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三维转换 ” 视角下的《儒林外史》称呼语英译研究

2024-03-11张华

今古文创 2024年8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儒林外史归化

【摘要】从翻译生态学“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了《儒林外史》中称呼语的英译。研究发现,杨宪益夫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对《儒林外史》中称呼语的翻译做出了适应性选择。具体来讲,译者采用了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采用意译、增译和替换等变通的翻译方法,关照了译文的可读性;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向译语读者呈现了原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关键词】三维转换;《儒林外史》称呼语;适应性选择;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08-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29

一、引言

称呼语是指人们彼此当面招呼时所使用的名称,包括“称语”和“呼语”[1]。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民族的称呼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取向、宗教信仰及礼貌原则等信息。因此,中国典籍英译时,称呼语的翻译是译者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巨著,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小说以士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除了各类为功名忙碌的士人,“农工商、医部憎道、流民胥役、妇女奴婢等无所不具”[2],形形色色的人物多达200多位,展示了当时广泛的社会生活。各种人物所用的称呼语也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凸显当时独特的社会文化历史风貌。译者是如何处理言语交际中这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称呼语的,很值得我们的关注。本文选取了《儒林外史》杨宪益夫妇合译的英译本,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下对称呼语的翻译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及“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把生态学中的“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概念引入到翻译学中,认为“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生态系统里的文本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生态系统中去。”[3]201“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是生态翻译学倡导的翻译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译者要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下进行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转换。“三维转换”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胡庚申[3]247指出,译者不仅仅注重原语语言的转换,还需要在适应译语所属的文化系统——即文化生态的前提下,把原语文化内涵传递出去。此外,译者还要关注原语系统里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译语系统的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文读者。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的最佳平衡。“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的适应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恰当的译品(译文)”。[4]

三、《儒林外史》称呼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作为一種语言现象,称呼语体现了英汉各自不同的语言规范。如果不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直接将原语中的称呼语的形式移植到译文中,很容易造成译文在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的水土不服。为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对原语中不同于译语的语言形式进行恰当转换,以适应译语读者的心理认知和阅读需求。

例1: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多,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馀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第三回)

译文:Kneeling, Fan Chin asnwered. “Yes, Your Excellenecy.”

“How old are you this year?”

“I gave my age as thirty. Actually, I am fifty-four.”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taken the examination?”

“ I first went in for it when  I was twenty and I have taken it over twenty times since then.”

“How is it you have never passed?”

“ My essays are too poor, replied Fan Chin, “so none  of the honourable examiners will pass me.”

英汉语言在自称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汉语的称呼语是显性的、具体的,除了使用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外,也大量使用具体的名词性称呼语,如“在下”“晚生”“小人”“老汉”等自称。据笔者统计,《儒林外史》前十回,用作自称的名词性称呼语的种类达20种之多。而英语的称呼语是隐性的、抽象的,数量远远少于汉语。汉语中众多的名词性称呼语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的对等的译文。对此,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用人称代词“I”替换了名词性称呼语,虽然在形式上与原语不等值,但在语用功能上却与原文等效。

例2:二位娄公子道:“自拜别姑丈大人,屈指已十二载。小侄们在京,闻知姑丈挂冠归里无人不拜服高见,今日得拜姑丈,早已须鬓皓然,可见有司官是辛苦的。”

娄三公子道:“表兄天材磊落英多,谁先享年不永,幸得表侄已长成人,侍奉姑丈膝下,还可借此自宽。” (第八回)

译文:“ It is twelve years since last we saw you.” said the Lou brothers. “ When we heard in the capital that you had retired, there was not one of us but admired your wisdom. And we see today that your hair and beard have turned white. This shows how arduous the life of an official is!’

“Our cousin was so brilliantly gifted, who could imagine that he would die young.”Said Lou Feng. “ Fortunately, your grandson is old enough now to wait on you. He must be a comfort to you.”

汉语严格区分亲属关系,导致汉语中的亲属称呼语涵盖面窄,比较具体,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而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涵盖面宽,较模糊,数量较少,如“uncle”一词就涵盖了汉语中“姑丈”“叔叔”“伯伯”“舅舅”“姨夫”及“表叔”等众多称呼语。汉语很多亲属称呼语在英语中是没有完全对应语的,对此,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适应了译文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在例2中,译者先使用替换的翻译方法,用人称代词“you”和“we”分别对应了汉语中“姑丈”和“小侄们”。随后,在第二句话中,采用了直译加变通的翻译方法。“cousin”一词指称范围虽然宽泛,但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清楚明了;而对于“表侄”和“姑丈”两个称呼语,译者在译文中转换了叙述的视角,把第三人称视点“表侄”,转换成了第二人称视点“姑丈”(you),顺应了英语中对称呼语人称视点的一致性的要求,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由于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英语和汉语中的称呼语承载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及礼貌原则等信息。《儒林外史》中的很多称呼语在英语中是存在空缺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方面的适应性转换,而且还要有文化意识。在适应译语语言所属文化生态,避免文化误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原语蕴含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让译文读者领略到不同的异域文化的风貌。

例3:虞博士出去会着,问道:“那一位是武年兄讳书的?”只见人丛里走出一个矮小人,走过来答道:“门生便是武书。”(第三十六回 )

译文:“Which of you gentlemen is Wu Shu?” asked Dr. Yu, going out to receive them.

A short man stepped ou from the group.

“I am, sir,” he said.

儒家“礼教”思想强调“谦让以对己,恭敬以待人”,“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几乎涉及对方的都用敬称,涉及自己的都用谦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以及甘居人下的谦恭精神。”[5]《儒林外史》人物间名目繁复的敬谦称呼语正是“尊人卑己“禮貌原则的体现。但是相比之下,西方更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表现在语言上,英语中没有像汉语一样复杂的“卑己尊人”的敬谦词系统,“有一些尊敬对方的赞美话,却无贬抑自己的谦卑话。而且这种赞美话也不是用在指称对方人、物、事、行为的词语前加词汇的办法构成, 而是临时组织的话语”。[6]例3中,“讳”做名讲就是汉语中典型的敬称;而用名以自称则是谦称。用讳表恭敬是汉语独有的文化现象,对此,译者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方法,增补了英语中表示尊敬之意的“gentlemen”一词和“sir”这一敬语,译文虽然在形式上与原文有所不同,但巧妙地把原语称呼语中所蕴含地对人恭敬对己自谦的文化内涵传递给了读者,保留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也适应了译语语言的文化生态。

例4:金有馀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不是生意人。“(第三回)

译文:“I don't think you realize, gentlemen,” said Chin, “that my brother-in-law is not really a merchant.”

金有馀和周进是姐/妹夫和舅子的同辈关系,金有馀站在自己儿女辈的立场上来称呼周进为“老舅”,向别人介绍时称之“舍舅”。从儿称呼即通过降低自己的辈分来称呼对方是汉语具有民族特色的敬语,这样的称呼语在英语中是缺省的,如果直译为“uncle”,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混乱,给译文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因此,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称呼语蕴含的实际指称表达了出来,排除了译文读者在阅读中的障碍。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称呼语的使用虽然受到社会规约的制约,但当它进入到言语活动之中后,随着身份地位、亲疏关系、语境等因素的变化,称呼语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如何称呼对方,隐含了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对听话人身份、地位、亲疏关系等所做出的判断。因此,称呼语承载着不可或缺的社会交际功能,或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或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转换和原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译者还需要考虑到原语中称呼语变化所传递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到呈现。

例5:匡超人道:“贱姓匡,请问尊客贵姓?”

匡超人道:“原来就是潘三哥。”

匡超人道:“小弟来省,特地投奔三哥,不想公出。今日会见,欢喜之极。”(第十九回)

译文:“My unworthy name is Kuang. May I ask your honorable name?”

“So you are Mr.Pan!”

“I came here especially to throw myself under your kind protection,but you were away on public business.I am delighted to meet you today.”

匡超人道:”正要到三哥府上。“(第十九回))

译文:“ I was thinking of calling on you, Mr. Pan,” said Kuang Chao-jen.

潘三入监狱后:

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第二十回)

译文: “Pan Number Three is a stout fellow,”said Kuang. “Before this trouble of his, when he invited us to taverns he would order at least two ducks…”

当匡超人远道而来投奔潘三时,自称“小弟”,而尊称初次见面的潘三为“潘三哥”。“哥”是汉语中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呼语。用亲属称呼去称呼没有血缘关系的非亲属交际对象是汉语中特有的礼貌原则,也是匡超人为了拉近与潘三的社会距离而采用的交际策略。而当潘三入狱后,匡超人唯恐受到潘三的牵连,对曾经帮过他多次的潘三避之不及,虽然还是称呼潘三为“潘三哥”,但拒绝去监狱看望,这其中的意图却是显而易见的。与汉语中众多的泛亲属称呼语相比,英语中泛亲属称呼语的数量非常有限,仅限于Aunt/Auntie、Uncle、Son、Sonny几个称呼语。原文和译文很难在语义上实现完全对等,因此,译者先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把“潘三哥”翻译为“Mr.Pan”。“Mr.Pan”与“潘三哥”两个称呼语在语用功能上是相似的,都表达了匡超人对初次见面的潘三的恭敬、客气之意。而后译者又借助下文“throw myself under your kind protection”表达出来匡超人想拉近与潘三社交距离的目的。对于后来匡超人对潘三态度上的转变,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直呼其名为“Pan Number Three”,把匡超人有意疏远两人的距离,降低双方亲密度的交际目的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出来。

例6:那差人一脚把门踢开,走进来骂道:“你这倒运鬼!放着这样大财不发,还在这里受瘟神!”

差人道:“你这痴孩子!我要传授了,便宜你的狠的哩!”

差人道:“你这呆孩子,只晓得吃酒吃饭,要同女人睡觉!放着这样一注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差人道:“呆兄弟,这又没主意了。你首了,就把他一家杀个精光,与你也无益,弄不着他一个钱,况你又同他无仇……”(第十三回)

译文:“You silly fool!” he shouted. “ Why let yourself be cooped up here when you can cash in on this treasure you've got?”

“Idiot! If I tell you, it will be too good for you!”

“You're a fool, my lad,” said the runner. “All you understand is eating, drinking and whoring. You've a prize in your hands, yet you don't know how to use it. Isn't that like going to a treasure-trove and coming away empty-handed?”

“If you report him, you silly boy, his whole family may be executed, but what good will that do you? You won't get a cent. And it’s not as if you were sworn enemies.”

当差人发现可以从公孙的仆从宦成身上发一笔横财时,他对宦成先是恐吓,骂他为“你这倒运鬼”,继而亲密地称呼他为“你这痴孩子”“你这呆孩子”“呆兄弟”,从心理上拉进与宦成的距离,以获取宦成对自己的信任。译者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You silly fool!”,“Idiot!” ,“You're a fool, my lad”,“you silly boy”把差人步步拉拢宦成的意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语用等效。

四、结语

称呼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蕴含社会、文化等因素,展示言语交际中人物身份地位、亲疏关系,表达交际意图。对于《儒林外史》中名目繁杂、数量众多的称呼语,杨宪益夫妇采用了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采用意译、增译和替换等变通的翻译方法,关照了译文的可读性;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向译语读者呈现了原语的语言文化特色。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符合了译语读者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使譯文与原文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语用等效。

参考文献:

[1]段燕.文学语境中的称呼语翻译研究:身份视角[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4):64-73.

[2]段江丽.中华大文库之《儒林外史》(汉英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前言:2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01,247.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2008,(2):1-5.

[5]刘芸.透过汉语词语的文化义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J].语文学刊,2003,(10):95-97.

[6]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147.

作者简介:

张华,女,山东寿光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儒林外史归化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