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研究进展

2024-02-26全林发陈炳旭梁盛曦池艳艳

昆虫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尺蛾油桐造桥

全林发, 陈炳旭, 梁盛曦, 乔 方, 刘 凯, 池艳艳, 姚 琼,*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试验室, 广州 510640;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 510550; 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 518055)

荔枝、龙眼原产于中国,分别为我国第一大、亚热带第四大水果。2022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近54万hm2,龙眼种植面积约27.3万hm2,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荔枝、龙眼生产国。其产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省份(地区),其中广东是我国荔枝、龙眼第一大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陈厚彬等, 2013)。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荔枝和龙眼产业升级,布局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等项目,荔枝和龙眼顺势成为主产区富民兴村的“甜蜜果”“幸福果”。荔枝和龙眼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常年不落叶的特点使其易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荣哲彪等, 2018; 陈炳旭等, 2020)。据统计,荔枝、龙眼园中昆虫纲、蛛形纲等害虫种类超过200种,严重影响着荔枝和龙眼的产量和质量,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吴如健等, 2009)。近年来,随着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对这两种果树病虫害的种类追踪与鉴定、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等研究的报道随之增多,其中虫害相关的报道研究以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和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最多,而针对其他害虫的研究进展缓慢。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是荔枝和龙眼园内发生为害最严重的害虫类群,其中尺蛾科(Geometridae)害虫是食叶类害虫重点防控对象之一(王松等, 2019)。该类害虫以幼虫(尺蠖)取食叶片或花穗为害,中高龄幼虫具暴食性,可造成嫩叶缺刻、幼果脱落甚至秃枝,严重影响荔枝、龙眼结果母枝的营养积累;成虫飞行能力强,分布范围广、蔓延迅速,不仅给当年造成减产,还会影响来年的成花坐果,给荔枝、龙眼高产稳产造成威胁(成家宁等, 2011; 王松等, 2019; 周志强, 2021)。因荔枝、龙眼果农对挂果期之外的其他物候期的害虫管理重视度不够,使该类害虫得以猖獗为害(黄康泉, 2021)。本文对近年来荔枝和龙眼上尺蛾科害虫种类、形态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旨在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此类害虫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虫的深入研究及综合防控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1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分布概况

尺蛾科隶属鳞翅目,截至目前,全球已描述23 000多种,中国有3 000种左右,大多为农林害虫(Yuvarajetal., 2018)。经文献记载统计,海南省为害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常见有9种,广东省有8种,福建省有6种,广西省有5种(邱良妙等, 2005, 2011; 董易之等, 2015)(表1)。其中,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immissaria、大造桥虫Ascotisselenaria和油桐尺蛾Biston(Buzura)suppressaria是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4地均有为害的尺蛾科种群;绿额翠尺蛾Pelagodesproquadraria仅在海南和福建地区发现;樟翠尺蛾Thalassodesquadraria仅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发现,槐尺蛾Chiasmiacinerearia仅在海南地区发现。此外,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Hyposidratalaca、油桐尺蛾和槐尺蛾寄主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因而在荔枝和龙眼产区以外的其他多地也均有分布。

表1 我国常见的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名录

2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形态特征鉴别

尺蛾科成虫多为中型蛾类,喙退化,成虫身体较纤细,前后翅面宽且薄,静止时平展在身体两侧,形似枯叶。触角形状多变。尺蛾的幼虫又称为“尺蠖”,俗称“步曲虫”或“弓腰虫”。其腹部只在第6节和末节上各有1对足,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如同人用手量尺一样,其即由此而得名。尺蠖休息时用腹足固定,身体前面部分伸直,与植株成一定角度,拟态如植物的枝条。

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内常见的为害荔枝和龙眼树的尺蛾有8种,包括: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油桐尺蛾、波纹黄尺蛾Perixeraillepidaria、樟翠尺蛾、荔枝青尺蛾Bertachrysolineatahainanensis和间三叶尺蛾Saurisinterruptaria。它们除上述共性外,还各具特点,各虫态典型特征区别见表2及图1和2。另外,粗胫翠尺蛾、樟翠尺蛾和绿额翠尺蛾成虫的外形极其相似,需要解剖其外生殖器等或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准确鉴别。

图1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成虫的形态特征

图2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幼虫的形态特征

表2 广东省常见的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形态特征比较(Singh et al., 1973; 蔡国贵等, 1992; 陈炳旭等, 2010a, 2017; Kumar et al., 2014)

3 荔枝龙眼尺蛾科害虫研究进展

在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用上述尺蛾拉丁名作为检索词进行外文检索,在 CNKI 数据库中用检索词篇名=“尺蛾名/别名” 分别进行中文检索,数据库经去重、筛选及计量统计发现,截止于2023年1月,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外文发文量排名前五分别为:大造桥虫(58篇)、大钩翅尺蛾(54篇)、油桐尺蛾(53篇)、粗胫翠尺蛾(4篇)和波纹黄尺蛾(4篇);CNKI数据库检索到的中文发文量排名前5分别为油桐尺蛾(49篇)、大造桥虫(24篇)、粗胫翠尺蛾(6篇)、绿额翠尺蛾(5篇)和槐尺蛾(5篇)。然而,国内外围绕荔枝和龙眼上尺蛾害虫开展的研究和报道仅15篇,其中粗胫翠尺蛾最多为7篇,其次是绿额翠尺蛾有3篇,大钩翅尺蛾2篇,大造桥虫、油桐尺蛾和波纹黄尺蛾各有1篇。另外,关于波纹黄尺蛾(黄衍章, 2003)、樟翠尺蛾(谭仕东等, 1999; 黄衍章, 2003)、荔枝青尺蛾(陈炳旭, 2017)和间三叶尺蛾(陈炳旭, 2017)的报道仅记载于书籍及其他资料上,且主要描述仅为其形态学特征、生活史及危害分布,本文对此暂不展开叙述。

3.1 粗胫翠尺蛾

粗胫翠尺蛾是广东荔枝、龙眼产区梢期发生量最普遍的尺蛾科害虫之一(陈炳旭等, 2010a; 董易之等, 2015)。因其形态特征与绿额翠尺蛾极其相似而常常被混淆,原报道危害广东荔枝、龙眼的绿额翠尺蛾均属于该种,由陈炳旭等(2010a)重新鉴定并更正。该虫在广东荔枝和龙眼产区每年可发生7~8代,世代重叠,8-11月发生为害最为严重。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当晚交尾,雌虫交尾后第2天即可产卵,单雌总产卵量可高达180余粒,是荔枝和龙眼梢期的重点防控对象。目前,我国关于荔枝和龙眼粗胫翠尺蛾的研究仍集中在该虫形态学鉴定、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成家宁等(201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明确了荔枝粗胫翠尺蛾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其触角上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而芽孢形感器仅为雄虫特有。李鹏燕等(2012)通过田间调查、电生理和行为学测定研究了粗胫翠尺蛾对5种不同荔枝品种的选择性,其趋性强弱顺序为:糯米糍>妃子笑>桂味>黑叶>淮枝,同时证实了荔枝叶气味在成虫选择寄主的重要行为导向作用。成家宁等(2011)测定了1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粗胫翠尺蛾的驱避和拒食作用,其中假臭草Eupatoriumcatarium、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旱莲草Herbaecliptae.、少花龙葵Solallumnigrum.、崩大碗Centellaasiatica、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非洲山毛豆Tephrosiavogelii、肉桂Cortexcinnamomi、华南毛蕨Cyclosorusparasiticus和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e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其中非洲山毛豆对粗胫翠尺蛾具最强拒食作用,有望开发并应用其提取物来防治粗胫翠尺蛾幼虫。最近,姚琼等(2022)首先从粗胫翠尺蛾中克隆得到了2种视蛋白基因(TiLW和TiUV),通过RT-qPCR技术测定了其发育表达模式以及在光照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该结果为阐明荔枝园灯光干扰技术对非靶标害虫影响提供线索,同时为视蛋白在粗胫翠尺蛾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3.2 绿额翠尺蛾

绿额翠尺蛾又名绿翠尺蛾,最早由Inoue(1976)从樟翠尺蛾Thalassodesquadraria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T.proquadraria。后来,Holloway(1996)将绿额翠尺蛾从Thalassodes属移到Pelagodes属。目前,该虫仅在国内有相关研究报道,何等平(2001)和李春光等(2006)在调查福建省及广东省的荔枝和龙眼果园昆虫群落结构中均发现了绿额翠尺蛾。研究显示,绿额翠尺蛾在荔枝寄主上的产卵量显著多于龙眼、芒果和莲雾3种寄主植物,但该虫对4种寄主植物产卵选择偏好性差异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朱俊洪等(2010)进一步研究发现,绿额翠尺蛾取食不同品种的荔枝,其实验种群增长有所差异,5个常规荔枝品种对该虫的抗性强弱顺序为:丁香>妃子笑>无籽>风霜>三月红。此外,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比鉴定了粗胫翠尺蛾和绿额翠尺蛾,结合多年调研结果,认为广东地区尚无绿额翠尺蛾为害荔枝龙眼。

3.3 大钩翅尺蛾

大钩翅尺蛾H.talaca,幼虫形似大造桥虫而常被误认,该虫食性杂,国内曾在闽南黑荆树基地林大面积暴发,危害严重,但在荔枝和龙眼上属于次要害虫;在国外,尤其是印度,大钩翅尺蛾作为茶园主要入侵害虫暴发危害而颇受关注。大钩翅尺蛾在广东、福建荔枝龙眼产区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幼虫发生危害期为5-10月,以蛹在土中越冬,每雌平均产卵量高达592粒(蔡国贵等, 1992; 杜志坚, 2017)。相比国内的零星报道,国外对大钩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寄主种类、取食偏好、天敌生物、综合防治及抗性机制等方面均有较广泛的研究,其中涉及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天敌昆虫、非寄主植物提取物等多种生物防治投入品或措施的研究报道占比高达40%。据报道,叉角厉蝽Eocantheconafurcellata(Sarkaretal., 2021)、螟蛉绒茧蜂Cotesiaruficrus(Sarkaretal., 2020)和追寄蝇Exoristadeligata(Sharmaetal., 2023)等天敌昆虫在防治大钩翅尺蛾幼虫方面的应用前景较好。在印度,人们从茶叶生态系统中分离并鉴定出可有效防治茶园尺蛾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研究并揭示了该生防菌制剂对大钩翅尺蛾的致死性及致病原理,推动了茶园大钩翅尺蛾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Baniketal., 2019)。此外,从大钩翅尺蛾幼虫分离到一种天然的大钩翅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osidratalaca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HytaNPV),现被鉴定为Ⅱ组甲型杆状病毒,该病毒与感染其他茶叶害虫的大造桥虫BuzurasuppressariaNPV (BusuNPV),枣尺蠖SucrajujubaNPV(SujuNPV)和茶尺蠖EctropisobliqueNPV(EcobNPV)在进化距离上较近(Nguyenetal., 2018)。研究显示,HytaNPV对大钩翅尺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该病毒侵染幼虫后7 d,对1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值为7×104POB/mL,对5龄幼虫LC50值为4.3×107POB/mL,对幼虫的致死中时(median lethal time, LT50)值为2.47~8.45 d (Dasguptaetal., 2017)。Babu和Deka(2020)将茶园大钩翅尺蛾幼虫体内分离出的核型多角体病毒(HytaNPV-ITK1)配制成悬浮液,并进一步用于茶园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此外,Roy等(2015)测定了5种非寄主植物的水浸提液对大钩翅尺蛾的室内毒力,其LC50值由高到低分别是:辣廖Polygonumhydropiper>番荔枝Annonasquamosa>狮子球Clerodendrumviscosum>美丽银合欢Argyreiaspeciosa>百千层Leucasaspera。上述研究主要围绕茶树大钩翅尺蛾开展,其天敌种类、生防菌/病毒及植物源杀虫物质等的研究成果对于荔枝和龙眼大钩翅尺蛾的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4 大造桥虫

大造桥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国内分布在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等地区(王志博等, 2020)。该虫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不一,在广东荔枝和龙眼产区一年发生4~5代,幼虫危害期在5-10月,世代重叠。其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幼虫有夜间取食和受惊吐丝下垂的特性(史树森等, 2012)。大造桥虫幼虫共6龄,幼虫总取食量可达14 255~17 218 mm2,4-6龄幼虫期是暴食期,对农林作物威胁较大,为此防治宜在3龄幼虫前进行(高乾魁和刘凤英, 1998; 董易之等, 2011; 史树森等; 2012)。在大豆大造桥虫研究中,其卵、幼虫和预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68, 9.10和10.97 ℃,有效积温分别为88.96, 333.41和33.97 ℃,成虫单雌产卵量在31 ℃时最高达754.83粒。但Choi和Kim(2016)研究表明,大造桥虫在13~35 ℃下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9.4 ℃时单雌产卵量最高可达2 420粒,34.3 ℃时降为100粒。在韩国济州岛柑橘园中,大造桥虫幼虫在5-6月主要以柑橘叶为食,但6月中旬起开始侵食幼果,造成柑橘果实表皮损坏和变硬,周年减产4.2%~5.2%(Choietal., 2011)。大造桥虫在荔枝和龙眼中属次要害虫,一般年份中等偏轻发生,在荔枝和龙眼产区尚未有大面积发生危害的记载,但应警惕其幼虫暴食性以及成虫高繁殖力,避免次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程度升级。

大造桥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灯光诱杀和生物防治。近年来,大造桥虫性信息素有效组分得以成功鉴定,有力推动了其化学通讯机制及性诱剂产品的研发(Matsuokaetal., 2008; Fujiietal., 2013)。Choi等(2012)研究表明,在韩国不同地区,大造桥虫性信息素有效组分(Z,Z)-6,9-cis-3,4-环氧壬癸二烯(6Z, 9Z-cis-3R, 4S-环氧-19∶H)(RS)和(Z,Z)-6,9-cis-3,4-环氧壬癸二烯(6Z, 9Z-cis-3S, 4R-环氧-19∶H)(SR)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田间诱捕效果存在地域差异。不仅如此,田间诱捕大造桥虫的最佳信息素混合比例因地理区域而异,化合物6Z,9Z-cis-3,4-环氧-19∶H的两种同分异构体(RS和SR)是诱捕大造桥虫雄蛾的关键组分,田间调查显示日本种群更容易被RS吸引,而以色列种群则更喜欢SR(Choietal., 2012)。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区域特异性的大造桥虫性诱剂以实现该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高效监测。此外,Kawai等(2007)在大造桥虫雌蛾体内鉴定出性信息素合成激活神经肽(pheromone synthesis activating neuropeptide, PBAN),并通过色谱分析揭示了大造桥虫PBAN独特分子结特。同年,Watanabe等(2007)克隆了2个大造桥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AsscPBP1和AsscPBP2基因,其中在雄蛾触角中高表达的AsscPBP1不仅能结合信息素组分3,6,9-十九碳三烯及其3,4-环氧衍生物,还能结合雄虫抑制信息素组分6,7-环氧衍生物和9,10-环氧衍生物。后续可对大造桥虫性信息素合成及其化学通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性诱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3.5 油桐尺蛾

油桐尺蠖B.suppressaria本为油桐主要害虫,近年来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多地,是广东荔枝和龙眼上的次要害虫(陈炳旭, 2017)。在华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在广东荔枝和龙眼上发生期为5-11月(王松等, 2019)。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交配后第2天即可产卵,单雌产卵量可多达2 000粒,昼伏夜出,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幼虫有假死性,食量大,大发生时,对荔枝、龙眼结果母枝破坏甚大(张格成和李继祥, 1998; 陈炳旭, 2017)。目前,油桐尺蛾与大造桥虫的研究报道数量相当,但大部分是围绕桉树油桐尺蛾开展的研究,内容涵盖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田间发生与危害时空规律、生长发育特性和害虫防治等。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王问学等(1982)和孙艳娟等(2009)根据油桐尺蛾幼虫头壳宽度和蜕皮次数将幼虫划分为6个龄期记述了油桐尺蛾幼虫各龄期形态及食量,发现末龄幼虫取食量占幼虫总取食量超70%;刘有莲等(2018)和黄慧章等(2010)研究表明,油桐尺蛾越冬蛹和幼虫在桉树林空间分布型均呈聚集分布,进行该虫监测与防控时,应合理利用尺蠖种群的空间分布差异合理施药防治;陈马兴等(2022)揭示了温湿度、林地抚育状况、林龄、品种等因子与桉树油桐尺蛾种群发生动态密切相关。上述研究成果为荔枝、龙眼油桐尺蛾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参考。在生理生化方面,方实明等(2003)描述了油桐尺蛾5个胚胎发育阶段的特征与发育历期,提出基于胚胎发育历期的油桐尺蛾虫情测报法;近期,钟雅婷等(2021)对油桐尺蛾肠道菌群与桉树叶片内生菌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推测带病幼虫取食或排泄可能致使病菌侵染桉树。此外,关于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usuNPV研究报道较多(Luoetal., 2017; de Oliveiraetal., 2021),研究内容涉及病毒活性监测、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结构、病毒增殖机制、重组毒株生物学、高效病毒制剂的研发与应用等,研究成果为开发和应用高效安全的昆虫病毒杀虫剂和尺蛾害虫生物防控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4 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重视农业防治,推行生物防治,科学进行化学防治,是植物保护三大要素(邱瑞荣等, 2000)。目前,我国荔枝、龙眼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各园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种植者对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掌握不到位,防控措施单一,化学农药乱施滥用现象突出,导致荔枝和龙眼果品品质与安全难以保证和提升,不利于我国绿色荔枝和龙眼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外销(陈炳旭等, 2020)。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基本为梢期食叶类害虫,其发生往往与荔枝、龙眼新梢抽发期相吻合,发生与危害时期相对集中,因此在荔枝、龙眼新梢抽出5~6 cm、小叶刚开张时对全园嫩梢及时调查并对该类害虫采取统防统治可有效控制其为害。

4.1 农业防治

目前,荔枝和龙眼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间伐疏植、回缩修剪、清理落果、疏花疏果、果园生草、合理施肥和间种豆科作物等。农业防治其有助于改善果园生境,保护园内自然天敌,提高果园害虫的生态调控治理能力。针对荔枝和龙眼梢期尺蛾科害虫,应重点关注果树采后管理,适时修剪,统一放梢,加强果园肥水管理,促使枝梢抽生整齐,缩短嫩梢期,以降低该类害虫的扩大危害。另外,荔枝和龙眼尺蛾以幼虫隐匿于地面、 草丛、 树冠或叶间越冬, 或者以蛹在土中越冬, 为此冬季清园和控杀冬梢等措施均有助于压低虫口基数(邱瑞荣等, 2000)。

4.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独特的生活方式,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陈炳旭等, 2020)。目前用于控制荔枝害虫的物理措施主要有灯光防控、干扰、色板诱杀、阻隔技术等。利用荔枝和龙眼尺蛾成虫趋光和夜行的特性,在成虫盛发期用用黑光灯、电子灭蛾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均可有效控制果园尺蛾科害虫危害(陈炳旭等, 2010a; 桑文等, 2018)。此外,食诱也是目前有效防控尺蛾的物理防治手段之一,将糖、醋、酒按1∶1∶1比例配成的混合液加至三角式诱捕器中,再把诱捕器挂于树冠内离地1.5~2.0 m处,每667 m2挂10~15个,每2周加补1次糖、醋、酒混合液,可诱杀尺蛾、卷叶虫、果实蝇等害虫的成虫(陈炳旭等, 2020)。

4.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集中于天敌的保护利用、生物源农药和昆虫性信息素的开发与应用。荔枝、龙眼园自然天敌昆虫种类丰富,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猎蝽、步甲、螳螂、蠼螋和蜘蛛等;寄生性天敌有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lasus和厚唇姬蜂Phaeogenessp.等(周忠实和邓国荣, 2006)。据报道,田间释放赤眼蜂可较好防治荔枝、龙眼尺蛾和卷叶蛾。室内研究显示,黏虫赤眼蜂Trichogrammaleucaniae对大造桥虫卵表现出较好的寄生能力和适应性,单头黏虫赤眼蜂24 h平均寄生13.1粒卵,寄生卵后羽化率达74.2%,后代雌蜂比率为57.2%,值得开发并利用(温玄烨等, 2015)。捕食性天敌叉角厉蝽Eocantheconafurcellata每日可捕食绿额翠尺蛾3龄幼虫4头以上(谢钦铭等, 2001),可捕食大沟翅尺蛾2龄幼虫(9.8±1.1)头和5龄幼虫(5.4±1.1)头(Sarkaretal., 2021)。此外,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还包括采取昆虫病毒类生物农药(NPV)、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植物源农药等进行防治。例如:利用BusuNPV和HytaNPV特异性防治油桐尺蛾和大钩翅尺蛾低龄幼虫不仅防效高,且对环境友好(彭辉银等, 1998; Sinuetal., 2015; Dasguptaetal., 2016)。利用50 000 IU/mg 苏云金芽胞杆菌B株可湿性粉剂稀释1 500~2 000倍和16 000 IU/mg可湿性粉剂苏云金芽胞杆菌C株稀释1 000倍防治荔枝秋梢尺蛾科害虫,防效与化学药剂20%除虫脲稀释1 500倍相当(郭义等, 2019)。另外,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具有高效、无污染、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但由于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碳链较长,结构复杂,该类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的化学鉴定及田间应用是全球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的难点。目前,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和油桐尺蛾性信息素有效组分已成功鉴定(表3)。但该类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碳链较长,多数为不饱和烃类化合物(TypeⅡ型),结构复杂,合成工艺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全球尺蛾类性信息素组分的化学鉴定、性诱剂等产品研发及野外应用(马涛等, 2019)。目前除大造桥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相对成熟外,其他尺蛾性信息素的研发与应用仍在探索阶段。

表3 国内外已报道的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性信息素

4.4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暴发流行时,化学农药防治具有速效、高效等优点,是目前防治荔枝、龙眼害虫最重要的手段(王松等, 2019)。发挥化学农药防治最大效益的关键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用药浓度、次数与安全间隔期,精准把握用药时期,做到适时用药,对症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邱宝利等, 2011)。近年来,我国荔枝和龙眼等小作物种植的集约化、集中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无药可用、乱用、误用、滥用药、无轮换交替使用药剂等,导致荔枝、龙眼等小宗作物病虫草害为害日趋频繁和严重,严重制约荔枝和龙眼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登记在荔枝和龙眼上且在有效期内的杀虫剂品种共45个(单剂26个,复配剂19个),其中26个单剂涉及有效成分仅为除虫菊酯、有机磷、生长调节剂和酰胺4类。此外,这45个药剂的登记靶标仅为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和卷叶蛾3种,防治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杀虫剂尚无登记(表4)。综合品种结构、农药剂型、药剂毒性、防治对象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荔枝、龙眼可用杀虫剂存在有效成分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中等毒产品较多、环保剂型较少、登记对象有限等主要问题,对农技推广人员指导用药提出了挑战。为此,加快推进荔枝龙眼害虫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筛选与使用规范,切实解决荔枝、龙眼等小宗作物农药“缺药/无药可用”的共性问题是促进荔枝龙眼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关键。陈炳旭等(2010b)用15%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喷雾防治荔枝粗胫翠尺蛾,防效可达90%以上;刘成涛(2016)指出龙眼抽梢时,待嫩叶长至2~3 cm,以1.8%阿维菌素与4.5%高效氯氰菊酯以1∶2混配使用,对龙眼尺蛾科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此外,尺蛾低龄幼虫对药剂更敏感,防治时间宜控制在3龄以前(王玉新等, 2014)。

表中信息查自中国农药信息网(2023年3月)。The information in the table is from China Pesticide Information Network in March 2023.

5 小结与展望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一年发生多代,四季均有发生。该类害虫多数属于多食性、暴食性害虫,常间歇性暴发,幼虫可取食嫩叶导致新穗无法抽出,取食花穗导致无法挂果,也可在挂果期蚕食功能叶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威胁荔枝龙眼生产与安全(陈炳旭等, 2010a; 王松等, 2019)。鉴于此,了解尺蛾科害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荔枝和龙眼上间歇性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围绕荔枝和龙眼树尺蛾科害虫开展的研究报道偏少,特别是对荔枝青尺蛾和间三叶尺蛾等的研究报道尚属空白,迫切需要科研工作者对该类害虫展开更多元、更透彻的研究。对于目前在其他寄主植物上研究报道较多的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油桐尺蛾给予我们如下启发:尺蠖是如何通过头部感受器来寻找和定位寄主植物进行取食?尺蛾科害虫间歇性爆发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于形态和食性极为相似尺蛾科害虫,其物种进化的真相是什么,如何准确鉴别?当然,尺蛾科害虫最耐人寻味还有对其性信息素成分鉴定与化学通讯机制问题的探讨。目前已鉴定出的尺蛾性信息素主要包括手性甲基烷、三烯烃与手性环氧烯烃3类化合物,可用于诱集雄虫与害虫预测预报,属于绿色农药,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马涛等, 2019; 杨宇雄等, 2022)。通过分析已鉴定的尺蛾性信息素组分及结构特征,明确其性信息素组分化合物的双键位置、环氧结构和手性构象,以及在各亚科、属、种之间的分布特征,不仅可丰富我们对合成不同类型性信息素化合物(TypeⅠ, TypeⅡ和TypeⅢ)的昆虫物种进化及多样性的理解,也为今后鉴定未知尺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以及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尺蛾类害虫进行有效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另外,恢复荔枝、龙眼果园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挖掘并研究应用天然生防菌和多角体病毒等防治果园尺蛾等害虫,有利于缓解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的“3R”[抗药性(resistance)、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和农药残留(residue)]问题,促进荔枝、龙眼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本文从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种类、危害分布、形态特征鉴定以及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及其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油桐尺蛾等研究概况。此外,综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4个方面概述了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荔枝和龙眼尺蛾害虫及其防控研究的几点启发。旨在加强读者对荔枝龙眼尺蛾科害虫的了解与重视,帮助从事荔枝和龙眼生产人员更全面把握该类害虫防治的技术与要点,同时为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尺蛾油桐造桥
又见油桐林
樱花谷
超大吨位造桥机长距离跨越连续梁施工技术
烟雾剂防治桉树尺蛾试验初报
工业黑化的是桦尺蠖还是桦尺蛾
危害桉树的3种主要尺蛾林间分布调查
湘西州森林生态研究实验站国家油桐种质收集保存库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尺蛾科种类调查
造桥机节段拼装64m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拼装式节段箱梁造桥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