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以《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为例

2024-02-26潘乐颜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潘乐颜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厦门 363105)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院校一门公共课程,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正如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所指出的: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译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同时需进行跨文化教育,以人为本,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内涵。[1]而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融合英美文学。通过管窥英美语言文学背后的历史和文学演变,有利于增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使学生达成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可见,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结合有利于英语教育中的语言性、文学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综合培养。[2]基于此,本文结合阅读审美反应理论等,以《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教材为例,从文化批评视角探析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融合的新思路,实现阅读教学与文学素养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通过跨文化对比树立文化自信,溶盐于水地让学生品味“中国味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一、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

当前,虽然英语学习在中国蔚然成风,但英美文学教育已几乎滑入了语言教学的范畴,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都受到削弱甚至是阉割。在文学缺席和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文学的意义和教学目的是什么?郭剑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学习人类之文明。学其语言即学会最基本的交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学其文学即了解“这个国家的人们的爱恨情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学其文化即通过了解其历史、艺术等来加强对异国“他者”的认识从而起到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学习人类之文明即人类的语言和文化虽是不同的但仍有共通点,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3]除此之外,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大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意义不在任何理论、老师、批评家或权威手上,而在于个人的独立思考当中,而“学会独立地进行批判性思考是人文观的重要表现”。[3]文学教学可以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独立阅读、思考和创新的场域。

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表现了“一种潜在的效能”,且“这种效能只有在阅读活动中才能实现”。[4]在他看来,文学文本充满空白且具有未定性,需要读者实现其意义和价值。读者通过阅读这一过程,可以具体化文学文本中的未定性,还可以用自己的实践来填补其空白,进而实现文学作品的意义。[4]可以说,阅读是读者进行文本再创作的过程。甚至在接受理论学家看来,“读者第一性,作品第二性”,只有“经历读者对文学文本产生接受的过程,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5]在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中,审美过程涉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为审美主体而文章为审美客体。

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说,阅读主体需要学习基本的知识储备,这样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赏析和思考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并将英语文学批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而对于审美客体来说,其应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通过修读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程,而其所依托的主流大学英语教材有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一代大学英语》等。两者皆在教材设计意图中提及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注重培养多元视角和锤炼思辨能力。教材中的选篇大多来自英美书籍报刊,涉及社会、历史、经济、哲学、科技和文化等不同领域,是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一扇窗。同时,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为重,实现思政育人的价值。谢爽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课文A的文学含量和文体进行了分类归纳,[6]具体见表1。

表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A文体统计

基于此,笔者对《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iExplore 1课文的文学含量和文体进行统计,具体见表2。

表2 《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课文iExplore 1文体统计

从表1和表2可知,两部教材内容选材都较为丰富和实用,在文学作品的直接选用上有一定进步空间。《新视野大学英语》记叙文和说明文占比大,几乎没有涵盖文学知识。而《新一代大学英语》作为年份更新的教材,各类文体占比较为均衡,且文学含量高。由教材的演变趋势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并非仅仅局限在语言技能的提高上,更在于通过不同的文化视角和中外文化对比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达到育人和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新一代大学英语》为例

如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启发辅助学生这一审美主体来完成阅读的审美体验,以达到实现文本价值和提升自身思辨能力的目的。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为例,从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两个层面来阐释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1.显性联系:发现教材中的英美文学元素

《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中,有部分单元从标题上就可以直接发现文学元素,如第一册第一单元iExplore 1文章标题“Brave new world”来自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同名文学作品,教材中也标注了相关作品的信息和内涵。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和注解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美丽新世界》这一小说,结合其蕴含的“乌托邦”(Utopia)和“反乌托邦”(Dystopia)的含义,帮助学生辩证了解大学这一“美丽新世界”的双重性质,即:充满新事物却也充满未知和迷茫,是从高中和进入社会的关键过渡阶段,因而能在大学生活正式开始前做好心理建设,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第二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标题“To be or not to be”中,虽不是直接来自作品名字,但几乎所有人都会立马联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中第三幕第一场的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7]除了朗朗上口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外,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是因其背后所涉及的选择——是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要反抗人世的无边苦难。本单元的主题涉及“选择”,其中iExplore1的文章是关于大学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文章标题“How an economics professor taught me a life-changing lesson-in literature”(《经济学教授如何用文学给我上了改变人生的一课》)也直接提及“文学”,可见本单元与文学知识联系密切。在文章中,作者讲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也展示了经济学教授对轻视人文学科现状的担忧,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可以谈及人生的选择之外,还可以借由教授所言“阅读作家作品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深化对生活的理解”,向学生传递阅读小说和重视人文学科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的信息。

除了标题中彰显的文学关联之外,课文中引用的名言和提及的书籍同样值得关注。在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结尾,作者引用了伊壁鸠鲁的“Eating or drinking without a friend is the life of a lion or a wolf.(没有朋友共餐,生活无异于狮子或狼。)”[8]紧接着,在同册第四单元课文中,作者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我们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8]由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家的代表作和理念,如:介绍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道德理论和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贡献,从而使学生了解两位智者在古希腊哲学以及世界文明的重要地位。在《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中提及的书籍也能协助学生拓展视野。第二册第三单元文中谈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心理学家谢里·特克尔所著的《群体性孤单: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而同册第八单元用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作为开头引入主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文中提及的书籍或文章,学生通过一定的课外拓展阅读可以了解西方思维下对各类母题的探究,进而引起反思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隐性联系:深挖内涵和介绍文学概念

从显性的标题、文中名言和书籍来关联文学知识是较为直观的,但其大多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学生获得更多的是知识性的知识。而通过深挖文章内涵来探究隐性联系,虽然对教师的文学知识储备和理解有一定要求,但是若能因此促使文学元素和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会使文章的讲解触及更广阔的命题,更能反哺教师自身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围绕《冰雪奇缘》背后的创作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制作团队的艰辛,也通过记叙的形式娓娓道来电影主题。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观看影片片段和聆听主题曲等直观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文学批评法和相应的文学理论加深学生对电影主题的认知。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道:“The prince wasn’t charming; in fact,he was the bad guy.The princesses weren’t helpless; instead,they saved each other.(这一次,电影中的白马王子并不迷人;事实上,他是一个坏人。公主们也并不软弱无助,相反,她们拯救了彼此。)”[8]教师可以在讲解中举例迪士尼经典公主形象,再结合女性主义(Feminism),打破性别刻板印象,进而列举现实生活中国内外优秀女性人物,虚幻和真实相互照应。第二册第三单元讲到现代科技对交流的阻碍影响时,大部分人停留在探讨负面影响,而通过融入文学文化理论,教师可以借用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任何交往都要以理解为目的,来探讨什么是有效的交流。这对个人甚至国与国之间都极具意义,交流互鉴,各美其美。

同样可以用理论来解构文本的还有第二册第八单元“Why all the hard work”(《为何会那么努力工作》)。文章开头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进行导入,本书为阿瑟·史密斯所著,作者以其二十二年的中国生活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为归纳了20种中国性格特征,包括勤劳刻苦、知足常乐、孝悌为先等优良品质,也有一些较为负面的评价。教师讲解这里时,除了介绍书籍背景之外,还可以提及东方主义(Orientalism)理论。爱德华·萨义德首次将政治经济现实的全球视角带入文学研究领域。在他看来,“西方著作中所呈现的东方,并不是作为一种东方的真实再现,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实践”,是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方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以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9]并且他还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hegemony)概念,认为正是文化霸权赋予了东方主义持久的耐力与力量,而这种力量会剥夺东方人自由看待事物的可能性。通过此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警惕和打破东方主义偏见,培养独立人格和文化灵活性,树立文化自信。

不同于显性表层的文学文化知识,通过深挖教材内涵获取隐性联系来进行文学元素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可以通过其相关的文学理论帮助学生解构文本,以颠覆的方式去阅读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文本的力量不止于此,认识到文本的复杂性是促使学生和教师进行批评思考的第一步。在单元教学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的反思。在读者反映论的指导下,不同读者会带着各自的经验和主观理解去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10]教师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批判性思维的锻炼机会,相互学习借鉴,从不同层次来理解文章。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互文性理论的指导下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如:在讲第二册第二单元友谊主题时,除了文章中提及的西方友谊观之外,教师也可以提供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中英文故事;讲解中国人勤奋时,除了讲西方人对中国人勤劳的解读之外,也可以继续拓展文中所提及的中国民间故事中涉及的勤劳,介绍“悬梁刺股”;谈及第二册第四单元旅游主题时,除了介绍西方探险家马可·波罗、斐迪南·麦哲伦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照中国古代的徐霞客,了解其经历,并阅读《徐霞客游记》的片段。可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学习技巧的课程,还承担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以,教师要深挖思政元素,人文知识和中国精髓并举,鼓励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的教授者,更应成为人文主义者,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过程中赏析和思考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将英语文学批评方法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和感受美,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文化差异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这在今天显得比以往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我与文学三十年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