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医共体建设再升级
2024-03-05黄柳通讯员张长伶
文|黄柳 通讯员 张长伶
从区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到医共体次中心建设、医养结合推进,北京市密云区正展现医疗体系建设新面貌。
在北京市委办公厅组织开展的2021年全市性督查检查工作中,密云区卫生健康工作考核等次为“优秀”,紧追东城区、西城区,排名第三,为开展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市密云区在2022年11月入选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成为北京目前唯一一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当前,密云区区域医共体建设形成了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为指导医院,区医院为核心医院,中医医院与妇幼保健院为专科业务指导医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社会办民营医院为合作医院,以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医疗机构为网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按照功能定位协作发展。
密云医共体建设中注重发挥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力量,织实网底。
重全科、强专科特色
2020年11月11日,密云区人民政府与北大医院签订深度融合统筹共建密云区医院协议,着力提高区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双方达成为期20年的战略合作意向,统筹建设区医院,整体规划学科、全面指导运营,立足医疗服务,拓展教学科研,实现深度融合。
北大医院围绕“聚焦学术竞争力,打造医学中轴线”的定位,规划密云院区发展重点为“医学先行、管理督导;学科统筹、能力提升;丰富内涵、深度融合”。2021年4月,密云区医院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密云百姓在家门口即可真正享有“国家队”水平的优质健康服务。
区域医疗中心鼎力贡献基层服务网络建设,重视全科医学发展,北大第一医院密云医院妇产专家、现任密云医院医疗院长孙万卉向本刊介绍,以区政府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深度融合共建密云区医院为契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教授及其团队支持指导下,密云区医院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龙头作用,开展全科医师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在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全科医学骨干医师,开展为期半年的脱产培训,培训期间定期开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专家团队、区医院、社区骨干医师三个层级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重点强化社区全科医师三基能力、综合诊疗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据悉,2021年,首批20名骨干全科医师全部结业,目前已举办全科医师能力提升班3期,累计培养全科医师骨干63人,其中5名基层医师获得在区医院的出诊资格,每周在区医院全科医学科出诊半天,使上下转诊更加畅通,该项目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年度典型案例”。
推动基层首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病特色科室建设,是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密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病特色科室建设工作管理规范》,成立密云区社区专病特色科室建设项目办公室和专家督导组,2022年,以密云区医院为培训基地,在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建设17个专病特色科室。特色科室专业涵盖骨质疏松、颈肩腰腿痛、双心门诊、高血压、糖尿病足、中医痹症、慢阻肺等重点病症,注重医防、康复全过程,努力将基层打造成为医防有机融合的主阵地,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次中心建设增强辐射力
太师屯镇位于密云城区东北30余公里处,是密云辖区东北部国家级小城镇,太师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212人,是原密云“第二医院”,具备较好的医疗基础,可辐射带动库北地区不老屯、古北口、高岭、北庄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云区卫生健康委确定将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为“区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并提出到2025年提升其服务能力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以确保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孙万卉在担任密云区医院主管医疗副院长同时,兼任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全面主管中心工作,因此,她每周都会以管理者、医疗专家多重角色在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职工作2~3天。
她介绍,通过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密云区医院深度融合、托管共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发展模式,中心正积极转变服务理念、朝着“区域医疗次中心”的目标迈进。结合社区人员进修、培训,区医院医生、专家到中心精准帮扶、技术支持、教学查房和远程医疗等方式,提升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特色专科建设。
消化次中心建设将助力充实太师屯区域医疗次中心内涵。
提升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并辐射带动库北地区不老屯、古北口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发展,当前孙万卉带领密云医院和太师屯中心团队着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包括透析次中心、消化系统疾病次中心等建设。
2023年2月,密云区透析次中心开始接诊多名库北区域患者进行透析治疗;2023年11月实行透析双班制,满足当地更多患者的透析需求,密云区透析次中心逐步承担起库北区域内肾病患者透析诊疗,满足库北百姓就近公平享有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
2023年10月,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密云区消化系统疾病次中心建设启动会。部署消化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工作要求,加速构建密云区消化系统疾病次中心专科建设发展平台,重点从“防、筛、治、养、管”五个方面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肿瘤防治次中心建设工作,使库北区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
医养结合全面发力
从更多维度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太师屯医疗次中心建设务实且扎实。
当前,密云城区实现每2个社区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327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建设全覆盖,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90岁以上老人有600多位,千人养老床位数达到15张,排在全市前列。
为加大对辖区老年人的关爱照顾,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其就医不便的难题,2023年9月,密云区太师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率先突破,中心以“太师屯镇社会福利中心”和“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为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助推医养结合项目实施落地。
这项工作又被孙万卉及医院领导班子列为工作的一大重心任务,梳理出全面工作发展思路。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家庭病床服务进行全流程管理、质量控制及考核等工作,带领医务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服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中心针对家庭病床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规范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有关工作要求,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是扎实开展服务工作,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牵头带领各科室业务骨干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目前已为数十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定期检验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针灸、穴位放血、拔罐治疗、刮痧、各类推拿、开具中药饮片及传统药膳食疗处方等服务,确保全方位满足患者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此项目的开展进一步解决了老年人就医不便的实际困难,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孙万卉介绍,接下来,中心将继续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结合评估结果科学确定服务对象,扩充家庭病床服务内容,将其与康复训练、安宁疗护等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医疗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前期细致的摸排,多学科讨论明确问题,由村医收集反馈,按疑难分类,定期巡诊、上门护理等分层次开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能。
她坦言,以往认为送医到家、护理上门都是成本十分高昂的医疗服务,但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证明,谋划周全的工作思路,将预防和治疗关口前移本身可以做到高效和较低成本,同时因为控制了整体的医疗支出,也实现了上佳的医疗救治与健康维护成效。相关试点成效得到了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医保机构和卫生部门的一致认可。
与此同时,突破现有的社区医务人员薪酬体系桎梏也是一大重点与难点。孙万卉介绍,密云区在国家试点的项目平台上,解放思路,允许社区总体薪酬中的30%用于向一线倾斜的绩效奖励发放,“这为我们工作更广范围、更大力度地开拓展了空间。”
基层强,必须强队伍。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密云区从2017年开始积极组织适龄青年报考首都医科大学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目前共招录150名青年,首批将于2022年底完成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式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2022年,在北大医院全科培训的体系中已面向密云遴选了50名乡村医生,正按计划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