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目前高校分类与美欧高校分类的性质分析

2024-03-07陶念索凯峰

陶念 索凯峰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解决“大学扩招”带来的高校同质问题、“钱学森之问”所含的大师培育问题,高校分类发展意义重大。但高校分类乃管理工具,核心是如何形成科学共识,所以把握其分类性质是一个基础性前提。美欧高校分类的一些实践,如由大学研究型发展取向调整为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以及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包括“用户导向性”的核心理念,都难能可贵,值得学习借鉴。我国采取的策略应该是以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研判高校分类属性、以“双一流”发展催生高校分类定位属性、以学分适配机制调节人才培养分类属性、以“四类学术”重构高校分类创新属性。

关键词:中国高校分类;卡内基高校分类;欧洲高校分类;分类属性

我国高校分类面临着知识生产与应用、权力设置与运行、利益分配与监管等诸多难题[1],如何破解则必须追及这些问题的性质。因为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我国高校分类必定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厘清我国高校分类问题的性质,对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我国目前高校分类的背景、目的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大体上分为大学、学院、高职、高专几种类型。此后提出的高校分类,缘起于1993年2月国家政策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内容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及政策措施”。背景是面向即将跨入的新世纪的高校发展,目的是建设一批世界高水平大学。于是就产生了1995年的“211工程”①、1998年的“985工程”②。这是我国一种重点高校建设的制度安排,本身就是一种非均衡战略。因为教育资源有限,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以高校分类的视角,客观上是不公平的,容易形成一种身份壁垒。而目前讨论的高校分类,主要是基于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该文件出台前,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大学扩招”。2000年前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一方面,为了分担国家办学经费,探索民办高校,引入市场机制兴办独立学院;另一方面,将一批有条件的高职、高专和大专院校重组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满足高教大众化的需求。这两条途径虽然实现了大学扩招,满足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中也不乏复制模仿的规模扩张,客观上给大学健康发展留下了隐患。二是“钱学森之问”。2005年,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不仅仅是“钱学森之问”的由来,而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南方科技大学作为“试验田”应运而生,并于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校长,目的就是为了破解“钱学森之问”。所以,这个时候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提出高校分类,其目的既有问题导向,解决高校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也有目标导向,解决培育大师级人才的问题。

二、美欧高校分类的过程、效应

(一)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从1970年开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先后对外公布了9个版本,2000版之前有4个版本,最早的是1973版;2000版之后有4个版本,最近的是2018版。2000版具有重要意义,它去除了科研指标,以学位授予数量和类型作为基础分类的唯一依据。因为此前以科研经费指标为主进行分类,出现了社会公众和高等教育界的大学研究型发展取向,这一次的调整将高校注意力引向了教学和人才培养[2]。事实上,对高校而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数量与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量是高度关联的,有学者做过实证研究[3]。但是,是以学位授予数量和类型作为分类指标,还是以科研经费的数量作为分类指标,社会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可见,卡内基2000版的调整,是此前30年分类实践优劣的取舍。2000版之后,卡内基分类又将社會服务作为选择性分类依据,使得大学“社会化”理念更加深化。它促进了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也有利于制定社会服务导向政策以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

(二)欧洲高校分类(U-Map)

欧洲高校分类始于2004年,到2010年正式确定了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框架,即大学地图(U-Map)。由于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比较成熟,为其有效分类奠定了基础。它在借鉴卡内基高校分类的基础上,体现了欧洲高校优势的多样性、用户导向性特征。所谓多样性,是指系统、结构、专业及价值与氛围等方面的多样性[4],在指标体系上给予体现:一是高校学位、学科、专业、终生教育、国际化教学、知识传播方式等;二是科学研究、创新与转化、国际化科研等;三是高校规模、公/私立特征、法律地位等;四是对文化传播的贡献、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等。所谓用户导向性,是以用户利益为宗旨、尊重用户的意见、强调用户的参与、以方便用户为原则[5]。这里所说的“用户”,是指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团体,在U-Map中利益相关者包括5个团体:学生、学术人员、高校领导者、政策制定者、工商界。由于这种“用户导向性”的核心理念,使得欧洲高校分类更具普适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欧洲这么多独立的不同国家的地区,能够实行统一的高校分类框架,其科学、合法的组织协同难能可贵,值得学习借鉴。

三、我国后大众化的高校分类性质分析

(一)以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研判高校分类属性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迈向普及化教育的过程中,纵向和自己比、横向和欧美比,处在什么阶段,这是研判我国高校分类性质的基本前提。同样的政策表述“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在10年前、现在或10年后,其政策含义是不一样的。基本的研判是,我国现有2000多所高校,欧洲有3000多所高校,美国有4000多所高校,而我国的人口比欧洲和美国的人口之和还要多。按人均高校资源来分析,我国还有好几倍的差距。不仅数量如此,质量比较也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总体上处在追赶或赶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高校分类作为一个管理工具,核心功能无外乎是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比如,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10年教育统计摘要》定义的新标准,2016年美国授予博士学位177867个,远超过我国同期授予博士学位53360个[6]。这就纠正了以往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与美国相差不多的误解。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都需要高瞻远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后大众化阶段,这还是以高中教育未能普及为背景的。因此,我国高校分类应以学位授予数量和类型作为基础分类的依据,一是可在相同语境下感知我国和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进而确立追赶或赶超目标;二是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失大学职责的完整性和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

(二)以“双一流”发展催生高校分类定位属性

我国目前的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通过项目申报竞争、评审和验收来推进的。这是通过增量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以实现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这是一种包容继承与发展的图新路径,通过横向比较使高校厘清分类定位。但是,由于高校在“双一流”项目申报竞争中,必须以现有的优质存量资源为基础,以彰显项目申报和竞争优势,所以较难有特色发展的重构效应。如何以“双一流”发展催生出高校分类的定位属性,必须倡导“新生模式”。一是现有高校的新生模式。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双一流”项目,以招标或揭榜制为手段,在现有高校中遴选或由现有高校整合资源与项目匹配后开展竞争,以催生出高校分类的定位属性。二是新办高校的新生模式。这种模式在新的工业化进程中,很多国家都已经采用过。比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办了20所“新大学”,接着从1961年到1968年又创办了10所“新新大学”,同时将10所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技术大学[7]。因此,需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以新项目、新高校的“双一流”新视角发展,来厘清高校分类定位属性。

(三)以学分适配机制调节人才培养分类属性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属性不断稀释,而作为生产生活的经济社会属性不断织密。试想,一个大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就业困难,得不到社会认可,则必然通过经济基础反馈到上层建筑,去质疑高等教育制度的合理性。而同时,社会对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抱怨,也会产生同样的质疑。因此,高校分类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轨道上来。因为学生如同高等教育系统输出的产品,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只不过“学生”这类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他们具有能动性。所以,让学生突破现有制度的障碍,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因为大学生四年在校,培养周期比较长,需要给他们一个自我塑造、适配社会的渠道。这里的核心是实现学分制,通过高校“双一流”分类互认学生学分,给学生留够适配社会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一方面,高校会增加很大的压力,需要准备很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学分互认带来的学生流动、学籍管理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再进一步做前瞻性的拓展,让合格的学生在课程选择、学分互认、上升通道等方面有更多的作为,那么高校“双一流”分类以及相应的学分适配机制,将使人才培养分类属性得以实现。

(四)以“四类学术”重构高校分类创新属性

高校分類的要求很多,但核心是重构高校分类创新属性。因为高校分类是手段,不是目的,分类创新才是目的。分类创新,正是高校知识生产及应用的元创新属性。之所以叫分类创新,是因为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已经将知识生产及应用分化为科学发现、技术应用、工程实现、教学推进,等等。所以,美国高等教育家博耶将人类的学术划分为四种形态,即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8]。并且认为,他们是类型之分,不是等级之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高校“双一流”分类背景下,给破解“钱学森之问”带来了机遇。关键是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系统的“放管服”,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在高校刚性结构调整、高校布局和规划建设方面,以政府为主;在高校学科专业调整、高校内涵式发展和布局方面,应以高校和教授团队为主。前者的调整,可采用“切蛋糕”的方式配置教育资源,由政府决策;后者的调整,则可采用“水龙头”的方式配置教育资源,由教授们决策,因为同行之间的创新需求大家都很清楚。有了创新需求,打开“水龙头”,有资源匹配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目前高校和学者们按照政府的节奏向政府争取教育资源的局面。

注 释:

① “211工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我国实际列为211高校的有113所。

②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目前,我国列为985高校的有39所,985高校均为211高校。

参考文献:

[1] 刘振天.知识、权力与利益:高校分类发展的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19(2):146-159+192.

[2] 王铭,王名扬,陈琼.2018版卡内基分类对我国高校分类框架构建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21(6):11-17.

[3] 张玉岩,张炜.中美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演变规律与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9-32.

[4] 谢亚兰,刘莉,刘念才.多样性:欧洲高校分类的灵魂[J].比较教育研究,2010,32(4):41-46.

[5] 潘黎,崔慧丽.用户导向性: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8):59-65.

[6] 张炜.美国研究生统计标准调整与中美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8):63-70.

[7] 张建新.走向多元——英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发展历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5(3):66-70.

[8] [美]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关于美国教育的演进[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4-7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IA200342);2019—2020年度湖北教育发展改革专项课题(4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陶念(1983-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贸英语;索凯峰(1978- ),男,湖北天门人,教育学博士,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战略规划、教育领导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