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焦虑症的效果观察

2024-02-18朱圣洁陈星宋红兵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螺酮坦度枸橼酸

朱圣洁,陈星,宋红兵

焦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发病期间表现为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的一些症状,包括强烈且持续的恐惧,以及对客观对象的紧张坐立不安等,并且伴有心悸、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焦虑症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状态,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活动状态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焦虑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成年人群中有4.1%~6.6%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且女性患者人群高于男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焦虑症状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中主要以精神类药物为主,其中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内5 羟色胺1 受体而发挥治疗焦虑的作用。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人们发现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仍然存在依赖性的问题,且长时间服药后疗效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手段以进一步增强患者的疗效。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行为认知干预疗法,是正念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有机结合,用于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3]。为此,本文以焦虑症患者为对象,给予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进行治疗干预,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收治的114 例焦虑症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男21 例,女36 例,年龄30~76 岁,平均年龄(56.32±9.29)岁,体质指数(BMI)18~29 kg/m2,平均BMI(23.47±2.78)kg/m2,病程3~9 个月,平均病程(6.78±1.55)个月;对照组男22 例,女35 例,年龄33~74 岁,平均年龄(55.19±9.03)岁,BMI 18~28 kg/m2,平均BMI(23.21±2.65)kg/m2,病程3~9 个月,平均病程(6.34±1.34)个月;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2021)》[4]中诊断标准;年龄30~76岁;患者对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无禁忌证或过敏反应;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正念减压疗法的治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已经服用其他治疗药物的患者;未按治疗方案要求接受治疗的患者;评价指标数据不完整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国药准字H20050238,批号:KR 20210301-1)口服,推荐剂量为10 mg/次,3 次/d,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程度可酌情增减给药剂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服用方案同对照组,正念减压疗法治疗内容包括:①正念宣教,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正念减压疗法的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正念减压疗法的相关知识,治疗的方法以及患者需配合的要点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正念减压疗法的认知度和配合度。②正念练习,由医护人员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练习指导,使得患者能够初步掌握正念减压疗法的基本操作,并能独立地开展正念减压疗法治疗。③正念冥想,指导患者端坐在椅子上,双手自然放置,双脚平放于地面上,双眼微闭,并使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着重体会每次呼气、吸气时患者自身的身体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患者的情绪、思考能力等,以帮助患者直观地接纳自己以及改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该冥想过程持续3~5 min。④正念扫描,操作时患者应闭上双眼,在意念中逐一感受全身每个关节的位置,即患者采取从头到脚的顺序进行身体部位的意念扫描,将注意力逐步依次集中在身体扫描部位,完成整个流程约持续2~3 min,完成后收回注意力,以消化患者的不良情绪。⑤正念瑜伽,将正念理论与瑜伽训练相结合,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在瑜伽垫上进行瑜伽形体动作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冥想和控制呼吸,训练动作包括仰卧扭转、斜板姿势、手和膝盖的平衡、树姿势、肩托支撑、平躺休息等,持续训练时长10~15 min,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⑥正念行走,指导患者在正常的行走过程中体会正念冥想的行为,患者应感受行走时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并在冥想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抬脚、迈步和落地的过程中,用心体会身体重心的转移过程,此过程持续3~5 min。正念减压疗法1 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 个月评估效果。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比较:标准参照《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更新版)》[5]制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紧张、不安、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出汗、发抖等症状基本消退,焦虑评分下降>7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显著减轻,焦虑评分下降30%~7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无改善,焦虑评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焦虑症状评分比较: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状程度,S-AI 量表得分20~80 分,SAS 得分0~100 分,HAMA 量表得分14~56 分,各量表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③心理弹性功能评分比较: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该量表包括坚韧(7 条目)、自强(8 条目)、乐观(10 条目)3 个维度,均采用4 级评分法记为1~4 分,得分为28 分、32 分、40 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心理弹性越好。④神经递质水平比较: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以GT10-2 型实验室离心机(河北医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血液样本离心(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5 cm、时间10 min)得到血清上清液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的神经递质包括5 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γ 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检测仪器为FK-SY96S 全自动酶标仪(山东天启量子医学仪器公司),试剂盒购置于上海佰利莱生物科技公司,检测方法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统计对比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倦怠嗜睡、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52/57),高于对照组75.4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AI、SAS、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注:S-AI=状态焦虑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57 57 S-AI 评分治疗前55.23±5.98 56.38±5.98 1.026 0.307治疗后6.03±1.36 8.27±1.83 7.417<0.001治疗后13.01±3.03 17.24±3.29 7.140<0.001 SAS 评分治疗前51.23±5.76 52.17±5.84 0.865 0.389治疗后10.36±2.97 15.10±3.54 7.744<0.001 HAMA 评分治疗前33.02±4.36 33.41±4.47 0.471 0.638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弹性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D-RISC 各项包括坚韧、自强、乐观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弹性功能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弹性功能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57 57坚韧治疗前12.78±3.04 12.29±3.01 0.864 0.389治疗后22.38±4.03 19.72±3.56 3.735<0.001自强治疗前14.37±3.10 14.23±3.27 0.235 0.815治疗后26.09±4.98 23.29±4.63 3.109<0.001乐观治疗前18.26±3.71 18.67±3.76 0.586 0.559治疗后33.47±5.64 29.27±5.21 4.129<0.001总分治疗前45.41±5.83 45.19±5.98 0.199 0.843治疗后81.94±9.05 72.28±8.10 6.004<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5-HT、DA 水平低于对照组,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s)单位:ng/m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s)单位:ng/mL

注:5-HT=5 羟色胺,DA=多巴胺,GABA=γ 氨基丁酸。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57 57 5-HT治疗前122.37±14.37 123.18±14.93 0.295 0.768 DA治疗后36.41±5.83 31.02±5.49 5.082<0.001治疗后71.09±8.98 79.24±8.20 5.060<0.001治疗前84.98±9.63 84.37±9.27 0.345 0.731治疗后42.36±6.43 48.30±6.14 5.044<0.001 GABA治疗前16.76±3.79 16.43±3.58 0.478 0.63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8%(7/57)、8.77%(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研究表明[6]焦虑症的发生与躯体、心理两方面共同作用相关,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焦虑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焦虑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大,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7]。药物治疗仍然是焦虑症治疗的首选方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是目前临床用于广泛性焦虑的常用药物。但是精神类药物治疗普遍存在依赖性的问题,长期使用药效逐步下降[8]。本文中对照组以单纯的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患者总有效率75.44%,表明患者的疗效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行为认知干预疗法,是正念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有机结合,用于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本文中观察组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内服同时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对于焦虑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以正念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干预疗法。正念又称为心智觉知,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引导,使得患者将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在当前所进行的行为中,并要求患者不要做主观的评价,只是用觉知体验这种状态,以达到减轻患者压力和痛苦的目的,从而改变患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由此对焦虑症患者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9-10]。本文中观察组治疗后的S-AI、SAS、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症状,这是因为在本文的正念减压疗法中通过正念冥想、正念扫描、正念瑜伽、正念行走等多种行为干预方式,集中患者的注意力,觉察患者当前的自我状态,引导患者下意识、直面、客观地观察身体的各种感知,同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对情绪、思考能力的改善,降低患者焦虑症状评分[11-12]。在心理功能比较中,观察组患者CD-RISC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功能,患者的焦虑情绪减退,心理负性情绪状况好转,由此患者的心理功能得以改善。临床发现焦虑症的发生与中枢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有密切关联,5-HT 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患者处于焦虑发作时5-HT 神经元放电频繁导致浓度升高;DA 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功能相关的神经节处,DA 水平升高使得大脑皮层兴奋,诱导焦虑不安症状的发生;GABA 是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等生理活性[13-14]。本文中观察组5-HT、DA 水平低于对照组,GABA 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15]。安全性评估中,观察组增加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未出现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该法的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焦虑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心理功能,改善与焦虑相关的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螺酮坦度枸橼酸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脑电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对照研究
坦度螺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枸橼酸坦度螺酮对血管性痴呆伴发焦虑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含屈螺酮复合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更高
枸橼酸钾的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