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为公是“第二个结合”的核心因素

2024-03-04赵一心

世纪风采 2024年1期
关键词:瞿秋白革命马克思主义

赵一心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体悟和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存在高度的契合度。在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中,天下为公是产生这一结合的核心因素。瞿秋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共产党员。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奋斗的一生,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历史范例和深刻注解。

一、天下为公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被当年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接受,是因为当年中国蕴含“天下为公”至简大道的救国救民政治诉求。“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蕴含废私之意,是我们先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想。这一思想被历代胸怀公义的志士仁人接受、演绎和发展,由“天下共有”,进而“不谋私利”,进而“匹夫有责”,让“公”的含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直至近代,特别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革命纲领。瞿秋白那一代先进分子,大多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正遭受苦难和厄运。他们需要接续鸦片战争以来志士仁人复兴中华民族的艰辛事业,完成孙中山先生尚未完成的民主革命历史任务。正是他们秉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萌生的救国救民之“公心”,在寻找救国道路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他们立即亲近和拥抱了“为人类求解放”的马克思主义。

1919年11月,针对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的屈辱和挫折,瞿秋白在《欧洲大战与国民自解》中写道:“总要有坚毅的志向,明敏的智能,打起精神,往前干去,方才有万一成功的希望。”1920年,在赴俄采访中他发出了“为社会而行”“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呼喊。在拯救国家危亡的历史关键时刻,瞿秋白与张太雷、邓中夏等一众己任天下的先进分子站在了一起,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群体。与许多先进分子一样,瞿秋白一开始也不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走进革命的。“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段出自瞿秋白、被写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话语,就是当年他和他的许多同道产生新的思想追寻的起因,而当他怀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宏愿远赴苏俄时,马克思主义对他还是“隔着纱窗看晓雾”。但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公义的家国情怀和己任天下的情愫,让他最终走近、亲近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充满公义的家国情怀自然地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根本宗旨形成了高度契合。这一点在瞿秋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那个节点上,展露得十分透彻。那就是他在第一次赴俄成为共产党人后对科学社会主义倾心之意的表达。他说,他更多地是倾心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对此,他没有进行更多理论上的论证,但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和热忱,首先是他对这一理论所揭示的那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的热爱和向往。在这里,他“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公心,找到了异域的知音;他“为社会而行”的趋附,找到了思想的引领。从那时起,瞿秋白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融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宣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思想,使他此后的奋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革命性和先进性。

实践证明,在公义基础上选择的理想和道路,历来具有进步的性质和道义的力量,它既为选择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正确引领,也让这种选择因为正当、正大而充满价值,进而让选择者将它置于生命之上。在瞿秋白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的十余年间,经历了事业初创的艰难险阻,经历了复杂环境的是非荣辱,无论革命潮起潮落,无论个人浮浮沉沉,基于“为大家”所选择的信仰,从未在心中消磨,最终为之献出生命。《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具体翔实地记载了瞿秋白被捕和关押期间面对敌人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气节:王杰夫(中统局训练科科长)问红军北上的目的,瞿秋白同志答:“红军北上的真正目的是抗日”,“我肯定我是相信红军一定能够渡过长江天险,北上抗日的目的一定可以达到。”陈建中(叛徒)问瞿秋白同志去香港、上海打算住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关系。瞿“对陈怒形于色,没有回答什么”。王又问中共中央和红军西上后,江西等地的善后潜伏计划,瞿秋白同志拒不回答。王杰夫劝瞿秋白同志“识时务为俊杰”,要他效法叛徒顾建中等人。瞿秋白同志厉声说:“我不是顾建中,……我是瞿秋白。我情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不愿做一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他留给后人的是“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的坚定表白。重温这样的历史场景,我们看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的勇敢,更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理和道义,在关键时刻点燃和加持了中国人血脉之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他的鲜明表达就是瞿秋白写于1935年6月18日牺牲当天早晨的那篇诗文: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书,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式境界并带有一丝禅意的诗,但它不仅不会掩盖和妨碍瞿秋白为真理而献身的悲壮,更为一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死,增添了民族色彩。1935年7月5日天津《大公报》载文《瞿秋白毕命记》,记录了走向刑场最后一刻,瞿秋白在汀州中山公园留下人生最后一帧照片的情景。当年瞿秋白“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日:‘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继而高唱國际歌,打破沉默之空气”。国际歌声与中国诗偈,出现在同一个场域,瞿秋白以自己的牺牲,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交映生辉。

二、天下为公是彻底革命精神的强大支撑

革命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在共产党人的词典中,革命有其特定的含义,那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对无产阶级革命目的的深刻揭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所崇尚的革命与所有一切以获取个人或者集团利益为目的鼎革的本质区别。同样写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革命彻底性的经典表达。关于革命,常州三杰之一的恽代英有一段经典的表达,他在南昌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途中,面对群众说:“革命是反抗压迫的武装暴动;革命是牺牲自己打倒敌人来为工农人民谋利益的行动。不这样,就不算革命……”恽代英对“革命”的认识蕴含着革命就是斗争、革命就是为民、革命就是牺牲的精义。这无疑也是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广大共产党人的心声。“万千群众的求生,却成求[就]了我的求死,但愿‘残年’岁月沉浸在赤血苦汗里。”这首诗是瞿秋白在长汀狱中写下的。为万千群众求生而死,便是他对革命的认知和忠诚。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革命思想,给正在寻找改造中国社会道路的先进分子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虽然,后来的中国革命因其自身的特点,从对象、力量到方式并非全然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和倡导去展开和实施,但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所要求的革命彻底性,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行为特点和精神内涵。他们后面的动因就是天下为公。

当年,瞿秋白与其他先驱者一样,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希望国家在变革中能够呈现新的面貌。而如何革故鼎新、改造社会的答案,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给出的。他在1920年1月《新社会》第8期发表了《社会运动的牺牲者》一文。文内他提到了对改造社会的看法:“改造社会非创造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不可,而这件事情决非一时的群众运动所能做到。……社会运动的牺牲者,要去做社会运动,应当没有无限的轻信心,没有极端的感情,不受无意识的暗示,而有积极的怀疑心,有沉静的研究心,有强固坚决的毅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传播之际产生的;而“研究共产主义”的想法就是在赴俄途中接触到马列著作文本后确立的;“智识阶级问题,农民问题经怒潮汹涌的十月革命,冲动了根底,正在自然倾向于解决”的结论则是在十月革命的发生地得出的。这一思想轨迹表明,面对积贫积弱的家园,面对强大而顽固的敌人,革命便成为心怀公义、心系天下者的不二选择。革命一旦走进内心,并外化于行,改造中国社会的积极追求与科学社会主义就融为一体。从此,瞿秋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的思考和言行始终充满着革命性、斗争性和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这场革命的正义性、正当性、彻底性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展露的。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实践中,瞿秋白秉持“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悠悠初心,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革命实践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自在苏俄加入共产党到1935年牺牲,瞿秋白的十多年革命生涯,大部分处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正在荆棘之中艰难开辟。虽然,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并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如何进行革命,谁是革命的领导者,尤其是怎样对待中国劳苦大众绝大多数的农民等一系列问题,都难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对此,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和思考,而瞿秋白成为他们中间对这些关乎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较早具有清醒认识的先行者。他在1923年9月发表的《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中国客观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国际地位,是在要求资产阶级式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应当“勉力栽培无产阶级之组织及训练的根本,而同时在总的民权运动中勉力做主干”,“劳工阶级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因此日益取得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指导权。”五卅运动后,瞿秋白在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无产阶级领导权进行了深入思考的同时,已经敏锐地关注武装斗争问题。为此,1926年4月,他专门撰写了《中国革命之武装斗争问题》。文章指出:“政治上以革命民众的政党为主体,军事上以正式的革命军队为主体,从事于革命的作战……而后中国平民才有彻底解放的希望。”这是党内早期专门论述武装斗争问题的文章。与此同时,瞿秋白也是党内较早认识农民问题重要性的领导人。他是在党的四大上进入党的领导机构的。那次大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的问题,瞿秋白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年2月,他在重要理论著作《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中,更是鲜明地、具有創见地提出:“中国革命现在的职任,还并非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无产阶级革命,而多分是资产阶级民权主义的革命——这是因为‘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同时,他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九0五年的革命不同,他决不是无条件的资产阶级性的革命,而只是有条件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因为中国的农地革命是反帝国主义的革命,推翻地主阶级(官僚、买办、土豪——军阀)的统治,同时就是对列强帝国主义的一个最严重的致命的打击,而且这一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中国无产阶级革世界资产阶级的命。’

初步统计,《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对瞿秋白革命实践活动和有关思想理论的记载有十多处之多,主要涉及他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前后那段日子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重要建树和理论贡献。这些建树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瞿秋白始终把尊重工农的地位、谋求大众的解放、正视人民的力量作为分析和认识问题的立足点。究其原因,除了他的知识素养、学识水平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统一起来了,把“为人类求解放”的愿景落实到了解放中国劳苦大众的实践之中。

三、天下为公是无私无畏品格的重要来源

无私无畏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它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品格中,必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足养分,其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基因就是“天下为公”。无私无畏正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的结果。天下为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代衍生出:“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献身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牺牲精神,并以一代代先贤、英豪的身体力行,成为所有心系天下者的共有行为特征。

同许多革命者一样,瞿秋白自幼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品德修养的人。历史曾经记下,在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下,尚在少年的瞿秋白,基于自家身世和社会境况,就流露出对贫富懸殊、社会不公现状的愤懑,对贫困不堪、艰难度日的百姓的怜悯,留下了很多同情穷人、亲近穷人、帮助穷人的故事。早年他曾经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佛学理念,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和道德的规范,并注意“日常生活刻苦惯的,饮食起居一切都只求简单节欲”。这些源于传统、行于日常的小我修养,不能不说,是他后来心系大众、向往光明、追求进步的重要思想源头,也是他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文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人类求解放的价值追求,打碎旧世界的庄严使命,则把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牺牲精神、担当意识,上升为无私无畏的政治品格,进而极大提升了传统美德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

无私无畏,在瞿秋白身上突出表现为对革命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所以我冒险而旅俄,并非是什么‘意志坚强’,也不是计较利害有所为,为社会——而行;……宁死亦当一行。”这是瞿秋白当年赴俄采访、寻找革命道路时的心态。此后,他把“为社会”贯穿自己的一生,把自己超乎常人的学识智慧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作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历史性的贡献。无论是在党中央领导岗位,还是遭受不公,人生处于低谷;无论从事政治斗争,还是耕耘于文化领域,他从不放弃为革命、为社会发光、发热。作为党的领导人,他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挽救中国革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作为左翼文化战线上的一名战士,他以自己的重要建树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中央苏区工作那段时光,他不顾疾病缠身,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教育人民委员、《红色中华》社长兼主编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范围日益缩小,困难与日俱增,他不顾个人安危,日以继夜拼命工作,把他主编的《红色中华》办到了最后一期,即1935年1月21日出版的264期,此时离他被捕近一个月时间。他的精神,被毛泽东赞誉为“为人民工作的精神”。1920年1月,瞿秋白在《社会运动的牺牲者》中写道:“愿意牺牲的人必定有他的绝对不肯牺牲的东西,或者他的绝对不能牺牲的东西”,表达了自己为社会献身的志愿。

无私无畏,在瞿秋白身上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临难不惧、勇于担当。作为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和大革命失败后前两年党的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最为艰难的时刻,他不可回避地站在这个战线的前列,承担起开辟中国革命道路、捍卫革命事业的历史重任。他参与并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进程,为党认识和达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推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大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任教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他辛勤研究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对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他的正确主张、重大建树,包括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开拓前行的生动写照。党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时,对包括他在内的共产党人的探索给以了高度评价:“虽然还有不确切、不完备之处,……然而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宝贵成果,对于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首创意义。”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的严峻考验面前,他以主要领导者的身份,参与了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要起义。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此时此刻有人害怕了,有人退缩了,有人脱党了,有人叛变了。而瞿秋白和他们的战友们挺身而出,承担起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及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新方针,使党在政治上大进了一步。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28岁的瞿秋白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极大的政治勇气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在他主持党中央工作期间,各地整顿并恢复了已经遭到破坏的党组织,继续高举工农革命的大旗,在一些地方相继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把中国革命推进到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在中国革命危难时刻,瞿秋白挺身而出、临危受命、负重前行的姿态回答了当年摆在全党面前的“敢不敢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两个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同时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弃身锋刃端”“慷慨赴国难”的担当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无私无畏的政治品格,在那个特殊的时空中相互交映、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瞿秋白革命马克思主义
再读瞿秋白《多馀的话》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瞿秋白三次被捕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粉红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