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中的身份建构与偏好
2024-03-10顾晓璇
【摘要】社会成员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许多身份,他们的身份可以由对话中的两方或多方在互动中通过谈话中的社会行为来构建和认知,也可以作为参与者取向和偏好的结果。本文的分析材料来自英国电视连续剧《维多利亚》,主要从三段不同的对话探讨主人公维多利亚作为英国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妻子的多重身份的建構与认知。此外,文章还试图分析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人公在价值取向下如何表现出对不同身份的偏好和选择。
【关键词】英国电视连续剧《维多利亚》;身份建构与认知;身份偏好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11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36
一、引言
身份是“在谈话中使用的东西: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互动的细节中产生的东西”(Antaki和Widdicombe,1998:1)。身份在制度话语中的规范意义并不奇怪,因为它与身份相关,特别是“至少有一方代表一个社会制度”(Drew and Heritage,1992)。同时,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可能拥有不止一种身份,因此,在不同的身份建构和认知过程中,他或她会以不同的方式行事。此外,一个人的不同身份可能不会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有时甚至冲突,因此,对话者的价值取向在对话中对身份的建构和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会话分析与身份建构
本文以英国电视连续剧《维多利亚》中的三段对话为例,主人公维多利亚展示了她作为英国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妻子的不同身份,以及她在不得不选择时对这些身份的偏好。
通过这三段对话,为身份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对话构建和认知的,以及当不同身份在价值取向下发生冲突时对话者的偏好和选择是如何的提供了一个视角。这里前两段对话展现了维多利亚作为英国女王和阿尔伯特妻子的身份是由两个或多个对话者在每次对话中构建和认知的,而第三段对话则展示了维多利亚对于自己身份的认识、偏好和她做出的身份选择。
(一)身份一:英国女王
这段对话选自《维多利亚》第三季,当时宪章运动正热,抗议者们向议会提交请愿书,但贵族们出于保护自己利益的目的,诬陷宪章运动者们囤积步枪,希望女王能打击这些抗议者,不允许他们提交请愿书。尽管女王已经签署了使用武力镇压宪章运动者们的协议,并正在前往怀特岛躲避抗议的途中,她仍坚持认为宪章运动者们目的不是伤害她。
对话发生在维多利亚女王、一直担任首相发言人的帕默斯顿勋爵和英国陆军总司令的惠灵顿公爵之间,三方对话者构建并认可了维多利亚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
1.维多利亚:我改变主意了,公爵。
Victoria:I have changed my mind,Duke.
2.惠灵顿:当然,善变是女人的特权。
Wellington:A woman’s prerogative,Ma’am.
3.维多利亚:宪章运动者们必须能够向议会提交请愿书。
Victoria:The chartists must be able to present their petition to Parliament.
4.惠灵顿: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女王陛下。如果我们让他们越过(伦敦)桥,就无法阻止他们了。
Wellington:I think that that is unwise,Ma’am.If we let them over the(London) bridge,there will be no stopping them.
5.维多利亚:我们并不确定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公爵。
Victoria: We don’t know that,Duke.
6.帕默斯顿:不,我们确定,女王陛下。在肯宁顿大厅发现了多少支步枪?是400还是500?
Palmerston:But we do,Ma’am.How many rifles were found at Kennington Hall?Was it 400 or was it 500?
7.维多利亚:我认为步枪是昂贵的物品,对吗公爵?我想知道,作为工人阶级的抗议者们怎么能买得起这么多?
Victoria:I assume that rifles are costly items, Duke?I wonder then how chartists,who are working men,could afford so many?
8.惠灵顿:……他们孤注一掷了,女王陛下。
Wellington:...They are desperate,Ma’am.
9.维多利亚:或者步枪是别人放在那里的?你怎么看,帕默斯顿勋爵?
Victoria:Or perhaps the rifles were put there by somebody else?What do you think,Lord Palmerston?
10.帕默斯顿:女王陛下,您知道奥卡姆剃刀的概念吗?您有两个想法——一个简单,另一个基于一系列不太可能的假设。简单的想法总是更有可能是真的。
Palmerston: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notion of Occam’s razor,Ma’am?You have two ideas—— one simple,and the other based on a series of unlikely suppositions.The simple theory is always more likely to be true.
11.维多利亚:你看,我认为步枪可能是由……急于证明抗议者有罪的人放在那里的。请愿书必须继续让他们交上来。
Victoria:You see,I don’t find it at all unlikely that the rifles could have been put there by...parties...anxious to prove the chartists guilty.The petition must go ahead.
12.帕默斯頓:……如你所愿,女王陛下。
Palmerston: ...As you wish,Ma’am.
在这次对话中,帕默斯顿勋爵和惠灵顿公爵试图说服女王相信宪章运动者们会产生威胁,他们使用了攻击性的打断、相邻对变异、回避等对话方法,如他们坚称宪章运动者们是“孤注一掷”的人,并用“奥卡姆剃刀的概念”来质疑维多利亚的判断。然而,维多利亚坚持自己的判断,并质疑这些步枪是否真的由宪章运动者们囤积。在这段对话中,维多利亚的强硬态度和坚定立场表现在提出质疑和要求合理解释,如她在对话开始和结束时反复使用带有“必须”的句子。最后,无论帕默斯顿勋爵和惠灵顿公爵如何在性别上贬低她或暗指出她的知识的不足,他们都必须服从她的命令,让宪章运动者们提交请愿书。因此,在帕默斯顿勋爵和惠灵顿公爵的最后服从以及维多利亚女王的坚持中,维多利亚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在对话中得以构建。
(二)身份二:阿尔伯特亲王的妻子
这段对话选自《维多利亚》第三季,彼时阿尔伯特亲王正在为第一届世博会做准备,但他担心英国公众可能并不支持这一活动,而且其他国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有可能趁此机会进入英国,威胁王室的安全。对话发生在午夜时分,亲王凝视着完工的水晶宫,维多利亚女王出现在他身边。
1.维多利亚:它太宏伟了,亲爱的。但它明天早上仍然会在那里。
Victoria:It is magnificent,my love.But it will still be there in the morning.
2.阿尔伯特:在缅甸,国王们有神圣的银色大象。如果国王把一头大象送给一个臣民,这被视为一个非常幸运的事情。这些动物太神圣了,不能用来工作,当然也不能出售。但它们的饲养成本非常,以至于有时新主人不得不在喂养孩子和喂养野兽之间做出选择。这就是《泰晤士报》今天所说的,水晶宫就是一头白象。恐怕我为自己的愚蠢行为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Albert:In Burma,the kings,they have these sacred elephants that are silver in color.And if a king gives an elephant to a subject,it is seen as a sign of great fortune.The animals are too sacred to put to work,and of course they cannot be sold.They are so expensive to keep that sometimes the new owners are forced to choose between feeding their children and feeding the beast.That is what The Times called this today.A white elephant.I am afraid I have built a monument to my own folly.
3.维多利亚:胡说。人们只需要习惯这些新的想法,仅此而已。
Victoria:Fiddlesticks.People just have to get used to the ideas,that’s all.
4.阿尔伯特: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呢?
Albert:And if they do not?
5.维多利亚:好吧,如果他们不……那么你仍是我的丈夫,我儿女的父亲,我的爱人。你的手像冰一样。
Victoria:Well,if they do not...then you will still be my husband,the father of my children,my beloved.Your hand is like ice.
在这次谈话中,维多利亚女王改变了她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将她强硬、控制欲强的形象转变为妻子的倾听者和安慰者想象。她慷慨地表达了对丈夫的钦佩和关心,毫不犹豫地肯定了丈夫努力的价值,担心丈夫晚上会感冒。在这段对话中维多利亚并没有表达太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这恰恰契合了她作为妻子以顺从和体贴为要求的身份。
(三)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与身份偏好和选择
正如上文提到的,一个人的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相反,它们实际上是相互交织和影响的,有时甚至会相互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身份会通过影响他的说话方式、语调、非语言手势等,无意识地影响另一个身份。此外,当不同的身份发生冲突时,对话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对某一身份的偏好。因此,当一个对话者表现出自己的偏好并选择了通常与另一个或多个对话者的身份不兼容的身份时,冲突对话更有可能发生。
这段对话选自《维多利亚》第二季,当时第一次怀孕的维多利亚女王在街上被一个名叫爱德华·牛津的年轻人袭击。阿尔伯特亲王十分责怪陪伴女王童年时期的莱岑男爵夫人,因为之前她处理女王的私人信件时就发现了一封牛津的信件,但当时没有引起男爵夫人的重视。因此,亲王在女王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求男爵夫人不要再处理女王的非正式信件。与此同时,爱德华·牛津可能会在没有指控的情况下被无罪释放,因为他的枪没有装弹,而且他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对话发生在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和首相罗伯特·皮尔爵士之间。在这场对话中,维多利亚的不同身份相互冲突:作为怀着他们第一个孩子的阿尔伯特的妻子,她感到恐慌,希望牛津得到他应得的惩罚;但作为英国女王,她应该尊重英国陪审团的裁决。这两种身份也相互影响,当然,维多利亚在对话中也展示了她对身份的偏好和选择。
1.维多利亚:我早些时候和莱岑谈过了。
Victoria:I spoke with Lehzen earlier.
2.阿尔伯特:男爵夫人怎么样?
Albert:How is the Baroness?
3.维多利亚:很挫败。她不再处理我的非正式信件了,但我不记得我下达过这样的命令。
Victoria:Distressed.She’s no longer handling my unofficial correspondence.I don’t remember giving that order.
4.阿尔伯特:男爵夫人并不……称职。她没有意识到你有多脆弱。
Albert:The Baroness is not…competent.She does not realize how vulnerable you are.
5.维多利亚:这当然需要由我来决定。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女孩了。
Victoria:Surely that is for me to decide.I am not a little girl.
6.阿尔伯特:当然不是,你要当妈妈了。
Albert:No.You are going to be a mother.
(仆人:罗伯特·皮尔爵士。)
(Servant:Sir Robert Peel.)
7.皮尔:牛津被判入狱,将被关押在疯人院。
Peel:Oxford is to be detained at Bedlam at Your Majesty’s pleasure.
8.阿尔伯特:那个人想杀了我们。
Albert:The man tried to kill us.
9.皮尔:没有证据表明枪上了膛。从医生的证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牛津的精神并不健全。有人认为他有遗传病。
Peel: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guns were loaded.And it is clear from the testimony of the doctors that Oxford is not of sound mind.There is some suggestion that he carried a hereditary taint.
10.阿尔伯特:如果一个英国陪审团不给一个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女王开枪的人定罪,我们怎么能感到安全呢?
Albert:How can we feel safe if an English jury will not convict a man who fired at his Queen in plain sight?
11.维多利亚:当我宣读加冕誓言时,我发誓要在上帝的庇佑下维护这个国家的法律。如果英国陪审团认为此人精神不健全,无论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个判决。此外,为了表明我们是多么相信英国的司法公正 我们今天下午会再次驾车出行。
Victoria:When I took the coronation oath,I swore to uphold the laws of this nation under God.If an English jury believes this man is not of sound mind, then we must accept that verdict,whatever our own feelings.And furthermore,to show how much we believe in English justice,we will go for a drive this afternoon.
12.阿尔伯特:这太疯狂了。
Albert:This is madness.
13.维多利亚:你怎么看,罗伯特爵士?我的心智是否不健全?
Victoria:And what do you think,Sir Robert? Am I of unsound mind?
14.皮尔:恰恰相反,女王陛下。我想......我从未听过一位君主说过比这更明智的话。
Peel:On the contrary,Ma’am.I think...I have never heard a monarch say a wiser thing.
在这段对话中,维多利亚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她作为阿尔伯特亲王妻子的身份,这合理地证明了一个人的身份相互影响的事实。从谈话一开始,维多利亚女王就对亲王感到不满,因为亲王在未经她的许可的情况下让男爵夫人不再处理她的非正式信件,这不仅是因为王子的独断,没有顾及她的想法,还因为亲王的所作所为与她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相冲突。因此,维多利亚使用了“但我不记得我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这当然需要由我来决定。”“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女孩了。”等句子來表明她作为女王的权威性,她必须掌控一切。可想而知当她的身份是阿尔伯特的妻子时,这些句子就不会出现。后来,当首相罗伯特·皮尔爵士表示牛津将被关进疯人院,而不是被判叛国罪时,身为英国女王的维多利亚决定服从英国陪审团的裁决,严格遵守英国宪政,尽管她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都对结果非常不满。维多利亚在对话中表现出了她对身份的偏好和选择,她将自己作为英国女王的身份置于其他身份之上。这个选择也反映了这个系列电视剧的主题是一个合格女王的成长,该剧角色的逻辑就是君主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和继承。在这样一个君主的身份建构中,她捍卫君主制、坚韧不拔的形象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三、结论
本文试图从多重身份和身份偏好的角度分析对话,以展示人们的不同身份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对话构建和协商的,以及人们对身份的偏好和选择是如何在其价值取向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分析英国电视剧《维多利亚》的三个不同对话,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身份可以通过对话来构建和协商,同时可以优先选择身份;2.一个人可能拥有一个以上的身份,不同的身份会被选择并在对话中表现出来;3.不同的身份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有时甚至相互冲突;4.人们对不同身份的偏好和选择具有自主权,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将不同身份的重要性与其价值取向进行比较;5.选择不同身份框架的人更容易发生冲突话语,这有助于实现和谐语用的人际沟通。
盡管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但不可否认仍有局限性,例如对话的选择来源于英国电视剧,因此,一些对话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真实性,因为电视剧中的对话有时是出于情节和其他因素而故意设计的,相关的研究需要在未来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Chua,P.,Antaki,C.,and Widdicombe,S.Identities in talk[J].Contemporary Sociology,2001,30(1):47.
[2]Drew,P.,and Heritage,J.Conversation analysis[M].SAGE Publications Ltd,2006.
[3]Drew,P.,and Heritage,J.Talk at Work:Interaction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4]Yu,G.,and Wu,Y.Managing expert/novice identity with actions in conversation:Identity construction&negotiation.Journal of Pragmatics[J]. 2021(178):273–286.
[5]李美玉.对医患会话中医生身份建构的研究[J].现代交际,2020,(20):102-104.
[6]梁海英.医患会话中医生的多重身份建构[J].外文研究,2014,2(03):24-31+105.
[7]梁庆标.对话中的身份建构——君特·格拉斯《剥洋葱》的自传叙事[J].国外文学,2011,31(01):76-81.
[8]袁周敏.商务会话中咨询顾问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6):89-96.
作者简介:
顾晓璇,女,安徽合肥人,香港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研究(语言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