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2024-02-25牛春艳
牛春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高校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1]。 食品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食品问题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这就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双创和就业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各大高校的关注重点。 但目前,有关高校食品类双创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模式建设与实践体系构建,由于不同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专业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导致实施效果并不显著。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应积极落实双创培养策略,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切实提高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效。
1 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受到的影响
双创教育理念的引入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产生较大影响。 双创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有效培养,双创教育理念可以转化为多种教育模式, 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表现, 打破了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 同时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就业方向更倾向于人才的实践能力, 在就业需求持续变化的情况下, 基于双创教育理念培养的学生必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在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2 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双创教育理念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不足
目前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过于注重学生的就业率, 片面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率问题, 导致在课程体系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划等号。 即便所有学生就读期间都会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采用同其他就业类课程一样的标准化培养方式, 难以满足社会对食品类专业人才提出的多样化需求[2]。 同时单独依靠一门课程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现实, 双创教育理念应渗透到食品类专业的所有课程之中。 考虑双创教育理念注重人才培养中的过程教育, 并非单纯依靠结果对人才培养成效进行评价, 由此双创教育理念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此外,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只有依托发散性思维, 在不断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才能逐渐地完善和掌握, 这无疑也是双创教育理念在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佳融汇方式。 但目前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未根据双创教育理念做出合理的调整与修订,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进度有所滞后, 难以满足社会预期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要求。
2.2 双创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足
双创背景下高校食品类专业教学中,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主要地位, 且实践课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占比可达到60%左右,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表现。 但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受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在研究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往往关注教学技巧, 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实质内涵, 导致很多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和内涵。 常规来讲,教师结合双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必然会发挥出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可以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 再利用头脑风暴帮助学生完成科技查新,以此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励。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利于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的提高。 双创教育理念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将批判性思维代入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不一定要获得完美的结果,但必须具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如单纯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看作人工技术培养, 必然会阻碍双创教育理念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作用发挥[3]。
2.3 资金扶持和实训基地等保障不足
现阶段, 高校已经积极地与当地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机构、 当地食品龙头企业等构建良好的协同育人关系,建设多方协同育人平台,包括食品加工实训室、食品检测检验实训室、专业技能培训站等实践教学基地,并且积极申报各类双创项目和竞赛,用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 虽然上述这些举措已经获得一定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受实训基地空间和实训时间的限制影响, 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 同时部分企业由于季节性原材料供给的影响, 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与企业生产周期有所冲突,影响实践活动的成效。 此外,部分高校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 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言, 设置的这些扶持基金也仅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并不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例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举办的“食品创业” 实践活动, 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开发出的食品仅停留在实验室试吃阶段,因为没有注册公司,产品也就无法成功申请卫生许可,无法对外进行销售,导致实践活动难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有效反馈。可见,此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没有真正融入经济市场, 导致活动项目缺少市场检验, 实践活动仅限于校内的能力培养, 难以真正实现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提质增效。
3 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对策
3.1 深化双创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融入
双创背景下,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应明确培养定位, 将服务当地经济作为根本目的,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基于对行业人才需求的细致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设计,涉及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实践技能等方面内容, 特别重视对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激活学生的创业潜能。其次,进一步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将双创教育理念与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融合, 可以考虑在理论课中增加相关创新创业课程,如在“食品工艺学”和“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中融入创业门槛较低的休闲食品以及烘焙食品等知识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当地典型食品类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历程进行思考,并总结企业遇到瓶颈时采取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传统的专业实训课程替换为创业实训,积极开展情景模拟实训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如图1 所示。最后,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全面的更新,在日常教学和师生互动中加强双创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的相互渗透,例如在“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作为引导, 辅助学生对食品生产下游包装进行设计和研发,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图1 双创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3.2 优化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高校食品类专业教师应将双创教育理念切实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 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挖掘与培养。由此,在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摒弃固化单一、照本宣读的旧方法,积极引进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差异, 合理选择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合作教学、讨论教学等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4]。 以食品加工实训为例, 传统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对既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完成, 严重限制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经优化改革后,教师可将实践活动内容先推送给学生, 由学生自主完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实践,并利用实训基地进行产品推广,并将学生的实训成绩作为考评的关键指标。 从而在促进食品类专业人才实现创新创业的同时, 加深学生对食品加工领域的了解。 此外食品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型, 在双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进行整改, 在学分管理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指标, 并在传统理论成绩结合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基础上,增加有关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容。制定的考核体系务必要充分体现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评价标准, 切实推动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5]。
3.3 同步推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在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 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重点环节。 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图2 所示。
图2 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 通过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中心和检测中心平台建设的分析,借助对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新增设计性的综合实验,以解决实验和人才培养方向不适配, 实验内容重复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从而强化对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实践基础。
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依托科研平台将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 促使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激活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 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同时积极与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市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优秀的校外企业协同建立实践基地,开展校外实训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
最后,由高校主导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如健康烘焙工坊等,交由学生进行自主研发、经营和管理,在丰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其创新思维及创业热情。同时,高校也可以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邀请企业相关专家或创业毕业生开设主题讲座,分享自己的创新创业经验;也可以组织创意蛋糕制作、 代餐产品销售策划方案比拼等食品类创新创业比赛,加强对学生参与、关注创新创业活动的吸引力。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探索初期, 基于双创背景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深化双创教育理念在食品类专业教育中的融入,通过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优化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步推进, 促进高校食品类专业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此推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方面的转型,为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兼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思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