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 分析的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2024-02-25刘枫琪朱丽君张耀兰
刘枫琪,朱丽君,张耀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合肥 230031)
小麦是安徽省第一大粮食作物, 也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至关重要。小麦在安徽常年种植面积达4 250 万亩以上, 面积与总产均居全国第四位,“十三五”安徽小麦面积、单产、总产较 “十二五” 分别增加13.89%、5.38%和20.02%,总产和面积增幅居全国首位[1]。
近年来,安徽省小麦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短板, 如何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的发展,值得探究。SWOT 分析是通过评价主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再针对发展目标提出相应对策、计划和措施的一种分析方法。 运用SWOT 方法对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现状、 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以期为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
1.1 自然条件优越
安徽小麦生产区横跨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优越,在小麦生长季节积温2 200 ℃左右,日照时数长达1 400 h,光能生产潜力较大, 能满足半冬性与春性品种对热量的要求, 有利于小麦获得高产, 水资源较为丰富,2021年全年降水量1 291.6 mm,较多年平均值偏多9.6%,全省水资源总量883.26 亿m3,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9.6%,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98.01 亿m3,可满足小麦生产区浇灌需求; 同时该区土壤主要是砂姜黑土和潮土,保肥保水能力较强,适宜于中筋、中强筋小麦生产, 部分冲积砂土地区也可发展弱筋小麦,可种植的小麦品种与品质类型丰富[2]。
1.2 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省在国家交通运输网络中,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左右逢源、双向多维的区位优势。 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明显提速,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打通5 条省际高速公路, 对接长三角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达15 个,国省干线基本实现等高对接,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23.7 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 146 km,一级公路里程6 171 km,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2.5 万km,农村公路里程达20.9 万km,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村民组基本实现通硬化路;货运服务更高效,“一核两翼” 集装箱运输格局初步形成,开通芜湖至上海直达航线、马鞍山郑蒲港江海直达航线。 大力发展线上货运,支持全省59 家线上货运平台企业发展[3]。 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方便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在规模实力、基础网络、服务能力、科技创新、监管治理、绿色实践等方面实现整体跃升[4]。
1.3 市场需求旺盛
小麦市场购销两旺。2022年安徽90%以上的小麦在雨前收获,病粒少、色泽亮、容重高,全省一等小麦比例达到75%以上。 国内市场,小麦需求旺盛,数据显示小麦2020年度制粉消耗9 180 万t,较2019年度上涨0.88%。 小麦2020年度饲用及损耗2 400万t,较2019年度上涨60%。2022年新麦上市以来,国内价格行情达到历史最好,收购均价稳定在1 kg 3.0 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约0.3 元,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2.30 元/kg)。 全球市场中,小麦、面粉及制品出口量上升,2020年度,全球小麦、面粉及制品出口量达到了19 874 万t, 较2019年度上涨2.23%,小麦消费量上升,2020年度, 全球小麦消费量达到了78243 万t,较2019年上升4.78%,2022年,美国等小麦主产区遭遇干旱和寒流双重打击, 俄乌冲突爆发扰乱黑海小麦出口, 多方因素进一步推动小麦价格上涨,小麦价格创历史新高[5]。
1.4 政策支持力度大
安徽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 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活动。建立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选育出一批优质多抗小麦品种,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并在涡阳率先建立了小麦全产业链融合体,为全省小麦全产业链建设打下了基础。 2022年,安徽省在发展小麦产业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农、 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大力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科技壮苗”、“一追三防”、“小麦赤霉病精准防控”、“小麦一链串三产”等工作,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采取“四补一促”技术,小麦成长中后期开展统防统治,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全省4 280 万亩小麦3 再获丰收,实现“十九连丰”。
2 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劣势
2.1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安徽省沿淮地区地处黄淮冬麦区南端, 长江中下游麦区北端,属过渡性气候,自然灾害频繁。 小麦生长季节经常遭遇冬季冻害、春季倒春寒,且雨水分布不均,干旱、渍涝、灌浆期暴风雨时有发生,年际间产量、品质不稳定。
2.2 小麦品种杂乱,质量不稳
小麦品种多、杂、乱,伴随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推进,品种审定数量快速增长,小麦市场上品种出现“井喷”现象,但各品种特性与适宜种植地区又不尽相同,生产主体多为小农户,缺乏对市场的判断能力,选种用种困难,部分地区农户种植生产出现盲目跟风,不具有议价能力,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时有发生[6];栽培管理较为粗放,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低,设计不合理,管护不及时,小麦质量不稳定,混收、混储、混加工,商品品质中不完善粒有时超标,质量一致性低,加工适应性有待提高,难以产出高质量农产品;村级收储设施缺乏,农户的小麦存储以室内散放为主[7],鼠害、虫害、霉变难以避免,存在一定量的储粮损耗。
2.3 产业效益低
安徽省小麦产业大而不强,加工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主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比例偏低,对长三角、珠三角市场缺少调研,对小麦品质认识浅,缺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物流运输以汽运为主,汽油、人工成本高,企业效益难以提升;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全程社会化服务存在短板,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模式单一, 大部分停留在产品买卖关系上,缺少吸引力,且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晰,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关系,订单履约力、约束力不高,诚信度不高[8]。 小麦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2020年发布的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50 强排名榜中,安徽省排名最高的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仅列第23 位,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与金沙河等知名品牌存在很大差距, 品牌建设滞后于第一产业发展。
2.4 科技人才缺口大
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对农业从业者的认知停留在种地的表层,缺乏相应的尊重与理解, 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基层农业从业人员甚至出现断层。农业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人才学历层次低,高级技术人才稀缺,专业结构不合理,如在种业研究方面多集中在遗传育种、栽培、农经等专业,种业管理人员数量很少,同时又有大量高层次人才流向发达地区。 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归属、知识价值导向分配等存在争议,省内企业缺乏活力,难以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较高的薪酬待遇,限制农业科技人才的活力释放和成长。
3 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机遇
3.1.1 小麦产业增值空间广
小麦用途广泛,其价值增值具有良好的平台。从产业链上游看包括种子、 化肥、 农药和小麦收获机等,从产业链下游看,包括面粉、酿酒、饲料,尤其在面粉行业。 随着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面粉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如按加工精度分,有全麦粉、标准粉和特制粉,全麦粉粗纤维含量高,标准粉营养全面,特制粉所含蛋白质高于大米、玉米、高粱等谷物;按面筋质量分,有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高筋粉多用来做面包、批萨、泡芙、油条、千层饼等,中筋粉多用在中式点心制作上,如包子、馒头、饺子等,低筋粉适合做蛋糕、 饼干、蛋挞等松散、酥脆、没有韧性的点心。同时,制粉加工副产物也有较高的利用潜能,如小麦在加工成面粉的时,会产生20%~30%左右的麸皮、胚芽等副产品,可作饲料用,也可深度加工后变成小麦淀粉、淀粉糖、酒精等进行售卖,除此之外,小麦麸皮还可制备戊聚糖和膳食纤维。
3.1.2 粮食安全是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纵览2012年到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得到了持续关注,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到由“三农”问题为基础进行乡村振兴工作,缩小城乡差距,再到由“三农” 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打赢脱贫攻坚进行有机联系,“三农” 问题和粮食安全在中央部署的会议工作中不断“升维”,重要性不断提升,可以说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安徽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2021年,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入围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进一步促进了安徽省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质量安全水平、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为安徽小麦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
3.1.3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助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种植更加智能。首先是立体化感知农业信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设备共同架设“天眼地网”,帮助农户定量、全面、立体化地获取农情数据[8];其次是种、肥、水、药的精细化施用,智能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信息、品种特性、植物长势等,给出种、肥、水、药细化数据,最后是智能化农机装备,将农机、农艺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农机精准作业。 安徽省小麦产业从粗放到精确生产管理、 从有人到无人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加快[9]。
3.1.4 长三角农产品绿色加工基地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2019年12月成立。 2020年8月, 三省一市相关单位签订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品进军沪苏浙市场, 据测算,2020年安徽省销往沪苏浙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销售额约为5 000 亿元, 其中初级农产品1 400 亿元, 农产品加工品约3 600 亿元,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农超对接、电商等渠道进入沪苏浙市场。 2021年,农业农村部与安徽省签署共同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为主题,聚焦区域农业协调发展,为安徽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打造江淮绿色“大粮仓”,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3.2 挑战
3.2.1 乡村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融合层次看,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以初加工为主,产加销贯通不畅,农产品的销售以传统方式为主,农村电商所占比例较小[10];从融合品质水平看,农村电商监管难,农产品品质、品种较杂,缺乏统一标准,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趋于同质化;从融合支撑要素看,用地难、贷款难,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网络通讯、仓储、冷链物流等建设滞后,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衔接、联通不畅。
3.2.2 小麦产业链融合难
小麦产业链终端产品种类多,消费路径复杂,包括育种、种植、收储、制粉、食品加工、销售、烹饪食用等环节,跨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餐饮业、服务业等[6],以小麦加工业为例,因缺乏对上游种植及下游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 一方面难以找到需求的原料,另一方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营养、健康的追求; 同时第一二三产业对小麦品质存在不同要求,上游的种植生产端注重小麦的产量、抗性、生产适应性、出芽率,中游的制粉端侧重出粉率、面粉白度、容重、硬度,下游的食品制造及消费端偏重表观、口感、营养等食用品质,第三产业质量需求的不一致加剧了产业链融合难度。
3.2.3 高品质小麦进口依赖度高[7]
现阶段我国粮食产量供需矛盾加剧, 主要表现为普通粮过剩与优质粮不足并存。 近几年我国小麦自给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足以维持口粮需求,但高品质小麦主要仍依赖进口,以优质高筋小麦为例,一方面国产高筋小麦的纯度、 稳定性与进口高筋小麦都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面粉厂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优质高筋小麦生产技术不成熟,产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农民种植意愿低。。 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SWOT 分析见表1。
表1 安徽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SWOT 分析及战略
4 对策建议
4.1 聚力顶层设计,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健全补贴机制
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补贴的力度, 实施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帮助农民应对农资价格上涨, 同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各类补贴信息实现共享,动态调整补贴对象,种粮补贴要与实际种粮情况挂钩, 切实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11]。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队伍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小微农业企业等提供技术指导、产业发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服务,发展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依托政策性农担平台,加大对粮食领域信贷担保支持力度,构建政银担合作体系,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与备案, 指导农户签订规范流转文本合同, 及时协调化解土地流转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做好调研工作,打击防范非法流转土地行为[12];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兴修专门线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配送成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流配送。
4.2 聚力科技抓手,提升小麦品质
在小麦种源上严格把关, 引导育种单位把育种目标由高产转向产量与质量并重, 推广和培育专家、企业、农民都认可的好品种,从种源上提升小麦的质量;提高小麦生产科技含量,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强省内外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联合协作, 凝聚长三角农业科技与生产力量解决安徽省小麦生产重大战略和共性技术难题[13];优化品种区域布局,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推广相应小麦品种,如在淮北旱茬小麦主产区推广如安农0711、涡麦9 号、荃麦725 等弱冬性、半冬性强筋、中强筋和中筋白皮小麦品种,在江淮稻茬小麦潜力区推广皖垦麦0622、安农0711、荃麦725 等半冬性和弱春性中强筋与中筋白皮小麦品种; 抓好小麦田间管理,科学分类,因地因苗施策,如对于土壤偏湿、墒大抢播的麦田,要进行机械镇压,压实压碎坷垃,弥补土壤裂缝;对于晚播小麦,要及时补墒提高地表温度,促苗早发快长;加强小麦品质检测,在开展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时, 严格执行收购标准,谨防“人情粮”、“关系粮”、“以次充好”、“以陈顶新”及“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入库小麦品质。
4.3 聚力农业人才内培外引,壮大小麦产业链人才队伍
培养爱农情怀, 涉农高校应该把知农爱农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服务“三农”信念、肩负起“强农兴农”时代使命;构建“大农业”教育理念,涉农高校要推进新农科建设,学科设置要围绕种业、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品牌打造及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注重农、工、理、医、管、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产业链人才培养,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相关平台,与浙江、江苏等产业链发达省份合作,建立产业人才互助合作机制[14];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传帮带”作用,选派小麦产业专家实地调研,人才下沉一线,开展“造血式”农业科技帮扶,帮助地方技术干部提高业务水平;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一方面给高层次农业人才在医疗、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琐事”上提供保障及服务,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重绩效,同时建立一套人才专项资金体系,支持人才发展。
4.4 聚力龙头企业引领,壮大小麦加工企业综合实力
提升小麦产业集中度, 政府要引进业内大型领军企业,同时扶持有市场潜力的本地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购、控股等方式,开展资产重组[15],同时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农业企业“领跑者”; 支持龙头企业多模式提升联农带农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多主体参与合作,通过“农民入股+ 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订单收购+ 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将农民与企业深度绑定,建立密切稳定利益联结机制[16];打造名优品牌,加大已评定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在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中给予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参与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来支撑地方产业链品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利用好长三角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联盟这个平台,做好科技服务工作,支持企业与沪苏浙等地区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
5 结论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安徽省小麦产业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安徽种植小麦历史悠久,但产业整体发展更趋向于产品初加工,产业效益不高,面对当前问题,要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健全补贴机制,提升小麦生产科技含量,壮大小麦产业链人才队伍,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