效,甚至顽固难解[4,6,12]。
2 瘀血为哮喘宿根
瘀血为哮喘宿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描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指出血瘀可致哮喘。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云:“恶露不快散,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认为血凝可致喘。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明确提出“肝为血海,血瘀则脉搏,木病则气上,故为喘息”的观点。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亦明确提出瘀血在胁下而引起喘证:“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因血凝胁下,故令人咳逆。盖肝脉贯膈上注肺,血积于下,则经气上逆而为喘也”。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由此可见,瘀血可致喘[3,13]。
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痰饮、瘀血同为哮喘宿根,都可在物理、化学、外感、七情、伤食等因素刺激下,即与外邪或内外因素相互搏结,阻塞肺气,使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原有瘀血潜伏于体内,若不祛瘀,则哮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因此,哮喘不论寒暑多年不愈者,多有胸满胁痛、汗出、咽干、大便干结不畅或大便不下等症,昼轻夜重,常常夜间发作,多数是瘀血夜间加重导致的哮喘[8,13]。哮喘发作的患者亦可见瘀血证候[13,14]:面色晦暗,口唇爪甲发绀,舌质黯淡或紫暗或暗红或兼有瘀斑,舌底脉络青紫,脉涩等。
近年来病理研究[13]也表明,可以看到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末梢及肺泡间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这与中医所言“肺有血瘀,血在肋下”相符。临床上治疗哮喘常配合使用具有解痉、抗过敏作用的土鳖虫、水蛭、地龙、蛞蝓等虫类药以增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散结之力,多获良效,从侧面证实瘀血在哮喘患者中的存在[8,13]。活血化瘀类中药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抑制TXA2 的合成,促进PGI2 的合成,还能抗炎、抗过敏,稳定肥大细胞膜,修复上皮细胞损伤,消除黏膜水肿,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14]。
3 痰瘀为哮喘宿根
痰瘀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体内因脏腑、阴阳、气血等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百病皆生于痰”,“瘀血为百病之母胎”,又可导致多种疾病[5]。中医认为,肺主气而司呼吸,心主血而贯血脉,肺朝百脉,肺主制节;宿痰伏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不仅会导致津凝生痰,同时气郁痰滞又会影响血液运行,出现痰瘀胶结不解的复杂局面[15]。
痰瘀相关理论基于津血同源理论,津液与血,异名同类,津血留滞即为痰、瘀,痰瘀一体,痰瘀同源,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1,9]。《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血结亦病水”“水结亦病血”,其痰瘀同病、互为因果的理论思想,可能是后世医家认为痰瘀为哮喘宿根的理论渊源[3,5,9,14]。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16-19]认为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宿痰伏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气郁、血瘀往往互为因果,关系非常密切。痰伏于肺,肺气郁遏,气机不畅可致肺脏血行不畅,血不利则为瘀。痰是瘀的基础,痰可酿瘀,瘀也能变生痰水,二者相互掺杂,日久痰瘀胶结留滞结成“窠囊”,潜伏于肺,遂成哮喘宿根。痰瘀伏肺是气道阻塞、肺气上逆的基本病理,也是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继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现代血液流变学研究[20]发现,哮喘患者的血液黏滞、聚集性高,血浆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和全血比黏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这为痰瘀交阻作为哮喘宿根提供了现代理论支持[9,13]。现代医学研究[20]发现,哮喘气道重塑细胞外基质沉积,支气管平滑肌增生,黏膜瘀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狭窄、缺血缺氧,严重影响气道通气功能,这与哮喘痰瘀气阻、病情迁延、缠绵难愈的特征相符。
4 脏虚为哮喘宿根
历代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哮喘的反复发作与患者体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对津液的运化失常有关[21]。哮喘缓解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脾、肾三脏虚损及功能紊乱[22]。
哮喘病程缠绵,必致肺气虚衰,不能布散津液;子病及母,脾运不健,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生血不足,转输水精不利;脾虚及肾,肾髓亏少,生化乏源。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鼓动心阳的作用,若肾气亏虚,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肾阳虚无力温养心之阳气,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养,鼓动无力,必将影响血运,最终导致络脉瘀阻[5,23]。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不纳气则呼吸困难,动则喘甚[14]。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1],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液积聚,化而为痰;或脾虚血失统摄,血溢脉外则成瘀;或因痰浊形成,壅塞脉道,影响血流,形成痰瘀[2,6]。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不仅使津液运行出现障碍,凝聚为痰,痰在体内又随肺脾肾功能的好转与减退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临床上出现反复和轻重不同的发作,更可在生血、运血环节上出现异常,导致血液虚少,血行不利,涩滞成瘀,瘀阻为患,加重哮喘的病情,致使其难以根治[1,5]。
由此可见,以肺、脾、肾等脏虚为特征的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哮喘宿根的本质,由此确立哮喘缓解期的基本治则为补肺健脾益肾,从而调节免疫、温补抗炎、改变过敏体质,使机体适应能力恢复[22]。
5 哮喘宿根的其他认识
受近年来中西医学研究的影响,现代医家对哮喘宿根有不同的认识。王建民等[12]认为肝风应为哮喘夙根。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外风引动内风,肝风易动,风阳盛则灼液为痰,肝风夹痰上扰气道,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哮喘发作;哮喘发病迅速,可自行缓解,时发时止,反复发作,发病初有鼻痒、眼痒、鼻塞、咳嗽等症,发作时气道平滑肌痉挛、强直,这些都符合风邪“动摇不定”“善行数变”的特点。任辉[24]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哮喘的宿根是客邪蕴伏于肺俞,认为哮喘多痰的症状,是肺部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的病理产物,运用扶正解表祛湿治其本,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不管陈寒痼疾多久,只要疾病是感寒而引起的,并对风寒之邪产生敏感反应者,便可认定客邪是其宿根。吴业华[25]认为哮喘发病及演变过程均与湿邪密切相关,故湿邪当为哮喘夙根。湿邪滋生,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聚而为痰,或停而为饮。气道受阻,哮喘发作,喉中哮鸣,喘促急迫,舌苔滑腻,脉滑,多为夜间发作,或清晨清阳当升之时由湿邪阻遏而易憋醒,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伤人阳气较甚,这些与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易伤阳气、阻遏气机、迁延难愈的特性相符。史锁芳[14]认为哮喘宿根的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肾亏,“标实”是指风、寒、痰、瘀、湿等邪蕴阻肺管,使肺气膹郁、升降失常。本虚标实既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也是缓解期的防治准则,即发作期以邪实为甚,但寓本虚,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但须顾及邪实。
6 结语
综上所述,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往往是痰(热痰、寒痰)、瘀血、痰瘀胶结、肺脾肾三脏虚损、肝风、客邪、湿邪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只有从哮喘的病因病机角度去认识宿根,多角度、多层次辨治哮喘,才能提高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