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关键问题
2024-03-06王彩霞李琼慧
张 显,王彩霞,谢 开,李琼慧,张 楠,吴 思
(1.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31;2.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2209)
0 引言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在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这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能源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21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基本全部退出,新能源发电进入平价时代。绿色电力市场体系构建将是未来接力新能源补贴政策、适应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的重要政策设计。近年来,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以及供应链绿色发展下,发达经济体、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1],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带来挑战。中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对加快构建绿色电力市场的诉求日益强烈。
绿色电力市场是鼓励绿色电力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性市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绿色电力投资和消费的一定战略或政策目标下,绿色电力市场通过对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进行定价,并采用相关支撑技术对绿色电力进行标记、核算和认证,满足发用两侧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的需求。绿色电力市场可服务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RPS)等政策性目标,也可用于满足自愿绿色电力消费需求[2]。
“十四五”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完善,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自2021 年9 月绿色电力交易(简称“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已达成绿电交易电量83 TW∙h。自2022 年9 月电力交易机构启动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交易以来,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 867 万张(折合电量38.7 TW∙h)。其中,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绿证交易2 509 万张(折合电量25.1 TW∙h),占比为65%。随着带补贴新能源项目进入绿色电力市场、绿证全覆盖等政策落地实施,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绿色电力市场不仅涉及电力市场本身,也与新能源发展、碳双控等政策与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需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支撑。
本文围绕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从绿色电力及绿色电力市场的内涵入手,研究了美国和欧洲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实践,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其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政策背景、运营机制、应用场景以及关键支撑技术,并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关键机制、衔接机制、支撑技术4 个方面研究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对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进行了展望。
1 绿色电力市场内涵
1.1 绿色电力
绿色电力一般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能,其电力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
不同国家或者机构因为政策设计的激励目标不同,对绿色电力的界定也稍有差异。RPS 是激励绿色电力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典型政策。在RPS 的政策框架下,一般对其激励的绿色电力技术有明确界定。例如,美国30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实施了RPS,不同州的RPS 对认可的绿色电力定义有所不同,如表1 所示。此外,美国绿色能源合作伙伴(GPP)计划、美国绿色电子商务协会(Green-e)和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等也是推动绿色电力消费的典型机构,其对绿色电力有自己的认可范围[3-4],如表2所示。总体而言,各机构均认可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且有条件地认可水电及生物质发电。
表1 美国部分实施RPS 的州对绿色电力技术的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green power technologies by some states that implement RPS in the United States
表2 部分机构对绿色电力技术的分类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green power technologies by some organizations
1.2 绿色电力市场
绿色电力市场显著区别于传统电力市场之处在于其对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的认证,以及对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体现。绿色电力市场是典型的政策性市场。典型绿色电力市场一般包括政策、运营、应用、支撑技术等要素,如图1 所示。其中,政策指绿色电力市场的政策背景,涉及市场设计需要满足的政策目标、对绿色电力的界定等。运营指绿色电力市场自身的运营机制,通常包括绿色电力及绿证交易机制、绿证转移及核销等环节。应用指绿色电力市场的应用场景,如满足RPS 要求,环境、社会、治理(ESG)要求,自身碳减排目标等。支撑技术指支撑绿色电力市场运营的关键技术,如绿电交易与电能量交易协同出清优化技术等。
图1 绿色电力市场要素框架Fig.1 Framework of elements for green electricity market
按照绿色电力市场设计的政策目标不同,绿色电力市场可分为强制性市场和自愿性市场。其中,强制性市场是为满足市场主体履约RPS 等强制性政策目标设置的市场;自愿性市场是为满足消费者出于自身绿色电力消费意愿而去消费绿色电力的市场。
从绿色电力市场的运营来看,国际上通常采用绿证作为对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的认证依据,以及作为绿色电力环境权益转移的载体。根据交易标的和交易特点等不同,绿色电力市场可进一步细分为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两类,如表3 所示。绿电交易将绿色电量和绿证同步交易给电力用户,实现了绿色证明和交易电量的“证电合一”,一次性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收益和电能价值收益,可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促进新能源发展,同时可为电力用户购买绿色电力、实现产品零碳需求提供更加便捷可行的购买途径。绿证交易将绿证单独交易,以绿证作为电力用户消费绿色电力的证明,并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收益。绿证交易不受发用双方地理位置、是否在同一电力平衡区等制约,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广大用户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表3 绿电和绿证交易特点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een power trading and green certificate trading
2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实践
2.1 美国
在政策设计方面,由于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要是联邦层面的生产税抵减政策(PTC)、投资税减免政策(ITC)和各州施行的RPS 等[5]。目前,已有30 个州、华盛顿特区及4 个属地岛屿拥有强制配额制度。州级RPS 要求电力供应商的绿色电力供应量在规定期限内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不能按时履约的责任主体则会接受相应的惩罚。用户可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者绿证满足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受RPS 政策推动影响,美国绿电交易市场逐步扩大。美国绿色电力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基于RPS 的强制市场和自愿市场[6]。无论是在强制市场还是自愿市场,可再生能源证书(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REC)在可再生电力生产、使用、结算等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证明责任主体/买家成功履约或者为绿色电力消费作出贡献。美国绿色电力市场政策与绿色电力市场运作机制如图2 所示。
图2 美国绿电、绿证交易体系运作机制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green power trading and green certificate trading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运营机制方面,绿证交易通常包括4 个环节:1)登记,即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到运营管理机构登记注册;2)核发,即运营管理机构经审核后向发电企业发放绿证;3)买卖,即履责主体通过现货、短期合同、长期合同等形式向发电企业或拥有富余绿证的主体购买绿证,交易完成后绿证所有权由出售方转移到购买方账户,相应的绿证通常退出市场以避免重复出售;4)申报核销,即履责主体向政府部门报告拥有的绿证数量,完成配额指标,相应的绿证从系统中核销[7]。按交付时间划分,绿证交易可分为远期交易和现货交易。按转移方式划分,绿证交易可分为捆绑式交易与非捆绑式交易。捆绑式交易即通过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等方式,以“证电合一”形式实现电能量和绿证的同步转移;非捆绑式交易即在市场中单独购买绿证。此外,零售用户还可通过支付公用事业绿色电力加价、单独购买绿证、社区集中采购等多元渠道购买绿证。
在应用场景方面,主要是满足州政府的RPS 目标以及用户自愿绿色电力消费需求。自2000 年以来,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增长约有50%与配额制的要求有关。美国实施RPS 的州和地区覆盖全部零售电量的58%。同时,自愿市场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20 年,美国通过自愿市场购买的电量占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35%。
在支撑技术方面,绿色电力追踪系统是美国绿电交易市场的重要支撑技术。绿证追踪系统为每兆瓦时绿色电力生成一个相应的REC,每个绿证都有唯一的编码代号,记录着发电主体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电设施的位置、发电技术、发电设施所有者、装机容量、交付使用的年份、绿色电力生产的时间等,不包含购买者信息)。绿证追踪系统允许在账户持有人之间转移REC,每个有唯一识别编号的REC 只能出现在一个追踪系统账户中,从而避免重复计算。监管机构通过绿证追踪系统核实RPS 的履约情况[8-10]。
2.2 欧洲
在政策设计方面,2009 年发布的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Directive2009/28/EC)对欧洲绿证,即来源担保证书(guarantees of origin,GO)进行了定义,规定GO 的主要功能是证明终端用户的能源消费中有一定比例或者规模来自可再生能源[11]。
在运营机制方面,GO 通过在欧洲各国设立的登记处核发,核发流程与美国绿证基本一致。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可进行双边交易,交易可跨境、与电力销售相互独立,也可与挪威、瑞典等国家同时建立的有配额义务的可再生能源强制市场相互独立[12]。欧洲批发市场与终端用户市场中的绿证交易运作机制如图3 所示。从交易模式来看,欧洲较为常用的GO 交易模式包括:1)一次采购型非捆绑GO,即买方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之间建立一次性购买关系,对可再生能源的地点、技术、项目和时间没有特定偏好;2)供应合同非捆绑GO,即企业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来采购GO,承诺按约定时间以固定价格购买GO;3)绿色电力供应,即买方和能源供应商之间签订捆绑GO 的绿色电力供应合同;4)PPA。其中,一次采购型非捆绑GO、供应合同型非捆绑GO 以及虚拟PPA 是证电分离的交易模式;绿色电力供应和物理PPA 是证电合一的交易模式。GO 没有固定的价格,其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从价格水平来看,GO 的价格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低水平,与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脱钩。
图3 欧洲绿证交易运作机制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European green certificate trading
在应用场景方面,欧洲GO 机制实质上是可再生能源自愿市场,主要是满足企业或者居民用户自愿消费绿色电力,或者满足供应商的碳减排目标。例如,部分大型企业加入RE100 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倡议联盟,RE100 将购买绿证作为成员企业满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要求的途径之一。这些企业为满足RE100 标准购买绿证。目前,欧洲碳市场尚未纳入间接碳排放,购买绿色电力和绿证尚无法抵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拟将水泥、铝、化肥等部分行业纳入间接排放。未来,这些行业购买绿色电力和绿证可用于抵扣电力碳排放[13-14]。
在支撑技术方面,欧盟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所有欧盟成员国必须建立国家GO 登记处,并建立了名为“欧洲能源证书系统(EECS)”的联合标准,成立发行机构协会(AIB)负责管理。目前,已有20 个欧洲国家符合EECS 要求并使用AIB 系统。通过各国登记处,可追踪每一个GO 的发行、转让和撤回。AIB 开发EECS 以统一存储各国的市场主体信息、发电机组信息、GO 签发核销数据,确保凭证的唯一性,防止重复签发和核销,并支撑市场主体开展GO 交易。
2.3 相关启示
总体而言,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1)政策目标清晰,主要是满足RPS 或者企业/个人自愿消费绿色电力的需求。
2)运营机制完善,包括核发、交易、转移、核销等各环节,市场主体可通过多样灵活的证电合一或证电分离的方式进行绿色电力消费。
3)应用场景明确,基本与政策目标一致,主要用于完成RPS 履约或者自愿购买。未来,随着CBAM实施,欧洲水泥、铝、化肥等行业购买绿色电力可用于电力碳排放抵扣。
4)建立绿色电力溯源追踪、认证等支撑技术。例如,欧美均采用绿色电力追踪系统作为绿色电力市场的重要支撑技术,通过绿证记录发电侧详细信息,对绿色电力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溯源,避免绿色电力环境权益的重复计算。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实践对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在市场运营、应用衔接、支撑技术等方面的诸多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在政策背景、市场设计等方面和欧美绿色电力市场有较大不同,需要结合国情开展研究。
3 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关键问题
“十四五”以来,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随着带补贴新能源项目进入绿色电力市场、绿证全覆盖等政策落地实施,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15],需要开展绿色电力市场系统性研究以解决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关键问题,如图4 所示。
图4 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关键问题Fig.4 Key issues of green electricity market construction in China
3.1 基于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绿色电力市场体系设计
1)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量化计算方法
绿色电力市场区别于常规电力市场的核心在于对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体现。从国内外研究来看,目前对于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量化方法研究较少。其主要观点有两类:(1)文献[16]从绿证本源出发,提出绿证的理论价值是绿色电力成本与常规电力成本的差异,实际中绿证的价格通常由市场供需形成,而非绿证的理论价值;(2)文献[17-18]研究了绿色电力、绿证交易、绿电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的衔接机制,虽并未给出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具体形成方法,但对几种相关的环境权益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践来看,目前市场中尚未有统一的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量化方法,部分省份将绿电交易价格减去中长期交易均价得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部分省份将绿电交易价格减去燃煤基准价得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
本文认为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体现绿色电力成本与常规电力成本的差异。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需要使得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与传统化石能源电力公平竞争,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可以覆盖二者,提供同质电能量的成本差异,如图5 所示。
图5 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构成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green electricity environmental value composition
理想的环境价值可表示为:
式中:Vg为绿色环境价值;Pm为市场成交电价;Cge为绿色电力电能量成本;Csa为系统消纳成本。其中,市场成交电价与多种政策因素相关,比如,RPS完成的难易度、电-碳市场联动后对绿色电力供需影响从而对电力市场价格形成的影响等。从本质上来看,绿色电力市场作为典型的政策性市场,RPS、电-碳市场协同等政策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形成。
2)绿色电力市场框架体系研究
相比于欧美国家的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中国绿色电力市场的系统设计更具挑战,原因如下:一是政策目标复杂,包括激励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应新能源的市场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目标,其中,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既要考虑平价新能源项目,又要考虑存量带补贴新能源项目,尤其是需要处理好绿证与补贴的衔接关系;二是市场运营难度大,中国电力市场仍处于建设中,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不仅涉及核发、交易、核算认证等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本身,也涉及绿电、绿证交易与常规电力市场的衔接;三是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包括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落实、碳排放核算、国际减排认可等不同应用场景,需要有效统筹各类场景下环境权益的计量和归属,避免环境价值的重复计量。图6 设计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初步框架。
图6 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定位及与相关市场关系Fig.6 Positioning of green electricity market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elated market
未来,需要研究绿色电力市场构建的关键要素及基本功能,包括绿色电力配额分配、账户构建、核算认证、交易平台等;研究绿色电力配额分配、账户构建、核算认证等关键要素的流程设计;研究绿色电力市场与新能源发展、能耗双控考核、碳市场等衔接的关键机制框架。
3.2 绿电交易机制优化设计
目前,中国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多为平价新能源发电项目,交易方式包括双边协商、集中竞价,交易规模总体还较小。随着带补贴新能源项目参与绿电交易、绿证核发全覆盖等政策文件落实,市场主体对绿电交易机制优化提出更高诉求。总体来看,中国绿电交易亟须针对以下问题开展优化设计。
1)跨省跨区绿电交易机制优化研究
中国外向型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绿色电力供给以西北、东北、华北“三北”地区居多。受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本地需求等因素影响,绿色电力资源丰富的送端省份外送意愿不足,加之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安排完国家优先发电计划后,剩余通道空间已十分有限,给省间绿电交易带来较大挑战。同时,绿电交易目前主要以双边协商的形式开展,挂牌和集中竞价交易比例较低,交易的门槛高、沟通协商难度大,大部分用户由于缺乏省外发电资源,难以通过双边交易方式购得绿色电力。
目前,关于跨省跨区绿电交易机制优化研究较少。现有关于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的文献主要研究了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的组织架构、电力交易优化[19-21]。但现有文献并未针对跨省跨区绿电交易问题进行研究,缺乏对跨省跨区绿电交易组织协调模式、价格生成机制及结算执行方法的具体研究。未来,需要研究考虑通道约束、送受端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要求的跨省跨区绿电交易基本模式和关键机制;研究构建省间绿电交易优化决策模型,提出基于双边交易和平台聚合集中竞价的省间绿电交易出清方案。
2)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交易机制设计
随着绿证核发全覆盖,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参与绿电交易的诉求增加。目前,关于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机制的研究也较少。文献[22]针对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电交易的可信交割问题,建立了考虑主体信用的分布式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模型,实现在降低交割偏差的同时提高绿色电力市场社会福利,但并未提出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交易的具体模式。
未来,需要研究小型、分散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省间、省内两级绿色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交易品种、交易组织、价格形成、交易出清、计量结算、成本分摊、绿证划转等。同时,需要研究分布式新能源主体间博弈优化的协同交易技术,分析新能源主体的绿色电力市场博弈互动行为及其关键影响,构建聚合商多主体之间以及新能源分布式差异性主体之间的多层次耦合博弈互动优化模型。
3)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绿电交易机制设计
“十四五”以来,国家出台多个政策性文件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这类项目往往结合园区开展,对高比例使用绿色电力也有较大诉求,需要研究面向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电交易机制,支撑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参与绿色电力市场。
目前,已有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研究集中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23-24]。还有部分文献研究了包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现货电力市场,并构建了新的电力市场运营评价体系和现货交易体系[25-26]。但缺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特性和典型行为特征的研究,并未提出适应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电力市场优化决策方法和交易机制。未来,需要研究区域级、园区级等类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绿电交易机制,提出交易组织模式;研究构建源网荷储项目主体的绿电交易决策模型,提出绿色电力市场的高效优化策略。
3.3 绿色电力相关衔接机制设计
目前,中国绿电、绿证应用范围和规模仍然较小,绿色电力消费需求亟待激发。激励绿色电力消费,需要做好以下关键衔接机制设计。
1)绿电、绿证交易与RPS 协同机制研究
目前,针对国内外RPS 和绿电、绿证交易的研究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绿证交易机制、包含绿证的各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研究以及市场最优化效益模型3 个方面[27-30],初步提出了RPS 与绿电、绿证交易耦合关系以及RPS 与绿电、绿证交易的协同机制。随着中国绿证核发全覆盖,亟须全面优化设计基于绿色电力和绿证的RPS。
未来,应研究分析不同负荷特性、负荷类别的用电企业消纳绿色电力和购买绿证的需求,提出细分到市场主体的省级配额指标的分配方案;综合考虑绿证、消纳量、绿色电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等因素,研究RPS 的考核核算方法;综合考虑绿色电力、绿证购买需求,研究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的优化设定方法。
2)绿电、绿证交易与碳市场协同机制研究
绿色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衔接,对于拓宽绿证应用场景、从需求侧激发绿色电力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献[31]从用电侧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以绿证为纽带的绿电交易与用电碳排放的互认机制,通过绿证抵消碳排放实现碳市场与绿电市场的联动交易。文献[17]在对各个市场配套的可交易减排价值从计量方式、需求来源、使用区域等方面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和评估了若干权证衔接的具体方案,提出了分阶段逐步并轨可再生电力权证、优先通过绿色电力凭证抵扣碳排放量的方式将绿色电力纳入碳市场等建议。文献[32]构建了一种结合电力潮流追踪与绿电交易的企业用电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与方法,碳排放因子能够实时更新,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文献[18]剖析了当前绿证、绿色电力消费、碳排放权、CCER 等不同类型环境权益产品衔接互认过程中,存在的碳排放量核算不准确、减排量重复认证、CCER 申领范围不清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电-碳市场背景下不同类型环境权益产品的衔接互认体系,包括绿色电力消费与碳排放量的衔接、绿证或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与碳排放量的衔接、绿证与CCER 的衔接等。
总体来看,目前针对考虑绿电、绿证交易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已经开展了初步研究。未来,需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开展深化研究:一是考虑绿电、绿证交易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研究绿电、绿证交易碳减排方法学和确权机制,并基于碳核算方法,优化电力间接碳排放核算因子,研究考虑绿电、绿证交易的企业碳减排核算和抵扣方法;二是绿色电力与CCER的核算方法及衔接机制研究,基于CCER 认定范围、认定方法学以及CCER 减排量的核算方法,研究绿色电力CCER 等效减排量核算方法,并基于CCER 项目额外性、规模上限约束,研究中国存量、增量绿色电力项目CCER 认定机制,考虑绿色环境价值不重复计量原则、绿证核发范围等因素,研究绿证与CCER 的衔接机制。
3.4 绿电交易支撑技术研究
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在交易机制、衔接机制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下支撑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绿电交易与电能量交易协同出清优化技术
针对绿电交易与电能量交易,研究建立绿电交易环境价值偏差模型,考虑绿电交易与电能量交易协同的出清模型和出清框架构建方法,建立绿电交易与电能量交易协同出清模型求解方法。
2)分布式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的聚合技术与溯源技术
针对分布式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研究建立考虑接入电价等级与全局出力的分布式新能源分层聚合模型,评估接入分布式资源能力。基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开发面向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的可信、可视、可查的区块链应用服务软件,对分布式参与绿电交易数据进行溯源。
3)绿色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协同机理与方法
针对绿色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研究建立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量化方法,促进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与减碳价值的协同;研究构建碳市场中考虑绿色电力碳减排价值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和调整电网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
4)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方法
研究探索建立完善的绿证账户体系,对绿证进行全流程管理,记录用户绿色电力消费数据;建立基于绿证账户的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体系,在对用户绿色电力消费数据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工作,为用户出具权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凭证。
4 结语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电力市场将迎来蓬勃生机,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引导全社会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应加快绿色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并围绕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量化计算、绿电交易机制优化设计,以及绿电、绿证交易与RPS 和碳市场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对绿色电力、绿证追踪认证开展技术攻关,为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