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代化发展分析

2024-03-05朱腾飞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赋能全民健身数字技术

朱腾飞

摘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面向数字化发展表现出独特性的价值。近些年,信息与数字技术大力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可迎合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生活,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成效,实现全面发展。但基于事物发展规律可知,其中存在矛盾属性,空间超载、非兼容。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展开探索,首先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状进行解析,然后剖析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表现出的价值,再研究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探讨建设对策,希望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数字技术  赋能  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2-103-3-HX

数字技术促进了公共服务转型、加快了科技革命的进程,为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开创了公共服务变革的先河。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达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代化目标,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这是数字技术背景下,公共服务建设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在原有的研究活动中,主要从智慧化和区块链技术等层面进行剖析,虽然指明了基本发展思路,然而在作用机理和现有问题等层面的剖析不深入,发展路径不清晰。从整体层面而言,相关研究正处在探索阶段,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公共服务发展开辟全新路径尤为必要。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状解析

当前很多大城市內部的公共体育设施相对完善,然而某些中小城市与农村,对应配套还是不成熟。虽然人们愈发重视体育锻炼,可仍有一些锻炼积极性不是很高的人群,如老年人与儿童。我国政府基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从政策与资金层面提供了支持,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近些年,体育产业高度发展,但尚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学校与社区也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普及率。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公众愈发重视健身问题,却仍有一些人在体育锻炼中形成的认知不正确。

1.1、现有设施和资源

现有设施和资源主要呈现出以下情况:其一,城市内部配置的公共健身设施多余乡村地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会接触不同的健身资源,具体可依托自身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相反对于乡村居民以户外活动为主,大多是在农田中劳作;其二,公共健身设施是无偿和免费的,但私人健身房所提供的服务更高级,即便可能会耗用一定的费用。此种差异可能导致经济水平不是很高的人群无法获得优质服务;其三,一些公共健身设施存在资金短缺、维护不完全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老旧场馆现有设备凌乱破旧,无法迎合人们日常的健身需求;其四,健身设施十分重要,但与之相配套的指导人员也尤为关键。对于某些公共设施,由于未配备专业教练与设置科学的课程,非常容易影响整体的健身效果;其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健身APP等数字化健身资源赢得了高度青睐。这为不能前往健身房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对于年龄偏大与技术水平不高的人群,可能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

1.2、覆盖面和参与度

服务覆盖面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涵盖的人口比例与辐射的地域范围。在部分发达城市,因基础设施完善,对应资金投入充沛,整体的公共健身服务较为普及。然而,某些偏远地区,因地理位置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整体覆盖存在限制。而参与度指代公众真正使用与参与的具体程度。即便某些地方配备了相应的健身设施,然而因缺少宣传、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或自身意识薄弱,实际参与情况并不理想。某些健身场所周一到周五人流量不大,周六和周日的时候人较多。此种现象表明,单纯提供设施无法保证公众的全面参与,也应加大宣传,增强健身意识。

另外,公共健身服务的参与情况也可能受到天气与季节等别的因素作用,如果天气不好,则户外健身将受到影响,会更加倾向室内健身。而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其居民可能会选择私人健身房,相反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则以免费健身为主。服务覆盖面与参与度是判断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情况的基本指标。为保证这一指标,应从不同层面努力,加大资金投入、深化宣传、改进服务质量、迎合多样化需求。

2、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表现出的价值

2.1、促进质、量的城乡协调发展

质、量的城乡协调发展,表现在服务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公平性等不同方面。对于质主要指代健身资源品质,而量代表着供给内容的多样性。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工作在城乡供给均衡中表现出失调性,很多农村地区无法充分运用城区现有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而数字技术赋能,加大了资源在时空层面的流动性,渠道更加畅通,资源更加积聚,促进了质、量的城乡协调发展。对于供给质是经由大数据共享,促进服务统筹,把优秀资源转移到城乡各个地区,以此迎合多样化需求。例如云健身,经由线上跟练与指导等,提供全服务,打破区域限制。对于供给量是依托大数据构建的平台,面向群众进行指导,让群众了解场地信息、赛事情况和健康常识,这保证了多元化服务的达成,优化了服务内容。例如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先获取居民的各种需求,再设置跳绳和体操等对场地活动要求不是非常高的项目,增加农村地区的整体活动机会,调动各个地区的群众都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2.2、达成供、需的有效匹配

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供需匹配指需求获得、供给决策、流程设定、绩效评判,展示出服务质量特性和质量要求的迎合度。现下表现出了信息不匹配的问题,供给主体未完全掌握到群众的需求信息,无法有效辨识具体的健身需求。在数据赋能下,能够自主搜集和整理与群众健身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建模分析,深入挖掘,明确区域性和行业性等方面的健身偏好,在供、需之间实现精准匹配。同时,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把群众健身系统和服务系统加以整合,达到实时监管。例如智慧健身房,经由5G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数据关联、筛选和分析,基于满意度、体验感等展开测评,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3、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

3.1、基础设施不健全

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着全民健身运动情况与赛事组织情况,数字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出的力度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发展动能和成效。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数字基础设备的根本内涵,在原有物理基础之上进行了优化。现下在数字化技术设施中,整体配备不是十分完善,技术发展较慢,这阻碍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建设。而引发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相关资金投入不多。通常数字基建前期所需成本较高、且回报率低,外加政府投入限制,相关技术人才匮乏,致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涌现出理论知识不深厚、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基础设施所开展的数字化改造不深入,由于每一个地区对应的数字化发展情况迥异,实际覆盖范围偏于复杂,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为此,数字化改造工作表现出了不同,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阻碍了整体的进程。例如上海市区,依托社区体育和康养这一模式,把能够全面监测心率的智能芯片添加到跑步机中,此种改造仅限设备自身,并未将其连接到社区健康系统,实际改造深度不够。为此,如果想达成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应加强基础建设、扩大数字体育生态圈、全面推广运动赛事,但当前数字化技术水平不高与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供需模式不成熟

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其供需情况代表着服务社会化层次、表现出市场化状况,主要面向广大群众给予持续的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供需关系均是基础矛盾的体现,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内涵的复杂性,然而数据收集与剖析工作更易落地,为此,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自身显著的信息收集优势与突出的分析能力来统筹供需模式,这是达成数字技术赋能的关键。其一,有效供给地区差异明显,且在公共服务品质评判中也存在差别。现下已迈入数字时代,为推动公共服务转型,每一个地区都开始着手探索智慧健身与社区相整合的模式,建设智慧城市、设立社区健身中心,通过不同的机构,营造一个广阔的健身环境,让大众有更多的选择。例如章家埭社区智慧健身中心和上海智慧城市,这都展现出公共服务建设的决心和力度。但因地区差异和数字化水平的影响,致使实际建设面临困难。其中重庆智慧体育城市,因数字技术水平不高、数字赋能不深入、改造不彻底,致使项目整体建设非常迟缓,降低了民众的满意度;其二,供需对接手段不适宜,应用数字技术的范围不够广泛。城乡居民作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对象,因其群体差异较大,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存在差异。同时,政府方面也未提出合理的接收方案,无法实现全域覆盖,也无法迎合多元化需求。如某些健身器材和平台大多由供应商进行研发,因过度追求现代化,未开展实地调研,也未对老年人在数字技术设备方面的接受与应用情况进行考量,致使实际使用、场馆预约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问题。

3.3、技术人才短缺

人才在公共服务现代化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既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与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但实践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人才短缺问题也较为突出。作为数字技术人才,应具备数字技术能力,明确体育运作一般规律,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决策能力与优良的信息素养,可巧妙应用数字技术,经由数据收集、剖析和管理等多个操作,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个性化水平。但在现有的数字产业市场,表现出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时代的前进发展促使全民健身产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这一转型,应配备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的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不断更迭,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服务产业中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这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4、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4.1、做好基礎建设,挖掘公共服务潜能

公共服务建设应以大众需求的满足为主,为大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信息时代,实际服务范围相比有所扩大,且服务类型日趋多元化,以往的服务基础设施表现出了不适应性,为此应进一步挖掘出公共服务内部的潜能。首先,巩固基础要素,调整整体布局,各个政府与企业有机联系,整合好技术人才等相关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让健身休闲业等和数字技术有机协调,全面促进服务变革;其次,扩大数字技术领域,加强信息管理改革。因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基建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其无法紧追时代发展步伐,为此,应积极学习数字基建的成功经验,扩大覆盖面。数字技术的引入,帮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冲破自主运动健身这一层面,开始朝着在线健身教学和科学养老等现代层面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服务管理改革。

4.2、构建数字治理体制,优化转型规范

数字化转型较为灵活,且不是很稳定,为真正实现数字化,应制定合理的目标稳步推进,构建配套的治理体制。首先,落实地方立法,优化法治体系。各地地方政府应运用好立法权,借助立法形式建立法治壁垒。依托法治方式和思维,加大立法和行政主体之间的协作,严格审查转型方案;其次,建立数据共享体制,坚持党管数据基本原则,优化治理体制,编写共享条例,强化数据整合应用。探索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标准法规,改进管理体系,有效建立服务制度标准,打造转型标准体系。

4.3、完善数字运行体制,有效评价监督

基于转型建立配套的运行体制,保证预期目标能够顺利达成。第一点,形成准入机制。对于数字化转型项目,采用可不断和重复考量的标准,系统论证;第二点,优化监管体制。基于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采取全程监管的模式,规避转型走样问题的出现;第三点,优化评估体制。基于数字化转型进程采用效果评估,提升资源投入有效性,尽量减少在无法亮化指标方面的要求,对社区和街道数字基建进行全面考核;第四点,优化退出体制。经由实践认证不通过的项目,应马上清理退出。例如上海基于健身设施制定了补短板计划,建立补短板时间表,制定路线图,为达成上述目标,应逐步优化监督管理体制,做好抽查晾晒工作,实现多部门共同联作,并建立推广、规范化体制。

4.4、缩小供需差距,加强供需适配

供需适配关乎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现下在实践活动中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人们的需求有时没被满足,出现供需错误,进而阻碍了公共服务的发展进程。基于此,应着手调节这种供需矛盾。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民众也愈发重视健身公共服务,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借助互联网,依托体育健身服务有效开启线上健身模块,促进供给侧改革,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增大服务数量。近些年,网民覆盖率大幅提升,与健身相关的企业应重视数字技术,并借助其数据收集和整合优势,全面掌握健身人群的基本需求,及时反馈信息,并提出适宜的健身服务,逐步缓和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此外,优化现有资源要素,达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我们在对公共服务进行建设时,应从政策、资金等不同层面给予支撑,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整合资源,全面挖掘项目文化,提升资源利用率。

4.5、打造一体化平台,多领域同步运转

一体化服务平台,可实现健身人群相关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信息互通,提升实际管理效率,推动现代化建设。例如全民健身与医疗服务加以整合的模式,还有全民健身与文化旅游相互整合的模式。另外,信息共享也应依托社会发展形势的具体变化与运行过程的具体需要,统筹供给和需求。毋庸置疑,在全面协调运行时,如果出现利益冲突或者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则必然会引发矛盾,只有积极理解、全面尊重,综合剖析所收集的信息,方能解决掉矛盾,有效挖掘内在潜力,完成数字信息共享,实现无缝对接。

4.6、加强人才支撑,努力培养数字人才

人才作为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尤为重要,既掌握数字技术,又在体育健身领域拥有特长的综合性人才能够准确把控未来发展方向,全面迎合社会变革,一点点成为骨干力量。基于人才推动,各个生产要素能够有机协调,充分共享,有效把控资源的一般流向,冲破原有的沟通束缚,达到资源的全面配置,确保公共服务建设工作能够稳步推进。同时,创新性业态离不开技术人才,基于此,我们应重视人才培养,保证人才质量。对于人才的培养,应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从培育、引入和运用等多个层面着手。在培育方面,应全面运用网络资源,深化高校学生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方面的培养,切实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的数字化水平。在引入方面,国家与政府应大力引入优秀的技术人才,主动学习,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在应用方面,合理应用国内与国外这两个层面的人才,将数字技术储备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

5、结语

依托数字技术所进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迎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体育强国、践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并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数字人才供应不足、数字化供需模式不成熟,这放缓了全民健身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此,应深化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问题的探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运用数字技术,冲破时空的束缚,全面整合资源,不断优化全民健身发展机制,始终践行数字技術,打造一体化平台,多领域同步运转,加强人才支撑,努力培养数字人才,开辟出独具特色且符合国情的公共服务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徐丽萍,孙铭珠,尹志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与推进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5).

[2]王洁雅.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公园高质量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0).

[3]李艳丽.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3(9).

[4]吴彰忠,张立,钟亚平等.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镜鉴[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4).

[5]汪涛.全民健身下的智能体育发展路径探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4(4).

[6]石佳磊.多重需求叠加下我国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0(10).

[7]赵轶龙,叶海波.新时代体育协同社会建设的逻辑理路与行动方略[J].体育科学,2022,42(3).

[8]肖坤鹏,刘长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内涵、基础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12).

[9]王智慧.全民健身:建立在共同意识基础上的社会整合机制[J].体育学研究,2022,36(6).

[10]吴巧乐.多重需求叠加下我国全民健身发展战略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22(22).

[11]方硕,林伟岸,潘晋辰.智能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实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9(19).

[12]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23,28(8).

猜你喜欢

赋能全民健身数字技术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