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粟裕衔命运筹武力攻台

2024-03-04顾俊

世纪风采 2024年1期
关键词:马祖粟裕金门

顾俊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论及武力攻台,粟裕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奉命运筹帷幄,厉兵秣马。

重任在肩,“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

1949年,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上海,席卷全国。蒋介石为了预留退路,加快了经营台湾的步伐,将人员、财物、机构暗中陆续向台湾转移。宜将剩勇追穷寇,解放台湾,早就在中共领导人的考虑之中。5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决定以第三野战军向福建及浙南、浙东进军,并准备解放台湾。

6月14日,中央军委电示主持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总部工作的粟裕、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去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其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见电告。”一周后,中央军委再次电示华东局,提出:“希望夏秋两季完成各项准备,冬季占领台湾。”

多谋善战、屡建奇功的粟裕面对解放台湾重任,深感仔肩至重,使命如磐。当年底,他在军区召开的军事教育、政治工作、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首先是继续领导与保证将革命进行到底,肃清残敌,解放台湾和东南沿海岛屿。这不仅是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全军区各部门的中心任务。”对于解放台湾,他意气风发地表示:“这是国内战争中的最后一仗,也是非常光荣的,我们要乐意去接受这个光荣的任务。”

1950年1月17日,粟裕签发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前委关于军区武装部队1950年六大任务的决定,其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歼灭东南沿海及台湾的国民党军,并配合兄弟兵团完成全国解放的任务。

随着形势变化,粟裕对解放台湾艰巨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预计打台湾的时间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一再推延。1950年6月上旬,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他鉴于任务复杂和参战部队众多,认为这已经成为全国全军的重大战略行动,建议中央军委直接主持台湾战役。毛泽东没有首肯,明确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

6月23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报告攻台作战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再次请辞,并“请求军委直接主持此一战役或请刘伯承、林彪两同志中来一个主持亦可。职在华东范围内当全力以赴”。

天有不测风云,报告递上的两天后朝鲜内战爆发。杜鲁门一边命令驻日美空军协助韩国作战,并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一边正式提出台湾“未来地位的确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这一行径是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对中国完成统一制造了巨大障碍。

初战受挫,深刻总结金门、登步作战失利教训

金门,位于福建东南海上,与厦门遥望,自古以来都是台海的重要屏障。1949年10月24日,三野所辖的第10兵团28军、29军各一部共7个团发起金门战斗。第一梯队3个团登陆后,后续部队增援不成,登岛部队孤立无援,与敌人激战两昼夜,大部壮烈牺牲,一部被俘,终致失利。

10月27日,粟裕等人在接到第10兵团报告后,当日即致电兵团司令员叶飞、参谋长陈庆先及福建省委:“你们以三个团登陆金门岛,与敌三个军激战两昼夜,后援不继,致全部壮烈牺牲,甚为痛惜。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急躁所致……希将此次经验教训深加检讨外,仍希鼓励士气,继续努力,充分准备,周密部署,须有绝对把握时,再行发起攻击。”

面对失利,中央军委于10月29日致电各野战军前委、各大军区,指出:“当此整个解放战争结束之期已不在远的时候,各级领导干部主要是军以上领导干部中容易发生轻敌思想及急躁情绪,必须以金门岛事件引为深戒。对于尚在作战的兵团进行教育,务必力戒轻敌急躁。

然而教训尚未来得及吸取,我军在登步島再受挫折。登步岛位于浙江舟山东南,面积仅16平方公里,但其位置重要,解放军如果攻占,进攻矛头即可直指舟山本岛。11月3日,三野所辖第7兵团在形成对定海的包围态势后,下令以第21军1个师攻占登步岛。当先头部队发起攻击后,却因风向、潮汐变化,阻滞了后续部队跟进。敌人援军不断,又有海、空军支援。我军经过两个昼夜的艰苦战斗,在歼敌3200多人,己方伤亡1400多人后主动撤出战斗。

11月14日,粟裕致电第7、9、10兵团并报中共中央总结经验教训:“查金门战斗失利,其主要原因为轻敌、骄傲与急躁,因而强调争取战机,却放松了充分准备所致。此种教训在部队干部中,尤其在高干中未能深刻进行教育,致使二十一军又有登步岛失利之事发生。”次日,粟裕致电毛泽东引咎自责:“关于金门、登步两岛战斗失利,虽由各该方面之高级干部犯轻敌、骄傲与急躁等毛病,但职未尽到检查与督导之责,亦不能辞其责咎。”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2月18日,毛泽东致电林彪,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同……望你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先谋后事,为新形态战争做足准备

接连受挫,粟裕愈发意识到打台湾的艰难。为做完全准备,他在战略上不断分析敌我双方战略态势及国际形势变化。具体事务上,注重收集东南沿海水文气象资料,与同事们深入研究探讨潮汐、气候和沿海地形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对新形势下陆海空三军配合渡海作战的新战法尤为重视,并几次到北京向毛泽东等请示汇报,逐步形成了整套作战方案。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役战术上决不轻视敌人,是我军历来的战争指导原则。因此,粟裕“对沿海的作战准备也常提心吊胆的”。1949年11月20日,在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讲了《关于对台工作的几点意见》。12月中旬,在浙江宁波召开的第7、9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打台湾的几个问题》的讲话,说:“原来预定今年打台湾的,参加有关单位都没有准备好,今年不能打了。究竟什么时候打,要看各方面准备工作。”“现在要求一切战备工作于明年二月底前准备好,或者春季准备好。如果政治情况变化也可能提前,或者海空军没有准备好,也可能推迟。”1950年2月7日,粟裕在华东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渡海作战,完全是一个新的问题,是一个现代化的作战,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武器的供应,需要优良的技术指导。

粟裕深知临事而慎、好谋而成,多算胜、少算不胜。他充分考虑战争形态、制胜机理、作战力量、战场空间,于1950年6月23日正式向中央军委报告攻台作战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提出攻台作战最大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渡海用的大量船只。第二是登陆突破问题。第三是突破敌人前沿后怎样打退敌人机动及大量坦克的反击问题。为此他提了统筹建造大量渡海运输舰艇、加强海军航空队、造500门无坐力炮、将全军之战车及战防炮统一集中训练、扩编伞兵、不轻易发起攻击等6条对策建议。慎战之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的一贯作风。

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粟裕始终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打好解放台湾这场新形态战争,他进行了全方位的动员和备战。1949年7月2日,粟裕电令:“为完成攻占台湾任务,必须迅速加强海军。”7月26日,中央军委指示三野将“海军机构移青岛,并归军委指挥”。7月30日,粟裕复电建议:为迅速完成攻占台湾的准备,建议华东海军暂缓北开。中央军委于8月2日复电粟裕并告华东局同意粟裕意见。言武备者,练为最要。8月至11月,在粟裕关心和领导下,华东军区学校(负责培训由陆军转入海军的人员和国民党海军起义的尉级以下人员)及华东海军第1、2大队相继成立。为增强海军对台作战力量,粟裕又提出把在上海接收的登陆舰艇和招商局的一批船只交海军使用。

粟裕的攻台准备得到了毛泽东等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全力支持。访苏期间,毛泽东提出请苏联帮助中国加快解放台湾。此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新中国海、空军建设逐步加快。1950年2月4日,远在苏联的毛泽东致电粟裕,关心国民党起义过来的伞兵第3团问题,指示:“盼加强对他们的政治训练,我们需要以这批伞兵作基础训练一个伞兵部队,作为台湾登陆作战之用。”2月10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同意粟裕调四个师演习海战。”

牛刀小试,解放舟山群岛、一江山岛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国民党军约6万人退守舟山群岛,后又陆续从台湾、金门等地调兵增援,使舟山本岛总兵力达5个军,连同海、空军及特种部队约12万人,并加筑工事,抢修机场,企图固守。

敌变我变。1949年11月22日,粟裕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去电,建议推迟进攻舟山群岛。毛泽东同意将攻击舟山的时间推迟到1950年1月或2月,后又决定推迟到1950年春夏,同时从新建的海军、空军中抽调部队配合陆军作战。

1950年4月25日,粟裕主持召开华东军区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会议,具体部署舟山战役作战。在作战即将发起之际,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确保台湾,遂于5月13日开始将据守舟山的部队秘密撤退。16日,粟裕指令第21、22、23军发起攻击,至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台州湾之东南方,台州列岛北部,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当时有1000多蒋军据守,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1954年12月2日,美台炮制“共同防御条约”。一星期后的12月9日,毛泽东指示彭德怀和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考虑攻击一江山岛“时机是否适宜”。彭、粟在研判后认为目前可以打这一仗。经报请毛泽东同意,1955年1月16日,总参复电浙东前指,同意攻击一江山岛。1月18日,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我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是解放台湾的一次实战预演,积累了宝贵的联合作战经验,有力打击了美台共同协防活动。战斗发起后,粟裕曾多次指示前指:部队上岛后要利用地形设法固守;要加强防空,构筑工事;疏散隐蔽船只器材,防敌海空反扑。

一江山岛解放后,大陈岛已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攻击范围之内。2月8日至12日,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掩护下,驻守在大陈的国民党军队撤逃台湾。2月13日,解放军兵不血刃收复大陈。至此,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一波三折,马祖打还是不打

马祖列岛位于福建闽江口外东海中,扼闽江咽喉,包括高登、北竿、南竿等36个大小岛屿、礁屿,与金门南北相对峙,控制台湾海峡。

1954年8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对台湾蒋匪军积极斗争的军事计划与实施步骤》,提出了1956年底解放马祖岛,1957年底解放金门岛的作战任务。事实上,到了1955年初,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大陈、渔山、披山等被蒋军占领的岛屿,己经全被解放。这样一来,粟裕认为此时部署在浙江沿海地区的部队,可以抽调一部分到福建沿海,解放马祖、金门的军事目标或许可以提前完成了。

1955年2月到3月,粟裕召集各大总部、海陆空的领导一起研究认为:打金门作战规模较大,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准备。打马祖作战规模较小,后勤补给也容易,相对而言更有把握。因此,应该先解放马祖,并在1955年9月之前做好作战准备。3月5日,粟裕把讨论结果呈报给了主持军委常务工作的彭德怀。3月9日,彭德怀批示:“同意先打马祖。”总参命令由南京军区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研究作战准备工作。

4月21日,粟裕召集副总参谋长陈赓、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王尚荣、海空军及有关部领导研究马祖作战问题,指出:马祖作战不同于一江山,要慎重。全面准备,逐岛攻击,首先集中力量攻下高登,视情况再攻北竿塘。

6月18日,粟裕、陈赓等同在北京集训的福建军区副司令皮定均谈话,同意对马祖群岛的作战方针应是:“全面准备、逐岛攻击。”皮定均将粟裕的意见向南京及福建军区首长汇报研究后,提出了具体作战准备部署。7月8日,彭德怀召集粟裕、陈赓等总部有关领导及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南京空军、东海舰队等领导开会,讨论关于福建沿海作战方针问题。7月12日,彭德怀将这次会议经过并附记录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于7月13日作了批示:“6月18日讨论这样大的问题,不得中央批准,是很错误的。”粟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8月31日写出了关于攻击马祖作战准备工作的检讨,如实报告了处理该问题的经过,诚恳认为“我对于这一作战准备工作的错误是:我当时在思想上认为福建沿海作战应该积极些,而缺乏过细考虑其他政治外交问题”。

粟裕的这一认识,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中央对解放台湾问题已有了新的考虑。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声明:“中国政府愿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一声明立即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一度极为紧张的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55年8月,中美开始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内容涉及很广。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攻打被台湾视为重要屏障的马祖,是不合时宜的。后来,因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解放台湾及沿海军事斗争的作战部署几经变化。

解放台湾是粟裕念兹在兹的夙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77年3月,70岁的粟裕拟了一个关于战备工作的详细提纲,分别面送华国锋和叶剑英,提纲中建议:“关于解放台湾问题,需要有一个总的预案,并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听说总参正在组织这项工作,希望能在一定范围议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意见,自己作了一些考虑,将另行提出来。”同年,粟裕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撰寫文章,再次强调“台湾省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猜你喜欢

马祖粟裕金门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第一次开飞机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星云禅话》选读:野鸭子
大无畏
马祖岩
粟裕谈黄桥战役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