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现实样态、结构困境与调适策略

2024-03-01梁红梅吴崇文侯月明

关键词:强度班主任内容

梁红梅,吴崇文,侯月明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2.辽宁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1)《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9/content_5107047.htm?_k=awvxvi。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从评比考核、社会事务、报表填写等非教学工作方面切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北京日报》2020年12月30日,第5版。。202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建立教师减负长效机制(3)《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http://www.moe.gov.cn/jybsjzl/moe_164/202102/t20210203_512419.html,2022年5月20日。。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和课后服务时间的增加,也使得教师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于无形之中。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合理配置工作内容,必须客观呈现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现状与问题。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教学方面,还包括非教学方面。教师工作任务多、工作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教师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合理的教师工作内容能够让教师平衡教学与非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为教师减负。本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呈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现实样态与困境,并提出改善教师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建议。

一、教师工作内容的内涵界定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大都以教师的工作时间作为教师工作强度的量化指标,而教师执行的各种工作及其时间分配构成了教师的工作内容。我国27个省份的教师减负清单显示,中小学教师不仅承担着各种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社会服务、行政考察等非教学活动(4)龙宝新、杨静、蔡婉怡:《中小学教师负担的生成逻辑及其纾解之道——基于对全国27个省份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5期。。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以时间为衡量标准,将教师工作划分为教学任务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非教学任务(5)蒋帆:《新高考改革对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国内有关教师工作内容的研究中,学者李新翠也将教师工作内容分为教学工作和非教学工作,并将教学工作划分为直接教学工作和间接教学工作(6)李新翠:《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结构、水平与类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年第2期。。本研究将教师工作内容界定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包括教学工作以及非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主要指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中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包括直接教学工作和间接教学工作,前者指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后者指虽与教学活动联系并不密切,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工作,如班级管理、专业发展等。非教学工作主要指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中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如备检迎检、材料填写等。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问卷方式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发放问卷50 314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8 874份,有效率为97.14%。教师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

(二)测量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

课题组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调查问卷”中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问卷由四部分构成,包括教师背景信息、教师工作强度调查(分别为工作时间利用、工作内容结构、工作投入差异以及工作负荷感受四个维度)、教师工作强度影响因素调查(分别为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四个层面)和开放问题。该问卷编制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三轮专家集中讨论,最终对问卷维度和内容的意见趋向集中;通过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总体KMO值为0.958,各维度的KMO值均在0.70—0.90之间;问卷所有量表式问题的总体克隆巴赫Alpha信度系数为0.883。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问卷题项包含量表题和非量表题。其中,量表题为李克特五点计分,从1分到5分分别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问卷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现实样态

课题组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主要从工作内容的客观情况和教师对工作内容的主观情况两个方面展开。客观情况反映了教师工作内容“种类”和“数量”的情况以及工作减负的现状,主观情况则反映了教师对各类工作内容强度的感受。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客观情况

1.工作内容种类:教师工作内容“类”的呈现

工作内容的种类是教师工作内容的直观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工作内容种类至少达到20种以上。教学工作中,既包括教师最基础的本职工作——直接教学工作,主要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分析,又包括能够促进直接教学工作开展的间接教学工作,如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辅导学生、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与指导等;非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处理学校内的各项事务,如公众号、App等信息处理、材料或表格填报、备检迎检、考核评估等,又要完成来自街道或社区委派、工作抽调等学校外的社会性事务,如社区服务、政府工作抽调等等。

2.各类工作比重:教师工作内容“量”的反映

各类工作的比重是教师工作内容的数量表征。课题组对教师在一个正常工作日中需要处理的工作类型及其所用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教师日常工作任务中,备课与上课耗时最多,平均耗费时长约为2.92 h;其次是各种与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密切关联的其他非教育教学性工作,平均耗费时长约为2.15 h;再次是作业批改与分析、学生辅导(含课后服务)、学生管理与德育。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正常工作日工作时长(含在家加班)平均约为9.80 h,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8 h工作时长的标准。通过其他非教育教学性工作平均时长与教师正常工作日工作平均时长的比值0.22可推断出,在正常工作日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占比重约五分之四,非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比重约五分之一,教师用于直接教学工作的时间约占二分之一。

图1 正常工作日教师各类工作及其耗时

3.当前减负状况:教师工作内容的改善情况

教师工作内容的改善情况能够反映现阶段教师减负的成效及问题。“学校重视减轻教师与教学无关的工作负担”的结果显示,有39.76%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占比最大,有12.18%的教师选择了“完全符合”。说明《意见》的出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很多地方政府、学校对教师减负工作的重视,很多教师在开放式问题中也表示所在学校十分重视平衡教师的各类工作、减轻非教学工作,自己有着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与此同时,还有近50%的教师没有感受到减负的成效,部分教师在开放式问题中表示,感觉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了,这说明教师减负仍存在难点。

(二)中小学教师对各类工作强度的主观感受

课题组对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各类工作强度的主观感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强度主观感受的均分最高,为3.68;其次是学校的非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强度主观感受的均分,为3.56。二者的均分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且均值差异并不大。街道社区等外部事务强度主观感受的均分最低,为2.55,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调查结果说明,教师工作强度感受主要来源于学校内工作,且校内教育教学工作与非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度感受基本相当,同时也有来自校外分派的工作压力。

究竟哪些工作使教师感受到了较大的工作强度?课题组分别对教师认为平时强度较大的工作、加班强度较大的工作和最希望减负的工作进行了调查。教学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平时教学工作强度较大的任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备课(51.38%)、作业批改与分析(49.65%)、上课(39.07%)。另外,有38.97%的教师认为课后服务的强度较大。课后服务的初衷是减轻家庭负担、提升学生成绩,但其以增加教师工作强度为代价,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负荷感受。教师认为加班时教学工作强度较大的任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备课(70.38%)、作业批改与分析(60.26%)、上课(45.87%)。教师减负意愿最强烈的教学工作是备课,但选择人数仅占21.73%,其中有71.14%的教师兼任多科目教学工作。由于国内教师资源不充分、不平衡,教师兼任多科目教学是常见现象,这类教师往往感受到更大的教学工作强度,因而有着较强的减负需求。

非教学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平时非教学工作强度较大的任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备检迎检(45.26%)、各种会议(37.99%)、疫情防控(35.20%);教师认为加班时非教学工作强度较大的任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备检迎检(35.82%)、各种会议(25.97%)、疫情防控(25.73%);教师减负意愿最强烈的工作排名前九位的均为非教学工作,且大多属于督、检、评、考、填类工作或学校其他管理工作,具体如图2所示。另外,在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很多教师认为这些非教学工作与教师们的教育信念、教育价值取向等相悖,并表达了希望减少各种会议、评职称和各类考核等非教学工作的诉求。

图2 教师减负意愿最强烈的前十个非教学工作

四、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结构困境

(一)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琐碎繁重

1.事务琐碎,积少成多,非教学工作累计量较大

教师工作任务类型和耗费时间调查显示,教师每天需要处理的非教育教学性工作平均时长超过教师日常工作日总时长的五分之一,这些工作包括学生安全、行政管理相关事务、填报材料和组织活动等等。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上班时间完成非教学任务,还要加班加点应对这些非教学工作。

教师的非教学工作呈现出种类多、单位工作耗时少而累加工作时长多的特点。在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有教师提道:“每个非教学任务花的时间都不多,但所有的加起来就多了。”课题组对教师每周最可能接触到的非教学工作时长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教师在一周中要处理的单个非教学工作的平均时长均在1—3 h的区间内,单论每个非教学工作似乎时长并不长,但若将所有非教学工作时长累加,总时长将超过12 h。若按照每周工作日5天计算,平均下来,教师每天处理非教学工作的时长大约为2.4 h左右。从教师日常的总工作时长来看,非教学工作的比重过大。因此,非教学工作“积少成多”的特点让教师实际投入的时间总量过大,这是教师非教学工作繁重的重要问题之一。

图3 教师每周非教学工作平均时长

非教学工作的琐碎原因之一在于教师非教学工作的生产主体庞杂:校外如教育局各科室、教育督导机构、青少年宫、工青妇、各类委员会、学会或协会以及其他非教育管理部门等,校内如人事、财务、后勤、党团少、工统妇等(7)王毓珣、王颖:《关于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理性思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若每个主体都要求教师“做点什么,交点什么”,教师的非教学工作量显然会迅速累加。因此,教师非教学工作的优化并非纯粹减少表面上的“量”和“种类”,还需协调好背后与教师非教学工作生产主体的关系,这对教育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增加了治理教师工作内容问题的难度。

2.要事急事,盘根错节,干扰教师教学工作

据调查结果可知,教师的非教学工作内容种类繁杂,包含面向学生个体、班集体、教师、学校、行政部门、社区等多个主体,他们所委派给教师的任务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的特点。这些非教学工作穿插于教师整个工作时间当中,会造成教师一方面希望专注于完成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处理手头上比较紧迫的非教学工作窘境,导致教师难以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打乱了教师原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思路,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降。因此,很多非教学工作并非能够“一口气”完成的高度统合的任务,而是极其不连续性、干扰性、碎片化的“琐事”。这些“琐事”的无常是让教师感到非教学工作强度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教师工作内容复杂化的问题表现。如何最大限度统筹安排教师非教学工作,减少非教学工作的突发性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干扰,还给教师一片能够专心备课上课、自主钻研与提升的净土,是教师工作内容实现动态平衡的关键问题。

3.时空界限模糊,占用教师非工作时间

教师非教学工作具有时空界限的模糊性,具体表现为非教学工作需要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包括日常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教师需要周末加班,其中有27.68%的教师加班2—3 h,约18.72%的教师加班1 h及以下,还有约3%的教师加班12 h以上。从加班内容来看,除了直接教学工作外,教师仍需处理上级检查、开会、与家长沟通等其他工作。某位被调查教师倾诉在其休息时间经常要处理家长、学校工作等的微信消息或通知。另外,在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有不少教师提出,经常有大量的监考任务分配给教师,占用教师的周末时间。有教师这样描述自己周末监考的状态:“周六早晨六点起床,监考一天,然后晚上六点回家。”教师在非工作时间段内被分派各种各样的非教学工作,体现出教师非工作时空分布的不合理。时空分布不合理不仅会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教师正常工作日的教育教学效率和热情。

4.形式留痕,意义不明,消磨教师工作精力与热情

减负要求调查结果说明,当前教师对非教学工作减负仍有较大需求,减负需求排名前十位的教师各项工作中,非教学工作占据绝大多数,其中教师对备检迎检与各项会议工作的减负需求最为突出。教师的行政性、事务性工作属于教师的耗竭型工作(8)丁道勇:《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时间》,《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因为教师们大多难以认同这些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反而认为其挤占了更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时间(9)刘乔卉、裴淼:《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困境——基于T市中学教师的混合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6期。。

当前,非教学工作的形式主义、留痕主义倾向严重,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种“形式上的材料”,以备上级检查评估、考核评比,如各种活动的打卡、录像,各种考核检查的材料、手写教案,等等。问卷开放性问题中,有教师谈道:“希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尤其是最好取消形式上的材料”;“重复且无实际意义的填表、检查考核评比及App答题等事务仍然较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这些事务和材料上,对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活动几乎没有价值可言。因此,教师不免会对这些非教学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和疲惫感,在平衡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中力不从心。而这些在教师眼中意义不明的非教学工作及其衍生品,却是当前相关部门评估行政绩效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对此类非教学工作的需求与教师对这些工作的价值质疑和心理抵触似乎形成了对立的两端。如果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不能够从教师价值信念出发来变革非教学工作的内容,就难以解决教师对这些工作价值的认同问题,也就难以调动教师配合此类工作的内生力量。

(二)不同教师主体面临不同的工作内容问题

教师主体身份多样,处在不同环境、不同位置的教师工作内容可能各不相同。本文从不同学段教师、班主任、乡村教师出发,探讨研究不同教师主体所面临的不同工作内容的问题。

1.不同学段教师的工作内容问题:学段越低,非教学工作强度越大,用于教学工作时间越少;学段越高,教学工作强度越大

将不同学段的教师分成小学与初中教师(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和高中教师两类,他们的各项工作平均时长如表2所示。在直接教学工作中,小学和初中教师备课与上课准备时间约比高中教师少0.6 h,作业批改与分析时间约比高中教师少0.2 h;在大部分非教学工作中,小学与初中教师用于校内管理性工作和校外管理性工作的平均时长均大于高中教师,其中小学与初中教师用于备检迎检的时间约比高中教师多0.7天,用于文体活动的时间约比高中教师多0.5天。从间接教学工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来看,小学与初中教师用于各项专业发展工作的平均时间均少于高中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教师在非教学工作中耗费的精力要更大,而能够用于直接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工作的精力更少,这反映出小学和初中教师工作内容中非教学工作比重的不合理。

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高中教师也存在着一些工作内容的问题。如表2所示,高中教师用于考核评估、非本校考试监考和非教育教学性会议的平均时长要高于小学和初中教师。此外,除了非教学工作,高中教师周末加班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92.5%的高中教师都需要周末加班,且加班时长集中在2—3 h(31.72%)、4—5 h(22.13%)和6—7 h(10.22%)这三个区间内,另外还有超过20%的高中教师周末加班超8 h。受高中学段教育的特殊性影响,高中教师工作日的直接教学工作强度要高于小学和初中教师,且多数高中教师需要周末加班补课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占用高中教师过多的周末休息时间,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调节高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内容时空场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表2 不同学段教师各类工作平均时长

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问题:直接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都很大

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了确保班主任的工作强度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10)《解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国德育》2009年第10期。。对周课时数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如图4所示,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周课时数存在显著差异(χ2=3282.49,P<0.001)。其中,周课时数在8节以下的班主任占比要比非班主任教师约低20个百分点;周课时数在15节以上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占比要比非班主任高出约1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班主任的直接教学工作要比非班主任繁重。

就班主任兼任学科教学的情况来看,近80%的班主任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其中,兼任较多的学科有语文、数学、道法、校本或地方课程等等,这无疑增加了班主任的直接教学工作量。班主任的角色重心是学生德育与管理,为了平衡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应适当减少班主任的备课、上课等直接教学工作量,使其工作重心向班级管理、学生德育、家校沟通等间接教学工作倾斜。然而我国中小学的现实情况则是,班主任兼任多学科教学,其直接教学工作强度非但没有小于非班主任教师,反而远远高于教师平均水平。在开放性问题中,很多班主任教师直言自己周课时量太大,希望减轻直接教学的工作量。

图4 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周课时数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在多项非教学工作中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具体数据如图5所示。其中,班主任安全管理与疫情防控的工作周均时长达到3.53 h,远高于非班主任。同时,班主任在材料、表格填报、公众号和App等信息处理、团队会工作以及其他管理性事务上承担了比非班主任教师更多的工作量。在问卷开放性问题中,有班主任也反馈其校内管理性非教学工作强度较大,有班主任回答:“班主任几乎承担了学校所有指派性任务,且下发的要求必须做到。”由于班主任是连通学校管理层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在学生相关的非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会被视为完成这些任务的最佳人选,导致一些班主任教师承担了过多非教学工作,例如防疫、填报材料和表格、公众号宣传、团队会等工作,一些学校会将任务直接分派到班主任手中。

图5 班主任与非班主任部分非教学工作周平均时长

3.乡村教师的工作内容问题:“扶贫下乡,闹中求静”使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时空场域不足

乡村教师受地理环境和政策的特殊性影响,经常需要承担基层政府委派的“扶贫攻坚”任务,以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行政任务的摊派挤占了乡村教师的教学时间和休息时间,严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乡村教师的工作强度(11)周兆海:《乡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负担问题及其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7期。。在对乡村校长的访谈中,校长们谈道:“每个老师都要参加下乡扶贫,对接帮扶贫困户,没有办法安心搞教育。”在问卷开放试题中,很多乡村教师反映希望减少扶贫下乡的工作,真正回归到专心于教书育人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当地乡镇政府分派的如“扶贫下乡”等校外事务性工作加剧了乡村教师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干扰性和碎片化,割裂了教师的工作内容的时空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教师只得“闹中求静”,不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还使教师工作强度极大增加。

受工作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资本等方面的限制,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有研究显示,小规模乡村学校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撑,很难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12)许爱红、黄春燕:《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探寻》,《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7期。。也有研究显示,乡村教师受到信念、情感等的影响,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对专业发展的外部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13)吴云鹏:《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从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专业发展时长对比结果来看(图6),乡村教师每学期进行的教学比赛与公开课的平均时长为4.81天,比城市教师约少1.3天;进行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平均时长为4.38天,比城市教师约少1.2天;进行专业培训的平均时长为5.77天,比城市教师约少1.2天。在问卷开放性问题中,有校长谈道:“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希望能多配备一些好的教师。”“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乡村老师专业素养很难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的匮乏是乡村教育资源短缺在教师方面的表现之一,也是乡村教师教学工作内容的问题所在。

图6 城市与乡村教师部分专业发展每学期平均时长

五、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调适策略

教师工作内容不合理是教师工作强度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对教师的各种工作任务进行“质”和“量”上的转变与调整,优化教师的工作内容,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角色,是需要我们共同解决的问题。本调查根据数据分析和问题讨论的结果,给出如下调适策略。

(一)厘清教师职责边界,对非教学工作进行筛除或优化

社会系统对教育系统存在着“越界”现象,实质上是将越来越多社会功能的实现寄希望于教育,是一种教育万能的信念表现(14)吴黛舒:《何以为限:关于“教育边界”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8期。。社会系统对教育系统的僭越,反映到教育行政部门中就是通过增加与教师专业职责无关的社会性事务来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因此,从教师工作内容的视角来看,教师的工作内容必须有明确的职业界限作为判断标准,筛除或改善“越界”的社会性事务,以减轻教师工作强度,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对于教师不必要的非教学工作,应考虑纳入“减负清单”,予以筛除。例如,对于各种重复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表格和材料,应尽可能不要教师填报;一些教学比赛、检查评比等,应该将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由教师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一些行政任务,如贫困户走访、扶贫宣传等,应当由政府委派专门的社会工作人员负责而不是让教师承担。为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制定教师工作内容的规定性文件,推动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内容减负机制,厘清教师需要承担非教学工作的种类、数量和时空场域,为教师优化工作内容提供法理和制度依据。

对于不适合直接筛除的非教学工作,应尽可能使教师生成对该非教学工作的价值认同。教师并非不愿意承担非教学工作,而是不愿意承担对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成长毫无意义的非教学工作。像迎检备检、考核评比等非教学工作,一方面由于其特殊性难以直接筛除,另一方面其价值性受到教师质疑而成为被心理抵触的对象,因此,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转变这些非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执行方式,让教师感到所承担的非教学工作是对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有价值的。例如,迎检备检工作不再是让教师临时准备几份“完美”但不真实的教案,而是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如使用档案袋评价,对教师工作和成长的真实情况进行生动的记录;另外,评比检查的结果不应仅仅用于资源分配,而应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让教师在检查评比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获得发展。

(二)立足教师视角,统筹规划非教学工作,为增强教师工作弹性提供支持

教师对非教学工作强度感到不满,其深层原因之一在于上级所谓的“要事”“急事”干扰了教师的正常工作安排,降低了工作弹性,导致教师感到非教学工作“应接不暇”,心理负担增大。因此,从教师的工作内容视角来看,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尽可能减少非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避免教师在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的张力中博弈,还给教师能够自主支配、不受干扰的工作时空场域。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增强职责担当意识,杜绝处理行政任务和学校管理事务的“简单”思维、“形式”思维和“留痕”思维,防止职责越界,使基层教师被迫摊派外源性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不仅应围绕“减负清单”进行非教学工作种类和数量的减负,还应对非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的统筹部署,共同做好行政任务与学校管理事务以及各类非教学工作的协同、创新规划,集中在特定时间段有序下放、统一处理,减少突发性事务的产生数量和频率,尽可能避免打乱教师正常工作安排。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转向“服务型”的管理模式,立足教师工作视角,给予教师更多专业决策自主权,让教师根据自身需要安排工作内容,动态协调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15)李跃雪、赵慧君:《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异化的生成逻辑与治理思路》,《教师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提高教师工作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纾解非教学工作给教师带来的心理负担。

(三)考虑多元教师主体工作内容特征,做到减负有的放矢

“双减”政策不仅为学生减负,更要为教师减负。不同教师工作内容问题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为教师减负,还要做到减负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身份、不同学段、不同地理位置等教师主体,工作内容的减负和调整要抓住重点和痛点,对症下药。只有明确各类教师工作内容的改革重点,才能有效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强度,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实现“减负”与“提质”的转换。

针对高学段教师,要注重减轻其教学工作强度,保证教师合理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和工作挤占教师假期;针对低学段老师,要注重减轻其非教学工作强度,杜绝非教学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留痕主义思维,减少各种无实际意义的督、评、填、考等工作,让教师留出更多时间关注学生、关注教学。

针对班主任教师,首先要严格明确其教学工作量,减少班主任的任教课时数,避免班主任兼任多科教学,缓解班主任教学工作压力;其次要完善“副班主任”制度,让副班主任真正成为减轻班主任应对各个教育主体工作压力的好帮手;最后要减轻班主任的非教学工作强度,避免大量的非教学工作由班主任承接。

针对乡村教师,要尽可能避免乡村行政事务向学校摊派,减少教师以牺牲教书育人为代价下乡扶贫的现象,同时,要将促进乡村教师教学开展的工作内容比重更多地向教师专业发展倾斜,增强对乡村教师的外部支持,为乡村教师树立信念和热情,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水平,打造富有责任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乡村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强度班主任内容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夸夸我的班主任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班主任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主要内容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