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机制研究
——以凤阳县为例
2024-03-06许艳芳陶雨萍
许艳芳 黎 娜 陶雨萍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相辅相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就没有乡村产业的繁荣发展。没有乡村产业的兴旺发达,就不能实现农民生活富足,也无法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物质层面的保障。[1](P85)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影响着生态环境能否良性循环,生态环境的保护关乎着乡村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生态”的协同振兴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成效。“产业+生态”协同振兴要求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在乡村绿色化生态化建设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和谐统一。[2](P62)
一、凤阳县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现状
(一)凤阳县产业振兴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凤阳县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459.4亿元,同比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70 元,同比增长8%。三产结构调整为10.3:44.1:45.6,入选了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循环经济示范县。第一产业上,凤阳县将面积0.5—2.5亩不等的小田建成局部面积达10亩以上大田,为机械化耕种提供便利,为农业“大托管”提供条件。第二产业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创建“一县一业”凤阳贡米全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 家。第三产业上,凤阳县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以当地环境、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拥有2 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2 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3 个休闲旅游示范点、3 家五星级农家乐,建成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主支线99公里。凤阳县一二三产业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初步形成农业产业链。在集体经济改革上,抓“三变”改革促集体经济增长。凤阳县累计对接农村“三变”改革产业项目248个,农村“三变”改革村级覆盖率达100%。虽然目前凤阳县的乡村振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第一产业仍然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土地流转不顺畅;第二产业深加工程度不足,缺乏品牌意识;第三产业模式雷同,产品特色不明显;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
(二)凤阳县生态振兴现状。在生态振兴上,凤阳县全面推行“环长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环境专项监督体系。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上,对重点行业进行环境隐患排查和废气污染专项整治,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关闭“散乱污”企业568家。持续开展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2022 年凤阳县大气中PM2.5 平均浓度40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优良天数比例突破80%。建立地表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落实水环境质量管理职责,实现乡镇河流县控断面治理全覆盖。濠河、刘府河总体水质达地表水Ⅲ类和Ⅴ类,凤阳山水库、淮河干流水质保持地表水Ⅲ类以上。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排查整治和农用地生态恢复;坚决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防止土地污染,保障粮食安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全域推进村庄清洁,加强畜禽粪污和生活污水治理。2022年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改造提升卫生厕所1.02万户、建成人居环境示范点100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在“四旁四边四创”绿化行动上,2022年凤阳县完成造林绿化1.2万亩、森林抚育2.5万亩。创成省级森林城镇8个、省级森林村庄47个,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21.67%和34.42%。虽然目前凤阳县的生态环境已有较大改观,但在产业发展中“重效益、轻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导致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极易反弹。
二、“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机遇。
1.国家保护性开发政策支持。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国家对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用绿色生态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并依托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发展新兴产业,这为“产业+生态”协同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2.乡村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观念的提升,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更加向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乐,增加了对乡村休闲产业的需求。这为“产业+生态”协同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目前农村的农田水利、道路、电网等生产条件日益提升,学校、卫生室、文体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明显改善,这些都为吸引企业进村和劳动力返乡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而进村企业和返乡劳动力也将成为“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平台依托和人力支持。
(二)“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挑战。
1.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推进“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从而造成农村资源的浪费。一是有些农村存在农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不愿流转而使大规模生产受阻的现象,甚至还有些农民拿着国家的财政补贴而不进行劳作,从而使土地资源荒废的情况。二是生态循环农业投入高、见效慢的特点导致农民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乡村产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时还是主要看经济发展指标,对生态环境指标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乡村产业生态准入门槛较低,对农村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2.农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意识淡薄。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落后保守的思想对“产业+生态”协同振兴产生了较大阻力。首先,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农民对新型的农业主体缺乏信任,宁可自己承受高投入和收益不确定的风险,也不愿意主动将土地流转出去,使其产生更高的效益。[3](P4)其次,目前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农民掌握新技术、运用新科技的能力与高科技农业机械化操作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农村机械化水平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缓慢。最后,农民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小农意识使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污水进行灌溉农田,盲目使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地膜,偷偷焚烧农作物秸秆;在生活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三废”随意排放,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随便处理,导致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
3.科学技术转化应用率低。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迟缓滞后现象比较严重。农业生产技术上,部分农村高效机械化的生产设备配备利用不充分,农村生产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技术。虽然已初步引入生态循环农业,但配套互补型、环保节能型生产模式运用不充分,农产品深加工精度不足,绿色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从而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差。生态保护技术上,生物有机肥虽然能够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但不恰当的处理会导致土壤有机肥中的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过高,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完善的地膜回收体系,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形成白色污染。现代数字技术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预测市场需求、监管生产流程、拓宽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模式等方面作用发挥不足。
4.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亟待优化。首先,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且模式单一,农产品加工精度不足。目前农村大部分耕地为小农户自主经营,这种小规模、分散式、盲目性的生产方式使农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的深精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绿色农产品品牌意识,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大多数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对林、牧、副、渔业发展不足,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不充分。其次,农产品销售流程过长,销售渠道较少。由于大多数农产品保质期较短、易腐烂变质,使得农产品的供应量远远小于市场销售量,从而导致农产品资源浪费,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不足,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缺乏产业间横向和纵向的深度融合,以三产融合为基础的创新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不足,乡村旅游业同质化严重,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全产业链还尚未形成。
三、“产业+生态”振兴协同推进的机制构建
“产业+生态”协同振兴要吸引和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合力,要建立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为依托、科技添助力的产业与生态共建机制(图1)。
图1 “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合力框架
(一)完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产业+生态”的协同振兴,需要政府部门在系统观念下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设计、政策扶持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4](P34)
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的资源要素得以充分利用。对于土地资源型资产,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对于经营性资产,要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的组织成员,探索农民股份合作发展机制。对于非经营性资产,要建立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让非经营性资产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的组织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保监督机制。运用市场化机制,对绿水青山实行补偿和赎买,健全各地区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横向、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此外,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引入乡村产业项目时,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估审核力度。坚决杜绝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短视行为。
在政策扶持上,对乡村生态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完善绿色发展导向的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并通过一定的人才专项扶持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参与到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当中,引导农民自愿实施生态化管理。
在绩效评价上,构建“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产业和生态两个方面。产业方面评价可采用投入与产出水平、经济附加值等经济指标;生态方面的评价可采用资源利用率、“三废”排放率等环境指标。绩效评价由各级政府进行统筹,并发动社会公众力量进行监督,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公开,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二)提升农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意识。农民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主体,因此要加强对农民政策机制的宣讲、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和生态环保知识的学习。首先,利用新媒体“三微一端”平台引导农民学习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使其树立起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新观念。使农民转变传统思想,主动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进行流转,从而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意识到小农户生产所面临的高风险和低效率,主动将土地托管出去,让土地资源在实现自己增收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价值。其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快绿色化生产技术和先进农机设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并由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生产的各阶段对农民提供针对性指导,使农民能更好地运用机械化操作将绿色生产技术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成果,使现有土地资源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最后,结合新媒体平台,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的相关知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制定或完善村规民约,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方式,把文明如厕、垃圾分类等观念转化为村民自觉行为,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使农民切实成为建设美好乡村、守护美好家园的坚实力量,从而推动“产业+生态”协同振兴。
(三)强化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产业+生态”协同振兴需要科学技术创新赋能。要以绿色生产技术、生态保护技术和现代数字技术为重点,形成助推“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研发和推广技术清单。
在绿色生产技术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类的优良品种,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对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升级和改造。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强化水质监测,严禁农业生产中的污水灌溉,降低农药化肥的投放,解决秸秆焚烧和畜禽污染处理等问题,在保证农产品品质安全的同时减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要运用绿色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拓展和延伸。要运用高科技的仓储和物流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储存和运输,以减少损耗和浪费,提升经济效益。
在生态保护技术方面,政府可以与相关科研院校、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建设网格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农村水土项目的高效监管。此外,加快无污染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比如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等,从而对排放物和废弃物进行回收,甚至“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以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在现代数字技术方面,一是把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耕种、收割、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对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数字化改造,依托二维码技术,实现绿色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绿色农产品流通和消费。三是运用数字技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文物资源库”,实现上云上链,助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生态”协同振兴要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将农村资源要素进行更好整合,因此要构建涵盖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态+”新业态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首先,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上,要加快推进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以“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此外,要持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深精加工水平,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其次,要创新绿色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产地直销渠道,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触达到各个地方的消费者,从而减少线下推广费用和开设实体店的租金成本,也解决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消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此外,农村电商流量的增加会催生大量的农产品包装、冷链、仓储、物流等需求,从而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最后,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发展新业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采用乡村旅游、乡村游学、健康养生、创意农业等新模式,让城市消费者在旅游观光的同时直接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这不仅可以实现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还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5](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