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记忆中的成都春熙路(二)

2024-02-28普言

文史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英语

普言

摘 要:成都春熙路北段东侧的银行群落,基督教青年會与大华电影院等于我印象深刻。那时上映的一些电影润物耕心,对幼时的我影响很大。其时国弱民穷,一代球王李惠堂便成了民众的寄托所在。

关键词:“彪”英语;电影院;李惠堂

下面是对成都春熙路北段东侧及其附近的一些回忆,从总府街东头说起。靠近正科甲巷第一家是一小百货店,柜台上方挂着各种小玩具,其中有一只古铜色橡皮小象,形态逼真,一按还出叫声,应是舶来品,我非常喜欢。我问母亲要钱,母亲却不同意;苦苦哀求多次终于同意,但小象已售出,成了终身的遗憾。紧挨着的是朵颐餐厅和茶铺,再过来是一片长长的空地。据说原来是馥记大药房的用地,后来成了杂耍场所。我在此看过猴戏,猴子翻跟斗很灵巧,然后是端着锣要钱。但它从不站在小人面前,聪明透顶。据说在此处还有人演过“飞车走壁”,吹得神乎其神,但我从未见过。

具体在春熙北段东侧,第一家应是老花纱布公司,第二家为五金电器店,第三家为刊刻社,里面的玻璃柜里摆着各色各样的印石,石材大多是寿山石,也有高档的田黄石之类。看过工人的雕刻,当时没什么感觉。再过去就是一长排的银行营业厅,占地足有二三十米长。然而,是“中中交农”哪一家就搞不清楚了。印象较深的是一个头戴米黄色船形帽、身着卡克式军装的美国兵和一位穿西装的银行职员在那里“彪”英语,旁边有一部摩托车,围了一小堆人。那时抗战结束不久,强调中美友好,见到美国人要比大姆指,说“密司脱,顶好”。

靠近锦华馆的一间店铺是一书店,后来好像卖过玻璃器皿,时间记不清了。

在锦华馆和大华电影院之间有一店铺,也搞过多种经营,包括卖花和水果,但都不成气候。电影院门口是一条几米宽的过道,走完过道右边是大华电影院,左边是青年会篮球场,里面是基督教女青年会。查资料知晓基督教青年会是1910年在此建立,而1921年改建为女青年会,为西式尖顶哥特式建筑,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我当时从未进去过。但是,大华电影院和篮球场却是我去得较多的地方,主要是我有一个三不知道的“姐姐”: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不知道,干什么工作不知道。总之母亲喜欢她,她喜欢我。她穿着入时,性格外向,想当“交际花”,但又差一点。她每次到我家来,总要带我去看电影(在星期天和寒暑假)。她进大华、智育、蜀一电影院,只要报个名字就进去了。

那时,我看的中外电影还真不少,包括美国的《出水芙蓉》,但记得的只有荷花,剧情一点不记得。不过印象深的也有一些,如在大华电影院看的美国电影《人猿泰山》和《原子飞金刚》,在智育电影院看的《天字第一号》,在蜀一电影院看的《国魂》。《人猿泰山》是我最喜欢的。泰山的英俊和野性,珍妮的美丽和温柔,小泰山的天真和可爱,深得我心。此外还有黑猩猩和象大队,泰山一吼就都来帮助泰山……颇令人感动。而《原子飞金刚》,相当于现在的科幻片,很像擎天柱,一穿上那件衣服就可以飞起来,去杀富济贫。《天字第一号》描写民国女特工在抗日战争中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屡建战功。而《国魂》描写文天祥为保南宋奋斗一生,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这些电影润物耕心,对幼时的我影响很大。

大华电影院斜对着的是青年会篮球场。那时篮球场在老成都属凤毛麟角,很时髦。哥哥上初中,寒暑假爱去看打球,我是哥哥的“跟屁虫”,也去过多次。印象中用语都是英语和中英混合语,如三秒叫“拾雷”,争球叫“抢波”,走路叫“沃克”,回场叫“巴克”,长传叫“朗”等等。而输赢以“打”记,一打十二分,如“今天不赢你们半打球,算我们输”。

当时还有个奇怪现象是打的是篮球,谈的却是足球,特别是谈球王李惠堂。他的足法特好,技艺超群,率队打败了亚洲所有球队和英国球队,并参加了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1936年)以及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1948年)。李惠堂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打进1860个球,1976年被西德《环球足球》杂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与贝利等并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弱民穷,李惠堂便似乎成了“民族英雄”。这是当时的民众寄托。

猜你喜欢

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英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悠闲英语(86)感恩与忘恩
英语大show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