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仲勋组织接援359旅北返陕甘宁边区纪实

2024-03-04赵占豪

世纪风采 2024年1期
关键词:西北局王震习仲勋

赵占豪

1946年9月29日,一场盛大的欢迎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欢迎会的主角,正是经过万里南征,又刚刚一路转战、胜利突围返回陕甘宁边区的359旅南下支队官兵代表。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的习仲勋随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出席了欢迎大会。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在毛泽东指示下,习仲勋受命组织指挥接应359旅部队北返行动。从1946年7月26日到9月2日,短短39天的时间内,毛泽东一连给习仲勋发出了9封亲笔信。平均算下来,每4天就发出一封信,甚至还出现过一天连发两封信的情况。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下,由王震率领的359旅与习仲勋指挥的边区部队,共同演绎了一出“南迎北返”的战争活剧。

从立足豫鄂陕到北返陕甘宁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热切期望中国由此走向和平、民主、光明的道路。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却从来没有停止。蒋介石借重庆和谈之机,在全国各地大肆调运兵力,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内战的阴云迅即密布中国上空。

蒋介石把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跨鄂豫皖三省,既扼守国民党军出川门户,又直接威胁国民党两大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变化,对全军部署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将原在中原解放区的河南军区部队、新四军第5师和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共同组建为中原军区,成为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的重要力量。从1945年冬开始,蒋介石就计划把内战的屠刀砍向中原。他指使刘峙调集4个战区26个师共30万兵力,沿平汉路南犯,企图将中原解放区一分为二,进而实现分区“围剿”。到1946年1月,中原军区部队已经被压缩在以鄂东宣化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6月26日拂晓,国民党军8个整编师又2个旅,在武汉、西安两地空军的直接支援下,向中原军区部队不足百里的集结地发动猛烈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蒋介石的阴谋洞若观火。早在抗战胜利初期,毛泽东就多次电告中原军区领导人“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及突围作战”。6月中旬,国民党军30多万兵力再次缩小对中原军区部队的包围圈后,毛泽东于23日电示中原军区部队“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根据中央指示及预定部署,中原军区采取“声东击西”的作战策略,由皮定均、徐子荣率领1纵1旅伪装成主力向东佯动,军区部队主体则兵分南北两路分别向西突围。从6月26日至8月初,中原军区南北两路部队经过艰苦奋战,先后取得中原突围的重大胜利。其中,由李先念、王震率领的北路突围部队,先后冲破国民党军5道防线,穿越豫西南平原,抢渡丹江天险,又经过鲍鱼岭、南化塘等一番血戰,进入陕南地区。

中原突围之前,中原局、中原军区对部队战略战役终点的考虑主要是陕甘宁和华北等解放区。突围开始不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局形势的变化,决定让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川、陕广大地域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华中野战军和其他解放区部队作战。

陕南一带地处秦岭、巴山之间,山峦起伏,地势险要,丹江、汉水、洛河横贯其中,是秦、楚之间的重要战略要地。控制这一地区,既可与陕甘宁边区及晋冀鲁豫军区相呼应,又可随时进出中原以策应华东、华北及东北部队的作战,并直接威胁国民党之战略要地西安。正因如此,蒋介石不惜延缓对延安的进攻,抽调胡宗南精锐部队南下堵击,企图将中原军区北路军围歼于陕南崇山峻岭之中。

为帮助疲饿已极、困难重重的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在陕南一带站稳,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一方面根据中共陕西省工委的报告,多次向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通报陕南游击队活动的情况,指示中原军区与其建立联系,扩建游击武装,创建游击根据地;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调动各方面力量,对中原突围部队进行援助和接应。

1946年7月26日,毛泽东亲笔致信习仲勋,向他通报有关情况并部署任务,这便是“九封来信”中的第一封信。

在信中,毛泽东写道:“李(先念)、王(震)两部决定分散;李部分为七股,均在陕东南。王震率部正向柞水、镇安前进,将分散于柞水、镇安及其以西地区,这一带西北局是否可派干部前去协助?”与此同时,鉴于中原局已无法展开工作,毛泽东还特别要求习仲勋,设法将郑位三、陈少敏、戴季英等同志秘密接应回边区,以保存中原局的领导骨干力量。

毛泽东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习仲勋,首先因为习仲勋当时既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同时还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隶属中央军委和西北局双重领导,因此由习仲勋全权负责这一行动十分有利于边区党政军民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尤其是便于指挥联防军和地方武装展开协同作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习仲勋立即派出以中共陕西省工委书记汪锋为首的工作组前往陕东南,一方面执行将郑位三等中原局领导接回边区的秘密任务;另一方面根据中央的指示,在当地成立豫鄂陕区党委和豫鄂陕军区,由汪锋担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配合突围部队创建新根据地。

此时,在国民党胡宗南、刘峙等部强大兵力的围追堵截下,王震率领的359旅及干部旅,一直未能和李先念率领的部队会合,单独在陕南山区转战。8月2日,一路向西突围的359旅趁敌不备,一举袭占了西安的“南大门”镇安县。王震随后在县衙召开会议,决定按照中央部署,以镇安、柞水、宁陕为中心,分散进行游击战,创建游击根据地。胡宗南得知359旅攻占镇安后,迅速集中兵力向镇安紧逼,359旅被迫撤出镇安县城。在顽军强大兵力的包围下,分散活动很可能会被分割歼灭,王震同郭鹏、王恩茂等研究后,决定除留小部单独活动外,主力集中行动,先摆脱顽军包围,然后再逐步向东发展,向中原军区领导机关靠拢。8月8日,359旅主力再次遇到顽军围堵,经力战不克,被迫翻越大山进至洋县华阳镇。

在顽军层层截击下,359旅一日数战,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再加上粮食给养不足,部队终日忍饥挨饿在大山里穿行,异常困苦。鉴于359旅面临的严重敌情和本身的困难情况,李先念等于8月9日电告中央,建议359旅撤回陕甘宁边区。同日,王震在致电中央报告国民党军围追情况时,亦“请中央考虑拖回边区”。中共中央分析了359旅的处境,认为在伤员日益增多和大批干部随军行动的情况下,不宜再与数十倍于我的敌人周旋,遂电告王震迅速突围,然后横穿秦岭,由陇东返回陕甘宁边区。

一日两信

8月10日,毛泽东于一天之内两次致信习仲勋,就西北局派部队策应李先念、王震,创造豫鄂陕根据地问题作了具体的指示。毛泽东在第一封信中写道:

仲勋同志:请考虑派出几支游击队(武工队性质),策应李先念、王震,创造游击根据地,以利将来之发展。

(一)麟游为中心一支,约三至五个连,其中以三分之二(两个至三个连)以班或以排为单位,分散于泾渭之间、陕甘之间十余县,只要有党的地方,或无党而群众条件好,就放下一班或一排,完全地方化……

(二)两当、徽县为中心一支,约二个至三个连;办法同上。

(三)此外,尚请考虑可否以海原、固原为中心派出一支,以静宁、庄浪为中心派出一支,每支约二百人左右。

以上方针是否可行?估计派出后是否有站稳脚跟之把握?或先派麟游、两当二支,每支数目较小?请你召集有关同志讨论见复。此外,蒲城、白水各县力求就当地非法武装予以干部及指导,创造游击根据地。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对于所派出武工队的人员规模、基本条件、组织方式、后勤保障、军民关系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的指示和安排,甚至连“如穿军衣不便,则穿便衣”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足见对此问题的重视。

第二封信很短,毛泽东在此信中专门向习仲勋询问了国民党第17军中的统战关系情况:“十七军八十四师现开陕南佛坪堵击我王震部。八十四师内是否有同志及同情者,情况如何,请查明见告为盼!”

国民党第17军前身为西北军所属的陕军高桂滋部。高桂滋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后曾任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为中共中央提供过重要的军事情报。毛泽东的这封信清楚表明,他密切关注着陕南遭敌围堵的359旅,希望通过统战关系渠道获得相关情报,为359旅北返增添一份成功的把握。遗憾的是,不愿内战的高桂滋此时已经被蒋介石削去了兵权,没能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支持。

接到毛泽东的两封来信后,习仲勋迅速进行了周密安排。针对陇南地区敌人统治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他致电中共陇东地委书记李合邦,中共甘肃省工委书记孙作宾以及警备第3旅的旅长黄罗斌、政委郭炳坤等人,要求他们在半个月内“共同组织一百五六十人的武装,向陇南地区活动”。在电文中,习仲勋还专门注明这一百五六十人的武装中必须包含“干部四十余人”,且全部必须是从警备第3旅中抽调的军队干部。

同时,习仲勋还指示从西北局中抽调部分干部,连同关中警备第1旅的两个加强连共约300余人,组成西府游击支队,任命有丰富敌后游击经验的赵伯经为支队司令员,令其率领部队火速越过国民党军封锁线,前往西府(陕西省宝鸡市)附近的麟游山区开展游击活动,威慑国民党军在西北地区的物资流转枢纽西府,从而有效牵制胡宗南部对359旅的军事行动。

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后,王震即着手筹划359旅北返陕甘宁的事宜。8月12日,王震致电中央并西北局,询问天水、宝鸡、武功之线何处可以徒涉渭河等。13日,中央军委复电王震:渭河何处可徒涉正在调查中。同时,鉴于习仲勋已经向陇南地区派出游击武装进行接应,军委又指出:只要你们能通过汉中狭窄地区到达陇南宽广地区,则北上总有办法。8月14日,习仲勋在组织调查研究后,以西北局名义电复王震,提供了进入边区的路线:开进凤县、两当、徽县、成县、礼县和清水地区,然后取道天水、清水之间平凉之南或以西进入边区。接到西北局电报后,王震于次日迅速复电中央并西北局,基本采纳了西北局提供的行军路线。

359旅的北返路线既已确定,8月16日,习仲勋主持召开西北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由孙作宾、惠庆琪、刘仁达、马福吉等人组成的陇南特委,负责领导游击队在徽县、两当一带展开工作,迎接即将由陕南北上到此的359旅。17日,王震指挥部队穿过一百余里的无人山区后,赶到了留坝县的江口镇。在江口镇,王震正式提出了返回陕甘宁边区的计划:以五天时间连续行军,从宝鸡、凤县之间的黄牛铺、草凉驿穿过川陕公路;再以七天时间突破西(安)兰(州)公路,进入陕甘宁边区。而此时,觉察到359旅北返意图的胡宗南,也立刻将手下7个整编旅,总计约19个团的兵力悉数调动起来,企图聚歼359旅于川陕公路以东地区。359旅的北返行动,由此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

南迎北返

1946年8月19日,是359旅正式踏上北返征途的第一天。当日,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致习仲勋的第四封信,告知他“王震行进甚速,拟以十一天到达宁、镇或枸、正地区。”宁、镇,指的是甘肃省宁县和镇原县;而枸、正,则指的是陕西省旬邑县和甘肃省正宁县。鉴于359旅几天后就将抵达边区附近,毛泽东在信中指示习仲勋“准备三个強的团位于适中地点,以便迅速出动策应王震”,同时还要求“此事请于日内准备好,并即速出动于边境附近待命策应为要”。

接到毛泽东的来信,习仲勋在当晚十点就同时致电警备第1旅、第3旅和新编第4旅的军政主官,命令他们分别从本旅抽调一个精锐团参与此次南迎行动,并限定他们在两日内做好轻装上阵的战斗准备,随时待命准备赶赴前线。次日晚十点,习仲勋和联防军其他领导同志再次联名致电所属部队,要求他们务必于8月25日前到达预定地点,分左右两路做好出击前的一切部署。

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习仲勋考虑到359旅经过长期征战、部队伤病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又特意从后方调派了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跟随部队行动,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救治。

此时,359旅主力接连突破了国民党正规军及地方反动武装的围堵,先后通过川陕公路、渭河及陇海铁路,三天之内与敌人激战5次,一口气向前突进350余里,于8月21日抵达陇县的赤沙镇。22日,中央军委电告王震:“已渡渭河甚慰。已令关中陇东部队策应你们。’

359旅主力接连冲破国民党军的数次围堵追击计划,进入渭水平原,使国民党当局十分震惊。胡宗南再次调集重兵,沿359旅北上的路线设置了三道封锁线,企图将359旅歼灭于西兰公路以南,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习仲勋于8月22日致电前线指挥部,命令“出击部队立即开拔,不要迟延”,并要求“派出的武装应轻装,不要累赘,人员要精干,非战斗员尽量减少”。同时,习仲勋特别强调指出:“王震部今日已人陇县境,二十六日即可到西兰公路附近。你们要做的事赶快做,一切都要配合这个情况。

当日深夜,心系359旅官兵安危的毛泽东又给习仲勋写去一封短信。信上只有一句话:“长武、邠县(今彬县)、平凉、隆德、静宁、正宁、宁县、西峰、镇原、固原等处共有多少敌军驻防及其分布情形,请即告。

接信后,习仲勋立即将有关敌情及边区部队的准备情况形成报告,连夜上报毛泽东。在看过西北局回复的报告后,毛泽东于8月23日复信习仲勋,对他之前所做的各项工作,表示“布置甚好”。关于南迎行动的出击范围,毛泽东则指示不宜扩大:“陕西边境仍以保持平静为宜,请告关中分区,枸邑以东不去扰击;宁县、正宁及陇东分区各部则照计划办理。”8月24日,习仲勋向关中分区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同时致电前线指挥部:“王震部现已进入陇清交界,拟继续北上,亟需沿陕甘交界及泾、渭之间地方武装配合,并进行有力策应,你们拟派出武装和人员、千万迅即派出,以免坐失良机。并告前进及当地同志,设法与王联系并尽力协助之。”

接到习仲勋电令的陇东分区和关中分区,第一时间派出先遣分队与359旅接头,为后续的两军会师做好接引和联络工作。鉴于359旅经过连续两个月的高强度行军作战,部队各方面消耗巨大,急需获得粮食、药品等方面的补充,陇东分区专署还向所属各县发出专门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好359旅到来之际的支前工作。

习仲勋受毛泽东之命组织边区部队接应的消息传到359旅之后,部队情绪高涨,勇气倍增。同时,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警3旅和新4旅组成左、右两翼兵团,在彭德怀指挥下,分别向泾川、长武方向出击;警1旅向铜川、耀县方向活动,牵制由西安源源而来的国民党军,共同接应359旅返回陕甘宁边区。

8月27日,新4旅以一个团为主力,在新宁县游击队的配合下直越边界、主动出击,经过两昼夜的激战后攻破了敌军坚固设防的平子镇要塞,以伤亡270人的代价歼敌600余人,缴获了大批军械弹药,为359旅进入边区扫清了障碍。

8月28日,王震率部行进至西兰公路瓦云寺附近,再次陷入敌人重围。经浴血奋战,359旅将士终于在长武、泾川之间越过西兰公路,渡过泾河,进入了陕甘宁边区。29日凌晨2时,这支离开边区整整658天、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的百战劲旅,在王震的率领下终于结束了“长征”,抵达陇东镇原县屯子镇,与黄罗斌率领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3旅胜利会师。数日后,分散行动的359旅717团也进入陕甘宁边区,并于9月8日抵达庆阳和主力会合,宣告了联防军“南迎”和359旅“北返”的初步胜利。

“割尾巴”

会师的消息传来,毛泽东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一边致电王震“庆祝你们到达边区的胜利”,命他提前返回延安,部队暂留陇东休整;一边于8月29日致信习仲勋:“仲勋同志,王震部主力已到边边,即在陇东休整,请令陇东党政军予以欢迎及帮助。”这是毛泽东第七次致信习仲勋。

毛泽东信中所说的“边边”,指的就是陕甘宁边区的边沿地带。359旅进入我方控制区域后,习仲勋、王世泰以及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领导人先后向他们发去贺电,盛赞他们所取得的这一重大胜利。

从6月份中原突围开始,一直到8月底部队重返边区,359旅官兵在2个多月的转战行军中,累计行军2250公里,历经大小战斗共计86次,平均每天至少与敌人作战1次。长期艰苦的战斗生活,使绝大部分将士都骨瘦如柴、面呈菜色,身体异常虚弱。为了让官兵们尽快得到恢复,习仲勋作了细致的安排。在359旅返回延安所必经的镇原、庆阳、合水三县,各级组织准备好了充分的食物并提前安排好了住处,还发动群众为子弟兵送菜、送粮、送水果。边区的广大妇女为359旅官兵做了8500双崭新的军鞋。359旅踏进边区之后,每路过一地,都受到当地组织和人民群众热情细致的欢迎和款待。

9月8日,陇东地委在庆阳隆重举行欢迎大会,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刘景范代表西北局、边区政府和保安司令部前往参加。当地群众唱起了欢快的歌谣,表达大家朴素而真挚的喜悦心情:“为啥喜鹊尽飞翔?为啥环江闹嚷嚷?原是天外传喜讯,王震将军到庆阳。五千健儿两条腿,南征北战两万里。不是天上神仙兵,就是钢铁铸成的。”

359旅胜利进入边区后,习仲勋并没有完全放松下來。此时,一路围堵359旅的胡宗南部仍在继续跟进,大有尾随进入陕甘宁边区“大抓”一把的趋势。对胡宗南的险恶用心,长期镇守边区“南大门”的习仲勋了如指掌。就在359旅和警3旅会师的前一天,习仲勋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提高警惕保卫边区》的署名文章。文章明确指出,在全面内战的情况下,反动派对边区的袭击危险,是严重存在的。虽然“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和其他解放区军民一样,渴望和平,热爱和平,但是当蒋介石不惜破坏和平、悍然进攻的时候,边区军民也一定会像其他解放区军民一样,给予坚决的回击。”这既表明我方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是对敌方的一种预先警告,希望胡宗南能知难而退。

习仲勋的这种看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与认可。9月1日,毛泽东专门向他强调了“胡宗南似有向陇东进攻之计划”,要求习仲勋尽快做好歼敌筹划并上报,是为九封来信中的第八封信。接到毛泽东的信后,习仲勋指示联防军参谋长张文舟绘制一份最新的战场态势图,连同边区敌我态势及我方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共同上报毛泽东。

看过习仲勋的报告后,毛泽东感到十分满意。他在次日再度致信习仲勋:“来信收到。即照所定方针去做。作战时,注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如来信所说集中六至七个团歼敌一个团。得手后看形势,如我损伤不大,又有好打之敌时,可接着打第二仗,再歼敌一个团;如不好打,则撤回休整,待机再打。此外,须准备三千人左右补充作战部队的消耗,请早为准备。最好先期交付各旅训练,临时可迅速补充。

这封9月2日的回信,就是毛泽东致习仲勋“九封来信”中的最后一封。

在得到毛泽东首肯之后,习仲勋立即着手进行战斗部署。9月4日,警3旅与胡宗南一部在太平镇展开激战,我方以6个连击溃敌方4个营,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同日,习仲勋致电参战各部,命令新4旅接电即取隐蔽道路,转移至驿马关、唐家原地带,配合警3旅主力继续消灭进犯边区的国民党军;命令警1旅在山河、平子地带向敌展开积极活动,用以迷惑来犯之敌;命令担任预备队的教导旅抽调一个团开赴前线,集中兵力击退胡宗南对陇东地区的进攻。

9月20日,国民党整编第90师11旅尾随359旅进犯边区,被严阵以待的边区部队击退,跟在359旅后面的这条“尾巴”被彻底割断,胡宗南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10月3日,延安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发题为《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的讲话,一举戳穿了国民党“359旅已被全歼”的谎言。

至此,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发起的南线攻势取得完全胜利。在28天的时间里,边区参战各部队累计歼敌1300余人,不仅成功迎回北返的359旅,还成功粉碎了敌军进犯边区的图谋。年轻的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不负众望,带领西北局机关、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边区民众,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交付给他的这项艰巨任务。

猜你喜欢

西北局王震习仲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主政西北局民族统战工作述略
纪念西北局
“要是”的作用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干部保健工作述略
“办”“为”和解
“慌”与“没有慌”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