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中登梵净山

2024-03-05张希良

辽河 2024年2期
关键词:红云金顶梵净山

张希良

我出生在山东农村,居住在离泰山不远的地方。这些年,祖国的名山大川也去过不少,也知道“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说实话,五岳我还真就都攀登过了。但在七月里,我有幸登上了向往已久的梵净山。梵净山秀美的景象让我异常震撼,比攀登那些名山更为刺激,让我更生出一种奇特的感受。

上午,我们坐旅游大巴赶到梵净山,经过安检、验票,我们坐上观光车到达半山的索道口。我们坐上亚洲第一险峻、第一长的登山索道,来到梵净山的半山腰。坐索道时,我们能看到山间那清澈的溪流,还有美丽的瀑布。这里是锦江的两大源头——闵孝河和太平河的发源地。

随后,我们开始攀登那陡峭的几千阶的木栈道,这真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些人就是在此打了退堂鼓,让轿夫抬下山去。

我们终于坚持到达了梵净山金顶下,这里聚集了大批的游客,等待着排号。排号需要自己在手机上提前预约,约早了,不等爬上山来,预约的号就叫过去了;约晚了,又会误了旅行团规定的下山时间。我们几个人决定,每人都约,且都约三人,分时间段约。假如一个人约的过期了,就赶下一个人约的。

黑压压的人群都在等待喇叭里叫号。我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自己玩手机,一阵欢呼声把我惊扰,抬头一看,发现一个巨大的“山怪”从云朵中走来,吓得我打了个寒战。遇上这阵雨天气,金顶在云端里时隐时现,每次它在人们视线中出现,山上山下的游客,都会齐声发出一阵惊呼。

红云金顶的秀美与险峻,被称为梵净山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的“聚景盆”。人们既然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来了,谁不想登顶去看一看呢?只是游客太多,资源彻底饱和,登顶又无法提速,况且,狭小的金顶也容纳不了那么多人,所以,能够登顶的人,真算是遇到了幸运之神。

这里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494米,又叫红云金顶。据说在天气晴朗的早晨,常能见到红云环绕其上,因而得红云金顶之美名。但这一奇观又很难一见,因为一年365天里,大概有320天左右是阴雨天。

金顶高耸,又云雾缭绕。山峰挺拔,宛若一道巍峨的屏障,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山间的树木和花草散发出清新的气息,仿佛置身一个纯净的未知世界。云海在我们的脚下翻腾,头顶悬崖绝壁,脚下万丈深渊,让人有一种腾云驾雾之感。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尘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灵得到充分的洗涤与净化。梵净山,让凡人净化心灵的山,这是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人间圣地,无论谁来了都会流连忘返。

这次我们不得不在雨中攀爬,更增加了一些登山的难度和危险系数。本身登红云金顶,就需要从右侧沿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地攀爬。好在我们提前都做了功课,每个人都戴着登山手套。可以想象,接近90度的陡坡,几乎就是垂直而上,只是古人把登山梯在石缝中设计成了楼梯一样,迂回曲折,攀援而上。即便这样,还是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有半点大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若不是人们像蛇一样,沿着这仅能容一人的石缝环绕攀登,估计除了“黔金丝猴”,其他任何动物都不能登顶。据说黔金丝猴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全球仅有几十只,全部生活在这里。

登山栈道的艰险,人们都小心翼翼。又赶上雨天路滑,狭窄的登天梯,只能一个人慢慢地攀爬。由于需要在半路上慢慢等待,这就让我们有了充足的时间认真观摩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再次让我感到惊奇的是,眼下的路,经过现代化的加固都如此险峻,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先进设备,放眼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是什么样的毅力,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留下这些弥足珍贵的字迹?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进山的,怎么上山的,怎么攀爬这悬崖绝壁的?古人有几个能来此深山里,难道他们早就知道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此旅游观光吗?

导游不断提醒游客不准乱画乱刻。有的游客堵在半山腰,为了解闷,就喊山,或者高声歌唱,还有的人用崖壁上的青草编成辫子。估计寓意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心结都会解开,最多等到秋后草枯的那一天。

当一阵夹带着凉爽雨丝的风吹来,云开雾散,金顶真容展现: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状,人们把“天下第一峰”的称谓送给梵净山的金顶。红云金顶,高达百米,中部裂缝名为金刀峡。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似直立的高山被利剑劈开,顶端有天桥相连,真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堪稱世间奇观。两座山顶异常平整,古人在两座山顶各建了一座庙,一边供奉释迦牟尼佛,一边供奉弥勒佛。

我们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道院碑》、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穴,依山悬空建成的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石屋里供奉着观音菩萨。在绝壁上,向上通向金顶,向右就是观音洞,这里又被叫做“打儿洞”,传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着金顶,磕三个响头,再把一块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的这个洞中,日后必能得到佛赐子女,并能茁壮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字。从观音洞往上就是“金刀峡”和“一线天”。

登上金顶,我们发现这里岩石的质地突变,和刚才的巨石挺立,形成鲜明对比,两座山顶,各有两块巨石。不过这巨石变成一层一层平铺的薄片岩石,恰如在山顶放着两摞厚厚的书籍,记录着那些曾经的历史,所以这两个山头也被称为“万卷经书”。有一块石头,上大下小,像个大蘑菇,被称为“蘑菇石”,还有一块站立的“老鹰岩”,更有那“金盆洗手石”如人工雕凿一般,栩栩如生。关键是这样狭小的两座山顶,竟然都有宽阔平坦的地方,且都建有寺庙。我不禁感叹: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是用什么样的智慧和毅力,联手大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瑰宝!

攀登这秀美险峻的梵净山,我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然的感觉。当雨丝轻柔地洒落在山林间,也洒在我们的身上,清凉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山间的花草和树木被雨水滋润得更加鲜绿,宛如一幅大师画就的水墨画。

踏着登山梯,雨滴轻拍在脸上,清清爽爽,和山下的赤日炎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高度,在这样的圣地,幸运的我们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无限力量。

猜你喜欢

红云金顶梵净山
“暖心岛”职工健康系列心理团辅活动走进金顶街
金顶街街道总工会开展职工沟通会
广州:吹响“红云”集结号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峨嵋金顶
矿女
看雪——铜仁梵净山
生存夹缝里的躁动
——《空中飞鸟》中红云的“高飞”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