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2024-02-15李青李萍丁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肿瘤科阶段性系统化

李青 李萍 丁政

护生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病例的学习过程,也是从学习到工作的必经桥梁[1]。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护生在结束实习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并且有足够能力适应岗位需要[2]。肿瘤科患者由于疾病反复折磨,情绪较为敏感,使得沟通变得困难。肿瘤治疗护理从用药到病情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护理难度大,因此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特别是理论、技能、护理能力、人文沟通和心理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3]。而护生在肿瘤科实习4 周,时间较短,带教内容多,如何让护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病情、抽象的药物、繁杂的工作流程并能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起到提高护生护理工作胜任力的作用,这就对肿瘤科的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肿瘤科自2021 年3 月实施了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的带教模式,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4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实习护生71 名,纳入标准:(1)入肿瘤科实习护生。(2)自愿参与本研究。(3)研究过程中无退出,能配合完成带教培训、考核及调查。排除标准:(1)不能接受此带教模式者。(2)有严重旷课、缺勤占总实习时长10%以上者。(3)在肿瘤科实习期间有严重违纪违法者。按照护生入科实习的先后顺序,将2021 年3—10 月份的34 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21 年11月—2022 年4 月的37 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4 名,本科21 名,专科13 名,女生30 名,男生4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2.53±1.85)岁,入科基础理论成绩(71.45±5.67)分,操作成绩(78.21±2.89)分;观察组37 名,本科23 名,专科14 名,女生31 名,男生6 名,年龄19~24 岁,平均(22.41±2.00)岁,入科基础理论成绩(72.36±4.81)分,操作成绩(77.38±3.42)分;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及入科考试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实习4 周。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护生入科,护士长对病区环境及科室疾病特点进行介绍;带教老师落实科室制定的带教计划[4],带领护生熟悉各个班次的工作职责及流程,讲解常见病种及用药特点、操作演示;科室每周进行专科理论授课,第2 周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护理查房及书写护理病例,护士长每周进行带教质控2 次,第4周进行出科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的模式进行带教。首先,护士长与高年资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结合科室的专业特色和临床工作实际制定系统化带教计划表[5]。表内设有带教内容、带教方式、带教日期、评价方式、签名等,带教内容包含各班职责和流程,科室常见疾病及症状护理、常用药物、操作及手术护理。带教方式包括讲解、自学、床旁讲授、案例示范等;评价方式包括提问、临床实施、考核;要求护生每天整理当日学到的知识,次日带教老师进行效果评价并在实施表中打钩和签字留痕。该计划实施表经科室带教小组讨论通过,包括:(1)第1 周护生进入科室,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进行入科介绍,包括病区环境和病种特点,重点进行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的讲解,消除护生对癌症的恐惧感以及对疾病和患者的陌生感;入科介绍后每人发放1 份4 周系统性带教计划实施表,讲解带教要求并落实。然后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病区环境、各个班次的工作职责及流程,讲解肿瘤患者血管通路的特点及选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演示,进行科室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预防措施理论授课。(2)第2周带教老师进行科室常见疾病及症状护理理论授课、演示整体护理查房,护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单独分管1 例患者并着手书写整体护理病历,带教老师全程指导,由护生落实对患者的评估、诊断、计划、措施干预及效果评价。第2周周末护生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带教老师汇报、梳理2 周以来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及存在问题;(3)第3 周教师会以案例为主进行癌痛管理理论授课,护生进行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查房。(4)第4 周老师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授课,周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考核前护生需以案例导入的幻灯片方式进行出科汇报,包括学习效果、临床发现的问题、对科室带教的评价和建议。

1.3 观察指标

护生出科前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和评价,内容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护生护理沟通能力及护生心理压力评价。

1.3.1 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

理论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肿瘤专科理论内容。考核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操作技术考核包括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专科操作包括PICC 接液、封管、维护等。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 分,<60 分为不及格,需重新考核,≥60~84分为合格,≥85~100 分为优秀。

1.3.2 护生护理沟通能力及心理压力

科室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评分表制定护生护理能力评价表,共包含27 个条目,考核方式为每名护生对自己分管患者进行护理查房,包括对患者的病情汇报、风险评估、专科查体、健康教育、安全护理措施、应急处置等共36个条目,查看护生的临床护理及人文沟通能力,满分100 分,<60 分为不及格,需重新考核,≥60~79 分为合格,≥80~100 分为优秀,其中人文沟通占20 分。

护生出科前填写护生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工作性质、工作量和时间、工作环境、患者护理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共5 个方面31 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0~3 分,分值越低,说明压力越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比较

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比较(分,±s)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比较(分,±s)

2.2 2 组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人文沟通和心理压力比较

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人文沟通得分优于对照组,心理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护理能力、人文沟通和心理压力比较(分,±s)

表2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护理能力、人文沟通和心理压力比较(分,±s)

3 讨论

常规的护理带教方式虽然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缺乏系统性,带教计划不够完善,带教内容不够细化,重点不够突出,导致带教质量不高[6]。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是以临床应用为导向[7],以系统化带教实施表为切入点,清晰、系统、全面地实施带教,并能及时进行梳理、汇总,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带教效果。

3.1 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能提高护生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

常规的护理带教重在“教学”,以带教老师的讲授、示范等填鸭式教学为主,不能激起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8]。而系统化带教是结合护生的学习需求和本科室专业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实施表,4 周带教计划实施表把带教内容细化分解,能把专业的知识变得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重点突出;带教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9],结合多种形式的带教方法,充分调动护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意识,促进护生主动学习;阶段性汇报能让护生把学习内容由局限到延伸进行串联、分散、汇总,分阶段学习及确定目标,一方面加强了教师和护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知识掌握,锻炼了汇总能力[10]。带教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护生反馈学习效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有利于短时间内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操作[11]。本研究中,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下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高于常规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和掌握。

3.2 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能提高护生的护理和人文沟通能力

常规带教方法是科室根据带教大纲制定带教方案[12],带教老师按照带教方案进行理论授课和示范指导,护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理解,而且缺乏独自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3]。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不仅能让护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分管病例进行评估,锻炼护生的沟通能力。护生学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知识或技能,还能把知识和技能系统运用到对病例的护理中[14]。本研究中,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下实习护生护理和沟通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常规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和护理能力。

3.3 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能降低护生的心理压力

肿瘤科因其专科性较强,对各项护理工作要求严谨,无菌技术要求严格,护生们刚入科时面对陌生环境,常常会有紧张、恐惧的心理[15]。肿瘤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对实习护生信任度偏低,护生也缺乏与肿瘤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因而加大了护生的心理压力[16]。科室系统化带教模式首先是对护生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沟通,让护生感觉自己被需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其次,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能让护生较好地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护生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减轻了护生在临床工作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生巩固理论、学习技能及形成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17]。系统化带教联合阶段性汇报模式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护生对理论和技能的理解,提高其护理水平的同时还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引导护生及早完成角色转变及岗位胜任力,对护生毕业后顺利踏上护理岗位具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为医院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肿瘤科阶段性系统化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