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蜜可作新郎,荒漠何成花园

2024-03-01姜林静

书城 2024年3期
关键词:工蜂巴赫蜂群

蜜蜂家族中最知名的当属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德语中称为“westliche Honigbiene”。这种会把采集来的花蜜酿成蜜糖、会分泌蜂蜡筑巢的小家伙,博来古今诗人无数溢美之言。几千只西方蜜蜂构筑起的小小共和国,就是一个乌托邦世界的缩影。

蜂蜜给予甜美与养分,蜂蜡带来光明与温暖。在两希传统中,我们都能看到用“流着奶与蜜”来描述幸福与丰盈之地。奥维德笔下的黄金时代,以色列人向往的迦南美地,都是翻腾着奶、流淌着蜜的肥沃仙境。不过基督教传统中的“奶与蜜”并不仅限于表示物质上的丰饶。大卫在《诗篇》中就多次称神的“道”比蜜还要甘甜。由此再看大卫在《雅歌》中对爱人的赞美:“我新妇,你的嘴唇滴蜜,好像蜂房滴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你衣服的香气如黎巴嫩的香气。”

真理之“道”宛若圣洁的蜂蜜,不僅让口腹得饱足,也能治愈内心的伤痛。因此不少能言善辩的教父和牧者都被比作蜜蜂,例如米兰大主教圣安布罗修斯(Sanctus Ambrosius),又或明谷的圣伯尔纳(St. Bernard de Clairvaux)。根据十三世纪妇孺皆知的圣人故事集《金色传奇》(Legenda aurea)记载,曾有蜂群飞到尚在襁褓中的小安布罗修斯的脸上,将蜜涂抹进他的嘴里。在天主教传统中,上述两位圣徒都是养蜂人和制蜡匠的主保。

事实上,古希腊也不乏类似的传说。抒情诗人品达、哲学家柏拉图、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都曾在婴孩时经历过蜜蜂的“圣膏”:蜂蜜宛若从天泻下的圣灵,注入这些圣贤的口中。

不过,爱人唇舌下的私情密语,显然并非一味的甘甜,终归不时掺杂着嫉妒、猜疑、恐惧甚至中伤。凡人之爱如同玫瑰,也像蜜蜂,既鲜艳、甜美,又多刺、蜇人。丘比特的金箭射中人心的瞬间,即意味着幸福与疼痛的同时降临。在老卡纳赫(Lucas Cranach der Ältere)的油画《维纳斯与偷蜜的丘比特》(Venus mit Amor als Honigdieb)中,调皮的小爱神拿着盗来的土蜂窝,一脸无辜地摸着被蜜蜂蜇痛的脑袋,而他的母亲维纳斯则望向观画者,她的眼神似乎在质问我们,渴望蜂蜜(爱情)的甜美而去偷盗,反倒尝到疼痛的滋味,这真的是一种罪过吗?爱与痛,不正是难解难分的吗?

蜜蜂(die Biene)在德语中是阴性名词,这显然也与雌性蜜蜂在蜂群中的主导地位有关。一个蜂群可由少至数千,多至数万只蜜蜂组成。蜂群中唯有一只能正常产卵的雌蜂,这就是蜂后(Königin),她是整个蜂群的母亲。在一些古代文明中,蜂后是“原初之母”“丰收女神”的象征。她的寿命比一般蜜蜂要长很多,可达四到五年,但这众星捧月的一生可绝不轻省。她每天产近两千个卵,其中受精卵会发育成雌性的工蜂(Arbeiterin),而孤雌生殖的未受精卵则会发育成雄蜂(Drohn)。工蜂承担起蜂群中除生殖以外的所有职责—保育、筑巢、清洁、采蜜。而雄蜂则彻底相反,他们只负责与蜂后交配,甚至没有独立进食的能力,需要靠“姐妹们”来喂养。他们的结局也甚是凄惨,到了花粉和花蜜短缺的秋冬,大部分雄蜂会饿死,或直接被工蜂赶出蜂巢。整个蜂群在一段时间内会成为只由雌性蜜蜂主导的“修女院”。

工蜂也的确是理想修女的化身。她们不被异性吸引,唯独钟爱花蜜。她们之间没有嫉妒和仇恨,只有协同合作。虽然每只工蜂是柔弱的,但她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限,就能用秩序和规律构筑强大的家园。天主教传统中常用蜂箱影射圣母玛利亚,纯洁无染的工蜂(圣女们)在那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归属。例如在德国文艺复兴巨匠马蒂阿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充满各种隐喻细节的《施图帕赫圣母像》(Stuppacher Madonna)中,我们就能在圣婴的左侧看到这奇妙的象征,而且地上的蜂箱恰好与天际代表和解与宽恕的彩虹相连。

或许正由于戴在蜜蜂头上的理想主义光环过于耀眼,几乎一切美德皆可适用,因此古典主义之后的一些作家也开始反抗这一根深蒂固的正面形象。例如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吕克特(Friedrich Rückert)就从男性群体视角出发,将让人悲喜交至的女性恋人比作蜜蜂:

仿佛蜜蜂

你那样飞翔,

和颜悦色地

吮吸花露,

哦,从所有

花冠啜出露汁,

旋即飞走!

仿佛蜜蜂

你那样享用,

千娇百媚地

愿意付出

独属的甘蜜,

我们以为,

你没有蜇针。

你曾经是

我们的蜜蜂,

脉脉温情

克俭克勤,

可你的毒液

荆棘般的蜇针

如今方才显现。

仿佛蜜蜂

你那样飞翔,

心虔志诚地

欺骗对方,

你带走浓蜜,

在我们心坎上

留下痛苦伤痕。

仿佛蜜蜂

切勿不安,

和颜悦色

我的歌唱!

从痛苦中

啜吸乐欲

在蜂鸣声中。

(姜林静译)

曾经的恋人仿佛辛勤采蜜的蜜蜂,她“和颜悦色”“千娇百媚”“脉脉温情”“克俭克勤”。于是男性放松了警惕,全然没有料想到她藏有毒刺。她大快朵颐后便无情离去,带走浓蜜,留下伤痕。前四段完全将男性作为受害者,女性则成了伪善、自私的蜜蜂,这样的比喻今日读来不免让人悻悻。尤其是最后一段,诗人竟还恬不知耻地让已经离去的爱人不要自责,因为自己已从痛楚的爱情中收获了感官的“乐欲”。末尾一行“在蜂鸣声中”,是对爱情所带来的激情与痛苦的总结。蜂鸣同时携带着生命与死亡的信号。它是蜜蜂每秒充满活力地振动近三百次翅膀所发出的声音。但我们听到这嗡嗡声时总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恐惧。

擅长描绘梦境的达利(Salvador Dali)也捕捉过蜂鸣引起的灵魂出窍般的刹那:蜜蜂甚至都还未叮到石榴,只是环绕飞行,蜂鸣声就让鲜红的石榴中跃出金鱼,金鱼旋即吐出和蜜蜂颜色非常接近的老虎,老虎扑向熟睡中的女人,仿佛下一秒蜇针般的来福枪就要刺向女人的喉咙。一瞬间可以拆解为千万个瞬间,酣眠中奔涌出突变,触发此番异象的扳机就是小小的蜜蜂。

到了世纪末,尤其是命运多舛的二十世纪,蜜蜂被赋予的美德制高点更是被彻底质疑。如此逻辑缜密的构成,如此严谨细致的分工,如此充满目的性的高效工作,每个工蜂都如此勤俭本分,任劳任怨,整个蜂群仿佛极度精确的现代世界的缩影,然而,这一切究竟有何意义?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Hugo von Hofmannsthal)在作于一八九四年的《外部生活叙事曲》(Ballade des äußeren Lebens)中,用轮替韵脚的三行体描绘了世间万物在生长与死亡、成熟与败坏之间循环往复的图景。关于存在本质的叩问狂轰滥炸般泻下:这个世界为何堆积着纷繁又“绝不雷同”的尘世之物?各不相同的人重复相同的生命轨迹,究竟有何意义?而对于“伟大并永远孤独”的思考者,这琐碎的“外部生活”有什么价值?诗人不断在“实”与“空”之间徘徊。

然而诗歌却没有走向彻底的消极,诗人在结尾用一个奇妙的“蜂蜜”隐喻引入一丝微光:

然而那说“日暮”者已道出许多,

一个词,深意与悲哀从中淌出

犹如沉重的蜂蜜从空洞的蜂巢中溢出。

六边形的蜂巢互相嵌套、不断叠加,恰好是循环往复的“外部世界”的缩影,“空洞的蜂巢”就象征着虚无的人生。拘囿在狭室中的蜜蜂好似终日忙碌于尘世的凡人,在所有欲望都停歇的“日暮”时分,余下的唯有疲惫。然而,意识到落日西沉的思想者,敢于用“词”去言说“日暮”的诗人,却可以用内在的渺然去超越外部的虚无。一些晦暗的诗“词”中,流淌出向死而生的“深意与悲哀”,“犹如沉重的蜂蜜从空洞的蜂巢中溢出”。无从解释,但意义终究被寻到,恩泽终究击败痛苦。

半个世纪之后,奥地利女诗人英格褒·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在《主题与变奏》(Thema und Variation)一诗中,彻底取消了蜜蜂与蜂蜜的积极指向,让出走的蜜蜂成为死亡的使者:

这个夏天,没有蜂蜜。

蜂后们领蜂群出走,

草莓园圃一日间蔫枯,

采浆果的人早已归家。

一束光承载着全部的甜

入眠。是谁在时辰到来前睡去?

蜂蜜和浆果?他没有痛苦,

一切都归于他。他一无所缺。

一无所缺,只除却少许,

栖身或直立的一席之地。

洞穴与阴影迫使他屈身,

因为没有一国接纳他。

即使在山林里也无安宁

—一个游击队员,世界将他

交给了月亮,那已死的卫星。

他没有痛苦,一切归于他,

有什么并不归于他?甲虫的

步兵队在他手中交战,烈火

在他脸上留下累累伤痕,清泉

宛若奇美拉一般现身眼前,

可她并不在。

蜂蜜和浆果?

假如他嗅出这气味,早就紧紧跟随了!

梦游者在酣睡中行走,

是谁在时辰到来前睡去?

是亘古时出生的那一个,

却必须早早进入黑暗。

一束光承载着全部的甜

掠过他身边。

他朝带来干旱的矮树丛

喷射诅咒,他怒吼

他的声音被俯听:

采浆果的人早已归家!

当根须隆起

嘶嘶作响滑动尾随,

树的蛇皮是最后的防备。

草莓园圃一日间蔫枯。

下面村庄的庭院里竖着空桶,

像准备被敲的鼓。

于是烈日猛击出

死亡的回旋。

窗户都合上了

蜂后们带领蜂群出走,

没人阻止它们飞离。

荒野接纳它们。

长在蕨类中的空心树

接纳了第一個自由国度。

荆棘刺向最后一个人

不感到痛。

这个夏天,没有蜂蜜。

(姜林静译)

诗歌描绘了一个郁热的夏日,干旱让“草莓园圃一日间蔫枯”,“蜂后们领蜂群出走”,蜜桶在枯竭中龟裂,烈日敲击出“死亡的回旋”。诗歌标题《主题与变奏》似乎与策兰的《死亡赋格》(Todesfuge)相呼应。全诗围绕“这个夏天,没有蜂蜜”这一主题进行变奏。死亡不再只属于深秋与寒冬,而是从盛夏就已开启。

最终,诗人重复首句主题结束全诗。主题没有像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那样转变为凯旋,也没有像贝多芬的《迪亚贝利主题变奏》那样升华为圣洁,而是终结在死的句点上。死亡已经完成。不再有新生,不再有轮回,也没有彼岸。

巴赫曼并非犹太人,她的视角不同于作为大屠杀亲历者和幸存者的策兰。从霍夫曼斯塔到巴赫曼的这半个世纪,恰好也是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欧洲知识分子经历了从在“日暮”中寻找新的意义到在“暗夜”中拆解一切意义的转变。她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痛苦解体的奥地利,她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恐怖杀戮,又被抛掷在战后失却意义的无望世界。在感情上,巴赫曼也经历了被抛弃、背叛和折磨。在这个彻底祛魅的后现代世界,一切都变成相对的,无论是真理、意义,还是爱情。她的世界仿佛“蜂后们带领蜜蜂出走”后死寂的村庄。这不是霍夫曼斯塔笔下那个“向死而生”的世界,而是一个“已死的卫星”。霍夫曼斯塔在《外部生活叙事曲》中告诉读者,在一个旧逻辑崩塌的世界,即使像蜜蜂那样勤勤恳恳、孜孜以求,也根本无法掌控秩序。尽管如此,他却并未否定生命之“意义”本身(蜂蜜),他依旧认定意义会从晦暗中涌出。巴赫曼同样回归到中世纪“死之舞”的形式,但她却彻底否认了生命意义的存在。“蜂蜜和浆果?假如他嗅出这气味,早就紧紧跟随了!”二十七岁的巴赫曼,她生命的夏日里没有雨水,没有浆果,没有蜂蜜,没有生命。

《外部生活叙事曲》(1894)描绘的是消殒前的无望,《死亡赋格》(1945)展现的是让人喘不过气的死亡过程,而《主题与变奏》(1953)呈示的是已死的最终状态。三首诗都借用了音乐的曲式,霍夫曼斯塔用的是回旋,复沓交替,策兰用的是赋格,主题的对位、叠加与追逐,而巴赫曼则是通过变奏将“死寂”无限拉长。烈日击打的鼓点,是死亡的回音。霍夫曼斯塔用“诗”与“乐”的生命力来超越死亡(正如其墓志铭所书:“我的命运一定超越此生纤弱的火苗,抑或狭长的竖琴。”),“沉重的蜂蜜”溢出“空洞的蜂巢”就意味着超越虚无。然而对巴赫曼来说,“诗”与“乐”都不再具备这种力量。正如她在另一首名为《言说黑暗》(Dunkles zu sagen)的诗中更清晰展现的。诗歌开篇是“与俄耳甫斯一样,我在生命的琴弦上演奏死亡”,末尾则变成“然而与俄耳甫斯一样,我在死亡那端理解生命”。巴赫曼利用发音相同的“琴弦”(Saite)与“端”(Seite)两个词,构成了巨大的张力。肉体虽然还苟存气息,但灵魂早已逝去,歌声只能从死的彼岸唱出。诗歌的琴弦就是分隔生死的冥河,诗人在琴弦上不断弹出各种变奏,像《主题与变奏》一样宣告蜂蜜出走、春不复来。

当然,《主题与变奏》一诗也可在近年来关于环保的热议中被重新解读。蜜蜂对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可以说是地球健康的一项天然指标。近年来,蜜蜂的生存的确面临许多人类带来的威胁,例如全球变暖导致的各种极端气候,杀虫剂的过度使用,以及物种迁移导致的瓦螨(varroa mite)寄生爆发等。巴赫曼那句“这个夏天,没有蜂蜜”已不单纯是隐喻,而是在多地成为令人心碎的现实。为了应对蜜蜂的大量消亡,“城市养蜂”开始在一些大城市流行起来。人们在城市空间中寻找合适安置蜂箱的地方。例如,曼哈顿中城的豪华酒店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Waldorf Astoria New York)就在绿化屋顶上养了成千上万只蜜蜂,为酒店的客人提供最新鲜的蜂蜜。

虽然蜜蜂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事实上这些美丽又复杂的生物早在智人(homo sapiens)出现前很久就已生活在地球上了。它们像是时间的容器,将来自远古的气息、指向未来的神谕传递给现在的我们。它们是一种灵薄,穿梭于生与死之间,既是结局,也是开端。无论人类如何理解它们,神圣的蜜蜂都依旧继续工作、休憩、建造、存在。

猜你喜欢

工蜂巴赫蜂群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勤劳的工蜂
巴赫
“蜂群”席卷天下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蜂群夏季高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