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箭身后的年轻工匠们
2024-03-08陈丽伟
陈丽伟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2008年9月27日,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升空43小时后,航天员翟志刚出舱,迈出了中国人在太空里的第一步。
这次任务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承担这次任务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8吨左右,想要将体积和重量更大的空间站组件和设备送入太空,必须要研制出一发技术更加先进、运载能力更大的新型运载火箭。
这样的大火箭,我们能造得出吗?
中国,能!
2016年6月25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11月3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国威壮,军威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两次联名发来贺电。
此后,中国人的大火箭,便如不息的焰火,载着一个个特殊使命,一次次奔赴太空。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这一年,却成为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这是长征五号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也是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地球——火星转移轨道发射任务;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将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大幕开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迎来收官之战;“5、4、3、2、1,点火!”瞬间,烈焰升腾,巨箭升空!多少次了,这样的画面,让发射现场和各类屏幕前的国人全情瞩目,心情激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其间,他们还进行了2次出舱和2次太空授课等活动。尤其是王亚平的水球实验课,隔着屏幕,吸引了不知多少小朋友惊羡的眼神。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22秒,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北京时间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至此,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以12战12连捷宣告圆满收官。
一次又一次发射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发又一发烈焰澎湃、载力巨大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大家都亲切地叫它“胖五”。一发又一发“胖五”的身后,有信心百倍的院所领导,有孜孜以求的科研专家,也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年轻工匠。“胖五”升空处,在椰树摇曳的文昌发射基地。“胖五”的总装地,在渤海湾边的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35岁及以下青年占比84%,这绝对算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了。团队虽然年轻,但因为他们的“赫赫战功”,已经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劳模”“全国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殊荣。
2016年,赵鸿飞31岁,却已经全程组织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总装总测工作。任务紧张,压力巨大,每个细节、点位,都直接影响火箭发射飞行的成败。技术指导、进度协调、人员分配、问题分析……在巨大的厂房里,赵鸿飞每天都会走很多圈,生怕出现一点闪失。
“当时,我做梦都想亲眼见证火箭的发射。”赵鸿飞说。然而临近出厂,一直被认为是队长的她,却被要求留下,因为 “胖五”首飞,马上进入最紧张的总装。
“女孩子最珍贵的7年时光,除了睡眠,我都是和这个大火箭一起度过,为的就是见证它最珍贵的首飞时刻。但是我更清楚,对于航天事业,我是一名战士,个人的利益必须要服从大局,功成不必在我。”赵鸿飞自豪地说。
2010年初,硕士毕业的赵鸿飞怀着无限向往和憧憬,来到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报到,但高大上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打破。
“那时候灰大土多,下雨时车都陷在地里,大家就只好一起推车。厂房刚建完没有上下水,厕所也没有,只能开展‘荒野求生。”作为当时唯一的女性技术人员,赵鸿飞和男同事一起爬机床,下地沟,蹲在外面吃饭,随便找个地方上厕所,一如当年的南泥湾。青春女孩的娇气与羞涩,在艰苦的创业环境里随风而散。
一年后,赵鸿飞的苦干得到了认可,她被调到总装测试车间,成为这里的第一名员工。第一年,赵鸿飞就全程独立负责大型地面试验——助推分离试验。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助推分离试验。不到一周的試验,她来来去去摸索了大半年。10层楼高的塔架,她徒手爬上爬下确认各种试验条件,已成家常便饭。
一次试验中,遇到火箭箱体爆裂。正值严冬,雪后的现场行走都困难,且箱体中的低温液氮尚未排放干净。但为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她和同事们冒着被冻伤的风险,连夜拆除了两个爆裂的箱体,切割样品进行分析。由于爆裂严重,样品拆除后发现缺失了两块不足10平方厘米的碎片。别说是两块碎片,就是两颗螺钉,对分析问题所在也至关重要。她和队员连续工作24小时后,又开始了在雪地中寻找碎片。这无疑是大海捞针,整整两天,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碎片。大家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这时候没有男女员工之分,只有战士。
她是车间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航天公寓——总装车间”的两点一线,几乎就是这个“85后”姑娘生活的全部。当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倾情付出7年青春的大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刻,她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伙伴们一起泪飞如雨……
为了大火箭,有家有女儿的骆鑫生,也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2019年12月31日,骆鑫生结束为期三个月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试验队任务回到天津,就又投入长征五号B火箭的测试,这一忙就到了腊月二十九。顾不上再过两天就是春节,骆鑫生赶紧又整理行装,回到剛离开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长征五号B火箭的试验任务。
整流罩合罩,就是将两个巨大的半椭圆形整流罩合为一体。骆鑫生首次指挥整流罩合罩,此次“胖五”试验队的任务相当于三发火箭的工作量。上手就是高难度,颇为紧张。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利用休息时间查找资料学习,请教有经验的前辈,摸索各个步骤的技巧。疫情期间不允许聚集开会,他就组织大家召开露天会议,在户外间隔一米以上开会,大家大声喊话,讨论细化步骤……任务顺利完成,骆鑫生长出一口气:“总算通关了!”
长期巨大的工作量,让骆鑫生的脚患上骨质增生及筋膜炎,医生叮嘱他要多休息,少走动。可骆鑫生刚出医院就把医嘱抛到了脑后,照样天天加班,实在受不住了就吃药顶一下。正值新冠肆虐,骆鑫生的小组包括他在内,竟然仅有两人能够上岗,但“胖五”进度拖不得,卸船、卸车、自查……这些火箭入场前的工作必须分秒必争。骆鑫生干脆备装、指挥、协调一肩挑,船上船下、里里外外来回跑。一连十几天,他咬紧牙关,忍着脚上的伤痛,完成了火箭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和检查工作。
两发火箭试验任务并行,难免工作重叠。有一次,由于天气原因,一发火箭整流罩组合体转场提前进行,正好赶上了另一发整流罩也要转厂房,两项转运任务同时进行,这可忙坏了骆鑫生。从早上7点,他就开始了一天的“折返跑”之旅,在两个任务现场来回跑了四五趟,连吃饭都顾不上。当时,脚疼得实在难以忍受,他就扶着墙一瘸一拐地慢慢走……
骆鑫生曾笑言:“我是发射场常驻人口,功成必定有我。”可女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他这个当父亲的却一直缺席。“没事的,我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贤内助,她也是航天人,经常在孩子面前帮我树立高大形象,哈哈!”
“90后”的刘洋,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但更是奋战在“胖五”总装最前线的共产党员。入职后,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妻子怀孕,连一次产检都没有陪过。妻子生产,他在靶场执行发射任务。孩子的成长,他基本没有参与。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分身。
一个航天人的付出,其实是一个家庭的集体付出。这真是“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不少年轻人迷恋网络游戏,有的人玩起“通关”甚至通宵达旦。大火箭身后的年轻工匠们,却是在大火箭的生产车间和试验靶场,夜以继日地玩“通关”。
2021年12月28日,是公司成立13周年。这天,大火箭的主要部件之一,灌注燃料的贮箱生产首次突破年产100个大关。贮箱,就是火箭的燃料箱。正是这些贮箱贮存的澎湃推动力,有力保障着“胖五”等火箭成功发射。
一道道难关的通过,离不开一个个喜欢玩“通关”的年轻工匠。
姚亚超,改造加工壁板吸附工装,实现了大火箭的双面铣壁板加工;黄小春,通过“二级箭体与级间段对接质量改进”“配气台原位检测”“蓄压器高精度垂直对接吊装方案质量改进”,使大火箭技术一步步地提高;宋建岭,攻克了几十项新材料新结构贮箱研制技术难题,取得了20余项专利成果并成功应用到各型号大火箭中……
技术关,要“通”,成本关,也要“通”。
国之重器,用料昂贵,其中的保护胶,可谓“液体黄金”。表面处理车间的赵武军,开展保护胶精细化使用,年均节约20万元,减少化学铣切样板申请,年均节约15万元,改进测厚仪,年均节约成本8万元……
贮箱的封口焊接,是“胖五”整个贮箱制造的重要一关,苗永越和他的团队摸索规律,通过采取“内撑外压”的方法,使其装配完成后间隙不大于1.5毫米。
过了精度关,还有汗水关。
内撑辅助工装的拆解运出又成为新的一关。苗永越团队将工装逐一拆解,人工托举,小心翼翼地运出箱外。夏天箱内密闭,不到几分钟,这些年轻人就浑身湿透,将工装全部拆解运出后要耗费6个小时,他们出多少汗可想而知。
新一代的年轻工匠,心里大都有个榜样性的人物。远的,钱学森等航天前辈家喻户晓。近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第一人”崔蕴。
当年某发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射前,助推器出现泄露,迫切需要抢险排除故障。当年的助推器里充满四氧化二氮这一有毒气体,进助推器抢险,就意味着和死神较量。为了保住价值数亿元的国家资产,崔蕴主动报名作为突击队员冲进助推器。在呼吸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排除故障保住了火箭。但是,崔蕴自己却重度昏迷,被送进医院抢救,生命危在旦夕。组织上竭尽所能,崔蕴逃脱了死神的魔爪,肺部却有75%已经被毒气腐蚀,只能切除。
在发射天和核心舱倒计时51小时的关键时刻,火箭一级氢箱地面增压单向阀突发故障。年近60岁的崔蕴不顾个人身体状况,亲自进舱指导阀门更换。舱内空间狭小,环境恶劣,需要半蹲进行操作,他这一蹲,一个姿势就是四个小时。最终,经过16小时的奋战,事故排除,发射如期进行。
崔蕴带领年轻的团队,先后设计并制造各类工装三十多台(套),创造性实现了航天领域对接装配由“手动模式”向“自动模式”的转变,开创了自动化对接的先河。在繁重的型号总装测试工作之余,依托“崔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崔蕴亲自制作总装技能应知应会多媒体教材,常年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无私地将个人的高超技艺,转化为航天事业的集体财富。
信息发达文化多元的今天,座右铭,似乎有些老派迂腐。大火箭身后的这些年轻工匠,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是房浩弟的座右铭。房浩弟说:“本职工作,必须用心。在我们这里,每一台设备就像一名火箭生产战士,设备技术员则如同一名军医。通过设立指标,层层筛选,只有完全合格的战士才能加入我们大火箭生产的战斗序列,为大火箭生产提供持续战斗力。”
“没有完善不了的工艺。”这是崔鑫的座右铭。他认为工艺员作为车间技术的领头羊,要时刻保持对技术的敏感性。作为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骨干,他攻克了以球窝座为代表的复杂零件的加工难题,为确保火箭首飞奠定了基础。
“严慎细实。”这是苗永越的座右铭。他所焊接的光片率高达80%以上,手工补焊合格率达到100%。锁底焊接技术难度大,他通过勤学苦练,找出了多项锁底焊指标,成为天津火箭公司掌握此项焊接技术的第一人。
“做好螺丝钉。”这是赵培钧的座右铭。“胖五”是我国最大直径火箭,研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赵培钧说,自己更像“胖五”研制队伍中的一颗小螺丝钉。长五遥四火箭总装进入关键阶段,他每天奔波于公司各车间长五火箭产品生产现场解决问题,大家白天很难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他。他开玩笑说:“我这颗螺丝钉你们看不见,我是白天围着现场转,晚上才围着办公桌转。晚上办公室里安静,非常适合做些总结策划和分析的工作。”
“眼见为实。”这是刘洋的座右铭。为确保大火箭总装快速推进,他对每项工作做到眼见为实,他从发射场操作流程入手,积极配合型号推进靶场的流程设计与应用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实现了总装的数字化操作,过程数据化记录。
“只讲事实,不说故事。”
“硬汉面前没有难啃的骨头。”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
“没有比团结更强的团,没有比团结更紧的结。”从王东这稍嫌绕口的座右铭,能看到年轻的工匠们对航天事业的深刻理解。
“胖五”一次次发射成功,背后还有更多年轻工匠组成的团队,只有多个团队和个人不计得失,亲密协作,每一发大火箭才能顺利踏上问天征程,完成航天强国的既定目标。
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胖五”自然是入展的重器之一。这里的展品,都是中国航天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见证。这些展品,也不断被观众用手机拍照记录、合影留念、上传分享。但是,有多少人会想到,这每一件展品凝结着几代老航天人多少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这每一件展品的背后,还有无数年轻的工匠默默奉献的身影?
责任编辑 黄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