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贯通的知识与技能转化:“变向运球”单元教学设计

2024-02-20黄司莹上海奉贤区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

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练运球篮球运动

黄司莹 上海奉贤区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

【课例主题】

本单元以“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通过本单元“变向运球”的学练,充分挖掘篮球运动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能尝试在实战中合理运用所学技术,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观评要点】

(一)课堂学习观测量表(见表1)

表1 “变向运球”

(二)单元终结性评价(见表2)

表2

【文本解读】

(一)课标衔接

“变向运球”是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七年级教材中的内容,强调发展学生的灵敏度、速度、下肢力量和全身协调等能力。同时,该技术动作又是组织进攻的起始动作,与后续传球、投篮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该动作能在篮球实战中丰富进攻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球技战术,从而对篮球运动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单元素养

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右手为例)为行进间运球至折返点,两脚跨步急停,同时左脚蹬地向左转体换手,加速运球,主要由变向换手、蹬地跨步、侧身探肩、推放球加速几个环节构成。本单元的重点是换手降重心,蹬转、探肩、加速动作连贯。

由于该技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断战胜自我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练习过程中,又需要同伴之间“一攻一守”的合作与对抗,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三)教法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一开始主要采取的教法是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随后采用分解法、纠错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要领。由于本学段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强烈,学习积极性高,肯动脑、爱思考,所以在教学中重点采用了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问题教学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体现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结合的学科特征。如让学生比较原地变向和行进间变向的异同,说说为什么降低重心、蹬转探肩技术是要领的关键。又如,采用比赛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对抗的意识与能力;采用展示与评价法、鼓励与表扬法,提高学生自信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更直观有效地开展学练等。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学生对于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一定的学练基础。本次的变向运球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篮球进攻手段,让学生在篮球运动(比赛)过程中,有更多处理球的方法选择。本学段的学生活泼好动,逐渐开始有了自己对篮球运动的认知与想法,但往往知识储备是碎片化的,正确引导学生正规系统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七年级男、女生篮球基础水平差距较大,在练习过程中,男生更喜欢比赛,学习基本技术的兴趣不浓,喜欢模仿各种花哨动作的外形,而缺乏扎实基础的技术、缺少团队意识和集体概念。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扎实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有着深远意义。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变向运球单元学练,使80%的学生做到控球方向准确、变向时重心低、速度快,并在实战中能初步衔接后续技术动作。

2.通过各种学练、游戏、比赛,提高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发展灵敏度、速度、力量等,增强全身协调能力。

3.建立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拼搏进取的精神。树立规则意识,以及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换手降重心,蹬转、探肩、加速动作连贯。

难点:后续技术动作的衔接。

【第一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使90%的学生正确掌握体前变向时手触球的部位和方向。

2.提升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水平,提高其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3.在篮球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第一课时课堂环节】

1.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引入变向运球内容,引导学生拍按球的正确部位,降低重心,加大动作幅度,从而克服运球时重心过高的不良习惯。

2.通过分层学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手段,进一步体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要领。

【第二课时目标】

1.学习变向运球技术动作,体会变向换手降重心,蹬转护球加速跑的基本动作。

2.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灵敏度、全身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果断、自信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增强学生协作配合、互相帮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课时课堂环节】

1.利用多媒体、展板、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工具,演示行进间变向运球技术动作。学生通过模仿视频中的学练方法进一步体验行进间变向运球技术动作。

2.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资源,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为目标,利用障碍物的间距大小提高动作熟练度,利用障碍物的高度学会调整重心,利用障碍物的间距学会蹬转、探肩等动作。

3.拓展练习通过行进间变向运球与传球、上篮技术动作的结合使学生初步体验结构化技术。

【第三课时目标】

1.通过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多项学练,使学生明确变向换手运球的要领,基本能做到变向换手、蹬地跨步、侧身探肩、推球加速等动作的连贯、协调。

2.将技术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提高学生的专项力量、灵敏度、弹跳力,发展身体协调性。

3.利用组内合作练习、集体活动,帮学生养成思考、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团队第一的意识。

【第三课时课堂环节】(见表3-1、表3-2,附文后)

表3-1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表3-2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一)预设铺垫、层层递进

结合各种球性练习以及听信号做不同方向的运球训练,熟悉球性、熟悉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

(二)巧用器材、活化练习

利用标志杆及“五色”反应灯开展练习,通过灯的颜色变换,做换手运球练习,然后再过渡到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的重点,以小组练习的方式,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的完整动作,加强变向换手、蹬地跨步、侧身探肩、加速超越的动作熟练度。

(三)创设情境,组合技术与比赛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最终的目的是摆脱防守、完成进攻并得分。本课中的组合技术运用学练环节、教师创设真实情景、模拟设置防守,将传球、投篮、上篮等技术相融合,提升学练效果,加强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技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课时目标】

1.复习变向运球技术,让70%左右的学生能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变向运球技术以及后续技术。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练、循环练习等方式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灵敏度、协调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控球和护球能力。

3.在学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其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四课时课堂环节】

1.学生通过设置攻防学练,从变向运球过标志桶到两人一组消极防守过渡到两人一组积极防守,提高学生行进间变向运球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体会攻防一体的篮球意识。

2.根据学生情况分组进行3 对3 篮球赛,在实战中进一步体会变向运球与组合动作(运球突破、传球、投篮)时机的把握,巩固强化技术动作。

【执教反思】

(一)善于发现,因势利导

初中学生心理不成熟,独立性比较差,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心理依赖,即便在家长面前也经常讲:“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面对学生的这种依赖和信任,教师要充分珍惜并且合理利用,尤其是在帮助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的过程中,更能充分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方面鼓励学生,启发与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情绪。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有些学生在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同学的指指点点和冷漠对待,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及时帮助,让学生逐渐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同时要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一样,教师要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二)多元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运动兴趣

课堂上,教师能通过设计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个性才艺。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学生能在不经意间参与到学习中。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解说采访,调整气氛,突出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并使这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教学比赛中。在教学比赛中通过简化规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比赛中让他们感受到比赛的乐趣,同时让他们发现自己是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的。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对突发事件有提前的准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评价,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合作,注意活动的衔接和学习内容的拓展。

猜你喜欢

学练运球篮球运动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幼儿篮球运动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