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03-07张秀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6期
关键词:动机血糖糖尿病

张秀琼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厦门 361000

近年来,1 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患者普遍健康意识不强,导致患者血糖无法控制在理想水平[1],从而对患者身体器官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病情加重[2-3]。因此,在1 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必须积极探寻新型、有效的护理模式[4]。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从患者情况作为出发点,全面了解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困难,谨遵医嘱,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认知及态度,纠正患者消极动机,提高患者积极性,建立护士、家庭、患者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从而促进患者尽快恢复[5-6]。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30 例1 型糖尿病患者,对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组法,将2022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30 例1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2、33 例,年龄为21~55 岁,平均年龄(36.51± 4.86)岁,病程为1~6 年,平均病程(2.55±0.68)年;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0、35 例,年龄为22~54 岁,平均年龄(36.82±4.23)岁,病程为1~8 年,平均病程(2.62±0.7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1 型糖尿病。②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①心脏病、肝肾疾病及其他严重器官疾病。②恶性肿瘤疾病。③精神异常。④不配合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由责任护士详细为患者讲解1 型糖尿病发病原因,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遵循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护理内容如下:①动机干预。评估患者需求,设计护理需求调查表对1 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常用药物、饮食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需求进行调查。患者在入院后第3 天对患者行为改变情况进行评估,和患者共同对既往治疗情况进行引导回顾,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临床干预中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详细为患者介绍病情相关管理方式。在制订护理方案时不仅仅护理人员参与,还应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持续对患者进行2 周干预后再次评估护理效果,继续对护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找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监督患者保持规律用药。通过健康宣教、问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动机认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不断对患者个人档案进行完善,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干预,让患者意识到不健康行为和在治疗中不配合会对病情恢复产生的不利影响。②行为干预。a.知性行管理。选取科室高职称医师、科教管理人员组建专门的知性行管理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必须参与1 型糖尿病知性行理论培训,包括1 型糖尿病理论知识、护理方式、电子档案建立、资料整理、数据整理等,在培训结束后必须参与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参与到患者护理干预,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掌握更多自我护理方式、饮食注意事项。采取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注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方便患者理解。保持足够的耐心详细为患者讲解药物剂量、服用方法、次数,提醒患者合理用药,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密切对患者血脂、血糖水平进行监测。b.心理干预。采取诱导式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感受,性格内向的患者,以劝导为主,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意识到医护人员可靠,意识到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鼓励家属理解、陪伴、鼓励患者。如果患者性格比较外向,可以选择以往成功治疗案例,通过案例影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1 型糖尿病危害。根据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选择舒缓的音乐,对患者注意力进行转移。鼓励患者积极表达内心的想法,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对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调整方法,逐渐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c.饮食护理。针对性设计饮食计划,合理安排营养物质、热量摄入。详细为患者讲解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病情之间的关系,告知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严格限制每日脂肪、糖分、钠盐摄入量,提醒患者戒烟戒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规律饮食。d.用药护理。详细为患者讲解血糖控制和血糖药物关系,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和血糖监测方法,和家属共同合作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对血糖进行监测。e.睡眠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监督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纠正患者生活习惯、睡眠姿势、卧床时间、睡眠时间,不要喝浓茶、咖啡。每天将房间窗户打开,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外界对患者刺激,在睡前不要让患者剧烈活动,在患者睡觉时注意不要高声说话。睡觉时可以让患者戴眼罩,并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如果患者入睡困难,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服用安神药物,从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华益精点血糖仪监测患者末梢毛细血管血糖,记录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SDS 评分超过53 分,SAS 评分超过50 分则患者心理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加严重[7]。③通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括生理、社会、情感、心理、环境5 个维度,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更高[8]。④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总分为21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睡眠质量更差[9]。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输入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率(n,%)表示,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mmol/L)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后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生理、社会、心理、情感、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机体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从而引发糖尿病[10]。而1 型糖尿病多见于年轻群体,发病后患者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升高状态,急慢性并发症高发,经济负担大,寿命减短。临床治疗糖尿病时主要通过降糖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是随着患者治疗时间延长,患者依从性逐渐下降,导致血糖水平大幅度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11-12]。而以往常规护理,主要以观察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用药为主,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不理想。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不同,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患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护理困难,医嘱遵循情况,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纠正患者态度、认知,转变患者消极动机,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建立医护人员、患者、家庭三位一体护理模式。通过了解患者负面情绪来源,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信心。同时,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及并发症,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从而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本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在1 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1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不仅对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且对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动机血糖糖尿病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