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飞与阆中

2024-02-28蒲林德

文史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阆中蜀汉蜀道

蒲林德

摘 要:三国时期的阆中,在蜀汉国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阆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所拥有的古蜀道)使它成为拱卫蜀汉政权的战略要地。蜀汉大将张飞于此的七年镇守,留下了“虎臣良牧”之誉及忠勇忠义的文化传承,丰富了阆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旅游资源。

关键词:三国时期;阆中蜀道;地理位置;捍卫蜀汉;虎臣良牧

三国的历史并不长,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诸方面都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的传奇故事。而在蜀汉国的历史中,阆中包括所在的古蜀道,以及镇守者张飞的忠勇忠义,在三国史上留下了惊艳一笔。

一、刘备为什么派张飞驻守阆中?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1]

其时(公元219年)在刘备看来,汉中固然重要,但阆中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所以他不急于安排张飞的外放。

在蜀汉政权中,张飞是仅次于诸葛亮、关羽的重要人物。此前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夺下荆州四郡(公元208年),终于有了立足之地,即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2]

后来刘备入益州,不久与刘璋反目。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沿蜀道入蜀增援刘备,在江州遇上刘璋大将严颜,张飞生擒之。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被张飞引为上宾。大军继续进占诸郡县,于次年(公元214年)五月推进至成都,与刘备会合。刘备夺取益州后,成为蜀主,赐张飞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缎千匹。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击败张鲁后,曹营名将张郃率军进入益州东北部。此地虽属益州,但向来为张鲁的领地。张郃欲把巴西郡居民迁徙到汉中。他进兵至宕渠、蒙头、荡石等县,强迁百姓。刘备即令张飞为巴西太守,驻扎阆中,进攻张郃。

刘备之所以令他最信任的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是因为阆中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可以说是决定蜀汉生死的一处战略要地。

当时的益州,有四个地方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一是成都,为益州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剑阁—葭萌(今昭化),雄关之处,易守难攻,护卫成都;三是汉中,北方咽喉,拱卫四川的前哨;四是江州(今重庆),东接三峡,西有江水、涪水可通整个四川盆地,向北则连接剑阁,再往东北就是汉中。而阆中,就居于这四处要地的中心地带,属于四区域的节点,四路都可以兼顾。刘备派张飞镇守阆中,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连接益州这四个重要地方的交通就是蜀道。

“蜀道”原本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古代从四面八方走出四川盆地或者进入四川盆地的交通道路;就狭义而言,主要是指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而阆中,自古就是由秦入蜀的交通要道,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多条蜀道在此交汇,成就了阆中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翻越大巴山的蜀道主要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其中的金牛道、米仓道都与阆中有关系。刘备之所以派他最信任也最有战斗力的张飞驻守阆中,就是因为阆中是蜀道上的重要节点。

《华阳国志》在《巴志·巴西郡》中描述了阆中在稳定四川局势上的战略意义:

东接巴郡,南接广汉,西接梓潼,北接汉中、西城。土地山原多平,有牛马桑蚕。其人自先汉以来,傀伟俶傥,冠冕三巴。……故曰“巴有将,蜀有相”也。[3]

宋代的《太平御览·地形志》甚至说:“阆中居蜀汉之半,当东道冲。”

《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与(康熙)《四川总志》均对阆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所描述,《四川总志》在“舆地·形胜·保宁府”中这样说: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井络坤垠界山为门。郡在梁洋梓益之冲。益昌于蜀最有都会,控蜀之吭四集之国,梁山之险蜀所恃以为外户。群山硗角,梁益之冲。境环江山,保宁邑为蜀北门,水成巴字,左带嘉陵,前朝白卫。江山之胜,两川咽喉,蜀道之险尽于此。

《四川总志》在“驿传”中还记载了清初四川北路的驿道路线:自成都府锦官驿—新都—广汉驿—北由潼川州之古店军站—五城驿—建宁军站—皇华驿—秋林军站—云溪驿—保宁府境富村军站—柳边驿—龙(隆)山军站—锦屏水马驿。这中间的龙(隆)山军站、锦屏水马驿,就在如今的阆中柏桠镇境,阆中古城嘉陵江对岸的锦屏山脚。

二、张飞在阆中大败魏将张郃

阆中有个瓦口关,距阆中古城东北30余里,在原云台乡境内的双山垭与土城之间。

传说三国时张飞曾在此大败魏国大将张郃。《三国志·张飞传》记载:

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新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軍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4]

此事在《三国志》的《先主传》《张郃传》和《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中均有记载,综合而言,其经过大致是这样:

张飞驻守阆中,被曹操看成是一颗眼中钉,想要拔掉它,就派大将张郃领兵前来攻打,要通过蜀道把阆中人掳到汉中去。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双方在阆中的瓦口关蜀道相遇,大战50多天,张郃胆怯,紧守瓦口隘不出。张飞攻又攻不上去,退又不敢退,心里毛焦火辣,便打了个主意,天天与部将雷铜坐在山下下棋。

有一天,他们一边下棋还一边喝酒,不觉渐渐有了醉意。雷铜看在眼里,举起棋子连续进攻。张飞看出对方心意,乘机装醉,趁雷铜大意轻敌,连赢数盘。张飞从中想出了把对方引出来的办法。第二天,他一面找熟悉山路的百姓引路,让一支精兵抄小路从背后去偷袭军营,自己则在山前饮酒装醉,引诱张郃。张郃果然中计,打开关门与张飞交战,被张飞两面夹攻,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张飞于是保住了阆中。

正是因为看到汉中对蜀汉政权的威胁,所以,刘备宁肯把半个荆州让给东吴,也誓必要拿下汉中。汉中之争从此开始。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举全国之力征讨汉中;拿下汉中后,即派魏延镇守汉中。

汉中西南方向的阆中,其战略地位更显而易见,可守可攻:守可支援汉中拱卫王都,震慑江东;攻可以对曹魏的陇右地区,造成很大的压力,或者骚扰武都、阴平。阆中在军事上的作用,正应了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安排布局。不仅如此,阆中当时的经济、文化水平也非常发达,可以说是蜀汉第二个大都会。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地区,刘备当然要派自己信得过又能镇得住场面的张飞去驻守了。

彼时蜀汉的战略防御,是以魏延作为第一线挡住敌人,阆中的张飞作为机动部队以强力支援。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各大军区一样,边境都是边防部队驻守,真正的主力则在第二线。

三、张飞是阆中的“虎臣良牧”

其实,张飞驻守阆中,不仅担当起镇守蜀汉北大门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改善巴西郡民生的重任。当时的巴西,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賨人),由于连年混战,加之各种灾害频繁,当时的阆中百姓,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飞驻守阆中伊始,就把刘备得益州后赏赐的500斤黄金、1000斤白银、5000万钱和1000匹锦缎全部都用在修筑阆中汉城、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上。张飞以亲民惠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团结賨人,抓好生产,做了很多深得民心的好事,使阆中的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很快得到了发展。

张飞领君命于阆中,这一镇守就是七年之久,为巩固蜀汉政权,保护阆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飞并不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有勇无谋,在许多地方他还是相当聪明细心的。《三国志·张飞传》记载:

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5]

《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又记载: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6]

据水断桥、义释严颜、智劝马超,这几件事都表现出了张飞的智慧,所以他并不是一位没有智谋的莽汉。即如文学家冯梦龙所说:“释严颜,诲马超,都是细心作用,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

刘备据有汉中后,称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东征东吴,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临近出发时,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彊(强)谋杀,更带其首级投奔孙权。刘备闻得张飞营中都督有表报过来,遂大呼,“噫!飞死矣。”[7]

蜀汉后主刘禅于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张飞为桓侯。

张飞死时只有55岁,后人有诗叹道: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张飞一生轰轰烈烈,镇守阆中达七年,惠泽阆地百姓,遂有“虎臣良牧”之誉。但他“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终致为祸,也不免令人遗憾。

四、阆中人对张飞的纪念

张飞死后葬于阆中,其墓碑上说:“乡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

阆中百姓所建桓侯祠,虽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桓侯祠布局严谨,构造别致。其大殿后有廊道与后殿、墓亭相连;两侧百年丹桂、鱼池,与后殿室内书画相映,宁静幽雅。墓亭前两根浮雕云龙石柱,工艺精湛。亭柱镌有一副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

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

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张飞的忠勇忠义,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属于民族精神,成为阆中人的一种文化传承。

注释:

[1](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43页。

[2][4][5][7](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00页,第700页,第700页,第701页。

[3]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6]《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03页。

作者:四川省阆中历史研究会会长

猜你喜欢

阆中蜀汉蜀道
蜀道行
登阆中腾王阁
蜀道向天开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蜀汉“大赦”初探
蜀道雄魂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