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24-02-16梁春发
钟 岑 梁春发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1)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乎民生,更关系到民族稳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保障和帮助,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就业机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文化沟通影响较大。因此,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专业素质等多个维度,积极构建政府、高校、企业、民族学生“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机制,使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更有针对性。
一、协同育人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 万人,同比增加82 万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绝对主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着一定的政策优惠。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方式也从过去的直接分配转变为市场化就业。因此,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三方面的困境:一是跨文化语言沟通能力薄弱。虽然高校都开设了语言教学的课程,但他们的跨文化语言沟通能力还是相对薄弱。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认知偏差。虽然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还是存在问题。三是用人单位接纳意识欠缺。受到地域环境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少数民族学生不够了解,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为了规避企业的潜在风险,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度和欢迎度不高。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境
(一)培养支持系统:国家“宽进宽出”的民族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当前众多民族优惠政策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照顾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一政策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水平、推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宽进宽出”是我们在民族教育评价中经常提到的名词,一方面,“宽进”是指在录取过程中降低分数要求,这就导致文化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另一方面,很多学校为追求培养数量、提高毕业率,往往会降低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要求,这就形成了“宽出”。“宽进宽出”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而就业市场对不同民族的毕业生是一视同仁的,“宽进宽出”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劣势凸显,就业难度增大。
(二)培养主体系统:高校就业指导成效不足,专业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笔者调研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只有42.5%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对其未来就业有帮助,这就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就步入了社会。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在就业培训方面的不足,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会刻意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就业培训人员的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有所欠缺、就业指导课程走形式等问题明显。此外,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这就导致本就冷门的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更加遇冷。
(三)培养主体系统: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阻碍协同效应的发挥
首先,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意愿不强。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目的,如果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大学生不能获得收益,企业就会将其视为负资产,往往会选择撤退的战略。其次,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形式单一。从当前企业参与协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式来看,以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主,二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也缺乏协同思想和协同战略。最后,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层次较低。企业如果给大学生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就意味着要先对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培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实习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要进行培训,那么培训结束,学生实习期也差不多结束了,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因此,企业往往只会安排一些实践性不强的基础性工作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的实习工作与其专业工作不能紧密结合,学生也得不到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指导,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四)受培养主体系统:学生的就业观念传统,就业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中,政府、高校、企业都属于外因,大学生自身才是内因。因此,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就业观念更为传统,就业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首先是忽略自我成长。当前,民族地区要培养一个大学生相当不容易,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本民族或本地区的精英,备受瞩目,社会、家庭对其期望值也相对较高,而高质量就业是判断其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在就业择业时,心理预期较高,家庭顾虑更多,心态上更加趋于求稳,更青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工作。而这部分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且可挖掘的存量较少,竞争较为激烈,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
其次是忽略社会需要。大学生的就业是双向选择,一方面是其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需求,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就业选择。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观更偏于自身,忽视了社会需求,这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择地上就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更想回家乡就业,一是受民族情结和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二是发达地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就业压力。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的路径
(一)国家层面: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宽进宽出”的局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家层面,从“宽进”来看,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双语教学,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差的问题;二是要尝试调整高考加分政策。从“宽出”来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提升其汉语和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二是要让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进入普通高校,推行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合校合班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民族融合;三是要重点加强民族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四是要彻底改变高校为提高毕业率而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要求的观念和做法。
(二)高校层面:构建“三位一体”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改进就业工作的方法
就高校层面来说,首先是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就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构建“三位一体”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三个部分。“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是全程化的。高校在学生大一、大二期间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还要促进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解决好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和汉语学习等问题;大三期间侧重培养就业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就业能力;大四期间,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现就业帮扶和民族文化融合。在“三位一体”就业工作机制下,经过四年的全过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将会有所提升。
(三)企业层面:主动全程参与,提升协同培养效应
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全程参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系统的协同效应。首先,企业要强化协同培养的责任意识。企业要紧密对接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深刻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体系相融合。其次,企业要丰富协同培养的形式。比如共建校企合作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真正实现资源互补,提升协同育人效应。最后,企业要提升协同培养的层次。在协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方面,企业应提升培养层级,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岗位,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实习的经历,逐步转变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主要就业选择的观念。
(四)学生层面:重视自我发展,关注社会需求
就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层面来说,一是要重视自我发展。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择业时要打破“铁饭碗”的观念,不拘泥于体制内的工作,打破学科专业的局限,拓宽就业行业领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在就业选择上要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丰富实习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二是要关注社会需求。了解国家、地方上鼓励吸纳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好政策,积极服务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在边远地区、条件困难地区和民族地区寻找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
四、结语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是涉及国家、高校、企业、学生四个子系统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构建“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机制,结合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系改革,推进“产业、专业、行业”联动,形成“国家—高校—企业—少数民族学生”四级联动的就业促进机制,推动少数民族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