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风波
2024-03-08李静
李静
最近,我在讲授《翠鸟》一课。
为了区别“杆”“竿”和“秆”,我专门利用午休时间上了一趟万松山,千访万寻找来树杆、竹竿、苇秆各一根,剔了旁枝,以作教具。正当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学校的时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啊!这是什么?”
“老师发威了!老师要打人了!”说话的是一个二年级学生。
我笑了:“棍子就一定是拿来打人的吗?”
继续前行,碰到部主任,他笑眯眯地问道:“怎么,拿这么多打狗棒啊?”
“这可不是打狗棒哈!下午上课要用的。”
“你们语文课也有这个啊?”
“当然。”我并不打算多做解释。
继续走,在楼梯上遇到一群其他班上的学生。他们一见到我手里的棍子,马上议论纷纷:
“哎哟!这个老师拿那么多棒干什么呀?”
“当然是要打人了。”
有个胆大的发问了:“老师,你真的要打人吗?”
“你经常挨打吗,孩子?”我反问他。
他笑了。没有回答我。
“你用手摸摸,这是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长长的、头上有绒毛的那一根。我又让他分别感受触觉和重量,他却依然猜不出是什么。当我问有没有学过《翠鸟》时,另一个同学马上反应过来,说是苇秆。只可惜,他把 “秆”读成了一声。
“是苇秆(第三声)。”我纠正道。
“那这些呢?” 我指着剩下的两根问他们。多数同学认识竹竿,而对树杆,则表现出茫然,他们一致叫它“棒”。
走进教室。剛才还闹哄哄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看着我。那眼神里,有好奇,有迷茫,也有惊恐。生活老师在一旁解读了:“你们要是不听话,就拿这个棍子抽你们!”
“啊!”一个学生禁不住小声地叫出来。 所有的学生再次噤声。
我依然笑笑,没有作声,在讲桌下藏好它们,回到办公室,耐心等待第二节课的到来。只有我听到,有那么一声叹息,无声地划过我的心湖。
第二节课终于到了。当我提问“怎样区别‘秆‘竿和‘杆”的时候,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它们的读音不一样;有的说,偏旁不一样;还有的说,它们的意思不一样。至于意思哪里不一样,大家七嘴八舌地就说得不清楚了。一个孩子说,“秆”是“禾”字旁,与“河”同音,意思是长在河里的水草;另一个马上反驳,不对,不对,“禾”指所有的植物,跟河水没有关系,芦苇也有长在岸上的呀。说到“杆”,大家更是含含糊糊,什么“表示长在树上的”呀,什么“表示是木头做的”呀,都有。当然,说得最好的是“竿”,跟竹子有关,就是竹竿。
见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我和我的“棍子”们该出场了。面对三根长短各异的棍子,孩子们先是“啊”了一声,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
“老师,我知道!我知道!那个是苇秆!那个是竹竿!”
“哪个?”我递过棍子。学生们准确而迅速地指认出来。
这还不够,我继续追问:“观察它们的细微处,说出它们的具体区别。”
这下,孩子们安静了许多,都睁大眼睛仔细看起来。有的还伸出手摸摸表面,掂掂重量。
第二次发言时间到。孩子们站起来,振振有词地描述:
“苇秆很光滑,是一节一节的,秆上有皮。很轻。”
“竹竿虽然也是一节一节的,但是它的外表没有皮,而且是绿色的。比较重。”
“这是根枯萎了的苇秆。它活着的时候茎也是绿色的。”我纠正道。
“哦。”
“树杆不是一节一节的,很光滑。”
“这下,你们再翻翻字典,看看它们的准确解释是什么。”
“哗啦!”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翻字典的声音。学生们很快找到,并做了交流。
杆(第一声):较长的木棍或类似的东西;杆(第三声):较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也做量词。
秆:稻麦等植物的茎。
竿:竹竿,竹子的主干,竹棍。
我趁热打铁,出示一道练习题:
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秆 ②竿 ③杆
苇( ) 竹( ) 高粱( )
麦( ) 笔( ) 一( )枪
茅草( ) 电( ) 玉米( )
分别请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填空,他们都能很快地准确完成。
等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话锋一转,轻声问道:“现在,你们知道了,这些棍子除了打人,还能做什么了吧?”
“可以用来识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响亮作答。
“那你把它们都扔了吧!”一个同学似乎还是不放心,随即补上一句。
“好!只要你们遵守规则,努力学习,这些棍子就没有那么可怕。对不对?”
“对!”
随着几声清脆的“啪”“啪”声,三根棍子拦腰折成几节,被丢进了教室后的垃圾桶里。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由衷的喜悦。
本节课教学任务虽然圆满完成,但留在我心头的那丝沉重却久久不能减轻。原本想使用直观的教具,弥补学生常识的不足,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却不料引出这样的风波。一根小小的棍子,在多少人的眼里,就只剩下“打人”这样一个可怕的功能呀!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难道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吗?而我们所谓的师道尊严,仅仅依赖于这根小小的“权杖”吗?离开了它们,我们的孩子还会敬畏什么?而我本身,是否也曾经借助这样的“威力”,逼迫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范?有形的棍子可以折断、扔掉,那些无形的呢?
愿我手中,从此无棍;愿我心中,永无此“棍”。
(作者单位:贵州毕节市赫章新纪元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