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4-03-11张子婷
张子婷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41)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增加,不同领域对外语人才的使用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无论是从个人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提高外语素养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许多高职院校日益看重英语教学创新和改革,倾向于培养学生在职场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将语言的实际应用效果作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基于产出导向法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产出导向法为高职英语教育创造了全新的教学范式,该理念可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
1 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就中国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产出导向法”这一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以其独特的理念,颠覆了传统的“输入—输出”语言学习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语言学习模式。它是指输入直接提供产出任务所需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这就切实有效解决了以往英语学习中为输出提供的输入材料不够精准的问题。
“产出导向法”包括三个教学理念: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论。学习中心说认为,学校教育本质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不是关注谁是课堂主体。学用一体说认为课文和听力材料必须为产出任务服务。全人教育论理念后续被细分为“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前者是为了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后者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如语言、学习、文化和创新能力等)。
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中,教学流程主要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核心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中介的重要角色,指导并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需要设计好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有力的支撑。“产出导向法”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聚焦于学生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完全摒弃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
2 产出导向法与传统任务型教学法的区别
任务型教学法相信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会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虽然会有一定成效,达成部分教学目标,但仍有其局限性。产出导向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二者均高度重视语言使用,注重配合交际活动的设计,但是仍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同。任务型教学法将任务作为核心,其本质是要求学习者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其中体现得不够明显。而产出导向法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细致地设计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并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引导。其次教学目标不同。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产生语言产出,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等能力。而传统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则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解决教师提供的具体任务。最后评估重点不同。产出导向法的评估重点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注重对学生整个过程和思维的评价。传统任务型教学法则更偏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
3 产出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意义
首先,产出导向法鼓励学生从真实的情境出发,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模拟场景等方式进行语言交际,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自信心,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其次,产出导向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性任务或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感知到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愉悦与乐趣。产出导向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最后,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大学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以及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4.1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落实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未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局限性,比如过于注重对英语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相对充足的英语知识储备,但是输出时却相对困难。这导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听说能力不佳的问题,其中一些学生甚至无法胜任基本的口语交流,包括涉外日常和业务活动等方面的简单交流,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不愿开口,缺乏自信,跨文化交流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4.2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未能结合学生语言实际应用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内容重知识而轻语言技能。高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以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目标为重点,具体体现在语法、词汇的讲解上,而鲜少在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下功夫。此外,部分学生所用英语教材和上课内容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能力水平不符,另一方面与其专业特色关联不大。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引入与单元主题或职业专业主题相关的交际内容。比如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注重商务场景的《职场英语》教材,这使得护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无法与其专业实际场景相结合,导致学用分离,因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不到切实地提高。
4.3 高职英语教学方式未能满足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学方式和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有些高职英语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课文中心”教学法,这种方法只能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传递语言知识,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缺乏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及内在的动力。教学环境缺乏足够的挑战和启发,因此,无法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不利影响。
4.4 高职英语评价方式未能有效精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目前普遍采用的英语考试评价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评价方式与实际语言应用紧密结合程度不高。同时,评价方式也未能充分发挥对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导向和促进作用,整体评估结果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此外,评估仍然存在着按考试成绩、英语学科的通过率等指标来衡量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水平的现象。部分教师认为评价只是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复习的一种教学手段。
5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5.1 基于产出导向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指导课程开展、实施及效果评估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理念,强调教师在确定每章节目标前,应对目标的具体子目标进行反复思考。尽管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大致相似,但其具体实现则完全不同。故制定教学目标应有逐步深入的过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运用相应的课程设计,拓宽单元的主题,以实现技能目标,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实现更高层次的素质目标。为了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5.2 基于产出导向法,有效优化教学内容
在产出导向法的学用一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与单元主题或职业专业主题相关的交际内容,集成话题、身份、场合等具备潜在交际价值的要素,以此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精准、多样和渐进的学习范例,同时鼓励学生从中寻找并改进学习任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激发其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挖掘和整合工作实践中所需的英语技能,将实际工作场景融入英语教学中去,开设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语言知识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在理论基础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输入材料,进而促进他们的语言输出及学习效果。
5.3 基于产出导向法,有效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基于产出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课文中心”的格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输入—输出”语言学习模式转换成“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语言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进行语言任务的模拟练习,以职业活动为重要的学习任务。这需要摒弃以往教师单方面灌溉式讲授知识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使之有机会充分体验自身在知识探究中的核心地位。更贴切符合实际生活的学习场景,为学生明晰学习目标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也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资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诸多益处,如培养自主能力、批判性思考技能、独立决策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
5.4 基于产出导向法,有效创新评价方式
评价环节不仅是实现语言产出目标的最终阶段,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评价具有巩固、提升及扩大学生学习成果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需要重视英语评价方式的改革,深入探讨如何实现英语的全面发展,并努力促进全社会对英语学习的积极认同和支持。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创新评价方式,以师生合作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中心形式。除此之外,教学评价方式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相互评价、机器自动评价等多种方式,并将这些方式贯彻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等阶段。
6 结语
运用产出导向法的三大教学理念有望有效解决目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学用分离等,同时也能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评价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