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底线思维赋能领导干部“拒围反猎”的价值意蕴与开展路径

2024-02-22孟晓东张蕾

行政与法 2024年2期
关键词:利益集团底线资本

孟晓东 张蕾

摘      要: 资本利益集团对领导干部的“围猎”是反腐败斗争中非常棘手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围猎”这一话题。鉴于利益集团“围猎”行为的多重危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拒围反猎”工作。从思想建党的视角看,底线思维在“拒围反猎”过程中具有预防“围猎”的独特价值,运用得当可以挖深“拒围反猎”的“护城河”,落下“拒围反猎”的“千斤闸”,筑牢“拒围反猎”的“瓮城”,实现对“围猎”困局的有效纾解。

关  键  词:底线思维;“围猎”;“拒围反猎”;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4)02-0032-10

从词源上看,“围猎”一词源于上古时期猎人合力捕杀大型野生动物这一生产活动。这一概念后被引入政治学领域,意指有组织、有计划地拉拢、腐蚀、控制公权力,实现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利益的行为。在反腐败斗争中,“‘围猎’一词被借用来形象地比喻利益集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对领导干部展开的种种攻势”。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谈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围猎”一词。“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向外界通报落马官员时,多次使用“围猎”“被围猎”等概念。”在市场經济条件下,资本利益集团具有很强的“围猎”意愿和“围猎”资源,党政领导干部稍有不慎即落入彀中,这给“拒围反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增强领导干部的底线思维意识,提高“拒围反猎”能力,有助于从思想层面加速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建构,巩固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压倒性态势。

一、“围猎”的双重危害

纵观历史,各种利益集团对手握大权的官员进行“围猎”借此开展权力寻租现象古已有之,史书里的相关记载比比皆是,如久负盛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严刑反腐为标志的法律案例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放眼世界,“围猎”行为在资本利益集团林立的西方世界更为普遍,由于西方世界资本力量控制了国家机器,不仅直接让部分“围猎”行为合法化,而且借助其掌握的学术、媒体资源可将这一行为从公众视野中淡出,最大化地降低公众对资本与权力私相授受的制约。从现实上看,资本利益集团对领导干部进行“围猎”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交换型腐败,相较于侵占型腐败具有危害程度更高、形式更加隐蔽化、治理难度更大等特点。

(一)“围猎”的社会损害

资本利益集团“围猎”行为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借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为资本扩张扫清障碍,实现资本增值,因而这一行为具有很明显的负外部性。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利益集团的“围猎”行为旨在实现资本的权力化,其结果往往是资本无序扩张甚至是资本野蛮生长,在直接损害分配公平之余也严重破坏了生产效率,造成经济生态的破坏。具言之,权力庇护下的资本扩张很容易形成事实上的经济垄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序竞争以质取胜的格局,不仅会使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正当利益受损,透支地区的经济活力,而且会以市场化的形式侵蚀社会民生领域,在政府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外叠床架屋,抬高公众在住房、就医、教育方面的支出,间接增加某一地区甚至全国大部分居民的经济负担,对国计民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政治角度看,“行贿人不择手段‘围猎’党员干部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围猎”行为造成了政党权力公器私用,这种权力的异化直接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阻挠了党的自我革命,损害了党的公众形象。同时,“围猎”行为会使“中招者”背离初心使命、放弃理想信念和个人人格,在选拔任用、土地出让、资质审批、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出严重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唯资本利益集团马首是瞻。加之,“围猎”行为往往栖身于法律漏洞之间,甚至直接违背现行法律,它的存在和蔓延会恶化政治生态,造成政商关系庸俗化,透支政府公信力,可谓国家机器的“强力腐蚀剂”。

从社会角度看,“围猎”行为会持续遮蔽社会道德,直接助长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动摇主流价值观的根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围猎”中,一桩桩灰色交易看似无关宏旨,对道德人心的杀伤力似乎不大,但世道人心的滑落往往发端于这些身边小事。一方面,灰色交易在横向上的不断扩张可能会连点成片,直接污染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灰色交易在纵向上的不断累积可能会聚沙成塔,直接破坏正常的利益分配格局。可见,“围猎”行为对于社会风气的瓦解作用远在作为个案意义上的腐败之上。

(二)“围猎”对领导干部的精神伤害

“围猎”不仅会给违纪干部带来党纪和法律双重制裁的硬杀伤,而且极易给领导干部造成软杀伤。为提高“围猎”效率,资本利益集团往往会不惜成本地精心打造“围猎场”。从空间结构看,有的“围猎”者从被“围猎”对象的兴趣爱好入手,以志趣相投者的形象出现,在投其所好中完成“围猎场”的搭建,古代称之为“雅贿”;有的“围猎”者从被“围猎”对象眼下的刚性需求入手,以雪中送炭者的形象出现,利用被“围猎”对象知恩图报的心理开展“围猎”;有的“围猎”者借用血缘、业缘、学缘、地缘等纽带,从被“围猎”对象的身边人入手,达到接近被“围猎”者的目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猎”。从时间结构看,“围猎”不同于直接扑杀,往往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围猎”者凭借利益集团的雄厚资源,深谙长线投资之术,经过细致的前期调查,在特定范围内物色合适人选。有的“围猎”者从尚未掌握重要权力的年轻干部开始培养,不计成本地动用各种资源,加速其接近权力中心或特定岗位,在重要的关节点将其激活,恩威并施之下猎取其手中的权力;有的“围猎”者只对重要岗位的干部做长线感情投资,短期不做任何违纪要求,在被“围猎”对象降低警惕后通过阴谋手段实现利益绑定,使其深陷“围猎场”不可自拔。一般来说,“围猎”者的基本操作就是以渐进的方式合规合法的完成不动声色的“围”,在恰当的时机进行一击必杀的“猎”,用前期的多元化投资兑换被“围猎”对象手中的权力。

被“围猎”对象初涉“围猎场”,面对资本利益集团投其所好的“诱饵”和环环相扣的“围猎”,若是定力不强、底线不明,往往会心生一丝贪念但尚存对党纪的敬畏,觊觎馈赠之余时而闪现自己的从政初心。置身于良知与贪欲的张力之下,必然会形成强烈的精神内耗,长此以往会对其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是软杀伤的初阶形态。

被“围猎”对象置身“围猎场”,一旦放弃政治原则、击穿道德底线,便会沉湎于“围猎场”里难以自拔,当其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对资本利益集团的依赖性,对各种“饵料”来者不拒,甘于被“围猎”。更有甚者,有的被“圍猎”对象会四面出击,刻意制造情境,暗示或明示处于其权力覆盖范围内的人进行“防御性行贿”。这种自甘堕落引发的“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欲壑难填,是软杀伤的中阶形态。

被“围猎”对象深陷“围猎场”,按照寻租理论自然应为寻租人滥用职权,一旦无法满足“围猎”者的利益诉求,“围猎”者会以被“围猎”对象违纪违法的一手证据相要挟,使被“围猎”对象处于受制于人的焦虑中,若无高明的止损之策多半会兑现“围猎”者的新诉求。几次循环后,被“围猎”对象会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更有甚者,少数被“围猎”对象会与资本利益集团深度绑定,加入对其他被“围猎”对象的“围猎”,从被“围猎”对象蜕变为“围猎”者。这样的被“围猎”对象甘受资本利益集团驱使,整日所盼者无外乎早日退休和平安“着陆”,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态势下,被“围猎”对象担心被查处的精神压力也与日俱增,这是软杀伤的高阶形态。

二、以底线思维赋能“拒围反猎”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底线思维”这一概念,此后在许多场合反复提及。运用底线思维“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这一概念蕴含的方法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在典籍中有大量相关论述,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第五章七患》)、“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多次提及这一思维方法,最为经典的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结论时提及“十七条困难”,结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预判了抗争胜利后政治斗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局面,告诫全党保持忧患意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底线思维在政治领域是一项使用率颇高的思维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若将其运用到领导干部“拒围反猎”领域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一)运用底线思维破局“围猎”,有助于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

“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不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踔厉奋发的和平建设时期,始终如一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腐败行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腐败斗争经验,惩处了一批又一批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形成了全社会对腐败深恶痛绝的舆论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应看到,腐败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的新型腐败。在此形势下,领导干部应善用底线思维这面“照妖镜”,有效辨别形形色色的“围猎场”,洞悉“围猎”者包藏的险恶用心和常用伎俩,增强恪守政治底线的决心和意志,培育“不敢腐”的良好心态,在日常生活中谨防人情往来中暗藏的“围猎”陷阱。这样可以增加资本利益集团“围猎”的难度,加大其“围猎”成本,使一些“围猎”者在权衡收益支出后知难而退。

增强领导干部的底线思维意识以“拒围反猎”,既可以用较小成本降低腐败发生率,让反腐败斗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也可以实现对腐败增量的显著削减,有力支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清理腐败存量的工作,巩固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胜利成果,为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运用底线思维破局“围猎”,有利于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

“资本的合乎目的的活动只能是发财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变大或增大。”纵观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资本的权力发源于经济领域,在增值的逻辑之下一直有渗透文化领域、操控社会舆论、干预地方司法的企图。相比个体形态的“围猎”者,资本利益集团的野心更为膨胀、手段更为多元、资源更为雄厚、危害更为显著。资本利益集团“围猎”手握重权的被“围猪”对象之后往往会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进行资本无序扩张,借此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超额利润为资本利益集团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可以瞄向更大范围甚至更高级别的被“围猎”对象,资本扩张日益无序化甚至走向野蛮化。从这一角度看,领导干部若能运用好底线思维,主动抵制资本利益集团的“围猎”,还会有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附加功效。

领导干部善用底线思维这面“望远镜”,可以超越个人一时得失,肯于从战略角度看待“围猎”的潜在社会危害,预判到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系统性经济风险和不可控的社会风险,提高对领导干部对底线的敬畏之心,不断涵养“不想腐”的操守,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健康心态远离潜在“围猎”者或及时退出“围猎场”,避免公共权力被资本所腐蚀和利用。

(三)运用底线思维破局“围猎”,有益于领导干部的职业发展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是党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关键性力量。党在从严治党的同时,同样重视对这一群体的关怀与培养,可以说每一个领导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党组织长期的培养,越是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党组织的培养周期越长、培育成本越高、赋予的期望越高。资本利益集团“围猎”领导干部,从组织视角看是资本力量与党组织争夺人力资源,欲以较低的成本“恶意收购”党多年培养的干部资源,使之成为资本利益集团的党内代理人或代言人。因此,积极预防和有力反制资本利益集团对领导干部的肆意“围猎”,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举措,是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

善用底线思维这面“放大镜”,可以让领导干部看清自己思想堤坝的细微裂痕并及时修复,避免裂缝无限扩张带来的溃坝风险,在“拒围反猎”中为自身职业生涯保驾护航。领导干部应以底线思维审视各路利益集团“围猎”的本质,看清“围猎”者的目标是特定岗位上的权力。鉴于权力来源于组织授予的这一事实,被“围猎”干部一旦被组织查处,其权力必将被组织回收甚至追究连带责任。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一旦腐败行为东窗事发,资本利益集团一般会采取抛弃落马官员以快速止损的策略,被“围猎”对象从资本利益集团的“棋子”直接变为“弃子”。在一定意义上说,坚持底线思维,肯于从最坏处着眼,增加见微知著的感知力,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约束自身言行,保持洁身自好达到曲突徙薪,主动“拒围反猎”,不负组织的多年栽培和信任重用,也是对领导干部职业生涯的一层保护。

总之,领导干部坚持运用底线思维,可以获得这一重要思维方法的强力赋能,在漫长的“拒围反猎”斗争中保持有利态势,在为净化政治生态、保护经济生态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能大幅规避职业生涯中的若干重大风险。

三、领导干部运用底线思维“拒围反猎”的开展路径

中国共产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解决资本利益集团“围猎”这一棘手问题。从理论上看,“围猎”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底线思维作为一种实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拒围反猎”这一难题的过程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构建增效赋能。聚焦“拒围反猎”这一反腐战争的局部战场,底线思维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工具在制度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底线思维本身不具有改造现实的能力,需要以人为载体才能发挥出预期的功效,在力量对比的天平中为领导干部“拒围反猎”增添新的砝码。

(一)以底线思维平衡制度与人性的张力,挖深“护城河”做到不能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排在自然性之上,鲜明的社会属性超越了动物普遍具有的自然属性。领导干部这一身份附带的社会属性要求其言行皆要在特定的制度框架内展开,一旦有逾越之举,轻则违纪、重则违法。当然,领导干部作为自然人也有着自然人的基本属性,这里面必然包含着人类在漫长进化岁月中形成的生物需求,可以称之为基因的历史记忆。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处于党纪国法的制度与趋利避害的人性的张力之下,二者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便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倘若放纵对人性这一端的約束,往往会将人类万年进化中形成的一些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想法放出笼子。一旦这些想法浮出水面,必然会给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带来隐患甚至是毁灭性打击。“食色性也”“争强好胜”“爱慕虚荣”等人性的弱点往往就是“围猎”者趁虚而入的最佳路径。用底线思维平衡人性一侧的张力,需要主动给人性一侧设置清晰的道德底线,以社会性约束自然属性,用道德底线“封印”住这些刻在基因里的远古猛兽,主动远离容易诱发这些因素的物理介质和场所,主动堵死“围猎”者利用人性弱点的通道。

制度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发明创造,对社会运转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个体行为具有莫大的塑造力。在同体量的群体性竞争中,如国家竞争、党际竞争、企业竞争等,拥有先进制度的一方因为能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减少内耗,持续激发成员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多数情况下都会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也要注意到,制度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虽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受制于时代局限性和人的有限理性,再先进的制度也非完美无缺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工具”。从理论上看,“用普遍词汇所述录的每一成规总不能完全概括人们千差万殊的行为”。制度本身具有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特点以及形式上的相对不完备和天然滞后性的缺点,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审视制度本身,针对人性的弱点在制度架构上予以重点防护,用制度约束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如历史上的官员地域回避制度,就是用异地任职的刚性制度让官员免去乡土人情下盘根错节社会关系的干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包括地方宗族势力在内的利益集团坐大。

在反腐败斗争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以分散和约束权力、强化巡视审计、加强国际合作等复合型举措规划出一条无形的“护城河”,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围猎”者的综合成本,通过减少外部不良因素侵蚀的方式实现领导干部的不能腐。

(二)以底线思维看待收益与风险的权衡,落下“千斤闸”做到不敢腐

人皆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无不渴望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体收益最大化和损耗最小化,但是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人类这样一个事实,高收益必然与高度竞争相关联,而且呈正相关关系。这种竞争既有同类间的竞争,也有人类与其他物种在内的大自然的竞争。因为这种竞争经常以零和博弈的形态出现,所以置身事内者往往是无所不用其极,高强度竞争之下必然衍生出高风险和高损耗。在资本利益集团重点“围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很容易对风险和收益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做出非理性选择,放大贪腐败的收益,忽略贪腐带来的风险。从媒体公开的落马官员的自述材料看,有的落马官员认为自己的贪腐过程是天衣无缝,很难被寻到蛛丝马迹;有的落马官员高估了自己的自控力,认为偶然的权力寻租后就点到为止,自己能做到及时止损;有的落马官员认为既然已经吞食了“围猎”者的香饵,自己与他们深度绑定,业已融入这个利益集团,可以自由调用其各种社会资源帮自己“洗白”。究其原因:一是这些落马干部觉得自己若不滥用权力,以合法收入难以得到“围猎”者提供的稀有资源,值得为这份巅峰体验冒险。二是这些落马干部所处的小环境政治生态失调,对重要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违纪行为没有及时惩处。三是这些落马干部对自己一路升迁的经历颇感满意,自视甚高,自认为能做到贪而不倒,腐而不败。

“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在对风险的认识上,底线思维可以帮助领导干部认清“围猎场”中各式糖衣炮弹的本质是令人身败名裂的炮弹,相比普通炮弹只是延时爆炸而已,其威力足以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个人自由炸得粉碎。即使未被查处,被“围猎”往往会造成家庭关系的复杂化,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会损害身体健康,这些潜在的风险对每一个成年人都具有摧毁性的打击力,都应纳入风险控制的范围之内。在对收益的认识上,若领导干部甘于被“围猎”,自然会在一列资源置换中受益,如常规类型有各种形式的货币(本国货币或外币、纸质货币或数字货币)、珍稀文物、贵重金属、有价证券、高值工艺品、美色、为子女教育就业提供便利等,高阶类型有“期权腐败”“影子公司”、建立海外家族信托基金等,对于个人来讲的确是价值不菲。但是“围猎”行为给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百倍于此,海量的经济收益尽入“围猎”者囊中,拿到极小收益份额的违纪干部却要承担上不封顶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糖衣炮弹这个比喻在一定意义上道出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勿以恶小而为之。”(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领导干部以底线思维有效管控风险,提高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落下思想上的“千斤闸”,主动拒绝糖衣的腐蚀,自然能达到不敢腐的效果。

(三)以底线思维参与初心与贪念的角力,筑牢“瓮城”做到不想腐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贪念一起,欲火燎原,让人背离初心,欲壑难填之后甚至击穿底线。领导干部要抵御“围猎”,以底线思维构筑起“瓮城”,坚守自己为国为民的初心,真正做到发自内心不想腐。

设定底线的基本参数。底线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底线的作用,而不同的主体对于底线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境对底线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可见,对底线的清晰界定是开启底线思维逻辑起点的一把钥匙。领导干部以底线思维提高反“围猎”的意识和能力,应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使命,做到敢于斗争,结合自己职业特点,为自己设置包含政治底线、职业底线、道德底线在内的基本参数,用细化甚至是量化的标准划定日常私人交往的底线。这些底线包括但不限于:人情往来中礼品馈赠的金额是否违规、非公共场合发言的内容是否涉密、非工作时间餐饮娱乐的场所及形式是否妥当等。唯有划定清晰的“底线”,并时刻保持对“底线”的敬畏,形成清晰且强烈的界限感,领导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避免原则性错误,在日常交往中规避各种潜在的被“围猎”风险。

预判底线的触发机制。“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明·叶盛《郑牢论戒贪》)坚守底线的重点在于曠日持久地防微杜渐,一时的提高警惕只能换来当时的坚守底线,一旦失去持久动力的支持,不能做到不断自我强化,很容易出现各种薄弱环节。坚守底线的难点在于容错率低,领导干部一次破防之后可能就演化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既然洗了脚干脆洗个澡”的连锁反应。因此,领导干部运用底线思维“拒围反猎”,就要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上研究底线的触发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前布置,如“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慎重对待朋友交往,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同时,要在学习与复盘中分析潜在“围猎”的时段、形式、动机等因素,给自己的底线设置缓冲区和观察带,以预警的方式提高自己“拒围反猎”的防护意识和综合能力。

底线被击穿后的反制措施。相较于侧重防御的“护城河”,“瓮城”是一个攻防一体的防御体系。以底线思维构筑的思想“瓮城”亦应具备捍卫底线的“后手”反制措施,即身陷“围猎场”者及时止损,主动向组织坦白,揭发“围猎”者及其利益集团的不法行径,将功补过、戴罪立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扭转‘偏重查处受贿、忽视查处行贿’的倾向,形成了对行贿犯罪的强大震慑。”在“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政策基调下,纪检监察部门不仅要打虎、拍蝇,也要依法依规处置老虎苍蝇背后的各路“围猎”者,尤其是具有海外背景有超经济动机的“围猎”者。“后手”作为预警机制的后置措施,是反“围猎”的最后防线,它的存在足以改变“围猎”和“拒围反猎”的力量对比,进而让潜在的被“围猎”对象获得“拒围反猎”的底气和骨气,有助于涵养初心、遏制贪念,实现不想腐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警惕利益集团“围猎”领导干部[J].人民论坛,2017(9):50+52.

[2]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N].人民日报,2015-01-13(02).

[3]洪汛.甘于被围猎:一种新型腐败心理及其成因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6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9.

[5]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会同有关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EB/OL].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https://www.ccdi.gov.cn/toutiao/202109/t20210908_249687.html.

[6]汪树民.防御性行贿及其防御对策[J].领导科学,2021(5):11-14.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8.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2.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0.

[1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145.

[1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15.

[15]田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政策和措施调整及动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6):44-54.

The Bottom-line Thinking Empowers Leading Cadres to“Anti-hunt”Value Im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Meng Xiaodong,Zhang Lei

Abstract:The “hunting” of leading cadres by capital interest groups is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faced in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The general secretary mentioned the topic of “hunting” many times in his speech.In view of the multiple hazards of interest groups’ “hunting” behavior,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refusing to encirclement and preventing hun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party building,the bottom-line thinking has the unique value of breaking the “round and hunt”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siege and preventing hunting”. Properly used,it can build the “moat”, “thousand jin gate” and “barging city” of “resisting siege and preventing hunting”,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relief of the “round and hunt” dilemma.

Key words:the bottom-line thinking;“hunt”;“anti-hunt”;leading cadres

(責任编辑:刘亚峰)

收稿日期:2023-11-12

作者简介:孟晓东,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张蕾,法学博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面上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LJKMR20220652;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题课题“新时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利益集团底线资本
真相与底线
浅析美国利益集团发展及其影响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资本策局变
公共选择与法律——利益集团理论述评
VR 资本之路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美国利益集团初探
近现代喀喇沁·土默特地区区域利益集团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