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4-03-04王冉邓悦靳千胜刘凡陈璐王芳
王冉,邓悦,靳千胜,刘凡,陈璐,王芳
作者单位: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递增,且趋于年轻化[2]。脑卒中后疲劳是一种多维度的运动感知、情绪和认知体验[3],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为33%~77%[4],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认知功能,且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5-7]。中青年人群由于年龄、责任、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常因脑卒中而面临经济来源中断、职业生涯暂停、无法担任原有角色等多种压力,更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和负性情绪[8]。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既往研究虽已证实心理韧性、希望与脑卒中后疲劳和负性情绪存在关联[9-15],但具体作用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及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制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方案、促进患者心理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22年6—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246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16]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符合WHO年龄划分标准:18~59岁的中青年;(3)初中及以上学历;(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者;(2)存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听力障碍或严重失语、失用者;(3)既往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心理健康治疗者;(4)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本研究已通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号:2022-689-01)。
1.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该量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工作状况、个人年收入、居住情况、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付费方式、脑卒中类型。(2)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该量表包括9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其中“1”表示没有疲劳,“7”表示严重疲劳;总分范围为9~63分,评分越高表示疲劳程度越严重,该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17]。(3)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该量表包含14个条目,包含焦虑和抑郁2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7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焦虑、抑郁维度总分范围均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17[18]。(4)心理韧性量表简表(14-Item Resilience Scale,RS-14),该量表包括个人能力和积极认知2个维度,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总分范围为14~98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19]。(5)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包含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3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范围为12~48分,评分越高表示希望越高,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20]。
1.3 调查方法
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详细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内容,承诺问卷信息的保密性,协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指导患者填写问卷但不干扰其选择意愿。现场回收所有问卷并及时核对数量及条目完成度,如有遗漏,请患者及时补充。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量表总分及维度得分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问卷238份,其中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87.8%。216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中,年龄18~30岁16例(7.4%),31~40岁33例(15.3%),41~50岁56例(25.9%),51~59岁111例(51.4%);男118例(54.6%),女98例(45.4%);文化程度:初中74例(34.3%),高中/中专75例(34.7%),大专/本科57例(26.4%),硕士及以上10例(4.6%);婚姻状况:未婚9例(4.2%),已婚199例(92.1%),离婚/丧偶8例(3.7%);居住地:城市116例(53.7%),农村100例(46.3%);工作状况:全职128例(59.3%),兼职2例(0.9%),无业/退休/农民86例(39.8%);个人年收入:<3万67例(31.0%),3~10万86例(39.8%),>10万63例(29.2%);居住情况:非独居205例(94.9%),独居11例(5.1%);慢性病:有12例(5.6%),无204例(94.4%);付费方式:医疗保险188例(87.0%),自费28例(13.0%);脑卒中类型:脑出血98例(45.4%),脑梗死118例(54.6%)。
2.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FSS、HADS、RS-14、H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FSS总分为(40.0±12.9)分;HADS总分为(12.6±4.5)分,其中焦虑维度得分为(6.2±2.4)分、抑郁维度得分为(6.4±2.3)分;RS-14总分为(66.9±12.6)分,其中个人能力维度得分为(47.9±9.5)分、积极认知维度得分为(19.0±3.8)分;HHI总分为(34.7±7.2)分,其中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为(11.8±2.3)分、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为(11.2±2.5)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为(11.7±2.7)分。
2.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FSS、HADS、RS-14、H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SS总分与HADS总分、焦虑维度得分、抑郁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RS-14总分、个人能力维度得分、积极认知维度得分、HHI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HADS总分、焦虑维度得分、抑郁维度得分与RS-14总分、个人能力维度得分、积极认知维度得分、HHI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RS-14总分、个人能力维度得分、积极认知维度得分与HHI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各量表总分及维度得分间的相关性(r值)Table 1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and dimension score of each scale
2.4 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FSS总分为自变量,HADS总分为因变量,RS-14总分及HHI总分为中介变量,量表各维度得分为观察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初始模型的拟合结果为,χ2/df=1.458,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规范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调整后适配度(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均>0.900,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approximate,RMSEA)<0.100,但希望→负性情绪的路径系数的P>0.05,因此删除此路径以修正模型;修正后模型的拟合结果为,χ2/df=1.414、CFI=0.995、NFI=0.985、GFI=0.973、AGFI=0.939、RMSEA=0.044。修正后模型的路径系数的P值均<0.05,因此该模型可被接受,见图1。采用Bootstrap法检验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总效应值为0.685〔95%CI(0.597~0.749)〕,直接效应值为0.228〔95%CI(0.060~0.370)〕,间接效应值为0.457〔95%CI(0.331~0.612)〕,疲劳对负性情绪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228,P<0.01),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457,P<0.01),占总效应的66.72%。
图1 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模型Figure 1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resilience and hope on fatigu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stroke patients
3 讨论
3.1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及负性情绪水平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F S S 总分为(40.0±12.9)分,高于舒美春等[21]研究中首发脑卒中患者的(36.4±10.9)分,探究其原因可能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对于自身肢体残疾的接受度较低,从完全独立的社会人到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状态,其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甚至面临经济来源中断、职业生涯暂停、无法承担原有角色等问题,且基于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疲劳[2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焦虑维度得分为(6.2±2.4)分、抑郁维度得分为(6.4±2.3)分,均低于关菲等[23]研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维度得分。究其原因为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为中青年群体,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其所具有的健康素养也较高,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这有利于患者合理认识疾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性情绪的产生。
3.2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对负性情绪有正向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FSS总分与HADS总分、焦虑维度得分、抑郁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提示疲劳对负性情绪有直接正向影响,即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程度越高,患者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多项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疲劳和脑卒中后抑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4-25]。2004年,RÖNNBÄCK等[26]研究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被破坏可导致卒中后抑郁,且在此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代谢能力降低,故而发生卒中后疲劳。此外,卒中后疲劳是一种以慢性、持续性、过度缺乏能量为特征的疾病状态,患者主观感觉倦怠无力、缺乏能量[27],进而延缓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下降,患者无法回归工作和社会[28],容易因疲劳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
3.3 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与负性情绪间起中介效应
积极心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内在优质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29]。本研究选取积极个人特质中的心理韧性和希望,探究其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与负性情绪间的中间效应。多项研究已证实,心理韧性和希望是疲劳和负性情绪减轻的重要预测因素[9-15]。本研究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韧性和希望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的间接效应值为0.457〔95%CI(0.331~0.612)〕,占总效应的66.7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希望可以通过影响心理韧性水平而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吴子敬等[30]研究结果相符,提示积极心理可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抗击疾病所产生的负面心理和社会影响中产生缓冲作用,进而加快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促进患者更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应认识到患者心理特征的差异,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将以症状为导向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导向的研究模式[31],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关注压力源。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处于中等水平,疲劳对负性情绪有正向影响,且心理韧性和希望在患者疲劳和负性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建议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患者心理特征,注重培养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及转归。但本研究仅选取心理韧性和希望两个指标,未来研究可进一步选取勇气、好奇心等其他积极心理指标进行验证,同时未来研究可采取纵向研究探索患者的心理轨迹,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贡献:王冉、邓悦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论文撰写;王芳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王冉、靳千胜、刘凡进行资料收集;靳千胜、刘凡进行资料整理;王冉、靳千胜进行统计学处理;陈璐、王芳进行论文的修订;陈璐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