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CDIO的本科生“双创”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2024-03-11欧阳鑫玉赵楠楠姜冠杰魏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群组双创课程体系

欧阳鑫玉,赵楠楠,姜冠杰,魏东

(辽宁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2022 届人数达到1 076 万人,2023 届达到1 158 万人,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好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是增加就业机会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1]。2019 年,一份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近64%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愿,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对“双创”理念及价值有着较清晰的认知[2]。另有相关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占比约为2%,而其创业成功率却不到10%。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很多[1,3],有政策、环境、资金、方向选择等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上。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和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本科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时代,“双创”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重大命题[4]。201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8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21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三份文件将大学生“双创”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5-6]。在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高校掀起了“双创”教育探索和改革的热潮,取得了诸多成绩,有效推动了“双创”教育的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双创”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地方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双创”教育的开展成效仍不尽如人意,综合起来,主要问题如下:

(1)部分高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双创”意识不强,创业意愿不强;

(2)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双创”教育不足,实践教育实施效果欠佳;

(3)“双创”能力培养平台单一,培养方式有限,培养机制不健全;

(4)“双创”教育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自身实践能力有限,“双师”型教师偏少;

(5)本科生“双创”能力综合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方法不科学等。

2 OBE-CDIO 教育模式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与产出的教育模式,可以翻译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最先由美国学者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成果或教育产出;充分尊重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和激励他们的创新性,实施差异化发展[7]。这种教育理念以教学设计为导向,打破传统教育设计的思路,从结果入手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并有效实施,形成了新时期新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清晰脉络。因而,国内工程教育都在积极推广OBE 模式。

CDIO 是一种实践导向型工程教育模式,包含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及运行(Operate)4 个部分,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8-9]。CDIO 包括1 个愿景、1 个大纲和12 条标准,共3 个核心文件,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在“做中学”“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体现了工程观理念,特别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工程素质的培养,是实施OBE 模式的理想方式。

OBE-CDIO 教育模式体现了成果导向理念,融入了工程教育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逆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0-11]。针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将OBE-CDIO 教育理念引入“双创”教育改革中,结合辽宁科技大学电气类专业改革实际,详细探讨高校提高本科生“双创”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基于OBE-CDIO的“双创”能力培养途径

3.1 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本科生“双创”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OBE 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准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双创”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双创”能力培养全面融入整个培养方案中。OBE 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在确定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明确了培养的学生应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能够紧跟电气学科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定位,反向设计构建了层级递进的金字塔型“双创”能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公共基础及素质拓展教育课程群组、专业基础课程群组和专业课程群组,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专题,突出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双创”能力培养课程群组。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四个模块:基本素质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工程实践训练模块和企业实践模块,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占比,为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3.2 基于CDIO 模式的课程群组创新教学方案设计

针对“双创”能力培养课程群组,引入CDIO 工程教育模式[12],以结合课程的实际项目驱动为核心,详细设计每门课程及课程群组的具体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方面,结合项目实际,重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点组合方式,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模式方面,采取任务递进驱动方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最后归纳、总结、提炼、延伸;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联网+”、慕课、翻转式课堂等,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在考核方式方面,加大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考核的分值占比,注重过程考核,强调学习结果。

3.3 基于OBE-CDIO 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双创”实践平台和培养渠道

为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构建了多元化“双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双创”培养渠道。首先,改进和完善了校内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整合优势资源,为“双创”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为“双创”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其次,和行业企业广泛联系、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多个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等实践基地。再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企业需求为牵引,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实际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扩大科研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然后,利用学校的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和学院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双创”训练计划项目、各类竞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创新课题、发表论文、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等。最后,探索校企合作双赢的新模式,将学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项目。

3.4 建设和完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优秀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大学生良好“双创”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都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辽宁科技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双创”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创新精神、科研创新素质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尤其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充分鼓励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到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引进具有创业经历、创新精神的兼职教师,作为“双创”导师;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骨干加入创业训练指导队伍,不断建设、优化“双师型”教师团队。

3.5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思路,科学考核评价,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双创”能力培养的效果一方面反映了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因此,要构建集管理、控制、监督、激励、评价和反馈等于一体的大学生“双创”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持续改进方法。对于课程教学考核,要采用以创新因素为重点评价指标的“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科学评价方法。为实现科学评价,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教育系统外多方参与评价的机制,重点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结果反馈—调整纠偏循环改进的“双创”能力培养机制[13]。

4 结束语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应继续优化和完善OBECDIO 理念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群组双创课程体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关系图特征在敏感群组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双新双创
基于统计模型的空间群组目标空间位置计算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