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高祖刘邦龙形象的塑造

2024-02-28王丁诺

文史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汉高祖秦始皇司马迁

王丁诺

摘 要: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后,为了加强皇帝权威,逐渐地通过行政手段将“皇帝”比附为“龙”。秦亡汉兴,汉人在隐去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不忘突出汉高祖刘邦受命之君的形象。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运用大量篇幅描写汉高祖感龙而生的神话,继而强化其统治的合理性。此外,汉家天子的螭虎纽玺印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其自视为龙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汉高祖;秦始皇;祖龙;螭虎纽;司马迁

一、《史记·高祖本纪》中的龙形象

《史记·高祖本纪》是以刘邦微时一连串传奇经历开篇的。史迁接连讲述了刘媪梦神、醉卧见龙、酒家弃债和“大丈夫当如此”四个故事。[1]可见,“龙”在这一连串传奇经历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叙述汉高祖刘邦的身世时,史迁不惜将其比作“龙裔”。《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2]这段文字昭示了一个细节,即汉高祖刘邦“并非”其父刘太公亲生,而是遇龙后所感生。先前学者在解释史迁为何会塑造汉高祖刘邦的诞生神话时,多认为此举是为了用方术神化统治者以赢得统治合法性,[3]具有一定的道理。夏王朝的统治者禹是其母观伊水而生,商的祖先契是其母吞玄鸟卵而生,周祖后稷的降生则更具有传奇色彩:有邰氏之女在野外践巨人脚迹后产下后稷。[4]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感生神话中的女子有着各自不同的神奇受孕方式。更为奇特的是,这些方式没有任何的重复。

以此为基础,史迁在神化汉王朝统治者时所使用的受孕方式尤其值得注意——蛟龙附体是史迁记述汉高祖刘邦之出生所采取的神奇受孕方式。与禹、契和后稷降生方式不同的是,汉高祖刘邦更容易被了解这段故事的人直接想象为“龙裔”,也就是龙的后代。在极其注重血统的汉王朝,刘媪遇龙感生刘邦的故事并没有遭到任何非议,反被津津乐道。《史记·高祖本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5]尽管刘邦时常赊账饮酒,但在其身所盘踞的“龙”却为店家招揽了不菲的生意;以至于每到年终岁尾,店家主动地为刘邦消除一年之中的账目。

此外,史迁又记述了汉高祖刘邦的奇异面相:“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高祖刘邦“龙颜”究竟代表何意,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认为“龙颜”就是“眉骨圆起”,还有学者认为是“上额凸起”,或者是“像龙一样丰满隆起的额角”。[6]不过,“龙颜”究竟意指如何,答案实际上还是离不开汉高祖刘邦的感生神话。《史记索隐》注引文颖曰:“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具有“龙颜”,实则还是因为其具有龙的血脉。《史记》中称刘邦“龙颜”的目的应为承接上下文,述其与“蛟龙”“龙怪”的关联,显示其终为帝王,生有高贵异形的渊源。司马迁是在为“高祖起微细”而为帝王寻求法统根据。[7]然而,史迁为何不选择类似于夏商周三代统治者的感生神话而是将刘邦比附为“龙裔”——还需仔细探讨。

二、龙形象的历史渊源

实际上,汉高祖并非第一位被比附为龙的天子。《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秦始皇在位末期的一段谶语,它精确预言了秦始皇的死亡讯息,其中便将秦始皇称之为“祖龙”:

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8]

虽然学界目前对这段文字中的“今年”是否有误存在争议,但无不例外地均将始皇言及“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视作对生命大限即将来临的化解之法。此外,始皇又以“祖龙”并非自身而是“人之先也”为由化解自己所面临的死亡。可以确信的是,“祖龙”必然是指代始皇无疑,否则始皇断然不会将“祖龙死”与自身之死对号入座。囿于史料局限,虽然无法得知始皇因何会被比附成为“祖龙”,但史迁对于这一比附还是较为确信的,因此在撰作《史记》时仍然对这段故事予以保留。而汉以后的人們也认为“祖龙”即秦始皇。唐人章碣的七绝《焚书坑》即为显例,其前两句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这“祖龙”便指代秦始皇。《史记集解》亦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像。谓始皇也。”[9]实际上,将始皇比附为“祖龙”也可从秦始皇以螭虎纽印为天子玺印得到佐记。《史记集解》注引蔡邕曰:“玺者,印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又引卫宏的观点:“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10]不难发现,自秦始皇开始,统治者对玺印的把控经历了“唯民所好”再到“夺其所好”的过程。秦始皇将普通民众也可以刻制的龙虎钮玉印,限制为天子玺印,就连群臣也不敢使用。秦亡汉兴,统治者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继续将龙虎钮作为天子的象征,甚至有着一套纷繁复杂的玺印使用体系。清人孙星衍所辑《汉官旧仪》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11]汉代皇帝所用六玺均为白玉螭虎纽。此外,从天子之下的诸侯王直到二百石的职官均有着各自的玺印使用体系:

诸侯王印,黄金橐驼钮,文曰玺,赤地绶;列侯,黄金龟钮,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御史大夫章。匈奴单于黄金印,橐驼钮,文曰章;御史、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钮,文曰印。二百石以上皆为通官印。[12]

诸侯王印为黄金橐驼钮,列侯则为黄金龟钮,二千石为普通龟钮,千石至四百石则为鼻钮。以此观之,汉代动物钮共有三种,即螭虎钮、橐驼钮与龟钮。他们分别对应皇帝、诸侯王与列侯和两千石印所用之钮。橐驼与龟是秦汉时期人们较为珍惜的动物,螭虎则仅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着“蛟龙赤螭”的比附,颜师古注引文颖曰:“龙子为螭。”注引张揖曰:“赤螭,雌龙也。”[13]龙子为螭,足以见得螭与龙之间的关系紧密。螭虎作为螭与虎的结合体,毫无疑问会带有龙的血脉。秦始皇禁止民间使用带有龙之血脉的螭虎为钮,将之专有化,应是他为了借助龙的权威与声势塑造自身权力所致,以致于会将“祖龙”之死与自身之死对号入座。

随着螭虎钮成为天子玺印的专属,螭虎也逐渐成为天子的象征。《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4]鸿门宴时,范增为了说服项羽杀掉刘邦,于是声称刘邦具有天子之气。“天子气”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即“气成龙虎”,也就是其在天空中所形成的云气呈现出龙与虎的形状。因此,可以将“天子气”等同于“龙虎气”,龙虎形状的“气”即是天子的表征。

三、龙形象的固化

因为以龙虎为钮的玉制印玺和龙虎形状的“气”均与天子密切相关,所以带有“龙”之血脉的“龙虎”是可以指代天子的。龙在秦汉时期的民俗与信仰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基于非秦的时代理念,有汉一代,起自民间的汉高祖刘邦逐渐替代始皇被塑造为“龙”。为了突出本朝统治者的正统性,史迁亦将汉初皇帝比附为“龙”,还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多次加入相应细节,使得汉高祖的“龙”形象更为丰满。

东汉班固作《汉书》时,也全盘吸收了史迁对于汉高祖刘邦的比附,继续突出刘邦的“龙”形象。由于“龙”形象成为汉朝皇帝尤其是汉高祖刘邦的专属化身,两汉时期的文献典籍多不提及他人具有龙的形象与特征。此外,“龙”的形象在这一时期也愈发深刻和高大,逐渐成为神仙世界与权力的象征。

尽管两汉时期没有明文规定龙形象是为皇帝专属,但人们似乎在无意间达成了这种共识,形成一种集體无意识。不过,随着天人感应思潮的发展,汉代皇帝似乎更愿意被比附为“天之子”,即代理上天行使使命的使者。不过,就皇帝六玺皆为白玉螭虎纽的特殊构成和天子三玺并存的格局来看,汉家统治者建构自身形象的途径并非是单一的。统治者会利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来烘托和加强皇权独尊的地位,并去尽可能地消除威胁自身统治的不利因素。总而言之,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开启了将皇帝比附为“龙”的先河。

注释:

[1][3]周金泰:《许负故事所见相人术与文景政局书写——兼论历史故事的叙述本源》,《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2期。

[2][5]《史记》卷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1页,第343页。

[4]陈泳超:《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兼谈古典神话的层累生产》,《民俗研究》2018年第3期。

[6][7]张沛林:《汉高祖“龙颜”解》,《形象史学》2021年第4辑。

[8][9][10]《史记》卷六,第259页,第60页,第228页。

[11]孙星衍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0页。

[12]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4页。

[13]《汉书》卷五十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51页。

[14]《史记》卷七,第311页。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汉高祖秦始皇司马迁
史记故事(3)
——汉高祖刘邦(上)
从《鸿门宴》窥探草根天子刘邦的过人智慧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释“汉高祖”
秦始皇忆师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