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透析
2024-02-26张宁
张 宁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多元文化理念已渗透进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思想的教育也愈发重要。教材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它的内容、质量与学生的教育息息相关。2012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包括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2017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下文中简称为“部编版教材”),即“部编本”在小学中正式使用。在此背景下,与部编本教材修订同时进行的是其他版本教材的重新修订和使用,其中就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文中简称为“北师大版教材”)。在上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对这两版教材选文的多元文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是对今后小学语文教材更好呈现多元文化思想的一个助推力。本文选取两版语文教材中的第二册为对象进行研究。
一、多元文化类型分类
多元文化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划分标准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类型。本文以班克斯提出的包含种族或民族来源、社会经济水平、地域、市镇农村、宗教、性别、年龄与特殊性八个类别[1]在内的多元文化理论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为基础,将小学语文教材反映的多元文化类型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一般文化
班克斯的多元文化理论中没有过多涉及到一般文化的内容。一般文化通常是指为人类共享的文化,即不分种族、年龄、性别、地域的普遍性文化,包括生态文化、科普文化、景物文化、思维方式文化、一些不带民族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情感文化等。[2]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正迈着坚定的步伐不断前行,了解人类共有的文化正是一条与全球接轨的捷径。
部编版教材中的《春夏秋冬》(识字第1课)就是一篇体现一般文化的典型文章,文中介绍了四个季节的代表性天气和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春风—春风吹—青草—池草青”“夏雨—夏雨落—红花—山花红”“秋霜—秋霜降—游鱼—鱼出水”“冬雪—冬雪飘—飞鸟—鸟入林”。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四季的特点与美好,它不分种族、年龄、性别、地域,体现的是人类共享共有的自然文化。
2.民族文化
民族可由两条不同的路径形成:一是与血缘文化相关的人群集合,即属于一个在血统和文化上的人群(他们有可能不居住在一起)分享着一样的团结感,因而组成一个民族;二是与血缘无关,但与政治和政治认同有关的不同族群和语言集团的人民,由于分享着同样的团结感而组成一个民族。[3]在这两条路径形成的民族内最显著、最牢固、最持久的联系则是文化。
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本文将民族文化分为外国文化(主要指主人公为外国人或作者为外国人的文章)和中华民族文化,内容包括本民族特有的物质文化(如建筑、服饰)和精神文化(如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等)。
北师大版教材中《看花灯》(第1单元第2课)一文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就十分明显。课文描写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元宵节,并详细介绍了元宵节看花灯的习俗。文中的“元宵夜”“走马灯”“荷花灯”等词句以及相匹配的课文插图都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让读者能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
3.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文化现象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其发展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不同人群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也有效地保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发展趋向,[4]如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沿海文化和内陆文化、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等。本文结合教材特点重点分析地域文化中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北师大版教材中体现乡村文化的文章有《小山村》(第2单元第1课)、《插秧》(第3单元第2课)等。《小山村》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家乡——小山村的美丽景色,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山坡的果树”“河里的小雨”“伸向远方的山间公路”都是城市中不常见到的景色,洋溢着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插秧》则是讲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配合文中农民在青山脚下插秧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农村的美、大自然的美、劳动的美。
4.年龄文化
年龄文化是以年龄阶段为基准划分,依一定的年龄阶段将共享社会文化的人分成若干群体,每一群体有各自的特殊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5]年龄文化一般可分为少年儿童文化、青年文化、中年文化和老年文化,本文基于教材特点重点对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进行分析。这两种文化的区分不取决于文章中主人公的年龄,而是文章的价值取向倾向于成人群体还是儿童群体,儿童文化往往表现出天真、好奇、单纯的特质,成人文化则会表现出稳重、成熟等特征。
部编版教材中《池上》(第12课)一文就清晰地向读者呈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记录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他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凸显了儿童的行为文化特征。而《文具的家》(第15课)一文中母亲的形象则是成人文化的典型代表,妈妈说的“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等语句体现了母亲的成熟稳重,属于成人文化。
5.同辈群体文化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6]同辈群体文化就是以此为基础产生,表现为群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同辈群体文化往往对群体中的个人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会成为群体成员思考和行动的标尺。教材中的同辈群体文化以正面材料居多,易对学生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丁丁写字》(北师大版教材第7单元第2课)中,丁丁用冬冬的纸、笔,在冬冬的座位上写字,写来写去还是写不好。他几番思索后发现冬冬用他自己的纸笔,在他自己的座位上也能写出好看的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写出好字需要坐姿端正,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文章以丁丁写字为例告诉学生要认认真真做事的道理,这也使得儿童更易理解和认可同龄人丁丁的思维行动并加以学习模仿。
二、统计结果与异同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和对比部编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元文化类型的分布,笔者对两者主体课文的多元文化类型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部编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主体课文多元文化类型统计表①②
1.共性分析
(1)多元文化理念已融入教材编写过程。从表1中可以发现,两版教材蕴涵的文化类型丰富,包含一般文化、外国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儿童文化、成人文化、同辈群体文化等诸多文化类型,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使其拥有健康的文化认同。究其原因,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提到要“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时,就可窥见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两版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理念中,如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中就提到教材“要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人类、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全球意识,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7]
(2)一般文化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般文化课文在部编版教材中占27.9%,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占25.6%,均处于主导地位。一般文化主要是对生态景观、知识科普、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等物质型文化、思维型文化、社会关系型文化以及经典型文化的描述。两版教材中体现的一般文化也各有其侧重,在部编版教材12篇课文中为科普文化的文章有6篇,《小青蛙》《动物儿歌》《小壁虎借尾巴》《棉花姑娘》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作用等,《要下雨了》介绍了基本的气象知识,《动物王国开大会》简单介绍了通知的写法。北师大版教材中有10篇课文把重点聚焦在情感文化和思维方式文化上,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春天的手》《老树的故事》,有展示友情之美的《池塘边的叫声》,还有教给学生懂得坚持的《一粒种子》、爱护公物的《纪念》、乐于助人的《快乐的小公鸡》,等等。虽然两版教材侧重点不同,但却由于一般文化的独特性,易于被儿童接受,能够成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突破口。
(3)中华民族文化相较于外国文化均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而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8]从统计结果来看,两版教材相对于外国文化更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与课程标准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的要求相契合。这些文章展现了不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元宵节》《看花灯》《端午粽》,展示传统文化的《古对今》《人之初》,描绘中国特有景物的《大熊猫》《我多想去看看》等。
(4)地域文化比例最小。地域文化在部编版教材中的占6.9%,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占15.4%,是所有文化类型中占比最少的一个。在这些反映地域文化的文章中,仅有的两篇城市文化文章《我多想去看看》和《车的世界》体现了城市的建筑和生活方式。展示乡村文化的文章类型则更为丰富,如《小山村》不仅展示了乡村山、水、树等自然景色美丽,还展示了新房子、山间公路等农村的新面貌;《插秧》展示了农村传统的劳作方式;《吃水不忘挖井人》展示了农民淳朴善良、务实勤奋的美好品质。通过对文章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两版教材对于城市的价值观念、道德礼仪等精神文化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呈现。
(5)在反映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上较为均衡。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反映成人文化的文章往往以成人与儿童的相处为重点,如在《端午粽》中讲了“我”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文中“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等语句都能反映出外婆对“我”关心爱护和乐于分享的品质;《好事情》中也是通过妈妈的嘴向尤拉说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这种类型的成人文化文章不是简单的让成人居高临下地“教训”儿童,而是把成人变成一个“引导者”,无形地引导着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极大影响了教材中文章的选择。此时的学生更易对儿童文化产生共鸣,会对语文学习有更多的“沉浸感”和“归属感”。两个版本教材对儿童文化的重视从其编写思路上也十分显著,如北师大版“兴趣先导”的指导思想,以及部编版要“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的编写理念。如在部编版教材《彩虹》中“我”对雨后出现的彩虹桥展开了无穷的想象,“我”借爸爸的水壶在桥上下雨让爸爸不用去挑水浇田、借妈妈的镜子在桥上当月亮让妈妈照着月亮梳头、借哥哥的秋千在桥上荡来荡去变成一朵彩云让哥哥高兴,“我”天真的幻想中处处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使得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2.个性分析
(1)在民族文化上,部编版教材相较于北师大版更重视中华民族文化。通过两版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部编版教材中外国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比例为1:10,而北师大版教材为1:6,可以看出部编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看重。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强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而语文因其民族性的特点需要承担起继承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明的任务。因此,作为面向全国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部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总主编温儒敏也称:“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9]
(2)在地域文化中,北师大版教材选文更重视乡村文化,部编版比较均衡。在课文数量上,北师大版教材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比例为1:5,而部编版则为1:2,部编版教材对于体现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文章在选取数量上比较均衡。以乡村自然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支撑点,包含着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等特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民情、方言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的乡村文化,在新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中,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及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10]北师大版教材在地域文化中侧重于乡村文化的呈现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而部编版教材作为面向全国发行的一套教材,考虑到了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力求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在课文内容上,北师大版教材更多呈现的是农村的景美,例如《小山村》中山村的美、《水乡歌》中水乡的美以及《竹乡之歌》中竹楼的美等;而部编版教材则更多反映了农村的人美,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中乡亲们的善良淳朴、《端午粽》中外婆的勤劳慷慨。
(3)北师大版教材更看重同辈群体文化。部编版教材中同辈群体文化占14%,北师大版教材则达到了23.1%。同辈群体文化对群体成员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角色的选择有影响,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使他们能自由探讨一些问题,自由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更由于心理上、感情上的相容,使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11]所以,使群体处在积极正面的文化环境中,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北师大小学语文系列教材设计了两个儿童形象——女孩冬冬和男孩丁丁,他们不是只作为一个单调的形象出现在课后练习中,而是成为了课文的主人公。作为儿童同龄朋友的丁丁冬冬在认真写字(《丁丁写字》)、鼓励朋友(《冬冬读课文》)、关爱老人(《丁丁和牵牛花》)时,可以使儿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容易受到积极的暗示去学习模仿他们的优良品质和行为。此外,同辈群体文章不仅仅是以儿童为主角,这类文章往往发生在与儿童紧密相关的环境中,如教室、操场、上学途中,等等。儿童会对自己正在经历的真实情景有更强的代入感,进而便捷地吸收文章流露出的道理品质。
注释:
①由于一篇课文中包含多种文化类型,导致表1中统计结果与课文总数不符。
②本文的分析范围为主体课文,即教材目录中有具体题目的文章,不包括非主体课文,如部编版教材内的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以及北师大版教材内语文天地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