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皮手术联合瘢痕整形对烧伤后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

2024-02-29刘贵春高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皮片异体真皮

刘贵春 高翔

烧伤可能会出现感染、低血容量休克等系统并发症, 还会对伤者的呼吸道换气功能造成损伤, 甚至会对伤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2]。即便是一些小面积的灼伤,依旧存在感染的风险, 尤其是脸部、手部, 会影响伤者的外貌。烧伤容易引发周边血管收缩, 导致外周低灌流, 烧伤区域的防御系统会受到严重影响, 容易导致细菌入侵[3]。深度烧伤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深度烧伤损伤部位较深, 患者皮肤为水疱状, 且可见清亮、粘稠液体, 疼痛感觉较强[4]。患者烧伤部位愈合较为缓慢, 且会出现萎缩、变形, 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影响患者的烧伤部位功能、美观[5]。病理性瘢痕在烧伤创面可导致增生性瘢痕和(或)挛缩。据报道,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病率在8%~67%。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患病率为8%。关于烧伤瘢痕挛缩患病率的数据有限;出院时报告的患病率在38%~54%,并随着烧伤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5%~20%的烧伤患者在烧伤后接受了长达10 年的重建手术[6]。急性烧伤护理的改进使患者能够在Ⅰ度致命的大面积烧伤中存活下来。现在, 高达70%的患者在烧伤后会出现增生性瘢痕[7]。当前, 医护人员救治烧伤侧重于烧伤创面愈合、烧伤部位锻炼等, 未能考虑患者美观要求[8]。美容修复指的是基于美容学理论, 借助美容外科技术修复烧伤部位, 直到烧伤部位恢复到原状。传统整形修复多选择自体中厚片移植, 应用效果一般[9]。在美容修复技术不断发展的当前, 烧伤创面修复、整形美容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逐步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作为一种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 其具有无菌、去表皮、无毒且无刺激性优势[10]。本文主要研讨植皮手术联合瘢痕整形对烧伤后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 选取2013 年1 月~2023 年1 月本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0 例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 年1 月~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深度烧伤后整形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每组40 例。研究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为20 例;年龄8~60 岁, 平均年龄(40.15±10.72)岁;平均烧伤面积(70.26±15.11)%;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深Ⅱ度28 例,深Ⅲ度12 例;手术部位分别为头面部17 例, 四肢22 例, 其他部位1 例。参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为21、19 例;年龄9~61 岁, 平均年龄(41.18±10.73)岁;平均烧伤面积(70.25±15.10)%;TBSA:深Ⅱ度24 例,深Ⅲ度16 例;手术部位分别为头面部19 例, 四肢15 例,其他部位6 例。研究组与参照组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可比。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 均自愿参加。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深度烧伤后患者, 且均存在烧伤部位瘢痕畸形;②患者均满足烧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②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③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④患者合并代谢疾病。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 常规消毒患处, 铺巾, 待手术。

参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植皮手术治疗。结合患处的大小、形状, 从四肢部位、躯干部位选择自体中厚皮片,厚度为0.6 mm, 将自体厚皮片覆盖在患处, 选择3-0 丝线缝合, 固定边缘部位, 夹板或石膏固定关节部位。手术流程:①评估和准备:医生需要评估患者受损区域和供皮区域, 以确定最适合进行移植的皮肤部位。手术前, 患者需要剃掉头发和清洁受影响区域。②麻醉: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手术部位, 医生可能会使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全身麻醉。③开皮和取皮:在供皮区域, 医生会使用无菌手术刀或激光刀割开皮肤。皮肤被分成小块, 并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④移植:将取下的皮肤组织移植到受影响的区域。这可能涉及将皮肤片铺在受损区域上, 然后用缝合线将其固定在一起。在缝合过程中, 医生可能会使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线。

研究组患者采用植皮手术联合瘢痕整形治疗。结合患处情况, 选择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中薄皮片, 于烧伤后1~5 d,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 切痂、削痂处理创面, 选择自体四肢及躯干部位薄片, 厚度为0.1 mm, 切开瘢痕后, 松弛瘢痕痉挛, 恢复瘢痕至正常结构, 避免暴露骨骼、肌腱、神经及血管。止血处理且清洁伤口后, 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轻轻向下拉真皮乳头层, 呈网状后植入伤口上方, 取5-0 可吸收缝线, 固定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边缘。植入自体薄皮片后, 立即移植大张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中薄皮片, 将其缝合在创面上, 并使用石膏固定, 3 d 后实施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身刃厚皮片移植术。完全覆盖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 选择1-0丝线将其固定, 覆盖抗菌敷料, 打包加压包扎。夹板或石膏固定关节部位, 使用外用阿米卡星湿敷创面,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植皮部位。

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输液治疗、止血治疗及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皮片成活率, 观察时间为治疗3 个月后。②比较两组患者瘢痕情况, 评估量表为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 量 表 内 容 包 括 瘢 痕 色 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 分值为0~3 分, 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瘢痕情况越差[11]。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程度及瘢痕典型案例发生情况, 术后瘢痕增生程度:患者瘢痕厚度≥0.5 cm、硬度≥+++、瘙痒感明显、痛感明显则为重度;患者瘢痕厚度0.2~0.5 cm、硬度≥++、瘙痒感、痛感存在则为中度;患者瘢痕厚度≤0.2 cm、瘙痒感、痛感轻微则为轻度。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量表为本院自制, 术后6 个月实施调查, 总分值为100 分, 非常满意为90~100 分, 满意为70~89 分, 不满意为≤69 分,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及皮片成活率比较 二次手术率比较, 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皮片成活率比较, 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及皮片成活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瘢痕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瘢痕情况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瘢痕情况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 aP<0.05;与参照组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厚度 t P 色泽 t P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40 2.75±0.12 1.98±0.11ab 29.916 0.000 2.77±0.19 1.11±0.08ab 50.926 0.000参照组 40 2.76±0.14 2.59±0.12a 5.831 0.000 2.75±0.18 1.85±0.12a 26.312 0.000 t 0.343 23.699 0.483 32.451 P 0.733 0.000 0.630 0.000组别 例数 血管分布 t P 柔软度 t P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40 2.86±0.16 1.12±0.28ab 34.124 0.000 2.69±0.17 1.34±0.32ab 23.563 0.000参照组 40 2.88±0.17 1.39±0.12a 45.287 0.000 2.68±0.16 1.65±0.12a 32.571 0.000 t 0.542 5.606 0.271 5.737 P 0.589 0.000 0.787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程度及瘢痕典型案例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瘢痕增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瘢痕典型案例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程度及瘢痕典型案例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满意度比较 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烧伤是临床常见的伤病, 主要是由于外部热源引起的皮肤及深部组织温度升高, 导致细胞死亡、蛋白质凝固或出现焦化现象[12]。烧伤是因由电力、高温、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引起的机体皮肤的组织损伤, 通常组织皮肤烧伤程度可分为四度, 其与温度作用时间及温度高低的不同直接相关[13]。烧伤后皮肤、皮下组织及皮肤黏膜损伤, 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还会使皮肤发生瘢痕畸形、感染等情况,影响患者皮肤美观度及心理健康水平[14]。

根据烧伤的总面积和深度将烧伤程度分为四度(烧伤总面积的计算不包含Ⅰ度烧伤):①轻度烧伤:是Ⅱ度烧伤面积≤9%。②中度烧伤:是Ⅱ度烧伤面积在10%~30%或Ⅲ度烧伤面积<10%。③重度烧伤:是Ⅱ度烧伤面积在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或Ⅲ度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伴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存在较重复合伤。④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 或Ⅲ度烧伤面积>20%, 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烧伤患者中约85%的患者可以在门诊进行治疗[15]。门诊烧伤治疗的标准:①烧伤面积<10%的Ⅰ度、浅Ⅱ度烧伤。②烧伤面积<5%的中度、深Ⅱ度烧伤。③烧伤面积<1%且没有出现吸入性烧伤的Ⅲ度烧伤患者。而对于更大面积烧伤患者, 或手足、面部、会阴部等深度烧伤, 需要进行住院治疗[16]。

外科中烧伤整形为重要分支, 深度烧伤后愈合速度较为缓慢, 其瘢痕面积较大。出现瘢痕增生会导致患者皮肤痉挛、瘢痕变形等, 对患者的局部美观、局部功能带来影响, 增加患者的生活负担。瘢痕整形能够恢复皮肤外观、皮肤功能, 可抑制瘢痕增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二次手术仅1 例, 皮片成活率对比, 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 烧伤后瘢痕的修复中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皮片成活率较高, 可减少二次手术情况, 考虑为瘢痕整形会受到瘢痕整形部位、受伤程度、面积大小、技术的影响, 在皮片成活率上差异较大,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应用优势显著, 可修复烧伤后瘢痕, 能够实现烧伤后瘢痕成片成活率提升。既往临床治疗瘢痕植皮多选择自体厚皮片移植治疗方案, 主要是因为自体厚皮片血运较好, 可很好地修复创面。但在实施植皮手术期间会受到供区切取深度、供区愈合时间、功能、美观等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患者修复部位出现瘢痕畸形[17]。国外学者深入研讨了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随着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移植提出, 为烧伤后瘢痕整形治疗提供全新的方向[18]。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移植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19]。学者研究证实, 烧伤后整形患者选择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移植,可加速创面生长, 提升烧伤部位外伤预防能力, 加速烧伤部位愈合, 增加烧伤部位的抗菌度, 作用显著[20]。

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二次手术率比较, 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成片成活率比较, 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瘢痕组织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瘢痕组织指标分值比较, 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瘢痕增生程度比较,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术后6 个月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 瘢痕增生整形中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移植外观效果较好, 可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自体中薄片较为轻薄,移植后皮肤弹性较足, 且比较光滑, 并无瘢痕增生。与此同时, 自体中薄片不会受到供区新瘢痕的影响, 对供区损伤较小, 可确保治疗后的美观度。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中薄片移植治疗患者期间, 需注意自体中薄片所切取厚度、自体中薄片所切取位置, 建议选择躯干大张皮片, 取皮厚度为0.1~0.2 mm, 使用气动或电动取皮刀可确保皮片厚度均匀[21]。且在手术期间, 针对需暴露的大面积神经、肌腱、大血管表面, 建议选择复合片进行移植处理。该术式是在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早期实施的治疗方式, 是对患者烧伤后四肢关节、面颈部等位置的瘢痕畸形实施的早期(创面愈合后1~3 个月)手术方法, 以降低创面恢复期间给患者带来的功能及外观的不良影响, 减少感染率, 提高患者烧伤部位皮肤恢复效果, 降低烧伤引起的创伤[22]。瘢痕畸形修复手术在临床应用较广, 可依据烧伤患者的烧伤位置、伤口实际情况及自身皮肤组织恢复状况,择优选取瘢痕修复方式。

综上所述, 深度烧伤后整形患者选择植皮手术联合瘢痕整形治疗方案, 美容效果好, 价值显著, 可推广。

猜你喜欢

皮片异体真皮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急诊使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指(趾)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