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型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4-03-06杨海鸿郭宇祺乔观民白璐玮杜劲松
杨海鸿 郭宇祺 乔观民 白璐玮 杜劲松
摘 要:多学科融合教学可加强学科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研学旅行是开展“地理+”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良好载体。但在实践中,多学科融合教学面临融合机制、融合形式和融合评价等难题。本文基于目标融合、多学科知识融合、活动内容融合、评价融合四个维度,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研学课程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姜席堰为例进行研学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实施,为多学科深度融合研学提供教学实践案例。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研学旅行;姜席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3-0070-06
新一轮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科间的关联性,提出要“统筹各学科……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上也兴起STEAM多学科融合教育,强调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方式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1]。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性,构建“地理+”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模式,可很好地拓展地理研学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难点
尽管在理论层面上,多学科融合教学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辩证看待问题等能力,然而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绝不会一蹴而就,往往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机制难
只有立足于学科逻辑和学科立场,多学科融合教学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跨学科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对各学科特有的思维模式、理解模式以及认识方式的洞察,学科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在学科主体地位之上的[2]。多学科融合教学也是如此,其前提是明确各学科的独立性、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如何找到共通点,将原本分离的、割裂的教学形式连接起来,是教师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时应深入探讨的问题。
2.融合形式难
有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学是在一节课堂上由不同科目的教师联合完成,在实践上也如此进行操作,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或是由一位教师主导、其他学科教师辅助授课,效果稍好一些,但将教学复杂化,没有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特色。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运用,可能会导致“为了多学科而多学科”的局面,这样不仅妨碍正常教学进度,也背离了教学初衷。这种教学杂糅化,本质上是忽视了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关键是以综合性的问题为出发点构建学科间的互动关联。
3.融合评价难
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其实践实施效果虚无[3]。若以分数为导向强调效果评价,那么跨学科教学是低效的存在。跨学科教学也常被看成学科教学的附属品。因此,必须打破“育分”和“育人”的对立,聚焦学生的多元发展,使多学科融合的评价侧重能力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与落实。
二、多学科融合研学课程设计模式构建
研学旅行是开展“地理+”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良好载体。从多学科融合的困境出发,教学实践必须解答三个关键问题:“融合什么”“怎么融合”“融合程度如何”。其中,“融合什么”涵蓋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学科的选择;“怎样融合”关乎不同学科知识的处理与呈现形式;“融合程度如何”体现评价标准的确定,反馈、约束融合过程。因此,本文构建了“目标融合—多学科知识融合—活动内容融合—评价融合”的多学科融合研学课程设计模式(图1)。
目标融合。以多学科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的功能。以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为标准,明确“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最终学生获得什么发展”的教学目标,凝聚多门学科的合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多学科知识融合。不同学科虽然各有侧重,但又存在着相互渗透与联系的共同话题。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包容性与渗透性,因此可将地理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中心。基于学科相关性、知识关联性以及思维共通性[4],在内容上融合历史、物理等学科,在方法上把发现、假设、验证、总结等程序彼此渗透,形成“地理+X”组合的综合课程。学科融合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环节一,整合问题。多学科融合模式的核心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要运用的知识、能力、价值和高阶思维是课程关注的重点。环节二,确定主题。归纳不同问题的共同属性,以统一的主题横向连接不同学科。环节三,联结知识。教师熟悉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与方法等,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找寻关联点。环节四,设计方案。教师团队协作、研讨,构建以主题为统领,多学科重组织教学体系。
活动内容融合。多学科融合的活动内容关注生活实践的育人功能,强调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明确生存、生活、生命的价值[5]。因此,在研学旅行的真实情境下,可以问题或项目为途径,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亲身实践活动,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进行有意义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融合。多学科融合的评价兼顾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强调解决真实问题。基于该特点,多学科融合的评价标准侧重于评估学生能否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评价维度则包括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否关联和整合多学科知识,是否借助多学科技能和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
三、多学科融合型地理研学课程实践案例——以姜席堰为例
1.研学地概况
本次研学旅行地点选择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姜席堰。以姜席堰为中心,依托龙游运动小镇,鉴赏后田铺村的文化(图2)。姜席堰建成距今约680年,2018年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姜席堰修建前,龙游洪涝频发,人地矛盾突出。古人利用灵山江和江心沙洲,因势利导,分建姜堰和席堰。席堰的功能主要是将灵山江水引入灌渠,枯水期利用灌渠蓄水灌溉,丰水期也承担部分泄洪功能;姜堰比席堰略低,在枯水期截流,丰水期主泄洪。姜席堰“驯服”了洪涝,让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调节,哺育了灌区的人们,生成了地域文化——龙游婺剧。
姜席堰的修建背景和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合理利用展现了“环境制约”“人的能动性”和“人地和谐”的人地关系发展过程,适于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提升思维水平和开展“地理+”多学科融合教学。
2.融合目标:确定育人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制定研学目标、内容与核心素养指向(表1)。
3.融合学科:创新知识体系,开发特色课程
(1)整合问题
首先,姜席堰的修建背景就是“环境制约”的最好诠释。龙游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主要耕地资源位于山间盆地,夏涝秋旱长期困扰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其次,巧设堰坝,实现“驯水”并合理利用水资源,展现了“人的能动性”。姜席堰巧妙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维护制度使其百年不倒,龙游因堰而兴,人居环境愈加和谐,是“人地和谐”的体现。从地理学科逻辑出发,创设基于真实生活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体会:为何古代龙游洪涝灾害频发?古人如何驯服狂躁的山溪水?姜席堰的选址有何巧妙之处?姜席堰如何改变水的时空分配?姜席堰如何进行蓄水灌溉?姜席堰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有何影响?如何保护水利遗产,使其可持续发挥效益?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姜席堰的价值,进而深刻理解人地协调观。
(2)确定主题
基于姜席堰的运作原理、综合效益等方面,确定本次研学主题为“灵山鉴古堰,渠田品姑蔑”,以具身性、情境化的主题,启发学生认识姜席堰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深刻理解古人的伟大智慧。
(3)联结知识
以人地协调观为旨归,挖掘姜席堰的多学科要素,关联真实情境的真实问题。以姜席堰的前世今生为脉络,梳理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图(图3)。
(4)设计方案
聚焦研学主题,围绕姜席堰的区域背景、建设历史、工程原理和综合效益这一主线,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学活动(图4)。学生进入真实问题情境,通过体验、发现、探究等环节追寻姜席堰的前世今生,深刻领悟水利工程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
4.融合内容:构建问题“链轮”,驱动活动“链条”
在“姜席堰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情境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链轮”,以学生活动为“链条”,由问題不断推动活动的发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进而揭示姜席堰“环境制约”“人的能动性”和“人地和谐”三种人地关系表现(表2)。
5.融合评价:围绕“全人发展”,实施多元评价
多学科融合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对相关学科基本知识、核心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对真实且复杂的跨学科任务情境的理解能力;按照任务要求提出问题,利用多学科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并验证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多学科融合学习的态度和观念[6]。基于此,本文从探究学习、实践操作和展示交流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表3)。
四、结语
多学科融合教学强调综合育人,也是素养时代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姜席堰水利工程为例,依托“如何保护水利遗产,使其可持续发挥效益”为主题,设计问题链,形成“地理+”多学科融合研学课程。通过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让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落实到真实生活情境中,为学生提供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东岱,樊雅琴,于颖,等.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8):105-110,128.
[2] 李云星.论教育学学科立场的基本结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22-25,82.
[3] 任学宝.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4):59-64,72.
[4] 朱雪梅,王敏萱.跨学科主题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地理教育,2022(7):3-7.
[5] 郭迎霞.高中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实践[J].地理教育,2017(9):6-8.
[6] 肖林,郑智勇,宋乃庆.小学生STEAM学习能力:时代价值、内涵认识及评价框架[J].教育与经济,2021,37(2):40-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