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

2024-03-07

辽宁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思维评价

廉 飞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的印发,首次将信息科技课程列为国家课程。新课标指出,信息科技课程应“面向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要求,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遴选课程内容。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训练高阶思维、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一、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环节

主题活动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活动主题,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探究和实践活动。

主题活动的设计环节一般包括:第一步,确定主题,主题的确定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围绕主题可以设计系列实践活动;第二步,明确活动目标,即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细化各主题活动的目标;第三步,说明活动条件,即列出开展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如材料、工具、仪器等;第四步,设计活动流程,流程应条理清晰、简单易懂;第五步,设计评价,评价应具体、可操作。

二、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流程

一般来说,跨学科主题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探究。由各个小组在班级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跨学科思考,形成综合思维与创新意识,并向全校推广活动。基于主题活动的初衷,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的一般流程见下页图1。

图1 跨学科主题活动的一般流程

三、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案例

(一)活动内容

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来源于信息科技第四学段7 至9 年级第1 模块“互联网应用与创新”。主题确认为“向同学介绍我的未来家”。笔者结合中学生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强烈兴趣和想动手设计自己的小家这一兴趣点,融入美术鉴赏能力与想象能力,使学生加深对互联网及相关新技术本质的认识,初步具备利用互联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打造创意型信息科技课堂。

(二)活动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知其中的信息,构建出自己的呈现内容与方式;通过交流与分享信息,开展协同合作;合理利用信息寻找有效的数字平台,实现作品的呈现;具备判断数据安全的意识和保护隐私的意识。

计算思维:学生在“感知—分解—重组—优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尝试应用信息科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反思和优化,并将其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根据任务需要,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交流资源,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高效、创新地解决问题;部分学生根据任务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开展探究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保护自我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共享信息和资源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乐于帮助他人开展信息活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家居的应用也很广泛。学生已经可以主动获取、筛选和分析信息,并用可视化方式呈现信息,部分学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媒介和社交媒体来描述创作过程,在反思与交流过程中,对学习作品进行完善、创新与推广。

(四)活动过程

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共分为三个课时进行。

1.第一课时:构想未来家

【多媒体互动,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1《介绍我的家》并提问,视频中是如何介绍这个家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家会是什么样子?播放视频2《未来的住宅》并提问,你理想中的未来家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说出感受;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明确活动任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1启发学生思考应该通过哪种方式去介绍自己的家。视频2 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在未来家庭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

【感受场景,分析特征】

教师活动:教师抛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并介绍自己的未来家,你想如何设计?(引导学生结合美术课上所学的布置理想家居相关知识)你想介绍哪些内容?需要哪些素材?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教师出示《作品评价表》和《活动评价表》。

学生活动:首先,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标注需要用到的素材类别;其次,向同学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说出自己设计思路的特别之处;最后,仔细阅读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自己的思路(学生在倾听时可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改进)。

【同质分组,合作创作】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依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共同完成本组的思维导图。

学生活动: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本组思维导图,确定所需素材及展示形式;课后自行开展素材的整理工作和展示形式的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根据各自的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运用集体智慧将任务完成。

2.第二课时:设计未来家

【整理素材,选择媒介】

教师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探索相关软件;其次,组织学生将本组素材整理归类(包括文字类、图片类、视频类等);再次,对媒介使用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最后,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媒介微课,提供给有需要的小组。

学生活动:首先,运用相关软件设计自己的未来家,并生成效果图;其次,将本组素材整理归类留待备用;最后,组内选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选取的媒介,动手制作本组的作品。

【作品投票】

教师活动:将每组作品收集好,排好号码,做好投票准备。

学生活动:上交本组作品,从美术设计新颖度、美观程度、实用程度、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投票及评价。

设计意图:为后续的作品评价做好准备。

3.第三课时:分享未来家

【成果汇报与评价,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首先,根据投票结果,选出优秀作品,让优秀小组汇报成果;其次,让每个优秀小组自行阐述自己的作品有什么创新之处,获得高流量的密码是什么;再次,根据评价表进行打分。

学生活动:欣赏作品,思考问题;优秀小组汇报成果(包括主题、内容、过程、功能、技术等方面)。

设计意图:学生参考优秀作品的独特之处,为修改本组的作品做准备。

【完善作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取人之长,完善作品。

学生活动:上交作品,整理作品说明。

设计意图:取长补短,完成最终作品

【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对本单元的跨学科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同时使用各类学科技能。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

四、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评价

新课标指出,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和优化教学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因此,过程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情境应体现真实性;评价主体应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应体现多样性;评价内容应体现全面性;评价反馈应体现指导性。

熊璋教授指出,评价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素养表现,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维度上达到学段目标。这种以素养为核心、为导向的学业成就评价,一定会特别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过程,这也是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过程性评价一方面要求学生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认识,实现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也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认识,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让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从教师、学生的角度都能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跨学科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思维跳跳糖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