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精读
2024-03-02施海兰
施海兰
精读是深入细致地研读。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可见,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但精读并非机械地逐字读或仔细读,它和泛读是一对“孪生姐妹”。泛读类似于检视阅读,是人们想要快速获取信息时采取的一种阅读方法,对不太重要的书籍和内容,我们只需快速浏览,掌握大意即可;但对经典书籍或教学重点内容,我们必须学会精读,这样才能读懂、读透,提高学习效率。
精读时,须牢记四个字——事、人、情、法。换言之,我们需要着眼于四个方面:知其事,以丰富见闻;思其人,以修身正己;感其情,以体会真情与真理;学其法,以提升写作技能。
我们应如何展开精读呢?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一、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反复咀嚼
一篇文章总有一些经典论述语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我们需要找出仔细咀嚼,以便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这一句是对鲁迅形象的经典论述;而下文对鲁迅先生在家里会客时自己坐在椅子上的笑,以及“天晴啦,太阳出来啦”之后会心地笑,都能读出其笑声“明朗”的特征。再如杨振宁的《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些对人物的经典论述语句凸显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是贯串全文的“魂”,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相当于知晓文章的“出生情況”,即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当时的作者怀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了解背景后,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的形象、领会文章的主旨。如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令世界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邓稼先曾同窗共学,有着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他深深地知道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下,邓稼先为中国核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多么难能可贵。他对好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感到自豪,对好友的奉献精神深感敬佩,对好友不惜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扼腕叹息。在知晓这些写作背景后,我们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人物形象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带入”文本,“共情”人物
阅读时,我们应有意将自己带入文本,共情人物,让自己置身其中,思考文中假设性的问题,这对深入理解文本有很大帮助。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读到这里,我们不妨带自己“进场”,把自己当作群众大会中的一员,外界正遭受着白色恐怖,国民党特务也在其间,围观的人们大气不敢出。就在这个时候,闻一多先生站了出来,他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振聋发聩,你有何感想?“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假设你也在游行队伍中,高举旗帜,挥拳呐喊,闻一多先生就是你的领头人,亲眼见证“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他走在前列,此时此刻,你作何感想?
带入文本,共情人物,是一种非常好的精读方法,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大有裨益。
四、写读后感,有助于深度阅读的展开
读完一篇文章,合上书本,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结构方法等做一个归纳总结,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正是此意。深度阅读,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的思维进行碰撞,得到的才是阅读的精髓。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精读经典,细读多思,反复琢磨研究,边分析、边评价,一起领会文章的“微言精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