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4-02-23林奕岑

文理导航 2024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林奕岑

【摘  要】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数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和品德,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时代机遇,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个人品德、劳动观念等综合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五育融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五育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五育融合理念的发展推动了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自然也肩负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给予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指导和引导。因此,全体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改革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其本身所含有的五育元素融合起来,提高数学教学的五育比重,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德智体美劳元素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夯实基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构建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品质

数学是由人发现并总结而来的一门学科,数学家探究的过程也是从犯错到纠错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此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善于发现的品质,在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熏陶。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回收废电池”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调查并统计每个家庭两个月内使用并扔掉的废电池数量,然后对调查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和整理,将其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借助直观、形象的图表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然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就正确处理废旧电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使其深刻认识到环保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又如,在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计算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24点”“算式对对碰”等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和反应能力,并通过竞赛感受到正确调整心理压力的重要性,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并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观念,促进个人品德修养的发展。

(二)挖掘课外素材,落实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蕴含德育元素的历史文化知识,然而教材篇幅有限,对这些内容不能展开详细的叙述。对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课外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积累,在数学教学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爱国热情和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其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培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在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分数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课外资源,将本单元知识主动延伸到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如“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十分伟大的一项发明,而火药的配方就是借助分数形式得出来的,它不但能够带来巨大的爆炸威力,推动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还可以形成璀璨夺目的烟花,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一种娱乐方式”;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各时间节点的变化数据”,要求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自行绘制描绘我国经济发展数据的表格和条形统计图,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切身领会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绩、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突出核心:在教学中强化智育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类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可逆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而智育在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对教材内容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突出教学重难点和核心内容,从而确保同时完成数学教学目标与知识目标。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时,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上,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列表”的方式突出核心内容,带领学生横向对比这两个公式的异同点,使学生更直接地学习、区分和运用这两个公式,熟练掌握圆的特征、性质和相关公式,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多种几何图形,在教学完本单元知识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探究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将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图形”“特征”“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知识点整理成表格,将图形特征、周长和面积公式等知识点填入表中,然后通过纵向对比的方式找出这些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分类能力、对比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把握关键:在教学中重视美育教育

(一)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就要以数学学科特征为基础,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审美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且生动的审美情境,使其在特定情境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美、和谐美和简洁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着手,从学生个人学习习惯、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突出审美情境的趣味化、生活化,使其在直观形式下充分感受数学之美。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大声朗诵古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然后提问:“谁能发现这首古诗与我们以前读的古诗有什么不同吗?”很快就有学生回答道:“这首古诗里面有很多数字。”然后教师将古诗中的数字单独提炼出来,使学生在复习“1~5”的同时,对“6~10”形成初步感知,之后教师向学生简单分析古诗的优美意境,学生便能够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世界中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字;又如,在教学“凑整法”时,教师可以引入《百鸟归巢图》这首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带领学生感受文学美,领悟“凑整法”的数学美。教师通过强调连读相邻数字,使学生明白古诗中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归来一只复一只’(1+1)是相加关系,‘三四(3×4)五六(5×6)七八(7×8)只’是相乘关系。”结合古诗的题目“百鸟”,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两个算式,即“1+1”“3×4+5×6+7×8”的算式之和为100,从而增强对“百鸟”和“凑整数”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意境美、文字美,并不断积累文学底蕴。

(二)借助数学图形,带领学生感知美、创造美

为了渗透美育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图形认知,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特点,利用数学图形的结构等特性,引导学生去感知数学图形结构所蕴含的对称美、和谐美,使学生在学习各种图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并在感知图形美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进而学会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时,教材中提到了“轴对称图形”,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体,如蜻蜓、雪花、牛仔裤、风扇、鞋盒等,还可以搜集一些轴对称风景和建筑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之美,并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或剪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作品,展现自己的审美能力;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中“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个完整的圆分别平均分为“8份”“16份”“32份”,并尽可能拼接成长方形,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圆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把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所拼接而成的图形就与长方形越接近”。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不断加深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也可以直观了解到数学转化的美,将数学学习带入到一个美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美的感知,这既是丰富与创新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不断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强化保障:在教学中融合体劳教育

体育是五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关键。虽然体育和小学数学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图示、位置关系等内容与体育项目队列变化、比赛场次和体育规则等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相关知识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制定体育运动标准,使学生在数学中感知体育、在体育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教师结合本单元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制定跳绳标准”的趣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五年级学生跳绳达标线,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具体为:第一步: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收集跳绳活动数据并做好记录,然后2人一组,一个人负责计时一分钟,一个人负责记录每人一分钟跳绳个数等数据;第二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并分析收集到的跳绳数据,形成折线统计图,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最终形成“五年级学生跳绳标准”,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切身参与到运用數学知识制定体育运用标准的全过程,凸显数据统计的意义,并结合标准看自己是否达标,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五育融合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德智体美劳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数学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五育融合下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究,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的同时,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最大化地发挥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永强.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构建[J].天津教育,2023(13):159-161.

[2]庄知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J].小学教学参考,2023(8):87-89.

[3]徐柳珺.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2(34):120-122.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