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运行机制与模型建构

2024-03-07赵丰泽胡凤琪

乡村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

赵丰泽 胡凤琪

摘要:秸秆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聚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了大量相关政策。本文以2013—2022年J省层面出台的72项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探究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运行机制。研究发现,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以治理策略为核心,在治理动机的引导下,依托高效的政治工具、选择科学实际的治理模式、以高标准治理目标为激励,实现卓越的治理成效,将秸秆利用方面的治理困境转化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助力J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 扎根理论 政策文本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秸秆利用问题是农业农村和生态环保领域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问题。其中,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从基层秸秆燃烧乱象屡禁不止到秸秆综合利用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建设,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演进逻辑如何?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以产粮大省J省为分析对象,对2013—2022年以来J省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本级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探究J省秸秆利用政策的运行机制并建构模型。

学术界关于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展开讨论。一些学者基于经济学视角,进行秸秆禁烧的成本—收益分析,思考解决负外部性的对策。梅付春认为,焚烧秸秆成本高、收益低,加上劳动力机会成本和运输距离过远,综合塑造了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问题。申端峰认为,小农生产的负外部性与高成本的农业技术治理形成矛盾,单纯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管制,而基层政府动员型环境管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林向红、孙玮认为,农民是受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人”,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社会公众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两者的“利益冲突”,导致农民的非合作性博弈。吴宏伟、朱竹清、刘咏梅通过经济学分析发现,小农户在秸秆回收政策中无利可图,秸秆禁烧政策行政成本高、基层工作人员意见大、老百姓不买账,最终导致“禁而不止”。丁焕峰、孙小哲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建立农户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认为调整秸秆露天焚烧的净收益小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净收益是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的根本途径。张海燕、汪德华运用计量模型,探索秸稈禁烧政策对农户的行为决策和最终收入的影响,发现秸秆禁烧对人均家庭收入没有影响,但是改变了人均家庭收入结构。

以经济学“有限理性”理论为启发,学者围绕管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展开讨论,关注特定场域下秸秆禁烧政策利益主体的行为建构及其宏观影响。王敏运用logit实证分析,探究动员式秸秆禁烧政策获得一线参与者支持的微观机制,认为动员式秸秆禁烧政策提高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田雄、郑家昊围绕秸秆禁烧个案,考察国家、基层干部与农民各自的行动逻辑,认为以国家为中心的运动式治理模式遭遇基层政府的“消解”和来自乡村的抵抗,造成秸秆禁烧“高内耗,低成效”的结果。林亦府、辛丽娟、孟佳辉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角,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分工、协作与制衡”分析框架,发现多方协同治理的合作共识容易达成,但出于各主体利益的分化,利益共识难以形成。贾秀飞、叶鸿蔚结合公共政策学和经济学视角,认为多维度视角的问题核心在于寻找助推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工具组合。张振波基于对山东省W县X镇秸秆禁烧政策推行的观察,发现乡村干部在秸秆禁烧政策执行中采取多重变通策略,推动乡村多维度非正式关系再生产,助推秸秆禁烧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农业科学领域,学者围绕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策略展开讨论。王飞、石祖梁等阐述了区域秸秆全量处理利用的概念、原则、具体思路,总结模式经验。田宜水分析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现行促进政策,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所涉各学科都开展了丰富的学术讨论,在微观层面构建机制、框架,提出对策。然而,大多数研究都是寻找“横切面”,基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过程的小切口切入,这种细致入微的学术研究重在剖析个案、追踪过程,发现日常不可见的过程,并借此“以小见大”,实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不过,既有研究很少去进行中观政策架构与宏观政策变迁的梳理,对既有经验作出总结,以回应“以小见大”之问。虽然存在个别针对秸秆处置问题的中观研究,但理论贡献不足。张学礼对1980—2000年石家庄地区秸秆禁烧工作做了历史性梳理,总结了其主要工作方法和历史经验。但由于研究年代较为久远,不能解释当前秸秆相关问题。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运用Atlas.ti质性分析软件对J省2013—2022年颁布的省本级文件进行文本筛选与分析。建立一个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运行的中观机制和运作模型,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实施以来J省秸秆治理政策的发展脉络,厘清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运作模型的组成部分,串联先前研究中分散的运行机制,阐明模型的六种组成部分,即治理动机、治理工具、治理策略、治理模式、治理目标和治理成效的具体组成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观层面搭建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演变的完整图景,为秸秆政策研究提供新思路,为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远景规划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J省人民政府官网、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平台为文献来源,政策文本类型限定为已发布的政策文件、新闻报道、提案反馈、领导讲话。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J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发布禁烧秸秆通告,标志着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省级重点治理问题,有关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文件陆续发布。因此,政策文本收集范围定为2013年到2022年。

设置“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平台搜索到J省层面的地方规范性文件176项,剔除无效政策文本后,筛选出合适的政策文本45项。在J省人民政府官网设置“秸秆”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到补充性政策文件15项,新闻动态报道4篇,提案反馈4篇,领导讲话4篇,合计72项。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生成机制、建构模型。之所以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一是因为本文基于大量政策文本展开分析,扎根理论正是以编码形式对行为模式逐级抽象的理论,这与本文资料分析形式相契合。二是因为本文意在建构政策过程,扎根理论是对抽象问题及其(社会)过程的研究,并非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描述性研究是对(社会)单元的研究,这与本文研究目标相契合。

扎根理论由两位美国学者格拉斯和施特劳斯在1967年出版的合著《扎根理论的发现》中首次提出,从经验材料中生成代码和类属。本文采用施特劳斯的三级编码方法,内容包括提炼开放编码、轴心编码、选择编码。

本文使用Atlas.ti质性数据统计软件,这是一款适用于多种形式数据的分析软件,可以同时分析和处理多个文本文档,帮助研究者更好的找出、呈现研究结果。

对筛选出的72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整理和逐级编码,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通读政策文本,从中寻找意义,进行概念化;第二步,对概念化的意义单元进行初步编码,形成开放性编码;第三步,对开放性编码进行整合,形成主轴编码;第四步,对主轴编码进行逻辑连接与组合,形成选择性编码。

三、扎根理论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单元的划分和提取。开放性编码过程要求研究者抛弃先入之见,对文本内容进行类属和意义的概念化。本文采用自行创建的方式进行概念命名,在文本的对比中不断合并相似概念,提取最符合事物本质的概念。因此,只有在考虑了所有可能的意义,以及仔细审查其语境之后,研究者才能准备好将解释性的概念标签贴到这些资料上。在遵循研究规范的基础上,本文共摘取252个原始语录,提取43个初始概念,21个基本范畴,具体如表1所示。

(二)主轴编码

开放性编码完成了文本的拆分和概念的初步凝聚,但最终得出的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而关系的建立是得出结论的必要前提。主轴编码是指通过运用典范模型,将开放性编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对基本范畴的再抽象,得到治理动机、治理工具、治理策略、治理模式、治理目標、治理成效6个主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对主轴编码的再抽象,从逻辑关系角度对主范畴反复比较并深度分析,明确统领所有主范畴的核心范畴。本文的问题意识表现在展示秸秆综合利用变迁的宏观图景,通过对主范畴之间的对比与分析,得出本文的核心范畴“J省秸秆综合利用模型”。主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完整的“故事线”,即J省秸秆综合利用运行机制。通过机制的连接,得出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运作模型,如图1所示。

(四)理论饱和度验证

通过对预留的3份政策文本进行相同流程的编码和分析,没有产生新的范畴,表明理论机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模型是饱和的。

四、模型阐述

对六个主轴编码所代表的含义做出解释,使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模型的各组成部分清晰化。

(一)治理动机

秸秆综合利用的治理动机即治理的动力来源,主要源于政治动机、生态动机和发展动机。

政治动机贯穿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全生命周期,其演进逻辑受中央政策意图影响。政治动机来自中央会议精神、各部委会议精神及出台的政策法规,规定地方政府必须贯彻落实的政治任务。政府通常通过高位推动方式创造政治动机。

生态动机源自受秸秆燃烧影响而恶化的大气环境。政府对受到人民群众密切关注且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污染问题需做出回应,由此构成了秸秆治理的生态动机。

秸秆治理也具有发展主义色彩。秸秆作为一种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利用,将成为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秸秆的综合利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构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动机。

(二)治理工具

治理工具是政府贯彻秸秆综合利用策略的手段与途径,起到工具支持作用,可以分为政策建构和制度设计两种。政策建构包括宣传政策、监督政策、经济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五种涉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政府政策。宣传政策面向农民,采用正反两方面案例教育引导农民禁烧秸秆,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技术;监督政策通过健全包括卫星、监控摄像、媒体、群众在内的秸秆监控网络,实现对秸秆禁烧的监督作用;经济政策主要通过专项资金与转移支付的补贴和“政银担保平台”的信贷支持实现;土地政策意指为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体系项目建设用地提供土地审批上的支持;人才政策指出台政策优化涉及秸秆综合利用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晋级规则。五种治理政策是贯彻政府意志,实现治理策略的重要媒介。

制度设计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奖惩制度、责任制度、动员制度、包联制度。奖惩制度设计用来奖励组建家庭农场、采用新型秸秆利用技术、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环节建设的农户,惩罚违规燃烧秸秆、违规使用锅炉的责任主体;责任制度一方面落实到农户家中,每家每户都要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另一方面落实到政府官员队伍中,建立责任网络,层层落实秸秆禁烧防治问责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动员制度包括召开秸秆禁烧工作动员会议和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包联制度指建立科技工作者、包保干部与乡镇的联系制度。四种制度共同构成了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制度设计,构成基层政府、企业、农民三方行为准则的约束基线。

(三)治理策略

政府的治理策略是指在秸秆综合利用中、政府在治理动机影响下,基于特定治理模式,运用治理工具,有效实现政府治理目标。此前的研究中,对治理策略的描述通常基于“以堵为主”和“以疏为主”的二分思维,本文对“以疏为主”发展阶段进行再区分,细化秸秆综合利用发展阶段的策略变化。从行为维度看,治理策略分为以堵为主、强基固本、增量培育三种模式,即早期策略意在落实全面禁烧政策,主要措施有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召开动员会议、强化责任制等行为;中期策略意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秸秆的再利用创造条件,具体措施有构建秸秆“五化”生产与供应体系、规范秸秆使用技术标准、质量评估标准;后期策略是在稳固秸秆“五化”利用的稳定产出与利用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产业集群构建、技术推广、企业培育等发展活动。

(四)治理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治理策略的战略指导下,对治理目标起到强化引领作用。相似的治理方案具有意义上的一致性,因而聚类成为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背后蕴含不同的政策动机。本文涉及的治理模式包括分级治理、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社会参与、合力治理、捆绑治理、梯次推进七种。治理模式的选择,一方面受到政府治理偏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时间和空间环境的限制。治理模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叠加使用。

分级治理模式。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对重点地区傾斜资源,实现目标效益的最大化,如“优先在城市和机场周边、高速和国道两侧和铁路沿线等重点部位开展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作业”。对非重点地区则倾斜少量资源或保持原状,等待重点区域问题改善后再行处置。

以点带面治理模式。该模式与政策试点相关。通过选取培育典型案例,积累经验成果,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和辐射带动作用。如“充分发挥示范区和滚动推进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应用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因地制宜治理模式。该模式放权于地方政府,通过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在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上给予地方政府更多主动权,“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区域安排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措施”“在不违反相关资金管理要求、不改变资金使用用途、确保完成约束性任务目标的基础上,由各市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因地制宜治理模式的普及表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告别了粗放的管制与监控,进入了“一地区一策”的新发展格局。

社会参与治理模式。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予秸秆治理产业新动能为主要目标,鼓励包括农民和其他市场主体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与收储体系的建设。社会参与模式助力秸秆“五化利用”与市场接轨,真正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

捆绑治理模式。“注重将‘千村示范创建与乡村建设行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和‘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等有机结合”。在多元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政府难以分门别类地针对每一个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方案。因此,整合项目资金,将项目捆绑治理是地方政府在面临多元发展目标时的理性选择。这一过程也被学者描述为“上级发包,地方抓包”。

梯次推进治理模式。该模式承接以点带面治理模式,在个别典型的基础上,通过梯次发展模式,以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为考量,选择性地普及成果经验技术。“全省30个产粮大县,按照‘村建点、乡建片、县建区、梯次推进的发展布局,建立由‘点、片、区梯次结合构成的示范区”。梯次推进治理模式是“小步快走”发展理念的典型模式,避免了因政策背景不同而造成政策扩散失败的结果。

合力治理模式。通过跨条块部门的联动来实现权责关系的重组,以应对秸秆治理乱象中“九龙治水”困境。通过设置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齐抓共管、落实责任,有效地“堵住”秸秆燃烧乱象。

(五)治理目标

治理目标根据结果导向的不同,分为政治目标、生态目标、发展目标。政治目标,一方面是来自人民的期盼,政府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完成上级的要求。生态目标包括防治大气污染、改善黑土地质量、建设美丽新乡村等显性目标,也是群众可见的利益关切。发展目标聚焦于制定时间目标或数量目标。例如,“到2020年,全省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1500万吨,比2019年增长109%”。发展目标体现出直观可见性,锚定具体目标,是宏观政策策略实现的具体表征。

(六)治理成效

治理成效是在治理模式引领下实施治理策略,通过对治理目标的追求而实现的现实成果,主要分为政治成效、生态成效、发展成效。

政治成效,一方面是来自上级的肯定,上级肯定是对下级政府阶段性目标完成效果的赞许,同时给予下级政府推进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的激励。另一方面,政治成效来自下级政府规范队伍体系建设的成果,J省政府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契机开展集中治理,强化政治凝聚力。政治问责制度对干部队伍起到震慑作用,实现了肃清不良风气、强化责任认同的政治效果。

生态成效是群众直观可见的环境改善成效。“2021年1-4月,未发生因秸秆露天焚烧引发的持续重污染天气”“2022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93.4%,在全国排名第9位,同比上升3个位次”“截至2022年4月中旬,已开展离田4916万亩,离田率达到80%,同比增加2200万亩,为春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减轻了露天焚烧秸秆给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压力”。通过政策文本可以看出,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工作原则下,J省政府科学施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发展成效是基于既定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的效果。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产业集群建设、多元主体共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肉牛增速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是东北三省唯一保持双位数增长省份,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4月起,委托专业厂家研发了移动式秸秆焚烧炉。相对于秸秆散烧,采用焚烧炉烧除秸秆,可减少98%的PM2.5排放量,减少96%的PM10排放量,目前全省已售出370台,有力地推动了秸秆无害化处置工作”。

五、模型演进

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整体运作逻辑建立在各逻辑部件相互联系与发展的基础上。治理策略的变化在政策整体运行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治理策略承接治理动机,支配治理工具,引领治理模式,指向治理目标,影响治理成效。本文以治理策略为秸秆综合利用模型的核心,解释政策模型的运作逻辑。

(一)治理动机对治理策略的要素驱动作用

治理动机变化的原初推动力来自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高位推动,提供了治理的政治动机,现实的污染状况提供了治理的生态动机。这一时期的治理策略是紧迫性的,要求快速落实全面禁烧政策,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在高位推动和现实情况的共同影响下,治理策略偏向规制型,表现为“以堵为主”。在秸秆全域禁烧的目标实现后,在来自政治动机驱使的政治压力下,生态动机驱使的生态转型压力依然存在,政府寻找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治理策略偏向修补型,表现为“强基固本”。在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生态动机不再紧迫时,政治动机的持续压力敦促地方思考秸秆利用的长效发展机制,治理策略偏向发展型,表现为“增量培育”。

(二)治理工具对治理策略的工具支持作用

治理工具是实现政府治理策略的现实手段。政策建构和制度设计工具分别扮演“动”与“静”的角色。政策建构工具随策略变化而变化,经济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都具有很強的时效性,使政策工具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制度设计工具着眼组织体系、标准、秩序的维护,使政策工具带有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理性特征。两种治理工具相互配合,共同支持治理策略转化为实际成果。

(三)治理策略对治理模式的战略指导作用

治理策略的战略指导作用直观体现在治理模式的型塑与选择上。上文提到,不同治理策略引领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堵为主”策略阶段对于治“堵”的迫切需求,使策略主要聚焦于动员党员干部落实责任制、秸秆禁烧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以短期性的政策策略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发生。政府更青睐合力治理、分级治理、以点带面的模式。这三种治理模式聚焦在哪治堵、谁来治堵的问题。

“增量培育”策略阶段的现实需求全面转向“以疏治堵”。秸秆“五化”利用格局,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技术标准完善正式成为官方规划政策。在发展动机的引领下,治理策略具体要求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体系的构建、质量评估标准的确立、科技农业发展、生物技术转化,等等。政府更青睐因地制宜、捆绑治理、社会参与、梯次推进四种治理模式。这四种治理模式聚焦在哪疏导、怎么疏导、谁来疏导等进阶型问题,是增量培育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四)治理模式对治理目标的强化引领作用

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治理策略,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对应不同的治理目标。

在“以堵为主”和“强基固本”治理策略指导下的发展阶段,治理目标大多为确保全域禁烧、实现权责关系重组、完善综合利用体系各环节建设等。合力治理模式聚焦群策群力,实现“1+1>2”的效果。分级治理则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治理的轻重缓急程度。以点带面则以分级治理为基础,通过重点地区或示范区的治理,积累可供推广的经验。这三种模式很好地适配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在增量培育阶段,治理目标大多为放权让利、鼓励多元主体、整合项目资金提供更大支持等。捆绑治理和因地制宜治理模式都存在对地方的放权让利行为,社会参与治理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共治共享,梯次推进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梯次推广。这四种治理模式致力于实现增量培育的作用。

(五)治理目标与治理成效之间的互构

治理目标高度影响了治理成效的结果,更高的标准能够激发政府内生和外在动力。因此,政府治理目标设计标准通常偏高。例如,“力争到2025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1500万吨,比2019年增长109%”。有关“力争”“争取”类型的词语频繁出现在政府目标设计的文件中,体现出政府高标准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决心。同时,治理成效的发展对治理目标形成反馈,从而使治理目标发生新的改变,进一步引领治理成效取得更大进步。

(六)治理成效对治理模式的反馈

治理成效的发展影响着治理模式的进化。地区治理模式的选择是变化的,其变化受到治理策略的直接指导,而治理策略调整时机受到治理成效的影响。将治理策略作为中介变量,即可认为治理成效对治理模式存在反馈作用。

在秸秆综合利用实例中,来自治理成效的反馈不断传导新的政策信号,治理策略根据政策信号而动。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治理成效的稳步提升,政策成果越做越大,政府对涉及治理主体的模式选择从政府内部合力治理,调整到多元社会主体共治,鼓励多元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激发发展新动能。整体成效明显也使得省级政府同意放权地方,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模式。而治理成效的积极向好也为梯次推进、捆绑治理模式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结论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2013—2022年J省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运行机制和模型。通过分析发现,J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以政治动机、生态动机、发展动机三种治理动机的要素驱动作用和制度设计,建构两种治理工具为施政基础,基于以堵为主、强基固本、增量培育的治理策略,通过综合运用分级治理、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社会参与、合力治理、捆绑治理、梯次推进七种治理模式,集中表现为对政治目标、生态目标、发展目标的追求,落实为稳步提升的政策成效。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J省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等多元目标于一体,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被动应对,到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主动作为,实现了“凤凰涅槃”的变化。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历时性长,涉及主体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现实问题会发生新变化、激发新动力、指向新目标,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梅付春.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1):30-32+37.

[2]申端锋.小农生产的负外部性与环境管制——基于秸秆禁烧个案的分析[J].求索,2017,(09):87-92.

[3]林向红,孙玮.关于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禁烧”的经济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78-17879+17882.

[4]吴宏伟,朱竹清,刘咏梅.秸秆焚烧的治理困境及其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14,(11):111-115.

[5]丁焕峰,孙小哲.禁烧政策真的有效吗——基于农户与政府秸秆露天焚烧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10):79-92.

[6]张海燕,汪德华.环境规制的收入效应——以秸秆禁烧为例[J].经济科学,2023,(01):221-237.

[7]王敏.基层动员式治理如何获得一线参与者支持——一个秸秆禁烧政策的追踪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24,(01):132-144.

[8]田雄,郑家昊.被裹挟的国家:基层治理的行动逻辑与乡村自主——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2):141-151+160.

[9]林亦府,辛丽娟,孟佳辉.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环保政策执行主体的互动逻辑——基于黑龙江省秸秆禁烧的实证考察[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04):31-44+125.

[10]贾秀飞,叶鸿蔚.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维度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01):36-41.

[11]张振波.村域政策执行中的非正式关系:结构转型与再生产[J].学习与探索,2023,(05):78-84+2.

[12]王飞,石祖梁,李想等.区域秸秆全量处理利用的概念、思路与模式探讨[J].中國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5):8-12.

[13]田宜水.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政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9):28-36.

[14]张学礼.生态环境变迁与传统农耕方式的改变——以石家庄市秸秆禁烧的历史考察为中心[J].农业经济,2016(12):13-14.

[15]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03):23-43+197.

[16]陈向明.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01):2-15+188.

[17]吴世友.如何运用ATLAS.ti分析定性数据和发掘研究主题[J].社会工作,2017,(06):23-40+111.

[18]Corbin,Juliet M,Strauss,Anselm L.朱光明,译.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70.

[19]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东方论坛,2007,(04):90-94.

[20]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03):2-7.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
菜鸟网络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行为执行意向理论下网购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互联网+”视角下公众参与公益众筹项目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零售百货企业商业模式要素组合创新
地方政府公务员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