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老年护理方向“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效果

2024-03-01梅萍萍袁晶张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三位一体职业技能

梅萍萍 袁晶 张静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萍乡 337000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中指出,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 证书制度的应运而生,将成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有力抓手〔2〕。该院作为1+X老年照护、1+X失智老年人照护(以下简称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正逐步推进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的学生培养成具有护理专业能力、老年照护能力和失智老年照护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的提出,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需要对原有的护理专业建设进行质的提升。由于1+X证书制度起步较晚,尚缺乏顶层设计和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如何“三位一体”开展专业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为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编制老年照护学历教育融入方案和失智老年人照护学历教育融入方案,编写《老年护理学》创新融合教材,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了“三位一体”融合,以期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萍乡卫生职业学院202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100名,设1班50名学生为实验组,2班50名学生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8岁。纳入标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在校生,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自愿完成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排除标准:中途退学、休学或长期请假离校学生。两组研究对象的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培训课老年护理学课程均安排在入校后的第三学期,第二学期所学的专业课程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0,P=0.746)。两组护生的性别(χ2=0.606,P=0.436)、年龄(χ2=0.628,P=0.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研究初期采用访谈法,以江西省三所高职院校的师生为对象,选取10余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的授课教师,及20余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为访谈样本。本次访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访谈对象,根据访谈对象所在单位(江西省高职院校)、工作性质(教师或学生)、课题相关性(老年护理方向授课教师或学生)作为选取标准,通过院校间联系、沟通和抽样筛选确定了访谈对象。通过访谈,以便更加全面了解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在其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所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在干预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老年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研究对象于2022年1月接受测评,共发放测评卷100份,回收测评卷100份,回收率100%,学生当场独立完成测评卷的作答,限时12 min。在2021年度该院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实验组的50名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对“三位一体”模式进行评价。

1.2.1通过访谈研究总结所存在问题

1.2.1.1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对接不畅 ①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未融合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以该院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培养政治坚定,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具备护理专业及必需的老年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现代护理理念和自我发展潜力,面向养老机构、基层医疗、健康保健等机构,能够胜任养老护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未能融合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培养目标和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则要求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执业护士资格证和养老护理员(四级)证书为学生必考证书。现今,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已经停止,故人才培养规格也应结合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证书作出相应调整。

1.2.1.2课程设置未兼顾老年照护、失智老年照护需求 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及专业选修课程四大模块组成,要求所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职业健康机构的老年护理岗位等。随着教育部1+X证书制度的推出,原有课程设置还未将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培训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即课证融合度不够,所培养学生不能满足独居老人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不能真正全面提升各类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1.2.1.3专业教学标准未有效对接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共设有3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现以老年照护初级和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例,老年照护初级划分了9大工作领域,即职业认知、安全防护、饮食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清洁照护、冷热应用、转运照护、急危应对,对每个工作领域的内容制定了具体标准;失智老年人照护初级则从身体综合照护、活动功能维护、认知功能促进、健康促进照护四个方面制定具体标准。然而,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是以满足临床老年护理需求为主开展专业教学的,其专业教学标准与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未能进行有效对接。

1.2.1.4专业授课与培训教材间缺乏一体化设计 缺乏一体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中的内容与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当前课程体系中的授课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二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设置的《老年护理学》课程,理论部分课时占比大,与新形势下的老年护理岗位工作对应性不强,且《老年护理学》教材与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教材间不相融,这就使得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照护中要求的岗位技能学习与提升机会,仅限于部分能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学习的学生才能获得。如何使全体学生均能享有学习掌握养老服务相关技能的机会,为中国养老服务业的科学发展培育更多专业化职业技能人才,以确保养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2.1.5师资不能满足新技能所需授课与培训要求 师资队伍既是资源也是职业教育学校的核心力量〔3〕。1+X证书制度的应运而生,对师资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多是以培养临床护理人才为主,根据部分设有老年护理方向特色的班级,学院配备一些研究老年方向的护理专业教师。但总体来说,这类师资显然不够充足,教学团队无法满足一定规模的日常专业授课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对此,各职业院校根据要求选派护理专业教师参加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但其师资培训的侧重点在于政策解析和教材分析上,以纯理论讲授形式为主,未能在岗位真实情景中进行技能培训,致使所训师资仍然存在重理论、轻操作或未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掌握新技能等现象。如何组建合格的教学团队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创新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满足1+ 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下的需求,各试点院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1.2.2根据问题制定“三位一体”专业建设策略

1.2.2.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设计和规划〔4〕,如何将“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制度融入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首先就是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调整课程设置着手,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1.2.2.1.1融合培养目标,调整培养规格 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突出技能水平。故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应融合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培养目标和需求,要求学生具备护理专业及老年照护、失智老年照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另外,针对培养规格中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项,调整设定执业护士资格证、1+X老年照护(中级)和1+X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级)为必考证书。

1.2.2.1.2优化课程设置 按照证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把1和X有机衔接起来。第一,在原有护理专业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及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把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需要强化的内容巧妙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将学时数由原来的36学时调整为72学时,理论与实践占比调为1∶1,周课时数由原来的2学时调整为4学时,学分也由2学分改为4学分。第二,针对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初级和中级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学历教育方案,根据相应的工作任务设定免修、强化和补修三个类别,同时开设《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专业选修课程讲授需要补修的工作任务,选修课学分设定为1学分,学时数为18学时。

1.2.2.2修订教学标准 将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首先,把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中的重点实操考核项目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添加入《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标准中,同时将失智老年人照护中需要掌握的日常照护技术技能的等级标准也加入该门课程中。其次,根据需要补修的工作任务为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这门专业选修课程制定相应教学标准。

1.2.2.3编写融合教材 基于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学历教育方案,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授课所用教材中的《老年护理学》与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培训教材进行融合,编写《老年护理学》创新融合教材。《老年护理学》创新融合教材的主体框架是按从健康评估到健康保健,从心理护理到日常生活照护及用药护理,从疾病护理到临终关怀的老年人全程护理过程进行编写。其中,将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培训内容中需强化的技能操作,融入日常生活照护章节中,如老年人照护培训内容中的衣物更换、进水帮助、如厕帮助及跌倒应对等;失智老年照护培训内容中的为重度失智老年人进行喂饭照护,为卧床失智老年人进行纸尿裤更换照护及协助失智老年人口服给药等。《老年护理学》创新融合教材的编写主要有三方面作用,第一,为实现课证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将《老年护理学》课程调整为一门理实一体课程,增强其技能性,加强了学生对老年护理相关操作的动手能力;第三,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所有学生均可接受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核心技能培训。

1.2.2.4优化师资,实现校企双元共享共育 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三位一体”培养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存在理论与操作技能“偏科”问题,即院校师资理论强,岗位实践能力弱;企业师资则反之,影响了学生的培育质量。针对该问题可组织学校团队教师定期下企业,进入相关养老机构提升贴合岗位需求和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各项操作技能;同时组织养老机构企业职工进入院校参加理论学习及线上课程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另外,组织教学团队中的校企双方师资,参加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师资培训及考评员培训等;选派教师赴日、出省进修,学习先进的养老理念、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助推器,有效地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5〕,校企间相互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实训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库,共创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共担、共建、共评、共享、共育。

1.2.2.5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力及考证通过率 面对专业课老年护理学和专业选修课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开展场景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职业素质与能力认知、法律法规等相关的人文知识,采用一项操作项目结合一项心理应对案例的形式,如设计老年人情绪低落、悲观、多疑、急躁、固执、敏感、小气等案例,进行场景式教学,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技巧,让其明白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的同时还应提供精神、情感、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满足其身心需求。场景式教学使枯燥的教学生动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沟通与合作能力,锻炼了独立判断并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提升其老年护理核心能力。

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建设教学资源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考证培训。①题库:利用学习通平台新建初级老年照护与中级老年照护两门课程,在相应课程中按照其工作领域架设题库框架,将所整理好的理论题库导入初级老年照护与中级老年照护课程中。②课件:教师根据分配的操作项目对应制作课件并上传平台,课件中包含有培训教材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包含有教师根据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自行编写的易于查看的箭头式操作流程和配套沟通用语范例等。③操作视频:共录制初级16项与中级13项操作视频。录制前组织教师们集体备课,依据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实操考核评分细则、老年照护安全风险识别评定及教材,以便每位教师能规范其操作流程。课件、操作视频、题库等教学资源可供学生作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巩固用。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情况

实验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中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力、人际关系、法律和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这6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和指导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分)

2.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通过率

2.2.1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通过率 实验组报考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为28人,对照组为15人,实验组报考人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该项目考证通过率为96%,对照组为73%,实验组的考证通过率高于对照组(χ2=5.07,P<0.05)。

2.2.2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通过率 实验组报考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为22人,对照组为13人,实验组报考人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该项目考证通过率为95%,对照组为62%,实验组的考证通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

2.3 实验组学生对“三位一体”改革效果评价

实验组50名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1班学生中多数认为此改革举措可以提高其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理论知识、老年照护操作技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判断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职业态度与职业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见表2。

表2 50名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对“三位一体”改革效果评价(n)

3 讨论

3.1 “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提升了老年护理核心能力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实指护士对老年人实施护理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法律、伦理等基本知识〔6〕。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实验组的学生在接受结合案例的场景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校企双元共育式教学等一系列的“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实施后,实验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领导力、法律和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这6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测评得分。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都是在校生,均缺乏实际的临床工作经验,还不具备对新入职人员的教育和指导能力,所以在教育和指导能力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总分来看,实验组学生的测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对于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3.2 “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提高了考证通过率

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实验组的学生在1+X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两个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项目中的考证通过率均比对照的学生要高出许多,这主要得益于“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举措中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其中培养规格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项,调整为执业护士资格证、1+X老年照护(中级)和1+X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级)为必考证书,这对提高学生主动报名意愿和提升其主动学习内驱力,起到正性激励作用;同时,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老年护理学增加了学时数,调整了理论实践占比,且新增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选修课,这为需要参加该项目职业技能考试的同学,在相应知识和技能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加之考证培训模式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较原有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模式,使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及操作技能方面都有了提高。故项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

3.3 “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效果评价高

从教学内容上看,采用老年护理学创新融合教材进行教学,其内容包含有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的部分技能操作;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选修课中也挑选了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的部分工作任务。由于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需理论测试,无需技能考核。所以,通过以往常规的失智老年人照护考证培训,学生在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能方面几乎是没有提升,但通过“三位一体”专业建设改革,实验组学生感觉在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人照护理论知识、老年照护操作技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操作技能方面有提高,且几乎过半的学生认为有明显提高。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讲授老年护理学、老年照护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时采用一项操作项目结合一项心理应对案例的形式开展场景式教学;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培训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感觉自己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沟通交流能力、独立判断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与职业素养方面都有了提高。

4 小结

护理专业发展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通过“三位一体”开展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教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应对和解决中国老龄化社会供需现状做出努力。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的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主体作用,但如何提高1+X老年照护和1+X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证书的含金量,能够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应由教育部、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协调、努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三位一体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