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子》 “仁” 的内涵与特点

2024-03-10冯兴梅

今古文创 2024年6期
关键词:自然性老子

【摘要】老子的“仁”具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即是不偏私,它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的特征,进而表现了道的最为深远的德;老子的“仁”也有友善、仁爱的意思,老子对仁、善、慈较为看重,这是老子所欣赏的待人之方和处事之法;老子的“仁”是一种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是自发且自觉的,人为和强迫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老子的“仁”具有自然性、否定式和超越性的特征,这是老子的“仁”区别于儒家之“仁“的地方。

【关键词】《老子》;老子;仁;自然性;否定式;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06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20

一直以來,学界都有人称老子为反伦理主义者,原因在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大道废,有仁义。”(《老子·第十八章》)以及通行本和帛书甲乙本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第十九章》)这些记载似乎将老子刻画为一个反对仁义的形象。因为此类的记载,有人将老子理解为一个彻底的绝仁弃义者,唐代韩愈就提出过“老子之所为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①的说法;宋代苏辙也有过“老子之所以为得者,清净寡欲也;而其失也,弃仁义,绝礼乐” ②的言论。到了近现代,钱穆先生也指出,老子本来就是反对仁的。可见,从古至今,始终有人将老子视作反伦理主义者。实际上,老子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彻底的绝仁弃义者,相反,老子是一个真正的仁爱主义者,老子“仁”的观念也因其独特的智慧散发出辩证而深刻的辉光,对后世及今天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老子“仁”之内涵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仁的观念已经十分流行。从历史考证来看,老子属于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伴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降,整个社会的政治局面变得极不稳定,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混乱不堪。长期的战乱使得人们极度渴望和平,仁的观念顺势而出,成为一些人内心真实的呼唤。

汉语中的仁字含义极为丰富驳杂,有博爱、亲爱、仁政、仁人、道德、果仁、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等意思。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鲜少谈论仁,即使有时谈到了仁,其意义也大都为否定性质的。有关仁的内涵,老子并未直接阐明。要弄清楚老子“仁”的内涵,不仅要从直接出现仁的几个章节入手,更要从《老子》一书的整体思想来看。

《老子》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仁字第一次出现在书中。结合整个语境可以发现,这里的“仁”应是偏爱的意思,不仁也就是不偏爱。苏辙认为,仁字应作无私讲。那么,这句话就应解释为:天地没有偏私,而听任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圣人也没有偏私,所以任凭百姓自由地生长变化。还可以根据“刍狗”的词义来看,刍狗是古代在祭祀时使用的草狗。吴澄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③老子用刍狗来比喻万物和百姓,正是为了凸显天地、圣人不偏私的特征。道效法自然的同时,天地也在效法道的自然本性,故而能对万物没有偏私,听任万物自然发展。圣人依于道而行,所以不会对百姓的发展强加干预,使其顺任自然。《老子》第七十九章中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善人之所以能有好结果,并非有天道的帮助,而是其自为的结果。从这个层面上说,老子的确是主张不仁的。但是,不仁只是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特征,这种不仁在另一种层面上则是更高境界的仁。《老子》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可见,在老子的观念中,这种不仁应是与上德相对应的,这是符合道的,是更高境界的仁。这种仁还和“德”相关,《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说,道在创生万物的时候是自然无为的,这是最深的德,这种德正是不仁。

《老子》中另一处出现仁的地方在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老子看来,当大道被人遗忘的时候,人们才会主张行仁义;当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人们才会提倡孝亲与慈爱;当国家的统治者是昏庸之辈时,人们才会看到忠臣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效法道,依于道的时候,在道中的人才是仁义的。一旦处于道之外,人们便会人为地主张起仁义来,与自然之事相比,人为之事要通过教化和练习方能实现,其境界也就比自然之事低了许多。同样的,只有在家庭出现大的矛盾的时候,人们才会提倡父慈子孝,而这时的父慈子孝已不再是出于人自发自觉的情感,而缺乏了真挚性。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英明神武,国家政治局面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时候,人们不会有意地强调忠臣的重要性,他们会认为这一切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等到国家政治混乱以后,人们才开始强调忠臣的作用,这是因为大道废弛,人们脱离大道的缘故。可以看出,老子在这里并未表达出对仁义的反对,他反对的只是人为的仁义。更何况,在老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总有人打着行仁义之事的旗号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他所反对的仁义并不是符合道的精神的自然之仁义,而是虚伪的、自私的仁义。

《老子》通行本与帛书甲乙本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似乎可以说明老子对待仁义的态度,但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句话也不足以证明老子是一个反伦理主义者。首先,从版本上来说,通行本与郭店简本存在差异。与通行本“绝仁弃义”不同,郭店简本中为“绝伪弃诈”,相对于通行本和帛书甲乙本而言,郭店简本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版本,它距离老子的时代最近,与原义应该最为贴合。其次,从文章的逻辑来看,如果说老子希望通过弃绝仁义来达到恢复孝慈的话,这其中的矛盾也就显而易见了。仁义和孝慈本不相互冲突,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个具备仁义之心的人才会对自己的亲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父子之间的孝慈才更容易实现。所以,从前后的逻辑来看,老子不可能在绝仁弃义的同时又主张恢复孝慈,绝仁弃义应该不是老子的原意。再次,从整本书的语境来看,老子曾提出过“与善仁,言善信”的观念,他提倡人们要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待人须亲切仁慈,说话要讲求信用。《老子》第四十九章中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不管是善良的人还是不善良的人,老子都一视同仁,以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们,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友善思想与仁义思想有着相通之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爱,仁慈,老子将”慈“作为三宝之一,可见他对“慈”的重视与赞同。由此可见,老子是主张仁、善、慈的,他赞赏的是一种为人和善慈悲的胸怀,这与其反对仁义的形象相差甚远。最后,老子主张一种自然之爱,他不愿意看到人为且带有强迫性质的爱,但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大道废弛,世道混乱,虚伪的假仁义比比皆是,“绝仁弃义”是老子对虚伪的假仁义的反对,是一个清醒的思想家于乱世之中的哀鸣。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 老子的“仁”具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即是不偏私,它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的特征,进而表现了道的最为深远的德,这“不仁”实际上是一种大爱;老子的“仁”也有友善、仁爱的意思,老子对仁、善、慈较为看重,这是老子所欣赏的待人之方和处事之法;老子的“仁”是一种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是自发且自觉的,人为和强迫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

二、老子“仁”之特点

老子的“仁”具有自然性、否定式和超越性的特征。

(一)自然性

老子的“仁”具有自然性,自然一词贯穿于老子哲学的始终,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神。这里的自然并非自然界,而是作形容词讲,指自然而然,未经人为干预的状态。《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道法自然”便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如童书业先生所认为的,“‘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质是自然的。” ④按照这样的说法,那么仁也应该是自然的。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多针对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老子认为,在最理想的世代之中,人民应该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而按照原本的方式生活着,统治者也不须干预人民的生活,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正是如此,人民和统治者都一致认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便是自然无为。所以在面对当时的乱世时,老子才不得不感叹道“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只是当大道废弛时,仁义才显现出来,此时的仁义是人为的且带有强迫性质,它已经不是老子所期望的自然而然的仁义了。万物之所以尊道贵德,就在于道生成万物却不占有万物,道滋养万物却不居功自恃,道作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是最为深远的德。道对万物的仁是一种没有目的、自然的大爱,老子“仁”的自然性便来自道的自然性。当道流行时,人们效法道,依于道,才能体会道的这种仁德。

(二)否定式

老子讲述仁的方式是否定式的,这与老子讲述哲学的方式有关。老子鲜少讲仁,即使谈到了仁,也多以否定的方式去谈论,这与其整体的语言风格有关。老子的哲学本就是“无”的哲学,否定式的表达方式是他惯用的表达方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候外庐先生认为,老子经常以“无”的范畴来消解“有”的范畴。在老子看来,消解了一些“有为”的事物之后,它们的对立物也会随之被消解,所以他尤其重视无为的作用,希望以“无为”“不言”来消解世间的丑恶与纷争。老子看到了由有为、有言带来的祸患,“生”“为”“功成”的理念激励着人们去建功立业,创造辉煌,成就一番番事业,可这种“有为”并非完全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福音。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个诸侯国为了实现一己之私欲动辄发起战争,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们的仁义此刻成了老百姓们的噩梦。正是在这个时候,老子看到了“有为”所带来的灾祸,所以他希望人们能够用“无为“来代替”有为”。“大道废,有仁义”和“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正是老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他的本意并不是弃绝仁义,而是以弃绝仁义的方式消解战乱和斗争。

(三)超越性

老子“仁”的对象具有超越性,这是老子最为区别于儒家的地方。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等的,它表现为一个亲亲——仁民——爱物的实践过程,这种爱因而带有先后尊卑的色彩。孔子十分强调孝悌,他认为人们在父母面前时就应孝顺父母,出门在外理应顺从长辈,这是人们修养自己德行的基础。孔子的弟子有子也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和忠诚是连接在一起的,孝悌是人们忠诚的基础,一个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他在外才能够忠诚于君王与国家,忠诚的前提是孝悌,人们孝悌与否关乎着社会的安定。仁和孝也有关联,慎终追远既是孝道的表现,更是仁德的表现。孔子在听到宰我对于三年丧期的埋怨后,叹其为“予之不仁也!”孔子主张仁民爱物,但当人和物的生命同时处于危险之中时,孔子首先关心的还是人的生命。孔子得知马棚失火后,首先询问的便是马棚仆役的安危状况,孔子爱马,可马的安危在与人的安危比起来时,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孟子将儒家的这一思想进一步地概括出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君子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才能体贴百姓、爱护百姓,进而才能爱惜万物,这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它们的展开都具有时间和次序上的先后之别。老子的仁则是一种普遍性的大爱,它不具有亲疏远近之分,也并不只局限于仁当中。天地是没有偏私的,它在对待万物时都一视同仁,无所施与;圣人也是没有偏爱的,他在对待百姓时法天地而任自然,不以仁恩施加百姓。天地和圣人效法道,依于道,以道的精神来治理万物和百姓,万物和百姓则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自由发展,这一切都体现出一种平等意识。吴澄在《道德真经注》中说:“仁谓有心于爱之也。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一提起仁,总是包含有爱人的意思在其中,而涉及爱人势必就会有远近亲疏,这种具有亲疏远近的爱还不是深远、无限的爱。老子的仁打破了一般关于仁的理解,它是不带任何偏私和情感的,这种仁是超越于血缘亲情之上的,是一种无私的大爱。所以老子说的不仁实际上是一种大爱,老子并不反对仁,他只是不赞成仁所带有的远近亲疏的局限性,他提倡更大的大爱,他是一个真正的仁爱主义者。

三、结语

老子“仁”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但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形成,还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人生观,其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子“仁”的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柔和、慈爱、包容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烙印在无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人与人交往、国家与国家往来、民族与民族互通的行事之方。

综上所述,老子并不是一个反伦理主义者,他是一个真正怀有仁爱之心的伟大思想家。老子的“仁”具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即是不偏私,它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的特征,“不仁”与“上德”相应,是最深远的仁德;老子的“仁”也有友善、仁爱的意思,老子对仁、善、慈较为看重,这是老子提倡的待人之方和处事之法;老子的“仁”是一种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区别于人为之爱,表现出原始古朴的特征。老子的仁德具有自然性、否定式、超越性的特点,仁的自然性表明了道的自然特征,这种仁与德相同。老子以否定的方式谈论仁,这种表面的否定不是对“仁”的真正否定。具有超越性的仁与儒家的仁爱相区别,老子仁爱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它不分亲疏贵贱,超越了宗法等级观念。老子“仁”的观念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为当代人提供解决精神危机的方案,其智慧的光芒将永远闪耀!

注释:

①韩愈:《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一册)》,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页。

②苏辙:《道德真经注(卷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册第299页。

③吴澄:《道德真经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④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3页。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刘笑敢.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J].中国哲学史,2000,(01).

[3]张景.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J].伦理学研究,

2021,(01).

[4]许建良.老子道家“慈”论[J].伦理学研究,2011,

(01).

[5]黄梓根.老子自然之“仁”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作者简介:

冯兴梅,女,湖北宜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宋明理学。

猜你喜欢

自然性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浅谈太极拳与“屋漏痕”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智者老子
试论逻辑学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价值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