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 · 莱辛《爱的习惯》的批评话语分析
2024-03-11杨天予
【摘要】《爱的习惯》是多丽丝·莱辛少数聚焦男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向读者讲述了戏剧界名人主人乔治的婚姻变革,并重点着墨于其少妻波比从弱小顺从的妻子转变为遵从本心的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是对莱莘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应用的拓展。通过对在文本层面进行及物性分析、话语实践层面进行叙事策略和互文性分析和二战后女性主义浪潮的社会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莱辛通过对男女权利不均的刻画、女性在父权社会的困境描写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爱的习惯》中构建女性主义意识,表达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爱的习惯》;批评话语分析;Fairclough;三维理论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8-00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06
基金项目:2022年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立项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批评话语分析”(YC2022056)。
一、引言
2007年,英国文坛老母多丽丝·莱辛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史诗般的书写和对现实的批判性眼光,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其笔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启发了整整一代妇女[1]。小说从角色塑造和叙事出发,折射当下生活,表达作者思想,而莱辛的作品更被誉为“二十世纪行为模式的教材”[1],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风貌和女性的生存困境。《爱的习惯》是莱莘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蓝本而创作的名篇佳作,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平实且讽刺的语言描述了父权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对自身自由的追求。目前,学界内对莱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其长篇小说,且多从文学视角切入。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分析《爱的习惯》,为研究莱辛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应用的拓展。
二、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认为话语实践源于社会实践并受社会实践制约,同时也具有构建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话语和社会之间呈线性关系,话语实践影响人们思想的构建,从而构建并控制社会,呈现出话语——认知——社会的三角关系[2]。因此CDA旨在探讨语言、社会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提倡透过表层语言探究社会深层中隐含的歧视和偏见[3],这对解读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具有重要作用。CDA流派众多,Fairclough吸收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福柯的话语权观点、语言多层次系统观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提出了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理论,被誉为是最系统最完美的一个模型[4]。该理论认为话语由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构成,因此对话语的分析则需要通过描述文本、阐释话语实践和解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才能得以实现。本文拟从Fairclough三维框架理论出发,对《爱的习惯》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分析以展示作者的意识形态;在话语实践层面分析作者的叙事手法和互文性特征,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原文中的时代背景,分析女性生存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探索。
三、《爱的习惯》的批评话语分析
(一)文本层面
CDA自诞生之初便与系统功能语法一脉相承,Chouliaraki&Fairclough指出CDA的发展离不开批评社会科学理論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吸收和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对CDA的有力补充[5]。系统功能语法主张语言的形式由其所实现的功能所决定,不同的及物性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表达不同的动作、作用于不同的故事情节与小说主题紧密相关[6]。系统功能语法将人们在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分为了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动作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六个过程均在小说中出现,但整体而言言语过程、动作过程和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角色的塑造作用明显,因此将聚焦这五个过程对《爱的习惯》进行文本分析。
1.言语过程
小说在呈现乔治与伴侣的关系时,运用了大量语言描写即言语过程。以乔治和波比就报纸上对二人婚姻的大肆报道而开展的对话为例,乔治自认为成功并对波比说:“你们这一代人好像很害怕爱情、婚姻这些事。”波比反问道:“为什么你说我们这一代人?”对此,乔治给出的答案是:“可你还是个小屁孩而已。”人称代词的不同可以折射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如双方的亲疏程度、社会地位和权力关系等情况[7]。乔治先是通过“你们这一代”与波比的身份划清界限,拉远二人谈话的距离,并称其为“小屁孩”,折射出乔治对波比身份的异化,把对方当作在年龄、身份、地位上的下位从属者,体现夫妇二人关系的不对等。但即使波比受制于乔治,也仍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成功的抗议:“‘三十五岁,我是活着的最小一个孩子。’她唱道,从肩膀上讥嘲地看了乔治一眼,但她的歌声是愉快的。他再未向她谈过他那一代人的成就。”文中波比多次使用她在戏剧中才会用到唱法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包括乔治向她求婚时她的答复,暗示她与乔治婚姻是一场需要她扮演的戏,反而在戏台上,波比才能迎来真实的自己。
2.物质过程和动作过程
物质过程由动态动词实现,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和目标及对目标产生的影响;动作过程则是一般是生理活动,且只包括行为主体。文中多次细致刻画了乔治与波比夫妻二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及波比的逃避。在二人的蜜月期,乔治多次通过肢体上的物质过程实现对波比的控制,“他用胳膊搂着她纤细的腰肢”“把她揽在怀里”“他设法把她搂入怀里”“他第二次把她搂入怀里”。这份温存并不代表乔治深爱着波比,恰恰相反,这只是乔治“爱的习惯”,他只是喜欢搂着东西睡觉,是谁对乔治而言并无两样,侧面体现了乔治对波比的物化。对此,波比是抵触的,并以动作过程化解乔治的物质过程,“她转过身,猛然坐起来”“仰面躺下,双手交叉在胸前”“她一翻身。翻到了床沿”“她起床,站在床边”,体现了波比对于“爱的习惯”的介怀,几个动作体现出了波比为自身的防御,对丈夫控制的抗议和逃离,展现出波比对两性平等和女性自由的追求。
3.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的过程,涉及心理活动的感知者,另一个是被感知的现象。当波比投身于戏剧事业时,夫妻二人对于这件事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原文描述对波比的心理过程描述如下:“波比看来非常开心”“波比回到家,快乐而活泼”。而与之形成对应的是乔治的心理过程:“他却总是被孤独感折磨着,一直感到心痛”。作为乔治的妻子,波比被囚于以爱为名的家庭牢笼之中,她是乔治的完美妻子,是“顽童、冷漠的女主人、可爱的孩子”,却唯独不是她自己。因此,即使她走出家庭迈向事业,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她的内心却是开心的,因为她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乔治与波比的心理过程却截然不同,走出家庭迈向工作的波比让他感到“孤独”“心痛”,她不再受制于乔治,不再以乔治为中心,而这种前后变化的强大落差冲击着乔治。这段心理过程的描写揭露了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下“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走出家庭拥抱工作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同时给予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掌控以强烈的冲击。
4.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任何关系的过程。而及物性系统中的关系过程是进行评价或判断最直接的方式[8]。文章中多次通过乔治的视角,将波比描述为“小顽童”“魅力无限的流浪儿”“小玩偶”“小动物”,以过度词汇化突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他者化和物化。乔治在意波比的外表,限制波比的着装,即使她已年近四十,却仍被当作孩子。面对乔治背后父权社会的裹挟,波比选择直面自己的自然衰老,在她四十岁生日的早上,蜕祛取悦乔治的漂亮衣服,原文通过“波比一下子变成中年妇女了”这一关系过程表现波比的转变,并通过另一关系过程表达了波比对这一转变评价:“我们现在都还活得不错,不是吗?”在文章结尾处的这一关系过程中,波比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生活,夺回了自己作为女性对人生的掌控权,暗示波比走上对自由的追求之路。
从文章中的四种过程可以发现,波比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都面对着源自乔治所代表的男权社会的他者化和物化,被当作取悦男性和家庭的工具。面对伴侣对自己言语上的异化,面对丈夫对自己的控制,波比选择默默反抗,不再做丈夫的“宠物”“小孩”,而是做自己。做出了同样选择的不仅波比一人,乔治的前妻摩丽和前女友米拉都选择结束与乔治的关系,离开了充满控制和异化却没有尊重的伴侣,追寻自我人生的幸福。
(二)话语实践层面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话语实践应包含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因此,本文将从叙事策略和互文性两个方面分析《爱的习惯》在文本生产过程中体现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
1.叙事策略
莱辛在《爱的习惯》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并聚焦于男性角色乔治,这是主人公视角和读者视角的重叠,也是男性和女性两种声音的交锋。在该叙事策略下,作者多次以反讽的手法表现出乔治的表里不一:他刚对前女友表明对方是自己此生的唯爱,却转头乞求前妻能和自己复合并表示对方是自己生命中唯一的女人;他不想表露戏剧大腕的架子引发他习以为常的仰慕,却在下一秒就问起戏剧小白波比的工作并表示自己可以帮忙;他是戏剧界的泰斗名流,却无法理解波比的话剧持续一年的成功,认为观看这样的舞台剧是一种侮辱。在莱莘笔下,旧世界所赋予男性的高大形象、权威地位被一同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垂垂老矣却自以为是的男性形象。波比则是新一代的女性力量,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名副其实的成功,也最终取得了精神的独立。她象征着一代否认自我、理解自我、成为自我的女性的觉醒,她对乔治掌控的反抗与事业方面成功也代表着新一代女性对旧时代父权制封锁的突围,特别是在男性视角下,女性的崛起得以凸显,女性追求平等、自由、尊重和独立的意识得以彰显。
2.互文性
互文性是揭露隐藏于文本后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认为所有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再造。文内在描写波比的时事讽刺话剧《非正式话剧》时提及多首两次世界大战战期间传唱度极高的曲子,包括《There's a Long Long Trail》《Keep the Home Fires Burning》《Tipperary》和《Run Rabbit Run》,然而曲目却是由恶搞的方式呈现的,引得人们哄堂大笑。莱辛通过这种方式反抗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消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错误的英雄史观。随后,波比和搭档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爵士乐登场,爵士乐融合欧洲百人和非洲黑人文化,于二战后风靡全球。二人伴随着即兴的流行乐时而舞步有力,时而束手无策,二人难分彼此,如影随形。莱辛用音乐风格的变化和二人舞台上的表现隐喻战后人们而处于时代交替下人们的慌乱和无奈,而破局的方法唯有通过双性同体实现两性的融合,才能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
(三)社会实践层面
社会实践分析位于三维分析框架中的最外层,主张把话语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在文章的开头即点明小说设定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而面对乔治结婚的要求,米拉确认为乔治和英国一样陨落,不再光彩依旧,拒绝了乔治的求婚。这揭露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光辉不再,经济衰退的现实,父权社会的结构也因两次世界大战开始松动。为了填补劳动力,女性走向工作岗位,要求实现与男性相同的政治经济权力。父权制文化下,女性的活动范围被圈定在了家中,她们无法独立地获取经济基础,更无从谈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以供思考书写。随着圈地运功的展开,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女工们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开始追求经济独立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地位。由此,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涌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女性主义运动也不例外,女性开始追求更加广泛的平等。这两波女性主义浪潮对莱莘影响颇深,她通过文字描述并探索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面对生活的窘境,波比不得不嫁给了大自己二十五岁的多金男人乔治。她从事戏剧表演并大获成功,爱慕着与她在舞台和心灵一同共舞的亚基,却因为自己年龄而回避了自己的爱恋。但她选择正视自己,与自己和解,不再做乔治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女人选择她自己的人生。除了波比,莱辛在《爱的习惯》中也塑造了其他两个女性形象,有光彩照人,选择移居澳大利亚的米拉;也有经济富足,打扮精致,有独到政治见解,积极投身政治运动的摩莉。她们都是两次世界大戰以来深受女性主义思想影响,并勇敢拒绝男权、父权,选择自己的人生的女性。在小说的结尾,波比选择不再做取悦乔治的附属品,她穿上了同她姐姐一样却招乔治厌恶的男式海军蓝衣服,这象征着波比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夫权钳制的挣脱,也是莱辛自身对女性自由之路探索的表达。
四、结语
从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出发,对女性作家的先驱多丽丝·莱辛的作品《爱的习惯》在文本层面进行及物性分析、话语实践层面进行互文性特征和叙事策略的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文中角色形象、角色关系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得以清晰呈现。面对衰老、虚伪且自大的丈夫乔治对自己的物化和操控,波比抗争贯穿始终,并在及物性的各过程中均得以彰显,其抗争的胜利离不开她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能够走出家门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与权威决裂的勇气。莱辛通过叙事策略和互文性将波比勇于抗争、追求自由的形象放大凸显,一个以莱辛自身为原型、追求平等的爱与尊重并勇于挣脱传统父权社会为女性编织的物质精神双重牢笼的女性形象得以塑造,以女性叙事建立女性权威,构建女性意识,传递女性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到19號房间去[M].杨振同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2]Van Dijk,T.A.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M.Wetherell et al.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3]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5+16.
[4]Blommaert,J.Discours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Chouliaraki,L.and N.Fairclough.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6]魏欣欣.批评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J].东南学术,2010,(1):162-168.
[7]王振华,Martin.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5.
[8]Hodge,R.and Kress,G.Language as Ideology [M].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79.
作者简介:
杨天予,女,河北唐山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