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发展山地蔬菜十大绿色增效技术

2024-03-09葛勇进李志坤丁检胡美华葛时钧

长江蔬菜 2024年3期
关键词:微灌蓟马山地

葛勇进 李志坤 丁检 胡美华 葛时钧

山地种菜比平原地区难度大, 相应技术要求也较高。由于山地海拔相对较高,山脉走势差异明显,气候多变,灌溉困难,生产管理难度大,加上山地蔬菜的生产技术薄弱, 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减产减收。如何在山地种菜既高效又安全呢?浙江省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队根据各地的生产经验,总结出了十大适合山地蔬菜发展的绿色增效生产技术模式。

1 山地自流式微蓄微灌技术

1.1 技术特点

微蓄微灌系统由引水管、引水池、输水管、蓄水池、输水管路及田间微灌设备组成,能利用山区自然地势落差进行自流灌溉,在不用电和不用泵的情况下使用, 可有效解决山地种菜用电不便的问题,适合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等地形的蔬菜基地推广应用。 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浙江省山地蔬菜生产中首推的提质增效技术。

1.2 技术要点

①水源选择 选择水质良好、夏秋高温季节不断水的山涧小溪或山塘、水库等作为水源。

②引水要求 山涧小溪引水点上方须有相应集雨面积和较好的植被,设置拦水坝,截流山涧水,阻拦泥沙,过滤杂物,并顺坡而下埋设地下引水管,使溪水流入下方引水池(容积为1~2 m3)。

③蓄水池建造要求 根据微灌系统工作压力要求,蓄水池与灌溉菜地落差设定在10~15 m。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深埋地下,其露出地面部分不超过1/3;安装进水阀、供水阀、洗池阀,选好排水出口,蓄水池顶部加盖保护。根据水源大小、灌溉面积测算而定, 一般以50~120 m3为宜。 如按每6.67 hm2菜地每5 天轮灌1 遍,每667 m2每次灌溉1 h,灌溉4.5 t 水的标准计算,需配置蓄水量约120 m3的蓄水池。

④输水管路设置 输水管路埋设深度为40 cm以下;根据输水需求安装各级分管和分阀门,输水管与每一田块的连接处均须安装子阀门,以调节水压或分区灌溉,子阀门出口安装过滤器后再与田间的微灌器相连;过滤器是滴灌系统长期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

⑤系统维护要求 滴灌灌水时出水压力保持在0.1 Mpa 左右, 防止压力过高而损坏滴灌管;及时清除过滤器中积聚的杂质,防止堵塞;定期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发现滤网损坏及时更换;利用微蓄微灌系统追施肥料后,须用清水冲洗系统。

高山西瓜新优品种高品质栽培比较试验

2 山地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2.1 技术特点

在山地微蓄微灌基础上,采用施肥泵、施肥桶、配肥池等简易的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实现水肥协同,不仅节水节肥、省工高效,还能有效提高山地蔬菜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流失。近年来,该技术已在山地茄果类、瓜类、豆类生产上推广应用。

2.2 技术要点(以山地辣椒为例)

①施肥方案 根据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土壤肥力水平,结合有关试验数据,确定氮磷钾和基追肥的比例。 目标产量:辣椒2 500~3 000 kg/667 m2。根据每生产1 000 kg 辣椒需氮(N)3.5~5.4 kg、五氧化二磷(P2O5)0.8~1.3 kg、氧化钾(K2O)5.5~7.2 kg 测算,每667 m2总施肥量为氮(N)10~15 kg、五氧化二磷(P2O5)5~8 kg、氧化钾(K2O)13~20 kg。每667 m2基施需有机肥1 500~2 000 kg,施肥总量的30%作基肥、10%作苗肥,其他待坐果后作追肥。

②灌溉方案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设施条件和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并视天气情况、作物长势等,及时调整。 一般辣椒湿润深度为20~30 cm, 每次每667 m2灌水量以1 000~3 000 kg为宜。温度高时,作物蒸发量大,宜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③水肥耦合 苗期追施低氮、高磷型水溶肥1次,坐果后,追施平衡型水溶肥1 次,每667 m2用量为3~5 kg。盛果期,每间隔7~10 天交替施用高钾型和平衡型水溶肥,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硼、磷、钙等中微量元素。

④微灌施肥 应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施肥,应先灌清水,待压力稳定后,再灌肥料溶液,最后灌清水冲洗系统3~5 min。

3 中低海拔山地茄子剪枝复壮栽培技术

3.1 技术特点

在海拔高度200~400 m 的山地种植茄子,并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恢复结果快的习性,在夏季采用剪枝复壮技术,可实现一次种植二茬采收,既能克服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多等不利因素对茄子生产的影响,又可缓解蔬菜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均衡供应夏秋季市场。

3.2 技术要点

①整枝摘叶 采用双秆整枝, 当门茄坐稳后,抹除下部腋芽;对茄开花后,再分别将下部腋芽抹除,只保留2 个向上的主枝。植株封垄后,及时摘除枝干上的老叶、病叶和黄叶,当第8~9 个果坐住后,及时摘心,清理枝叶。

②剪枝处理 7 月中下旬, 当山地茄子采收由“八面风”转入“满天星”时,应选择晴天10:00 前、16:00 后或阴天,在植株“四门斗”二级侧枝3~5 cm处,剪除上部枝叶。 剪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淋剪口,清理枝叶,并集中销毁。

③剪后管理 修剪后的植株,当腋芽开始萌发生长时,应及时防治新梢病虫害。修剪后5~7 天,当新梢长至10 cm 左右,在各侧枝上选留1~2 个健壮新梢,抹除多余的腋芽,然后进行常规管理。

4 山地茄子嫁接换根技术

4.1 技术特点

种植山地茄子时,通过嫁接换根,不仅能增强植株抗病性,降低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而且嫁接换根后的茄子根系发达、分布范围广,抗逆性提高,吸收肥水能力强,植株长势旺盛,产量增加明显。

4.2 技术要点

①选用砧木 选用抗性强、亲和力好的砧木进行嫁接换根,如托鲁巴姆、茄砧64 等。

②适期嫁接 砧木和接穗进行错期播种,确保砧木与接穗茎秆粗度相匹配。当砧木苗具4~6 片真叶、接穗苗具3~5 片真叶、茎粗0.2~0.3 cm 时,是嫁接适期,采用贴接法或劈接法嫁接。

③加强管理 做好嫁接苗的遮光和温湿度调控,促进嫁接口愈合,及时抹去砧木萌蘖,操作时应避免损伤接穗。

④定植嫁接苗 定植时,不宜过深,防止接穗根系接触土壤,中后期应注意肥水管理,防止根腐病、蓟马等病虫害发生。

5 山地蔬菜设施避雨栽培技术

5.1 技术特点

在山地种植蔬菜, 通过搭建大棚避雨设施,可有效减轻低温冻害、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给山地蔬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实现蔬菜错峰上市,延长采收期,增加种植效益。 目前,设施避雨技术已在番茄、辣椒、黄瓜、瓠瓜等山地蔬菜栽培上应用,山地番茄栽培已基本全覆盖。

5.2 技术要点

①择地布局 选择高山台地、缓坡地避风向阳处搭建避雨设施,坡度宜在25°以内,避免在风口等易受灾地块搭建。

②搭建设施 一般根据地形,采取南北向搭建6 m 或8 m 单栋大棚,推荐GP-825、GP-832 棚型,有条件的可搭建GLP-8430 等型号的连栋大棚。 搭建时,要加固基础,开好排水沟,提高防雨、抗风、抗雪性能。

临安山区农民对茄子进行剪枝复壮

③选种作物 适合设施避雨栽培的蔬菜主要有番茄、辣椒及瓜类等,为提高种植效益,可进行瓜菜育苗。

④田间管理 根据气候条件及蔬菜上市要求,适期移栽,采用地膜覆盖控湿。遇低温时,应闭棚保温,避免冻害冷害;生长期应加强通风,以降温降湿,可在通风口覆盖防虫网,根据实际情况,以选用25~40 目的透气防虫网为宜。

⑤防灾管理 蔬菜生产期间, 要注意防大风。遇大风天气,要拉紧压膜线,避棚防风,以防棚膜被掀。冬天空棚时,可收膜或揭膜,必要时采取支撑等加固措施,避免大雪压塌大棚。

6 山地菜豆再生越夏栽培技术

6.1 技术特点

在海拔600 m 以上的山区, 越夏栽培菜豆时,当菜豆采收结束后20~25 天,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基部侧蔓和腋芽早发旺长,植株继续开花结荚。 在良好的肥水管理下,再生菜豆一般可延长采收期1 个月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6.2 技术要点

前期采摘豆荚时,保留花穗和豆荚柄部,避免豆柄和豆荚一起采掉。加固架材,防止倒伏,及时打顶并摘除植株病叶及衰老叶。

豆荚连续采收20 天后,需重施翻花肥1~2 次,每667 m2用中氮、低磷、高钾硫酸钾型复合肥25~30 kg, 结合根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保持土壤湿润。

翻花结荚时,用浓度为0.2%~0.3%水溶性硼肥喷施1~2 次,间隔7~10 天1 次。 同时,做好菜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山地茄子利用色板诱杀蓟马

7 山地茄子害虫蓟马绿色防控技术

7.1 技术特点

蓟马是茄子等山地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体形微小、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 目前,蓟马已由蔬菜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经常出现“小虫成大灾”现象。 根据蓟马不同虫态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为害特点,采用“推、拉”立体防治措施,可显著降低蓟马数量,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7.2 技术要点

①定植前 深耕深翻土壤,并进行土壤处理及覆膜;设置防虫网,以25~40 目为宜,培育无虫苗;定植前1~2 天, 每667 m2使用内吸性杀虫剂1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5~20 g 或70%吡虫啉可溶性粒剂2~3 g 对水30~45 kg, 对秧苗进行喷雾处理,以降低虫口基数。

②幼苗期 悬挂蓝色诱虫板,监测蓟马虫口数量。 大棚内一般按每667 m2放置中型板 (25 cm×13.5 cm)30 块左右或大型板 (40 cm×25 cm)20 块左右,均匀悬挂,可用竹竿或棍棒插入地里,将诱虫板固定在竹竿或棍棒上,或直接拴系在吊绳上。 注意,诱虫板的悬挂高度要比蔬菜作物顶端高20 cm左右,并随蔬菜的生长高度而调整。

生态防控蓟马技术: 采用引诱剂+蓝色诱虫板诱杀植株上的蓟马成虫; 每667 m2释放捕食螨3万头,成本约需120 元,捕食植株上的蓟马成虫和若虫;土壤里释放剑毛帕厉螨,可在蔬菜根部撒施剑毛帕厉螨100~200 头/m2,每2 周释放1 次,连续释放2~3 次,以控制蓟马蛹。

③花果期 当每朵花上蓟马种群数量在2~3头时,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可选用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200~3 000 倍液、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以控制种群暴发,将蓟马数量控制在低水平状态。

④注意事项 茄子幼苗期, 不喷或少喷杀虫剂,以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种群增长;花果期,蓟马种群数量大,喷施农药防治时,尽量喷在植株叶片背面及花朵上, 使药液接触到隐秘处的蓟马;每隔3~5 天喷1 次,连喷3 次,每次更换不同类型的绿色农药。

8 山地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

8.1 技术特点

针对部分山地种植茄子等蔬菜多年,受连作时间长、施肥过量等因素影响,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重,出现连作障碍等问题,通过“轮、增、减、换、改”等综合技术措施,可有效缓解并减轻土壤酸化、盐渍化、死苗等障碍因子。

8.2 技术要点

①合理轮作换茬, 深耕冻垡 有条件的山地,可采取水旱轮作措施,冬季深耕冻垡。

②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科学追肥。大棚蔬菜每季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0 m3为宜,同时采用秸秆覆盖、沤肥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起到改土、保湿、保墒作用;追肥时,每667 m2施用含有机质30%以上的商品生物有机复合肥150~200 kg,满足蔬菜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③调理土壤 应用微生物菌剂或土壤调理剂等,改良土壤,保持土壤健康。 每年对棚内土壤作1次pH 值检测,当pH 值≤5.50 时,翻地时每667 m2可施用石灰50~75 kg,深耕土壤25 cm 以上,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匀。这样不但可提高pH 值,还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定植前1 个月,每667 m2撒施0.8%精甲嘧菌酯颗粒剂3~4 kg,翻耕入土。

④选用抗病品种或嫁接换根防病 采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换根,以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⑤作深沟高畦 可采用“M”形或龟背形高畦栽培,畦面覆盖地膜或稻草等。

⑥科学用药 如有田块出现死苗现象,需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针对性地进行灌根防治,合理用量,连续防治2 次。

9 山地西瓜高品质栽培技术

9.1 技术特点

在海拔400 m 以上的山地种植西瓜,通过选用良种、采用本砧或抗性砧木嫁接换根、培育壮苗、适期移栽、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可较好地提高西瓜品质,在7~8 月上市供应,经济效益较好。

9.2 技术要点

①优选品种 可选用浙蜜5 号、 浙蜜2 号、天露2 号等品质好、抗性强的品种。

②培育壮苗 采用野壮1 号、甬砧5 号等对西瓜品质影响小的砧木嫁接换根。

③整地作畦 处理土壤后, 增施有机肥作基肥。 采用双行种植,深沟高畦,畦宽连沟3.5~4.0 m,沟深30 cm,作成龟背形,覆盖地膜。

④适期移栽 一般4 月下旬至5 月上中旬定植移栽。 每畦种2 行,每667 m2栽250 株左右。

⑤加强管理 一般3 蔓整枝, 每株结1 瓜,坐果后不再整枝。合理调控水肥,开沟排水,高温注意防旱,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西瓜膨大后,适时覆盖稻草防果实被灼伤。

⑥适期采收 如西瓜销售半径不大的,待瓜九成熟以上采收;销售地较远的,当西瓜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浙江浦江的山地番茄采用避雨设施栽培

10 山地蔬菜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0.1 技术特点

山地蔬菜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种植,前期具有增温、保墒、防草等功效,后期地膜降解,不影响土壤翻耕作业,对环境、作物产量等无明显影响,生态又环保,种植效益高。

10.2 技术要点

①选择合适作物 选择露地种植规模较大、生育期相对较短的作物,或定植后封行早、对覆膜要求时间较短的作物。

②选好降解膜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诱导期应与种植模式相吻合。 如山地茄子一般选用厚度10 μm、 宽幅1.5 m 或2.0 m的黑色地膜,要求诱导期65 天以上。

③加强管理 整地后,仔细覆膜,适期移栽,并防止地膜破损。 农事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地膜提前降解,从而影响增温、保墒、防草等性能。 作物采收后,要及时翻耕,加快地膜降解。

④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地膜过早、过快降解,达不到保温、保墒、防草的目的;也要防止地膜降解过迟、过慢,以防采收结束后,翻耕土壤时缠绕机械,影响后茬作物正常生产。

猜你喜欢

微灌蓟马山地
山地草甸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微压冲洗式沉沙过滤池及磁化水微灌技术推广应用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软管微灌对温室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关于南方多雨区喷微灌发展的探讨
微灌技术在平山县山丘区生态项目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