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研究
2024-03-01杨春朱岚武
杨春 朱岚武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凝练,是文学艺术中最为抽象和富有想象力的形式之一。而地方,则是诗歌创作中一个根深蒂固的主题,是诗人在其创作中深刻体验和表达的情感空间。刘年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既深刻地描绘了故土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又展示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畅想。刘年的诗歌内容丰富而深邃,正如他对故地与远方的探索一样,充满了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他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同时也为当代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
(一)故乡风物的描绘
1.山水景观。故乡山水是刘年创作中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深深烙印在他的文字之中。在他的笔下,故乡的山水并非仅仅是自然风光,更是一种心灵的栖息地。在《山路谣》中,他写道:“山路,是一条长长的泪痕。十多年过去了,弯弯曲曲的,还在。”通过这样的描写,刘年为故乡的山川赋予了柔和、悲伤的情感色彩,使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一种亲切又悲伤的情感。
刘年以诗歌为笔,绘制出故乡山水的细腻图景,描绘每一座山峦、每一条小溪,将其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将这片土地视为灵魂的根脉。这样的地方书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家园的一种深情致敬。他的很多诗歌中都充满了悲伤的感觉,通过对幸福时光的回忆,刘年在诗中呼唤着一种无法割舍的乡愁,使故乡的山水成为他心灵中永不凋零的精神家园。
刘年的山水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呈现,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传承。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故乡的山水变成了一种情感的符号,使这片土地在他的诗歌中得以永久保存,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读者心灵的慰藉之地。
2.风土人情。风土人情是刘年构建故乡形象的另一个关键元素。他通过对村庄、田园、市井的描绘,塑造出了许多具体而丰富的风土人情。在《农民》中,他描述了小村的宁静画面:“秧苗,烟叶,包谷,都是分行的。田埂上那行豇豆,最长。”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故乡的宁静和丰饶,也唤起了读者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在刘年的诗歌中,风土人情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环境和物象的描绘上,而是更注重表达人们的生活态度、情感和思考。他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渔夫、农民等,展现了故土人民的勤劳、淳朴和对生活的热爱。
3.历史传说。历史传说是刘年地方书写的又一亮点。《老司城记》中他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故乡的历史传说,为故土赋予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得这片土地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场所。历史传说在刘年的诗歌中不仅是一种叙述,更是一种对过去的敬仰和对先人智慧的传承。他通过这些传说,将读者带入一个承载着古老智慧和沧桑历史的时空,为故土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远方世界的探索
在刘年的诗歌中,除了对故土的深情描写,他還通过对远方世界的探索,呈现了一幅充满奇迹和令人向往的画卷。通过对旅行经历的描绘、对异乡文化的理解与接纳以及对远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在诗歌中构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1.旅行经历的描绘。刘年的诗歌中,地方书写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些远方的世界之中。在刘年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旅行经历的描绘。他热爱旅行,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在他的诗歌中,旅行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心灵的洗礼。他擅于捕捉旅行中的瞬间和细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到那些远方的世界之中。比如,在《在北京》一诗中,他写道:“我趴在天桥上。长安街,成了一条河流。轿车是鲫鱼,公交车是鳜鱼,电动车是虾米。”这里的“桥”“河流”“轿车”都是旅行中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同时,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旅行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景和体验异域文化,更是一种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发现。在旅行中,他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和烦恼,与自然和内心进行对话,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2.对异乡文化的理解与接纳。在刘年的诗歌中,他常常描绘自己在旅行中的经历,并深入了解和体验各地的文化。通过对异乡文化的描绘和理解,展现了他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接纳。他擅于从异乡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他通过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艺术形式等方面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异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刘年也注重对异乡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进行思考。他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和反思,探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这种思考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化自觉和多元视野,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思考角度。
3.对远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刘年的诗歌中,远方生活是他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他通过对远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探索的渴望。首先,刘年向往的是一种自由的生活。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在远方,他可以摆脱繁杂的事务和纷扰的人群,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其次,刘年追求的是一种独立的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在远方,他可以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实现自我超越和进步。最后,刘年向往的是一种探索的生活。他渴望通过旅行和探索,发现新的世界和人生意义。在远方,他可以欣赏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二、刘年诗歌中地方书写的特点
(一)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描绘
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而引人入胜。在他的诗歌中,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记忆的载体。
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具有独特的视角,他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将每一个地方都作为一次新的发现。他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例如,在他的诗歌《湘西》中,他将湘西描绘成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通过描绘湘西的山水、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传说,展现了一个别样的湘西形象。同时,刘年诗歌中的地方书写还具有细腻的描绘。他对地方的描绘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涉及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他的描绘细致入微,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每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小麦歌》一诗中,他不太聚焦视觉层面的差异比较,反而是将外在的地理差异转化成内在的诗意性互观,并通过独特的描写方式将对湘西的印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家乡独有的美景之中。
(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刘年的诗歌中,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诗人的深厚情感,这些情感可能是对故乡的眷恋、对远方的好奇、对历史的敬畏,或者是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描绘这些地方,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情感的厚重性。
刘年的诗歌往往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他通过描绘地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感受使得读者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共同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波动和冲击。另外,在传递情感时,往往采用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方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将情感融入诗歌的每一个角落。
(三)多样化的题材选择与呈现方式
刘年的诗歌在地方书写方面,展现出了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和呈现方式。他擅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描绘地方,通过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和呈现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方画卷。
其一,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刘年的诗歌在描绘地方时,擅于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挖掘。他既关注自然风光,如山水、草木、动物等,也关注人文历史,如风土人情、民俗传说、历史文化等。此外,他还关注社会现实,通过描绘地方的生活状态、社会现象等,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主题。
其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刘年的诗歌在呈现地方时,擅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他既采用传统的诗歌形式,如五言、七言、律诗等,也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如现代诗歌、散文诗等。此外,他还擅于运用比喻、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表达,将地方的特点和魅力呈现给读者。这种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四)对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刘年的诗歌在地方书写中,继承了传统诗歌的精髓。他注重传统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押韵、平仄等手法,营造出优美的诗歌意境。这种对传统诗歌的继承与发扬,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同时,他还积极吸收现代元素,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描绘现代城市、科技、文化等元素,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对现代元素的吸收与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三、刘年诗歌中地方书写的价值与影响
(一)对故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刘年的诗歌中,故乡是他情感的归宿和创作的源泉。他通过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故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同时也注重对故乡文化的传承。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故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传递给读者。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故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为故乡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刘年的诗歌在传承故乡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对其进行发展与创新。他擅于从现代的角度审视故乡文化,将其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和表达方式。
(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启示与引领
刘年的诗歌中,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他赞美故乡的山水、草木、动物等自然景观,同时也关注故乡人民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深沉的情感魅力和审美价值。同时,刘年的诗歌也倡导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通过描绘故乡人民的勤劳、善良、坚韧等品质,鼓励现代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对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推动与贡献
刘年的诗歌在题材和领域上具有广泛的拓展性,基于对故乡的深入描绘,将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融入诗歌创作中,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刘年在诗歌中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故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使得诗歌创作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魅力。
(四)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促进与推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刘年的诗歌通过独特的地方书写,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也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促进与推动。实际上,刘年的诗歌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方式独特,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这种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刘年诗歌中地方书写特点较为鲜明,在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喜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而这也使得刘年诗歌更加朴素、自然。
参考文献:
[1]陈祖君.海洋性、地方书写与新南方写作:论庞白的诗歌实践[J].南方文坛,2023,(03):113-117.
[2]低眉.刘年为什么要讨苦吃——读《世间所有的秘密》亂弹[J].三角洲, 2022,(08):175-178.
[3]谭雨欣.悲苦坚韧而又慈悲的行吟者——浅评刘年散文集《独坐菩萨岩》[J].青年文学家,2021,(17):133-135.
[4]吴静婷.童年创伤与灰色精神状态——浅析《流年物语》中刘年的性格特征[J].名作欣赏,2018,(14):28-29.
[5]刘年.这是什么地方,竟然如此荒凉——刘年读王单单[J].诗探索,2017,(07):93-95.
[6]李汉超.唱给黄河的独特赞歌——刘年《黄河颂》赏析[J].中学语文,2017,(32):7-8.
[7]蔡丽.大地的慈悲,赤子的性灵——有感于刘年和他的诗[J].新文学评论,2017,6(02):38-42.
[8]邵波.怒江·汉子·回忆——读刘年的《大怒江》[J].诗探索,2015,(07):166-169.
(作者简介:杨春,女 ,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朱岚武,男,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