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视域下软件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3-11王胜浮盼盼董全德潘正高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创软件测试

王胜,浮盼盼,董全德,潘正高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专创融合”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1]。在工程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需要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以及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型工程人才要求各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全球视野[2]。

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要求高校创造性地融合各种创新要素,使各要素间能够相互支撑、匹配,共同形成教育系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3]。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以及课程设计等都要与工程技术、商业模式、产业形态相融合,体现融合、创新。首先,要与科技融合,与商业过程融合,以及工程人才与商业人才培养融合。其次,创新创造是工程教育的实质,无论是工程人才培养理念还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实施,都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注入创造力[4-5]。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软件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传统教学中,部分学生表现出“道理都懂,上手困难”的现象。虽然学生已提前完成先修课程的学习,但实质性项目开发经验依然匮乏,对于理论知识讲授环节感觉枯燥,而对于实践环节缺乏创新思维。软件测试不像数学公式计算,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测试需求权衡处理,其职业特性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问题。教师与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认识不够,部分教师未充分重视软件测试。此外,部分学生将大部分的课程学时都用于开发项目,忽视测试中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与锻炼。

(2)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条件等因素限制,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由于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知识迁移能力不强,导致课程实践任务完成质量较差,学生缺乏创新实践能力。

(3)课程设计问题。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内容繁杂陈旧,技术更新相对较慢。传统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案例未能真正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被测案例简短且缺乏实际意义,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此外,课程设计中所采用的测试工具广度不够,由于学时限制、商业版权等问题,对当前市场通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覆盖不足。

2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方案

软件测试技术融合创新型课程建设通过将与IT 行业相关的工匠精神、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等多元融合,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与工程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总体建设思路为:(1)加强教师“专创融合”能力,为课程组教师创造机会,交流学习“专创融合”课程建设;(2)根据最新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毕业要求修订课程目标,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3)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融入创新项目案例、创新方法与技能;(4)改革教学方法,采用“课前—课中—课后”分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5)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并兼顾终结性考核,侧重学生专业工程技能的熟练度与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提升度[6-8]。

2.1 提升教师“专创融合”能力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实施者,教师的“专创融合”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专创融合”的建设水平。为提升教师的“专创融合”能力,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专创融合”意识,另一方面提升教师“专创融合”能力。首先,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其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创融合”教学研讨,参与企业项目实践,锻炼项目开发能力,明确企业岗位的实际技能需求[9]。

2.2 修订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毕业要求,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对接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需求,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能够自行撰写软件测试文档,并能够运用专业技能系统地执行测试[10]。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软件测试中测试生命周期、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等基本概念,能够归纳出不同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综合应用策略,能够主动探索软件测试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

课程目标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结合案例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能够综合运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设计测试场景及用例,能够使用相关测试工具执行测试用例,并分析测试结果,找出系统瓶颈问题、定位bug,给出合理的系统评价,并提供合理的修改建议。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学习行业的职业道德,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与正确的审美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性精神与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技能。

2.3 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范式,对课程内容与课程设计进行优化,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学校不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课程组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课程研讨,分析软件测试技术的社会需求、岗位要求与职业素养,对课程进行定位,重塑课程目标,论证课程设计内容,重新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要求[11]。

2.4 创新教学方法

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创业元素,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利用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技能驱动教学,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按照PDCA 循环制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由分组,按照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锻炼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解决能力。本课程围绕软件测试过程中的4 个阶段性任务,结合企业实际项目,设计出符合课程要求的综合实操项目,包含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各个项目模块紧扣课程知识内容,使课程的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充分结合、创新创造与项目案例充分融合,以任务驱动项目,以项目推进课程[12]。

3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成效

3.1 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在宿州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上进行了课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案例库、工具资料包、答疑讨论等。教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特性,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线上话题讨论,激发学生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在2021、2022 学年中,2018、2019 级软件工程班级使用了“专创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学习通在线平台,很好地进行了课堂互动,包括课堂讨论、抢答、分组任务、单元测试、作业互评、选人、问卷调查等。对比2017 级及以前的软件工程班级,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所提高。

3.2 线下实训平台的使用

利用线下平台调研企业最新需求及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更新项目案例、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校企合作中组织课程开发,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软件企业的实践专家合作开发课程。根据任务驱动确定课程内容,以“会做、能做”的能力为依据,结合企业项目选择课程内容,并通过“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决策导向、实施计划、检查评价”等步骤,让学生掌握完整的软件测试过程,培养学生的系统测试能力。同时,利用线下实训平台,以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为基础组织教学,校企人员互相兼职,共建包含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技术开发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体系[13-14]。

4 结束语

软件测试技术“专创融合”课程基于OBE 教学理念,以学生主体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分阶段的混合式教学,将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全国大学生测试大赛等学科竞赛项目、企业创新实践项目、教师教科研项目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在保障课程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综合技能的培养。课程建设的实施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的同时,锻炼了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考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创软件测试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EXCEL和VBA实现软件测试记录管理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关于软件测试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