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探讨
2024-02-26田胜兰
田胜兰
[摘 要]近年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预算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文章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分析预算管理,针对人员素养不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执行流于形式及预算考核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提高人员素养、健全信息系统、优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改进预算考核等建议,以便为企业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防控风险及提高预算指标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3-0064-03
第一,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二者都起源于企业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不同分支。在功能方面,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为目的,记录、分析和评价企业各项工作,通过控制企业经济业务事项方式,总结企业的管理活动。
在核算对象方面,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以企业现在、未来的资金运动情况为对象,在核算环节存在很多交叉。例如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核算会计用于核算当期损益,管理会计开展成本控制;在信息来源方面,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依赖于同样的原始信息。
第二,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内部人员提供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参与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包括企业投融资决策环节,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信息,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控。
从遵循的原则来看,核算会计遵循会计制度,在出具财务报告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企业出具的报表和会计信息记录方式是一致的。管理会计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企业各项日常活动,不受会计准则制约,在预算管理中要符合企业的实际,使用科学的控制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第一,人员素养不足。管理会计对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预算并非仅由财务部门参与,而是要求财务部门与基层的全方位配合,让各级人员通力合作。但是,很多企业人员素养不足,无法基于管理会计视角,全方位分析和控制预算流程各环节,作出的各项管理决策不符合管理会计工作要求。
第二,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很多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建设时,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通过系统管控企业工作流程,管理体系无法适应管理工作流程要求,很可能产生“信息孤岛”现象。
第三,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应关注不同指标的情况。但是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时,预算编制的内容过于片面,没有结合企业不同预算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预算编制措施,导致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工作,缺乏科学性。
第四,预算执行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在预算执行环节,没有落实控制标准,预算执行过程存在盲目性,预算没有得到动态监控及分析,预算发生偏差也无法得到及时整改。
第五,预算考核不合理。部分企业在预算考核环节,没有制定科学的考核措施,导致预算工作无法实现全员参与。企业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及奖惩措施,无法充分提高全员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一)提高员工素养
第一,管理层应掌握管理会计工作要求。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要让全员主动参与其中,确保预算得到全方位控制,要求财务部门深度参与到企业管理流程中。管理层只有积极倾聽财务部门的意见,才能确保预算在各环节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确保预算工作得到贯彻落实,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预算要求,包括明确预算对企业资金、运营等环节的价值。在预算工作中,财务部门要积极沟通并监督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确保预算工作各环节事项能够得到科学管理,结合企业整体预算要求监控及定期追踪各部门工作流程,确保预算工作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为确保预算的常态化管理,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董事会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其中,配合企业预算管理流程的管控。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办公室,由财务部门负责日常预算工作事项。
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素养。财务人员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预算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企业要关注财务人员的能力,除了让财务人员掌握基本的管理要求之外,还要科学培养和引导财务人员,让财务人员充分遵守相关工作要求,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主动了解工作方法,形成正确的工作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财务人员了解企业的相关预算要求,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使其能够协调、控制及分析企业的管理流程,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技巧控制各类风险,科学管控工作流程,打造完善的管理体系。
第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为提升人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素养,企业的基层人员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工作,了解自身的工作要求。企业财务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各部门积极沟通,包括预算工作编制环节、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及工作方向等事项。
在预算执行环节,财务部门应就预算执行控制标准与基层人员沟通[ 1 ],通过完善各方面沟通机制,关注不同维度的沟通要求,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要点能够得到各级人员的配合,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持。
(二)健全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人员要转变以往闭门造车开展各项工作的观念,全方位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全流程中。为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素养,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应用信息系统参与预算管理。
第一,借助信息系统全方位改进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技术推动了产业升级与转型。在当前的管理会计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企业要积极将BI、ERP等方面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流程中,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预算管理。管理会计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全面监控预算工作中不同流程的工作。预算工作信息来源较多,信息量较大,涉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企业要全面分析预算数据,确保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及管理,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首先,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企业要通过信息系统掌握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开展预算编制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各类数据进行充分处理,形成对企业有价值的决策数据。
其次,对数据信息实施量化管理。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时,要通过对各类数据实施量化管理,掌握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分析、控制数据,了解预算工作中的不足,确保工作流程中各环节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有效控制。例如借助现代化管理体系,开展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全方位了解各维度信息,让数据更加科学合理。又如,通过信息化系统掌握各环节的信息,合理分析各类数据的具体状态,形成对企业管理环节中各类数据的分析及对管理流程的控制,掌握企业不同维度相关指标的情况,包括由系统自动计算出的企业相关数据、预计财务报表落实情况等,关注不同指标的状态,确保预算工作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在建立信息系统之后,企业要将预算工作相关逻辑规则输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分析研究系统管理工作,自动判断预算实际数与预算执行数的情况。例如,在分析企业费用环节,信息化系统能够分析费用偏差,寻找产生偏差的成因,发现管理的不足之处。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支持,通过嵌入系统预算管理工作相关标准要求,实现对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建立预算管理系统时,要形成以战略为导向对企业各项流程进行科学控制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科学预测和有效分析工作流程,全方位关注不同维度的指标情况,分析指标偏差及具体情况,找到优化企业工作流程的方法。
(三)优化预算编制
第一,合理确定预算编制原则。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工作的作用,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要按照企业整体管理规划的标准细化分解预算,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共同配合的预算编制体系,将各类数据细分到各级具体人员,确保预算能够量化为具体的资金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及经营预算等,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以便预算管理过程得到全员的配合,为预算工作的实施及有效配合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要根据预算工作要求选择有价值的指标,分析相关指标,高度关注如何才能实现预算工作的预期目标,实現对预算的科学控制。
第二,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预算编制,要做到对预算各项工作的全面控制,强调业务和财务之间的配合。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要关注业务驱动要求,以企业销售预算为主导开展预算编制,充分利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各类方法,确保编制的预算更加合理。例如,在编制收入预算时,通常企业收入应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因此收入预算编制要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对于容易发生重大改变的相关支出,要以零基预算为核心测算支出情况,结合外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科学控制预算。
(四)强化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预算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算工作的效果。为确保相关工作得到严格执行,企业在执行预算之前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控制措施,科学判断预算工作流程情况,确保预算工作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传统的核算会计视角下,无法确保预算工作各流程都得到有效监控。而在管理会计视角下,要转变以往的事后监控,落实全过程管理[ 2 ]。
在预算管理环节,要分析不同流程管理工作要求,形成对管理体系的科学控制,包括建立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全过程控制体系,提升预算的规范性。
首先,在预算执行事前阶段,各类事项发生之前,要由支出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分析相关支出的合理性,只有合理的支出才能够通过审批。
其次,在预算执行事中阶段,财务部门要定期对预算进行分析与反馈,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关注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中数据是否发生差异,结合差异情况及差异成因找到相应的反馈方法,确保预算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在预算执行事后阶段,财务部门应压实部门主体的责任,组织各部门选取重大项目开展预算评估。建立预算资金安排与绩效管理挂钩的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预算编制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五)改进预算考核
第一,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企业在开展预算考核之前,要分析预算管理工作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标准,关注预算管理环节可能产生的问题,结合各类问题落实预算工作控制标准,提高管理效率。财务部门应与预算分析环节各主体详细沟通,充分了解预算工作情况,明确各类因素变动趋势和变动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各类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二,完善预算考核机制。企业在预算管理环节,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措施,量化预算考核方案,明确预算管理标准。只有将考核结果与人员薪酬、岗位晋升、表彰等挂钩,形成奖惩并重的管理机制,才能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
企业要实现盈利,就要高度关注降本增效。预算管理要能够配置企业各类资源,规避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要优化管理流程,确保企业资源配置方案及管理流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因此,开展对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预算管理研究,对改进企业管理流程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提升流程的合理性,促进企业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科学控制,助力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1]毛茗.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初探[J].今日财富,2020(16):166-167.
[2]邵丽丽.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财富,2021(01):190-192.
[3]叶东平.探究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融合应用[J].财会学习,2020(0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