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教学浅析

2024-03-05李敏

关键词:时值节奏感音符

李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孩童时期,具有好动性、好奇心旺盛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身体各项机能发育尚未完全,尤其是大脑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他们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通过学生喜欢并且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如果在音乐中没有节奏,美妙动听的歌(乐)曲则无从谈起。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节奏教学,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音乐的学习中。许多节奏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直接感受,如知了叫、鸡叫、鸭子叫等,只要教师平时多加留意,加以合理启发、培育,就会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所用。因此,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应多样化、新颖化、趣味化,努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训练效果。

一、固定读音,增强内心节奏感

生活中的音乐无处不在,泉水叮咚、惊涛拍岸、虫鸣鸟叫等,节奏充斥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音乐课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加强学生“听—记—读”的训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节奏感觉,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用固定的读音代表常用节奏符号或休止符。

例如,X-读作“哒”,X读作“咚”,X读作“踏”,X读作“踢”,0读作“停”,把这些奏型分别进行组合,再进一步进行“听—记—读”的训练,如XXX XX |XX|X-|就变为“踏踢踢 踏踏|咚咚|哒-|”。通过训练,学生既能区分不同时值音符的形状和特点,又可以正确表现各种音符的时值,让学生感到节奏型中的音符好听、易记、爱读,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心节奏感。

二、利用方格,加强训练直观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方格表示出音符的时值,可以方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音符的特征和时值长短,避免了教学中音符的抽象性。

例如,在进行节奏划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用一个格子表示一拍,X表示成X,X-就应表示为X-,XX表示为XX。 在节奏练习过程中,X XX X-可以表示为X XX X-。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节奏的划分,区分各个方格里代表的节奏型和音符的时值长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激发兴趣,渗透音乐形象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节奏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探求音乐知识。学生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不同的声音、节奏伴随着学生,如走路、敲门、哭、笑、打闹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音乐形象进行节奏教学,既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特有的认知规律,引起他们的共鸣,又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走路,一位学生跑步,通过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帮助学生直观区分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可以启发学生模仿大象、熊、乌龟等动物的动作,教师通过在钢琴上弹奏按X和X时值分别组成的节奏练习,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特点;还可以运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加深节奏教学,如知了的叫声X-X(知——了),马蹄声XXX(哒哒哒),汽车喇叭声XX-(嘀嘀——)等,这样一来节奏训练就有了情趣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合实物,形成特定节奏感

运用形象的游戏教学法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节奏,并发展其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X-、X、X等节奏时,可以先编一个学生喜欢听的小故事,名为《大象、公鸡和小鹿在一起》。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充分体会这几个动物的走路特征:大象是慢慢地走,公鸡是很稳健地走,小鹿是蹦蹦跳跳地走。教师随后向学生出示相应的节奏卡片:大象X-、公鸡XX、小鹿XX,让学生按角色分别用拍手或打击乐器奏出。教师再通过进一步的故事启发:“现在,我们分别扮演大象、公鸡、小鹿,好吗?”然后在游玩气氛的烘托下出示这几种动物节奏图谱,大象X-|X-|,公鸡XX|XX|,小鹿 XXXX|XXXX|。

学生切身体验到各种动物走路的节奏,边模仿边感受,通过角色扮演和创设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就会充满兴趣、积极思考,由单纯地被动听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主体,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培养音乐节奏感,训练好节奏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应仅局限于教学生打拍子、划分节奏等传统、单一的教学目标上,应多结合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想,通过“听—记—读”、将节奏划分方格、结合实物教学等形象、生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等多元化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节奏、理解节奏、运用节奏。教师还应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节奏及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猜你喜欢

时值节奏感音符
国内外冠军选手桑巴舞竞技组合动作时值搭配发展动态的研究
论亨利·考威尔的新时值划分
栽橘(新韵)
一串快乐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音符(两首)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