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上海之思”

2024-03-08方益

检察风云 2024年5期
关键词:海派上海文化

方益

旧弄堂、老洋房、东方明珠、沪语、旗袍……大抵构成了许多人对上海原初的想象,但对熟悉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底蕴丰厚的它,并不只有这么简单。历来有着开放、创新、包容这些品格的上海,中西交汇,海纳百川,甚至被人称为中国“心灵生活最活泼”的城市之一。

202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考察中,亲自为上海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蓝图,亲自为上海提炼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对上海一系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上海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了重要的指示。

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与迅捷的现代洗礼,上海固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发展脉络,但在需要继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新时代,还有大片的旷野值得去探索。

传承多元文化基因

上海自开埠以来已走过180余年,在1843年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城市发展自此迎来一大转折。上海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融入了来自西方的思想与理念,从“十里洋场”升级蜕变成令人瞩目的“世界大都会”。自此,具有上海本土特色的海派文化进入大众视野,上海也开始走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前沿。

尊重多元化与个性、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达成平衡、“君子和而不同”,这些是市民之间的默契共识。作为海派文化的源流所在,上海既有南方传统的古典雅致,也有国际化的现代时尚,“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体现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五四时期诞生于上海的创造社,到20世纪30年代异常繁荣的海派文学,都市的文化意识更迭了传统生活方式,市民们的精神领地不再是一座座孤岛,城市给予了彼此凝聚的另一条路途。海派的文化意识,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存在与外来文明、机械文明的关系究竟该锚定在哪里。什么是应该“取”的,什么是应该“舍”的,什么是能够“为我所用”的,都是刻写在城市文化基因中启迪我们思考的问题。

善于扬弃的海派文化,不断吸纳着来自世界最创新、最与时俱进的文化元素,充实着自身中西合璧的意涵底蕴。在亟须发挥创新精神的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和工人运动发祥地,上海的文化底色,也根植着不可忽视的红色基因。据统计,上海全市共有610余处红色地标、30余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遗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上海存在着深深的羁绊。

这座城市兼具的英雄气概与人文气质,也提醒着我们要把握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回顾往昔峥嵘岁月的同时,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更多想象与可能。

城市文化体系多方协同 

在城市化日益加速的当下,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与人之间故事发生的寓所,越来越成为各类文化交融的舞台。

城市文化的建设,最首要离不开文化场馆与公共设施的支持。博物馆、美术馆、话剧院、音乐展演地……文化场馆的开放与运维,为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公共空间。主题不一的艺术展览琳琅满目,以上海历史博物馆、浦东美术馆为首的一批展览馆,更是为市民开放了“夜游时段”,在深沉的夜色里,点亮了具有人文体察的暖灯。此外,在各方不懈努力下,目前上海风貌保护街区交错群集,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圈业已基本形成,完善公共设施与打造文化空间的工程,为市民带来了便捷。

除了特定的人文艺术场馆,寻常街巷的砖石瓦缝,也藏匿着属于上海的文化肌理。从“citywalk“ 到“建筑可阅读”,街区变成了“可漫步的”,城市也因此变成了“有温度的”。感知文化可以打破空间的壁垒,走在熟悉的马路,发现“附近”的故事,也是上海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想顾及到的另一侧面。

井然开展的人文艺术活动,同样构筑成另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文化建设不单单只是在硬件条件上给予机会与选择,更需要“人”的实际参与,而文化活动,作为组织形式与介质,将个体对某个具体文化符码的共同情感串联起来。

图书分享、艺术沙龙、创作对谈,在上海,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层出不穷。在书店、在校园、在美术馆、在街角的咖啡厅,或官方或自发的文化活动,无一例外地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文化建设不应该只局限于单向度的输出与教导,双向流动的碰撞才是更精彩之处。

文学、历史、影视、艺术……其实都是文化的不同承载形式,优质的文化内容也需要借助这些载体进行创新性的演绎,建立多维度的传播。无论是本地上海居民,还是自外地来沪打拼的青年,抑或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友人,他们都能在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轻松与自由。在不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未来,我们也应该使各方通力协作,不断革新场域设施与组织间的合作形式,让城市文化体系内的多方更灵活、更有创意地联通协同。

继续打造城市文化IP

文化在城市中流动,亦在城市中滋长。而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道阻且长,建立更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文化体系、打造更有地域辨识度的城市IP,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又一关键步骤。

与此同时,我们也该着力打造城市的IP形象,依托于“超级IP”的产业模式,将上海的城市精神不断凝练,通过符号化与个性化的形象表达,让属于上海的“城市名片”焕发新的色彩。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纷纷在树立“城市代言人”方面积极探索。例如,大理的“苍山洱海”,敦煌的“大漠石窟”,拉萨的“雪域高原”等都以俊奇的风光地貌作为与众不同的“城市标识”受到关注。而北京故宫、苏州评弹、西安兵马俑……则扎根于历史传统,将延亘至今的文化记忆作为城市亮色持续传承。此外,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日常饮食的偏好,也是许多城市为人所知的另一大记忆点:南京爱“斩鸭子”,重庆爱“打火锅”,武汉爱“吃碳水”……

城市IP形象不应该只停留在“刻板印象”与“要素堆叠”层面,需要我们用心领会到每座城市其精神内核之所在,加以生动有趣的叙事,辅以全媒介的延伸传播,利用好城市的特色符码进行“二度创作”,在重述与延展中更好地让IP破圈。

近期,大热影视剧《繁花》掀起了怀念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生活的风潮。黄河路与进贤路成了“故地追怀”的重游地,剧中经典吃食“排骨年糕”“宝总泡饭”,也引领了大家纷而仿效的潮流。

象征着“随申办”的卡通人物“小申”、进博会的吉祥物“进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上海也在构建属于IP形象上不断深耕,无论是拟人化形象的打造,还是对于文化元素的全新演绎,都塑造着城市别具特点的许多方面。構建形象固然不容易,如何使文化IP“活起来”则是需要关注的另一问题。

城市文化IP的活跃,离不开全媒体矩阵的宣发,搭建符号形象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也是注入城市源源不断“生命力”的关键一环。如今,越来越多的“Z世代”走入社会,作为“网生代”的他们,更熟悉在科技时代与互联网语境的文化传播形式。5G、人工智能、元宇宙……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也让我们重新思索,如何能使技术更好地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或许在未来,我们也应该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清醒理智的判断,去接触更丰富、更先锋、更交互融通的表达形式,继续发扬“兼收并蓄”的海派精神,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引进更创新的理念、更活跃的思想,使上海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龙头与示范。

猜你喜欢

海派上海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